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農忙農忙的,就覺得時間很長,其實正經農忙時間並不長。


    大家割麥就努力割麥,體力差的就在曬穀場打麥,打完的麥子晾曬起來,家中的小孩就在旁邊看著,別讓鳥雀給偷吃了,過個一兩個小時就拽著木耙子或者竹耙子去上麵走一圈翻個麵。


    忙乎了半個月左右,麥子這一波就完了。


    收完麥子就交公糧。


    交公糧的隊伍蔚為壯觀。


    大家都是用的小推車。


    力氣大的用正兒八經的獨輪車,一車上麵至少四袋四百到四百五十斤,個別個子高身體壯力氣大的,更是一口氣推五六袋,六七袋,算下來少說六百來斤。


    力氣小的推不了這麽多,就用軸承簡易車,又叫盤珠車。


    這種盤珠車通常前麵一個直徑十厘米朝上的大軸承,後麵是個結實的三角架,三角架上再隨便打塊木板,這就是盤珠車全部了。


    婦女們幾乎人手一輛盤珠車,一輛盤珠車上兩袋糧食。


    推獨輪車的,推糧食的,還有更加少見的驢車舊車騾車馬車的,一輛接一輛,看不見頭也看不見尾。


    今年風調雨順,除了春天大風刮倒了一部分麥子外,今年完全稱得上是個豐收年,去交公糧的人每個臉上都洋溢著歡快開心的笑容。


    今年的的老天爺特別配合。


    就在大家交完公糧的第三天,突然下了一場雨。


    從吃完飯的時候開始稀稀拉拉的下,等到半夜的時候突然變大,下了兩個小時後又變小。


    第二天早上唐詩語賴床到六點半起來一看,好麽又是一個大晴天。


    就是地上都濕了,積了不少小水坑,草葉子蔬菜葉子上都是亮晶晶的水珠。


    地裏太過泥濘,上午大家都在家裏休息。


    男人們到一起打撲克吹牛討論報紙上的國家大事,女人們湊到一起納鞋底做鞋子搓麻繩東家長西家短,說的最多的還是唐二狗家,因為楊月英已經和陳秋月定下了結婚的日子,再過幾天要給兒子辦婚禮啦。


    沒上學的小孩最幸福,很多小孩仗著剛下過雨,很多青蛙出了藏身之地開始求偶,就拿著筐子去抓青蛙,雖然十抓八不準,但是能抓個兩三隻三四隻迴來,家裏就能加個餐。


    最苦逼的是上了學的學生仔。


    凡是上學的孩子,年齡都比較大了,最小也有個八、九歲,大的有十三四歲。


    十歲朝上的孩子已經能當半個勞動力了。


    尤其十二歲朝上的那些,大人下地割麥子,他們也沒閑著,有空鐮刀就跟父母一起割麥子,麥子割不動到了,就去跟那些七八歲的小孩子一起撿麥穗。


    因為大人太忙,大一些的孩子能當半個大人用,一到飯點,十來歲的小孩還要提前迴家做飯。


    沒有哪個家長會說孩子太小切菜不安全會割到手。


    這種時候,小孩子能幫上忙,大人們就能多喘口氣多歇個幾分鍾。


    再說了,誰還不是這樣長起來的?


    像原身,原身也隻是下地幹活兒下的少而已,家裏的活兒可一點沒耽擱過。


    甚至因為哥哥們早就能幹活兒了,原身八歲就開始燒火切菜做飯了。


    一手好刀工就是這麽練出來的。


    唐詩語本農忙這就結束了,正好剛下過雨天氣也不熱,吃過飯就去床上躺屍。


    誰知睡的正舒服呢,就被人叫起來了。


    唐詩語難得有點起床氣,忍不住發發小脾氣:“幹啥啊幹啥啊?還讓不讓人睡覺了?”


