宋家人都驚訝的看著唐詩語。


    宋辭岩說道:“你又不懂,你去看了能有啥用?咱迴家,別去給人添亂。”


    唐詩語卻道:“我是沒經驗,不代表我一點不懂,我三年報紙刊物可不是白看的,我看到過人家說母豬難產怎麽處理。”


    “你放心,我就看看,萬一能幫上忙那不是皆大歡喜?要是幫不上忙,我就看著肯定不出聲。”


    有唐詩語養的雞能每天下蛋還經常下兩個蛋在先,宋老娘對新兒媳盲目信任:“辭岩,你跟她一起去。”


    “萬一詩語能幫上忙呢?”


    萬一唐詩語能幫上忙,她這麽會養雞,又會給豬接生,以後說不定會被隊裏分去養豬呢。


    養豬多好呀,每天隻要給豬喂食兒喂飽就行了,連豬圈裏的豬屎都不用管,輕輕鬆鬆就能拿十個工分。


    宋辭岩無奈,隻能跟著唐詩語去豬圈那邊。


    唐詩語一路走好一路思索母豬難產的原因。


    母豬難產的原因有好幾種,最常見的就是小母豬第一次懷孕產仔太過緊張不安或者受了什麽刺激導致難產。


    她放假無聊的時候也去自家的豬場幫過忙打過工掙過錢,上了大學後不光親自給自家豬絕育,也幫著自家的母豬接生過。


    雖然經驗不如自家爹娘和獸醫那麽豐富,但是她家可是養了十萬頭豬誒。


    這麽多年下來養的豬都快上百萬頭了。


    她的接生經驗不如爹娘獸醫豐富,也隻是不如他們豐富而已,在這個養豬頂多一次養個幾百頭的年代,她的接生經驗完全可以笑傲很多獸醫了。


    畢竟人家正式的獸醫主要是豬牛羊驢馬騾雞看病,而不是給豬接生啊。


    豬圈並不遠。


    因為豬哼哼起來也挺吵的,再加上豬多了太臭,豬圈並沒有建在村裏,而是在村子外圍靠北的地方。


    唐詩語來過兩三次,對這地方輕車熟路,要不是她帶著,宋辭岩都不知道原來村裏的豬圈在這裏。


    遠遠的就看到兩盞馬提燈在什麽東西上掛著,影影綽綽的有四五個人的樣子。


    走近了一看,除了大隊長出去安撫人心外,養豬的二大娘和村裏幾個幹部都在。


    二大娘見到唐詩語有點意外:“你這丫頭怎麽來了?今兒不是剛結婚嗎?來這兒幹啥?趕緊迴去吧。”


    唐詩語朝豬圈裏探頭:“我在招待所的時候不是天天看報紙看書嗎?看過報紙上說人家那個養豬狀元的事兒,人家一個人負責養了兩百多頭呢,個個養的膘肥體壯的。”


    “人家在報紙上說了一些自己的養豬經驗,其中就有母豬難產了怎麽處理。”


    “剛才大隊長說咱村的豬難產,我就想起來了,想來看看能不能幫得上什麽忙。”


    這些豬可是村裏的大寶貝,關係到年底能不能分到豬肉,能分到多少豬肉。


    別看村裏的人個個嫌棄豬圈臭,事實上誰從地裏迴來的時候不會順手薅上一些豬草迴來丟豬圈裏給豬吃呢?


    大家都巴望著這些豬最好到過年能長到三百斤,這樣大家就能多分上一點肉。


    當然,現在的養豬條件,豬能養到兩百斤就很不錯了,三百斤,那位養豬狀元養的豬最重的也就兩百六十斤而已,已經很了不得了。


    駐村幹部常友德懊惱的拍了下大腿:“哎呀,你說我這個腦袋,你說的那個養豬狀元的新聞我也看了,可我隻看了個標題,覺得人家不會把養豬秘方說出來,就沒細看。”


    “早知道人家連母豬難產都教大家了,我當初一定認認真真看。”


    “是我太小人之心了。”


    二大娘立刻興奮了起來:“詩語,你既然還記得,那你看看咱們的豬是怎麽迴事。”


    “哎,咱們以前養豬都是去畜牧站買的小豬仔。”


    “可畜牧站的小豬仔那麽多人想買呢,咱們上次能搶到七隻小豬仔已經很厲害了,咱們就想著讓自家的豬生小豬仔,這樣咱們養自己的小豬仔,還不用掏錢,要是養好了,說不定還能賣給其他生產隊,結果,誰知道這豬這麽不爭氣,居然難產了。”


    他們這隻母豬其實才一歲半,是去年養的六頭豬裏特意挑的最好的一隻小母豬沒有煽掉,專門留作種豬的。


    甚至怕去年小母豬年齡太小,他們硬是忍著沒有在秋天給她配,而是到了今年春天才配了第一次。


    倒是挺成功的,一次就懷上了。


    看肚子大小肚子裏的崽兒應該挺多,至少七八隻的樣子。


    這豬平時好吃好喝好睡的,大家還覺得自己眼光好,選的豬這麽沉穩大氣,誰知臨了該生產了,居然難產了。


    嘿。


    你說這叫什麽事兒?


    不用他們說,唐詩語早就開始觀察這隻豬媽媽了。


    豬媽媽神情不安,有點焦躁,哼哼聲就沒有斷過,四肢不斷的抖動但是就是不起來,顯然已經站不起來了。


    唐詩語就要往豬圈裏麵翻。


    宋辭岩立刻拽住了她:“你想幹什麽?”


    唐詩語說道:“不檢查一下我怎麽知道這豬到底怎麽迴事啊?這得上手摸。”


    宋辭岩:“……你連鞋都沒換。”


    豬圈裏髒的很,好歹穿個雨靴啊。


    常友德立刻把自己的雨靴脫下來:“穿我的,穿我的。”


    唐詩語皺眉:“不用,還有,你們離遠點,不要說話。”


    “這隻母豬是第一次懷孕生仔,你們人太多,還一直說話,嚇到它了。”


    “趕緊離遠點,對了,把燈也拿走兩個,留一個就夠了,燈光太亮它沒有安全感,沒有安全感她就不會放心生仔。”


    “趕快!”


    最後兩個字她說的聲色俱厲。


    幾個人雖然半信半疑,可又見她說的頭頭是道,不得不聽她的往後退。


    唐詩語又道:“二大娘,你別走。”


    “你經常喂豬,跟她熟,你在這裏她比較安心,再說你還得幫我呢。”


    二大娘才走了兩步,立刻又迴來了,想高聲說哎又沒敢張嘴。


    詩語說了,這小母豬第一次當娘,他們不能吵。


    唐詩語就讓二大娘安撫母豬,不用幹啥,就輕輕的在邊上時不時的嚕嚕嚕幾聲就行。


    而她自己,則在給母豬做了個簡單的體檢後,開始從前胸往肚腹上往下推。


    幾個男人站在十米開外使勁兒墊著腳想看清她在裏麵幹什麽,卻又什麽都看不到,憋了一肚子話。


    最後常友德拽著宋辭岩又往後推了二十來米,確保低聲說話絕對不會被豬聽見這才問道:“哎,你媳婦兒肯定不止是看過報紙,她是不是真的跟人學過怎麽給豬接生啊?”


    這讓宋辭岩怎麽迴答?


    他隻好說道:“我迴來也沒多久,要不等會兒你自己問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養豬小能手穿七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王是隻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王是隻喵並收藏養豬小能手穿七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