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語很有眼色的拿出一張圖紙:“就這個,專門用來種玉蜀黍的。”
社長拿起圖紙看了看:“很簡單嘛。”
唐詩語解釋道:“對,結構非常簡單,就是一根中空的鋼管,上麵兩個把手,下麵就是縮小版的鐵鍬麵,下麵再裝一個可以腳踩的三角架就行了。”
“用的時候也很簡單,雙手配合腳,紮進土裏稍微往前掀一下,玉蜀黍種子就可以從中空的鋼管中丟進坑裏。不需要另外的人點種埋坑。”
“就算下麵的管口被泥巴堵死了,不想通口的話,也可以從下麵直接扔,反正比兩個人一個刨坑一個埋坑方便的多。”
這玩意兒也是她小時候見過的。
不過她見過的那個沒有兩個把手,用的時候需要抓著管身配合腳往下壓,用起來比較費力。
但人家這麽做肯定是有自己的理由的,雖然唐詩語沒搞清楚是什麽理由。
所以解釋完她立刻強調了就是隨便想的,以後要是用的不太順手的話可以繼續改進。
社長別看是去年空降下來的,可人家是部隊文職出身,也是下過地幹活兒的,而且幹的年頭還不少。
當了十五年兵,就幹過十五年農活。
唐詩語才解釋了幾句,他立刻看出來這東西的方便。
尤其是碰到不好的天氣,這玩意兒不知道可以節省多少時間。
所以他立刻站起來說道:“你們是想做個樣品是吧?這樣,你們也不用專門去找人了,跟我走。”
公社社長行動了,手下一幹大大小小的幹部也跟著走了。
朱官營公社發展的還是不錯的,起碼公社裏真有一個焊工。
鋼管就更容易找了,也就截斷的時候稍微費了點時間。
因為裁斷鋼管用的是普通鋼鋸,把鋼管裁成需要的長短廢了點時間。
做好之後唐詩語發現這東西比自己見過的要醜不少。
社長已經迫不及待的拿起這玩意兒去旁邊土地上試用了。
沒用種子,光是試了下挖坑,就發現真的比?頭好用多了。
就像唐詩語說的,光不用埋土就省了一個勞動力。
當然,丟種子埋土這種活兒一般是老人小孩或者體弱的人來幹的,但是那也需要不少人啊。
光是想想這樣能省下來不知道多少勞力去幹其他的事情,社長就高興的眉毛都開始飛舞。
“不錯不錯,這東西真不錯,好用的很,好用的很。”
他驚奇的看著唐詩語:“這東西是你想出來的吧?聽說那個割麥器也是你想出來的?年輕人不錯,很有想法嘛。”
“小同誌,說說你是怎麽想到的?”
唐詩語尬笑,心想我是拿來主義,我哪兒會自己想,你要是問我怎麽養雞鴨鵝養豬牛羊我不光能給你說出一二三來還能說出四五六七八九來。
但領導文化,又不能不迴答,隻好絞盡腦汁想借口:“就是,下地幹活兒的時候覺得現在的割麥點種方式都有點落後,可收割機啥的,離咱們又太遠,隻好想了這麽個笨辦法……”
社長恍然大悟:“合著你是為了偷懶?”
唐詩語被嘲的麵紅耳赤無地自容,恨不得地麵上有個洞好鑽進去。
在講究人人勤勞的現在,她遇事兒就想能偷懶的法子的想法簡直天理不容。
隻好吭哧吭哧的辯解:“那個,懶惰是科技進步的原動力嘛,要不是咱們的祖先想偷懶,咱們現在也沒有鐮刀?頭鋤頭鐵鍬用啊,要不是為了能節省人力種地,收割機也不會被研究出來了。”
有個上了年紀的老頭有點生氣,立刻就準備說教。
社長愣了一下,哈哈大笑了起來:“你說的有道理,如果能用更短的時間更少的人力做一件事兒,就能有更多的人力和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如果所有人都能有跟你一樣的想法,並且能付諸實踐,咱們的國家何愁不夠強大?”
這個立意就有點高了,唐詩語不知道該怎麽迴答,隻好傻笑。
還好人家社長也不需要她的迴答。
而是態度親切的問起了她的個人問題,比如多大年齡了結沒結婚啊有沒有談對象啊之類的。
問的唐詩語大囧。
心想你們是腫麽迴事,怎麽都對別人的婚姻問題這麽關心呢?
