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的自行車很是引起了一陣轟動。
一連好幾天都有人隻要有空就來看車。
他們不光看,還會跟別人家的車子作比較。
不光比較款式,還比較各個部件的質量,甚至漆膜標誌都能用來比較一下。
有次唐詩語從外麵迴來,就看到兩個年輕人因為鳳凰、飛鴿和上海牌的車子,哪一個更耐用哪一個更容易壞爭的麵紅耳赤。
可樂的是,這倆人家裏都沒有自行車,他們自己也沒有騎過別人的車,頂多就是摸過。
是的,等閑有車的人家連推都不會讓外人推。
就是這麽金貴。
唐詩語雖然覺得好笑,也沒當迴事。
她現在正在努力觀察他們家雞呢。
他們家三隻母雞也是奇了怪了,自從第一次下了兩個蛋開始,到現在總是每天早晚各下一個蛋。
當然,雞蛋的個頭是要比單個雞蛋小那麽一點點的。
可小了的那麽一點點跟兩個蛋比起來也不算什麽了。
唐詩語是畜牧專業的學生,而且是大四的準畢業生,當然知道這是違反母雞的生殖生理機能的。
可無論她怎麽觀察,自家的三隻母雞愣是沒有一丁點異常情況。
村裏的雞圈都是在院牆外麵貼著牆根造的。
從小就這麽養大的雞膽子大的很,根本不存在怕人的情況,有不認識的人敢往雞圈裏伸手,甭管公雞還是母雞就敢啄人。
也就是小孩子有時候調皮用棍子搗裏麵的雞,才會讓雞受到點驚嚇。
可家家戶戶的雞都金貴,孩子更是從小就被教著養雞喂雞,等閑也沒小孩會去戳別人家的雞玩。
因為家家戶戶的雞都養在外麵。
你去戳別人家的雞,被別人發現了別人就敢去弄死你家雞,忒不劃算。
唐詩語很想拆一隻雞看看雞的身體內部是不是變異了,礙於雞在家中的特殊地位,愣是不敢。
不過沒關係,現在不敢,等農忙的時候就可以了。
農忙的時候就可以借口給家裏補營養,殺一隻雞看看情況。
雞都養在外麵,去收雞蛋的時候也沒遮著掩著。
一開始還沒人知道,隻當唐家三隻母雞下蛋時間不一樣。
結果後來有個大娘無意中發現唐家三隻母雞竟然是一起下蛋的,早上下一波,晚上下一波。
而且每隻都下。
一天就是六個蛋。
這消息比誰家媳婦兒懷了雙胞胎還轟動。
很快就有人專門來觀察他們家雞怎麽會一天下兩次蛋。
結果愣是什麽都沒發現。
有人心急,直接就攔住了唐詩語問。
唐詩語很無奈:“我也不知道啊,我也想知道怎麽迴事呢,你看我這幾天天天天不亮就蹲在雞窩邊上,臉上脖子上都被蚊子盯了好幾個疙瘩了,還是沒搞明白呢。”
大娘慌慌的道:“那你都是喂啥呀?”
唐詩語就把自家雞的食譜給說了下。
除了增加了一些貝殼粉骨粉外,也就是她有時候會和小侄子一起去抓些蟲子迴來喂雞。
小孩抓蟲子比較講究,隻抓蝗蟲和喜歡。
唐詩語就沒那麽講究了,隻要看看沒毒的,雞能吃的,隻要不是臭蟲,就都抓迴來放到小石臼裏搗成泥,和著其他的麩皮野草碎拌水喂雞。
大娘道:“難道是你家雞吃的蟲子比較多?”
