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語做好飯讓三個小的先吃了,也沒等大家迴來,直接帶著飯和幹糧用水桶挑著給送到地頭了。
放眼看去,不是給家裏送飯的人,就是在地頭吃飯的人。
這種時候,沒人會細嚼慢咽,三口兩口的把飯給吞到肚子裏,就又投入了熱火朝天的農忙中。
唐家人體諒唐詩語剛離婚,包括唐大嫂唐二嫂兩個孕婦在內,沒人要求唐詩語也參加農忙。
但唐詩語在頭一天把肉醬做好,給大家夥兒農忙第一天好好開了個葷後,第二天一大早就跟著大家去地裏頭忙活了。
甚至為了幹活兒的時候能好過一點,她還教會了最大的樂樂怎麽煮綠豆水。
好在半上午半下午最熱的時候能讓小家夥把綠豆水送到地頭給大家解解渴。
然而她還是低估了這時候農忙對人身體的摧殘。
唐詩語隻是幹了早上加一個上午,人已經累的完全癱掉了。
尤其是腰,一個上午過去,唐詩語覺得自己的腰無了。
甚至累的連午飯都不想吃。
勉強爬起來吃午飯,忍不住拍桌:“不行,這樣純靠人手割麥子得割到猴年馬月?”
唐三歎氣:“聽說人家有收割機,割麥子很快的,好家夥,人家去地裏轉一圈兒,麥子就全部給割倒了,割十畝地都用不了幾分鍾,咱們割十畝地,得十個人割上一整天,完全沒法比。”
“可惜這玩意兒太貴了,咱們公社想過買收割機,一問價格,咱們整個公社集資都買不起。”
“廣播裏整天說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也不知道咱們什麽時候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
“天天手動割麥子打麥子,我可真是受夠了。”
是的,他們這邊不光割麥子要用手,等麥子割下來打麥子也得手動打麥。
打麥機揚麥機也是很貴的,他們整個朱官營公社也隻有一個生產隊咬牙各弄了一台,還是二手的。
然後人家的生產效率一下子就上去了。
其他生產隊眼紅都搞不到,就是搞到了都沒法用。
因為這倆玩意兒都是要用電的,但是朱官營公社也就公社和公社周邊的四五個生產隊拉了電線。
像靠山村,連電線都沒有,想借人家的打麥機揚麥機也不行,借來也沒法用。
楊棗花嗬嗬:“要是擱解放前,你想忙還沒地沒糧食給你忙呢,現在好日子過多,就嫌棄活兒多了。吃飯的時候你怎麽沒嫌棄還得用嘴啊?”
唐詩語有些費解:“那大家就沒想過其他的法子?至少割麥子的時候能快一點啊。”
唐大哥費解:“咱又沒有收割機,不用手割怎麽割?”
唐二哥噗嗤一笑:“詩語的意思是,你可以手腳一起用,肯定比光用手割的快。”
兩個嫂子也被逗笑了。
隻有唐三敏銳的意識到了什麽:“詩語,你有法子把鐮改的更快點嗎?”
唐詩語:“……我能把鐮刀怎麽改啊?”
雖然各地鐮刀的長相各有不同,但它們總得來說都是經過千百年來的不斷修正,才發展成了現在最適合當地的樣子。
唐詩語就算自詡聰明,也沒那個本事一朝把老祖宗千年的智慧給改了啊。
再說了,鐮刀就是鐮刀,你磨的再鋒利,它不還是那個用法?
要改,自然是從根本上做改進。
“我是說收割方式稍微變一下,讓大家不那麽累,也能快上那麽一點點。”
唐三更有興趣了:“怎麽弄?不用鐮刀嗎?不用練到用什麽?”