尤其社長你可是大領導,怎麽還有時間關心這種小問題呢?
最後人家社長又問她要不要幫她介紹個對象,保證各方麵條件都很好,絕對配得上她。
唐詩語連忙搖頭:“暫時不考慮個人問題,趁著年輕我還能有時間有精力多想點其他的事情,比如這個點種器啊割麥器啊什麽的,要是結婚有了孩子,我肯定會把大部分心神都投到自己的小家庭和孩子身上,那就沒工夫想這些事情啦。”
“所以為了大義,先暫時放棄一下個人問題也沒關係。”
“再說了,我還年輕著呢,不趁著年輕多做點貢獻豈不是太浪費青春年華?”
“國家號召青年下鄉支持農民工作,我自己就是農村的,不用下鄉,但我也想為家鄉的發展做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好!”
社長爆喝一聲,衝她豎起了大拇指:“年輕人有誌氣,希望你能再接再厲,研究出更多的能方便咱們農民的好東西來。”
唐詩語條件反射的立正敬禮:“保證完成任務!”
等敬完禮,自己都囧了。
其他人發出善意的笑聲。
剛做出來的點種器就給了唐詩語,焊工正在趕的第二個,結合了社長和幾個有種地經驗的種地老把式的經驗,又比第一個有所改進。
大體樣式上大差不差,隻是在一些細節方麵做了下調整,使得這個點種器更加方便發力,用起來也更加順手。
這就涉及到了專業隻是,唐詩語也不懂,也沒怎麽關心。
臨走的時候社長承諾會給她表彰,還說這兩種東西都會大力推廣,保證不久的將來她就能看到每個生產隊都湧上了這個東西,不會辜負她的發明創造。
唐詩語頭皮都要麻了。
迴去的路上大隊長對她佩服的五體投地:“詩語,你說你怎麽就這麽本事呢?我跟人家社長說話的時候腿肚子都哆嗦,都是強忍著才能勉強正常說話,你怎麽做到麵不改色心不跳的?”
“你最遠也就去過縣裏吧?你怎麽就這麽膽兒大呢?”
社長拿起圖紙看了看:“很簡單嘛。”
唐詩語解釋道:“對,結構非常簡單,就是一根中空的鋼管,上麵兩個把手,下麵就是縮小版的鐵鍬麵,下麵再裝一個可以腳踩的三角架就行了。”
“用的時候也很簡單,雙手配合腳,紮進土裏稍微往前掀一下,玉蜀黍種子就可以從中空的鋼管中丟進坑裏。不需要另外的人點種埋坑。”
“就算下麵的管口被泥巴堵死了,不想通口的話,也可以從下麵直接扔,反正比兩個人一個刨坑一個埋坑方便的多。”
這玩意兒也是她小時候見過的。
不過她見過的那個沒有兩個把手,用的時候需要抓著管身配合腳往下壓,用起來比較費力。
但人家這麽做肯定是有自己的理由的,雖然唐詩語沒搞清楚是什麽理由。
所以解釋完她立刻強調了就是隨便想的,以後要是用的不太順手的話可以繼續改進。
社長別看是去年空降下來的,可人家是部隊文職出身,也是下過地幹活兒的,而且幹的年頭還不少。
當了十五年兵,就幹過十五年農活。
唐詩語才解釋了幾句,他立刻看出來這東西的方便。
尤其是碰到不好的天氣,這玩意兒不知道可以節省多少時間。
所以他立刻站起來說道:“你們是想做個樣品是吧?這樣,你們也不用專門去找人了,跟我走。”
公社社長行動了,手下一幹大大小小的幹部也跟著走了。
朱官營公社發展的還是不錯的,起碼公社裏真有一個焊工。
鋼管就更容易找了,也就截斷的時候稍微費了點時間。
因為裁斷鋼管用的是普通鋼鋸,把鋼管裁成需要的長短廢了點時間。
做好之後唐詩語發現這東西比自己見過的要醜不少。
社長已經迫不及待的拿起這玩意兒去旁邊土地上試用了。
沒用種子,光是試了下挖坑,就發現真的比?頭好用多了。
就像唐詩語說的,光不用埋土就省了一個勞動力。
當然,丟種子埋土這種活兒一般是老人小孩或者體弱的人來幹的,但是那也需要不少人啊。
光是想想這樣能省下來不知道多少勞力去幹其他的事情,社長就高興的眉毛都開始飛舞。
“不錯不錯,這東西真不錯,好用的很,好用的很。”
他驚奇的看著唐詩語:“這東西是你想出來的吧?聽說那個割麥器也是你想出來的?年輕人不錯,很有想法嘛。”
“小同誌,說說你是怎麽想到的?”