    整天幹活兒真的超級超級累的。


    兩個嫂子帶著肚子裏的娃一起下地,唐詩語也沒好意思躲懶,這幾天拿的可都是十個工分的滿勤。


    家裏做飯的任務都交給了八歲的兵兵。


    兵兵和所有家裏八九十來歲的小孩一樣,到點就帶著弟弟妹妹迴家做飯。


    當然,他也做不了什麽好飯。


    照著奶奶教的,鍋底抹上一點油,拍碎的大蒜搞裏頭,切的亂七八糟的豆角黃瓜葫蘆洋柿子搞裏頭,再加點醬油加點鹽,等菜都變色變軟,這鍋菜就行了。


    以前隻能吃水煮菜,可今年唐詩語做了豬肉醬呢。


    豬肉醬很鹹,把菜都放到鍋裏後,再挖半勺子豬肉醬進去攪合攪合。


    一鍋水煮菜立刻變的噴香撲鼻,到處都是油花,這麽熱的天弟弟妹妹都不舍得離開廚房。


    但兵兵是個有原則的廚師,絕對不會讓弟弟妹妹先嚐嚐。


    頂多就是用筷子站點菜湯給弟弟妹妹嚐個鹹淡,其他就沒有了。


    主食就是雜糧饅頭,玉米麵紅薯麵小麥麵綠豆麵黃豆麵等等,有什麽就湊到一起,蒸的饅頭各個都要小孩腦袋大,務必保證農忙期間大家能吃飽飯。


    有了唐詩語,還加了個吃好飯。


    不知道怎麽的,這幾天家裏的雞下蛋又恢複正常了,變成一天一個蛋。


    收迴來的雞蛋被唐詩語毫不吝嗇的打到了早晨的稀飯裏。


    楊棗花覺得今年自家太過鋪張浪費,可東西都是吃到自己肚子裏的,男人孩子都高興,她也不好說什麽,頂多私底下嘟囔幾下。


    每天反而幹活兒的時候更有勁頭了。


    跟她一起的唐詩語正好相反。


    不光是她,原身也沒這麽每天超負荷的幹過超過十個鍾頭的體力活兒啊。


    她上輩子最辛苦的就是小時候給家裏的豬喂飼料,要一瓢一瓢的給勺進豬食槽裏,累的要命。


    再後來一直上學,最辛苦的就變成沒天天早自習上午上課下午上課晚自習,高考臨近的時候,晚自習迴到宿舍還自動延時。


    體力活兒是絕對沒有。


    現在呢,每天都這麽幹,每天都這麽幹。


    有時候唐詩語都懷疑她是不是會累死在地頭。


    農忙結束這幾天,是她最舒服的幾天。


    每天吃過晚飯就睡覺,一腳睡到兩三點起來上個廁所在院子裏吹會兒冷風,然後大汗淋漓的接著睡,再次睜眼就六點多了。


    楊棗花早就做好了早飯,她隻要跟著大家捧著大碗吃飯就行了。


    白天也不用去幹啥,就找個地方坐著跟人聊天就行了,她甚至因為這幾天跟幾個女知青一起幹活兒,還跟人家混熟了,借了人家珍藏的幾本小說來看。


    就算這樣,身體的疲累卻始終沒有消失。


    尤其天熱睡不著睡不好的時候,心情會更加煩躁。


    好不容易今天睡個舒服覺又被人叫醒,沒有發大火都是因為那是自己親娘。


    楊棗花對她的生氣不以為意:“趕緊的,就等你了,記得帶上那個鐵皮小桶。”


    唐詩語更頭痛了:“帶桶幹啥?地裏不是沒活兒了嗎?”


    楊棗花一臉震驚:“誰說地裏沒活兒了?玉蜀黍還沒種呢,怎麽就沒活兒了?”


    “昨天下了場雨,又曬了半天,不趁著這個好機會把玉蜀黍種到地裏要等什麽時候呢?”


    “趕緊的,你爹你哥你嫂子都走了,就剩你一個了。”


    “特意讓你多睡了一會兒,你還想咋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養豬小能手穿七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王是隻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王是隻喵並收藏養豬小能手穿七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