唐詩語:“一時半會兒的我也說不清,我下午去農機站那邊買點東西迴來,等我弄出來你們就知道了。”
她說的是網上偶然間驚鴻一瞥的手動割麥神器。
那玩意兒叫什麽也不好說,長什麽樣也不太好說,長相呢,有點類似於篩子前麵多了一把刀。
把篩子晃過去,就能把麥子割倒。
據說這玩意兒因為造價低又方便好用,在各種農業機械普及開之前很是風靡一時。
就是不知道為啥這邊沒有。
唐詩語隻在網上看過圖片,也沒看過這個割麥神器的具體結構,除了大概樣子,細節部分還得自己琢磨。
為了不把自己累壞,唐詩語說幹就幹。
下午唐家人去了地裏,唐詩語又騎著自行車去了公社。
其他人見唐詩語來了一個上午就沒人影了,就笑話唐詩語有點孝順,也不是很孝順。
唐家人都惦記唐詩語說的新的省力氣的割麥機器,壓根懶得理會這些人。
唐詩語買了好幾個鐮刀頭,迴來就想辦法把這些鐮刀頭固定在了一塊木條上。
又去野外砍了幾根荊條,把荊條扭成一個半圓形固定在木條上。
一邊用繩子係牢,一邊做木質長柄。
做好之後自己試著晃悠了一下,發現這玩意兒太輕了,方向不是很好掌控,用的不熟練的話很容易傷到使用者。
就想辦法把那個半圓下麵又多固定了幾根荊條。
等天黑唐家人都迴來,就看到院子裏怪模怪樣的東西。
大家都好奇的看著這玩意兒:“能用嗎?我怎麽看不出來這玩意兒怎麽用呢?”
“我也沒看出來。”
“長得也太奇怪了吧?後麵還搞那麽大地方,有啥用啊?”
兵兵攔著大家不許說姑姑壞話:“姑姑做了一個下午呢,手都磨破了才做好,你們不許說姑姑。”
幾個人頓時笑小孩跟姑姑親。
唐詩語道:“好用不好用的,拿去試試不就行了?”
在現代機械還沒取代原始農耕的時候,這玩意兒可比鐮刀好使多了,首先一個它不用人們一直彎腰,光這一點就能解放不知道多少腰腿不行的勞動力了。
試試就試試,大家簇擁著唐老爹拿著這個怪模怪樣的東西往地裏走去。
有人問他們去幹啥,就說忘地裏東西了要去找找。
等到了村外,唐詩語把手電筒給亮了起來。
唐老爹按照唐詩語教的一手拽繩,一手捉著手柄朝著麥子用力甩過去。
刷刷刷倒下一片麥子。
比一手捉麥一手揮鐮刀割下來的多的多。
唐家看著倒下的麥子鴉雀無聲。
就在這時,有人喊道:“在那裏,他們在那裏,我就說他們來偷麥子你們不信。”
“怎麽著?還不是被抓現行了?”
放眼看去,不是給家裏送飯的人,就是在地頭吃飯的人。
這種時候,沒人會細嚼慢咽,三口兩口的把飯給吞到肚子裏,就又投入了熱火朝天的農忙中。
唐家人體諒唐詩語剛離婚,包括唐大嫂唐二嫂兩個孕婦在內,沒人要求唐詩語也參加農忙。
但唐詩語在頭一天把肉醬做好,給大家夥兒農忙第一天好好開了個葷後,第二天一大早就跟著大家去地裏頭忙活了。
甚至為了幹活兒的時候能好過一點,她還教會了最大的樂樂怎麽煮綠豆水。
好在半上午半下午最熱的時候能讓小家夥把綠豆水送到地頭給大家解解渴。
然而她還是低估了這時候農忙對人身體的摧殘。
唐詩語隻是幹了早上加一個上午,人已經累的完全癱掉了。
尤其是腰,一個上午過去,唐詩語覺得自己的腰無了。
甚至累的連午飯都不想吃。
勉強爬起來吃午飯,忍不住拍桌:“不行,這樣純靠人手割麥子得割到猴年馬月?”
唐三歎氣:“聽說人家有收割機,割麥子很快的,好家夥,人家去地裏轉一圈兒,麥子就全部給割倒了,割十畝地都用不了幾分鍾,咱們割十畝地,得十個人割上一整天,完全沒法比。”
“可惜這玩意兒太貴了,咱們公社想過買收割機,一問價格,咱們整個公社集資都買不起。”
“廣播裏整天說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也不知道咱們什麽時候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
“天天手動割麥子打麥子,我可真是受夠了。”
是的,他們這邊不光割麥子要用手,等麥子割下來打麥子也得手動打麥。
打麥機揚麥機也是很貴的,他們整個朱官營公社也隻有一個生產隊咬牙各弄了一台,還是二手的。
然後人家的生產效率一下子就上去了。
其他生產隊眼紅都搞不到,就是搞到了都沒法用。
因為這倆玩意兒都是要用電的,但是朱官營公社也就公社和公社周邊的四五個生產隊拉了電線。
像靠山村,連電線都沒有,想借人家的打麥機揚麥機也不行,借來也沒法用。
楊棗花嗬嗬:“要是擱解放前,你想忙還沒地沒糧食給你忙呢,現在好日子過多,就嫌棄活兒多了。吃飯的時候你怎麽沒嫌棄還得用嘴啊?”