唐詩語搖搖頭:“這就不知道了。”
她是真的不知道他家雞為啥會一天下兩個蛋。
大娘若有所思,隨後斬釘截鐵道:“肯定是這樣!改天我也學你,抓點小蟲子搗碎了喂雞,不指望它一天下兩個蛋,兩天下三個蛋也可以。”
唐詩語苦笑連連。
雞的生理結構在這兒放著呢,一天一個蛋是正產現象,兩天三個蛋,那得跟她家的雞一樣變異了。
大娘得了這個消息跟得了什麽寶貝似的,徹底打開了話匣子,又開始問唐詩語時候再找個對象。
唐詩語可煩了。
跟她聊天的人,話說不到三句就會扯到找對象上。
不怪大家新奇。
離婚這迴事,在城市裏都不是很多見。
那些離婚的,基本不是對象出身成分有問題就是工作有問題,對象為了不受牽連隻好劃清界線離婚。
有的隻是去辦理一下離婚手續,有過分的就會登報廣而告之一下,放手把對象給踩進塵埃裏再跺上幾腳。
仿佛不這樣不能證明他們的悔恨和決心。
在農村離婚的基本沒有。
就算誰家日子吵嚷的實在過不下去,周邊也多的是人勸和不勸分,而且基本都是勸女方的。
什麽離婚了你怎麽辦什麽離婚了你孩子怎麽辦什麽你也不嫌丟臉什麽你給娘家丟臉什麽你給這個家族丟臉什麽你給這個生產隊丟臉等等,一堆責罵下來逼的人喘不過氣來。
唐詩語好就好在她離婚的同時宋辭岩也離婚了。
而且宋辭岩身份特殊,離婚經過也更有話題性,熱度蓋住了唐詩語也離婚了這件事。
現在大家已經把宋辭岩離婚的事兒給翻來覆去的討論爛了,就想起了唐詩語。
這也是唐詩語這段時間越來越經常聽到說她不該離婚或者問她下一個對象想找什麽樣的原因。
又一次聽到這個問題,唐詩語正打算像以前一樣隨便糊弄過去,誰知大娘話題一轉,問道:
“詩語,你離婚你前麵那個婆家是不是給你了好多東西?”
唐詩語詫異:“沒有,誰說的?沒有這迴事。”
她敢保證絕對不是自家人說的。
自家爹娘哥嫂都知道她帶迴來了五百塊錢和一些票,可他們比她更知道什麽叫財不外露,絕對不可能往外說。
難道是兵兵秀秀軍軍三個小屁孩子偷聽到了跟人玩的時候說漏嘴了?
就在她亂猜的時候,人大娘撇了撇嘴:“你還別不承認。”
“大家夥兒都這麽說呢。”
“趙家那麽有錢,新娶的媳婦兒肚子那麽大,肯定是趙家不要你的,肯定給你了好多錢。”
“大家都猜趙家至少給了你一萬塊錢。”
大娘一臉羨慕嫉妒恨:“詩語啊,大娘家裏現在有點手頭緊,你這麽多錢,借給大娘一點吧?”
“大娘也不多要,借我五十,不,一百塊錢就行了。”
她話音剛落,邊上的其他人坐不住了:
“詩語,也借給我家點吧,我家不要那麽多,五十就可以了。”
“我家也沒錢,借給我家二十就行了。”
“我兒子打算結婚呢,女方要五十塊錢彩禮,詩語你能不能把這五十塊錢彩禮錢給墊上啊?”
一連好幾天都有人隻要有空就來看車。
他們不光看,還會跟別人家的車子作比較。
不光比較款式,還比較各個部件的質量,甚至漆膜標誌都能用來比較一下。
有次唐詩語從外麵迴來,就看到兩個年輕人因為鳳凰、飛鴿和上海牌的車子,哪一個更耐用哪一個更容易壞爭的麵紅耳赤。
可樂的是,這倆人家裏都沒有自行車,他們自己也沒有騎過別人的車,頂多就是摸過。
是的,等閑有車的人家連推都不會讓外人推。
就是這麽金貴。
唐詩語雖然覺得好笑,也沒當迴事。
她現在正在努力觀察他們家雞呢。
他們家三隻母雞也是奇了怪了,自從第一次下了兩個蛋開始,到現在總是每天早晚各下一個蛋。
當然,雞蛋的個頭是要比單個雞蛋小那麽一點點的。
可小了的那麽一點點跟兩個蛋比起來也不算什麽了。
唐詩語是畜牧專業的學生,而且是大四的準畢業生,當然知道這是違反母雞的生殖生理機能的。
可無論她怎麽觀察,自家的三隻母雞愣是沒有一丁點異常情況。
村裏的雞圈都是在院牆外麵貼著牆根造的。
從小就這麽養大的雞膽子大的很,根本不存在怕人的情況,有不認識的人敢往雞圈裏伸手,甭管公雞還是母雞就敢啄人。
也就是小孩子有時候調皮用棍子搗裏麵的雞,才會讓雞受到點驚嚇。
可家家戶戶的雞都金貴,孩子更是從小就被教著養雞喂雞,等閑也沒小孩會去戳別人家的雞玩。
因為家家戶戶的雞都養在外麵。
你去戳別人家的雞,被別人發現了別人就敢去弄死你家雞,忒不劃算。
唐詩語很想拆一隻雞看看雞的身體內部是不是變異了,礙於雞在家中的特殊地位,愣是不敢。
不過沒關係,現在不敢,等農忙的時候就可以了。
農忙的時候就可以借口給家裏補營養,殺一隻雞看看情況。
雞都養在外麵,去收雞蛋的時候也沒遮著掩著。
一開始還沒人知道,隻當唐家三隻母雞下蛋時間不一樣。
結果後來有個大娘無意中發現唐家三隻母雞竟然是一起下蛋的,早上下一波,晚上下一波。
而且每隻都下。
一天就是六個蛋。
這消息比誰家媳婦兒懷了雙胞胎還轟動。
很快就有人專門來觀察他們家雞怎麽會一天下兩次蛋。
結果愣是什麽都沒發現。
有人心急,直接就攔住了唐詩語問。
唐詩語很無奈:“我也不知道啊,我也想知道怎麽迴事呢,你看我這幾天天天天不亮就蹲在雞窩邊上,臉上脖子上都被蚊子盯了好幾個疙瘩了,還是沒搞明白呢。”
大娘慌慌的道:“那你都是喂啥呀?”