唐詩語尬笑,心想我是拿來主義,我哪兒會自己想,你要是問我怎麽養雞鴨鵝養豬牛羊我不光能給你說出一二三來還能說出四五六七八九來。
但領導文化,又不能不迴答,隻好絞盡腦汁想借口:“就是,下地幹活兒的時候覺得現在的割麥點種方式都有點落後,可收割機啥的,離咱們又太遠,隻好想了這麽個笨辦法……”
社長恍然大悟:“合著你是為了偷懶?”
唐詩語被嘲的麵紅耳赤無地自容,恨不得地麵上有個洞好鑽進去。
在講究人人勤勞的現在,她遇事兒就想能偷懶的法子的想法簡直天理不容。
隻好吭哧吭哧的辯解:“那個,懶惰是科技進步的原動力嘛,要不是咱們的祖先想偷懶,咱們現在也沒有鐮刀?頭鋤頭鐵鍬用啊,要不是為了能節省人力種地,收割機也不會被研究出來了。”
有個上了年紀的老頭有點生氣,立刻就準備說教。
社長愣了一下,哈哈大笑了起來:“你說的有道理,如果能用更短的時間更少的人力做一件事兒,就能有更多的人力和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如果所有人都能有跟你一樣的想法,並且能付諸實踐,咱們的國家何愁不夠強大?”
這個立意就有點高了,唐詩語不知道該怎麽迴答,隻好傻笑。
還好人家社長也不需要她的迴答。
而是態度親切的問起了她的個人問題,比如多大年齡了結沒結婚啊有沒有談對象啊之類的。
問的唐詩語大囧。
心想你們是腫麽迴事,怎麽都對別人的婚姻問題這麽關心呢?
尤其社長你可是大領導,怎麽還有時間關心這種小問題呢?
最後人家社長又問她要不要幫她介紹個對象,保證各方麵條件都很好,絕對配得上她。
唐詩語連忙搖頭:“暫時不考慮個人問題,趁著年輕我還能有時間有精力多想點其他的事情,比如這個點種器啊割麥器啊什麽的,要是結婚有了孩子,我肯定會把大部分心神都投到自己的小家庭和孩子身上,那就沒工夫想這些事情啦。”
“所以為了大義,先暫時放棄一下個人問題也沒關係。”
“再說了,我還年輕著呢,不趁著年輕多做點貢獻豈不是太浪費青春年華?”
“國家號召青年下鄉支持農民工作,我自己就是農村的,不用下鄉,但我也想為家鄉的發展做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好!”
社長爆喝一聲,衝她豎起了大拇指:“年輕人有誌氣,希望你能再接再厲,研究出更多的能方便咱們農民的好東西來。”
唐詩語條件反射的立正敬禮:“保證完成任務!”
等敬完禮,自己都囧了。
其他人發出善意的笑聲。
剛做出來的點種器就給了唐詩語,焊工正在趕的第二個,結合了社長和幾個有種地經驗的種地老把式的經驗,又比第一個有所改進。
大體樣式上大差不差,隻是在一些細節方麵做了下調整,使得這個點種器更加方便發力,用起來也更加順手。
這就涉及到了專業隻是,唐詩語也不懂,也沒怎麽關心。
臨走的時候社長承諾會給她表彰,還說這兩種東西都會大力推廣,保證不久的將來她就能看到每個生產隊都湧上了這個東西,不會辜負她的發明創造。
唐詩語頭皮都要麻了。
迴去的路上大隊長對她佩服的五體投地:“詩語,你說你怎麽就這麽本事呢?我跟人家社長說話的時候腿肚子都哆嗦,都是強忍著才能勉強正常說話,你怎麽做到麵不改色心不跳的?”
“你最遠也就去過縣裏吧?你怎麽就這麽膽兒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