唐詩語有些費解:“那大家就沒想過其他的法子?至少割麥子的時候能快一點啊。”
唐大哥費解:“咱又沒有收割機,不用手割怎麽割?”
唐二哥噗嗤一笑:“詩語的意思是,你可以手腳一起用,肯定比光用手割的快。”
兩個嫂子也被逗笑了。
隻有唐三敏銳的意識到了什麽:“詩語,你有法子把鐮改的更快點嗎?”
唐詩語:“……我能把鐮刀怎麽改啊?”
雖然各地鐮刀的長相各有不同,但它們總得來說都是經過千百年來的不斷修正,才發展成了現在最適合當地的樣子。
唐詩語就算自詡聰明,也沒那個本事一朝把老祖宗千年的智慧給改了啊。
再說了,鐮刀就是鐮刀,你磨的再鋒利,它不還是那個用法?
要改,自然是從根本上做改進。
“我是說收割方式稍微變一下,讓大家不那麽累,也能快上那麽一點點。”
唐三更有興趣了:“怎麽弄?不用鐮刀嗎?不用練到用什麽?”
唐詩語:“一時半會兒的我也說不清,我下午去農機站那邊買點東西迴來,等我弄出來你們就知道了。”
她說的是網上偶然間驚鴻一瞥的手動割麥神器。
那玩意兒叫什麽也不好說,長什麽樣也不太好說,長相呢,有點類似於篩子前麵多了一把刀。
把篩子晃過去,就能把麥子割倒。
據說這玩意兒因為造價低又方便好用,在各種農業機械普及開之前很是風靡一時。
就是不知道為啥這邊沒有。
唐詩語隻在網上看過圖片,也沒看過這個割麥神器的具體結構,除了大概樣子,細節部分還得自己琢磨。
為了不把自己累壞,唐詩語說幹就幹。
下午唐家人去了地裏,唐詩語又騎著自行車去了公社。
其他人見唐詩語來了一個上午就沒人影了,就笑話唐詩語有點孝順,也不是很孝順。
唐家人都惦記唐詩語說的新的省力氣的割麥機器,壓根懶得理會這些人。
唐詩語買了好幾個鐮刀頭,迴來就想辦法把這些鐮刀頭固定在了一塊木條上。
又去野外砍了幾根荊條,把荊條扭成一個半圓形固定在木條上。
一邊用繩子係牢,一邊做木質長柄。
做好之後自己試著晃悠了一下,發現這玩意兒太輕了,方向不是很好掌控,用的不熟練的話很容易傷到使用者。
就想辦法把那個半圓下麵又多固定了幾根荊條。
等天黑唐家人都迴來,就看到院子裏怪模怪樣的東西。
大家都好奇的看著這玩意兒:“能用嗎?我怎麽看不出來這玩意兒怎麽用呢?”
“我也沒看出來。”
“長得也太奇怪了吧?後麵還搞那麽大地方,有啥用啊?”
兵兵攔著大家不許說姑姑壞話:“姑姑做了一個下午呢,手都磨破了才做好,你們不許說姑姑。”
幾個人頓時笑小孩跟姑姑親。
唐詩語道:“好用不好用的,拿去試試不就行了?”
在現代機械還沒取代原始農耕的時候,這玩意兒可比鐮刀好使多了,首先一個它不用人們一直彎腰,光這一點就能解放不知道多少腰腿不行的勞動力了。
試試就試試,大家簇擁著唐老爹拿著這個怪模怪樣的東西往地裏走去。
有人問他們去幹啥,就說忘地裏東西了要去找找。
等到了村外,唐詩語把手電筒給亮了起來。
唐老爹按照唐詩語教的一手拽繩,一手捉著手柄朝著麥子用力甩過去。
刷刷刷倒下一片麥子。
比一手捉麥一手揮鐮刀割下來的多的多。
唐家看著倒下的麥子鴉雀無聲。
就在這時,有人喊道:“在那裏,他們在那裏,我就說他們來偷麥子你們不信。”
“怎麽著?還不是被抓現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