唐詩語就把自家雞的食譜給說了下。
除了增加了一些貝殼粉骨粉外,也就是她有時候會和小侄子一起去抓些蟲子迴來喂雞。
小孩抓蟲子比較講究,隻抓蝗蟲和喜歡。
唐詩語就沒那麽講究了,隻要看看沒毒的,雞能吃的,隻要不是臭蟲,就都抓迴來放到小石臼裏搗成泥,和著其他的麩皮野草碎拌水喂雞。
大娘道:“難道是你家雞吃的蟲子比較多?”
唐詩語搖搖頭:“這就不知道了。”
她是真的不知道他家雞為啥會一天下兩個蛋。
大娘若有所思,隨後斬釘截鐵道:“肯定是這樣!改天我也學你,抓點小蟲子搗碎了喂雞,不指望它一天下兩個蛋,兩天下三個蛋也可以。”
唐詩語苦笑連連。
雞的生理結構在這兒放著呢,一天一個蛋是正產現象,兩天三個蛋,那得跟她家的雞一樣變異了。
大娘得了這個消息跟得了什麽寶貝似的,徹底打開了話匣子,又開始問唐詩語時候再找個對象。
唐詩語可煩了。
跟她聊天的人,話說不到三句就會扯到找對象上。
不怪大家新奇。
離婚這迴事,在城市裏都不是很多見。
那些離婚的,基本不是對象出身成分有問題就是工作有問題,對象為了不受牽連隻好劃清界線離婚。
有的隻是去辦理一下離婚手續,有過分的就會登報廣而告之一下,放手把對象給踩進塵埃裏再跺上幾腳。
仿佛不這樣不能證明他們的悔恨和決心。
在農村離婚的基本沒有。
就算誰家日子吵嚷的實在過不下去,周邊也多的是人勸和不勸分,而且基本都是勸女方的。
什麽離婚了你怎麽辦什麽離婚了你孩子怎麽辦什麽你也不嫌丟臉什麽你給娘家丟臉什麽你給這個家族丟臉什麽你給這個生產隊丟臉等等,一堆責罵下來逼的人喘不過氣來。
唐詩語好就好在她離婚的同時宋辭岩也離婚了。
而且宋辭岩身份特殊,離婚經過也更有話題性,熱度蓋住了唐詩語也離婚了這件事。
現在大家已經把宋辭岩離婚的事兒給翻來覆去的討論爛了,就想起了唐詩語。
這也是唐詩語這段時間越來越經常聽到說她不該離婚或者問她下一個對象想找什麽樣的原因。
又一次聽到這個問題,唐詩語正打算像以前一樣隨便糊弄過去,誰知大娘話題一轉,問道:
“詩語,你離婚你前麵那個婆家是不是給你了好多東西?”
唐詩語詫異:“沒有,誰說的?沒有這迴事。”
她敢保證絕對不是自家人說的。
自家爹娘哥嫂都知道她帶迴來了五百塊錢和一些票,可他們比她更知道什麽叫財不外露,絕對不可能往外說。
難道是兵兵秀秀軍軍三個小屁孩子偷聽到了跟人玩的時候說漏嘴了?
就在她亂猜的時候,人大娘撇了撇嘴:“你還別不承認。”
“大家夥兒都這麽說呢。”
“趙家那麽有錢,新娶的媳婦兒肚子那麽大,肯定是趙家不要你的,肯定給你了好多錢。”
“大家都猜趙家至少給了你一萬塊錢。”
大娘一臉羨慕嫉妒恨:“詩語啊,大娘家裏現在有點手頭緊,你這麽多錢,借給大娘一點吧?”
“大娘也不多要,借我五十,不,一百塊錢就行了。”
她話音剛落,邊上的其他人坐不住了:
“詩語,也借給我家點吧,我家不要那麽多,五十就可以了。”
“我家也沒錢,借給我家二十就行了。”
“我兒子打算結婚呢,女方要五十塊錢彩禮,詩語你能不能把這五十塊錢彩禮錢給墊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