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英說:“在你們這一批九個大學生外貿員中,陳經理最欣賞你。在業務上,你表現得最成熟。可是,你畢竟年輕,考慮的不夠周全。比方說,你給他們八個人做羊脂玉掛墜這件事吧。這件事說起來可大可小。
“論料、論工,這個掛墜本身就價值不菲。雖然說,這個項目是你在廣交會上談下來的,但要是公事公辦的話,這個項目的下腳料,是不是也應該上交公司,由公司統一處理,而不是由你個人決定?”
賈勇說:“這是來料加工業務。料是客戶提供的。下腳料嚴格意義上還是客戶的。客戶沒跟我要,我想,我就有權自己處理了。”
劉明英說:“你想?你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是誰給你搭建了這個平台?是陳經理啊。你考慮過陳經理對你做這件事是什麽感受嗎?
“問題還不在這裏。問題在於,你用這個羊脂玉掛墜劃了一個圈子。這個圈子,和幫助你、支持你、扶持你的業務三部的圈子的交集,隻有三個人:你、王鵬、邵燕。後來,你還送給季總一個羊脂玉掛墜。把季總拉到了你劃的圈子裏來。
“業務三部的圈子裏,當然的老大是陳經理;你劃的那個圈子裏,當然的老大是季總。季總和陳經理又不在這兩個圈子的交集裏。你想一想有沒有問題?”
賈勇心想,這劉明英不虧在辦公室混了這些年,別看她業務做得老像少根筋,琢磨起這些事來,倒是頭頭是道。
賈勇陪著小心說:“劉姐,我真沒有想那麽多。我們這九個人的情況您知道。有七個人是貿大的校友,張誌強也是廣貿大的科班。隻有我是農大畢業的。我一直有一點孤立。
“我一直想融入貿大這個圈子。我也比較重感情。雖然我們相處了也就兩年多時間,但是我們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我們交流工作、生活中的想法,分享經驗。分擔壓力。我們處出感情來了。
“剛融入到一塊兒,我們又要各奔東西。彼此之間都有一些不舍。為我們九個一起來的外貿員做個紀念品,不是我的提議,是我們大家共同的願望。隻不過,我正好有這個條件。
“季總為了找一個寬鬆的場合,跟我談安排我去巴西常駐的事,讓我送她迴天津。在去天津的路上,遇到一個撞車碰瓷的人。大過年的,季總迴家還是為看她生重病的姐姐,季總當時的心情,您可想而知。為了給季總壓驚,我就隨手把隨身帶著的一個剛做得的羊脂玉掛墜送給了季總。
“事先真沒想到把季總拉到我們九個外貿員的這個圈子裏來。就連我們九個外貿員能成一個圈子的概念,也是今天您提起來,我才有這麽個意識的,以前我根本連想也沒想過。
“開始的時候,我也以為他們貿大的同學是鐵板一塊。時間長了,才發現各有各的秉性。田雯雯一本正經,邵燕凡人不理,周歡陰陽怪調,胡兆宇開口傷人,魏振點火就著,王鵬悶葫蘆一個,他們貿大的同學自己都捏不到一起,我一個外人跟人家混什麽圈子啊。
“我原來倒是真想過,把做出來的第一個羊脂玉掛墜孝敬我師父。可您想,我師父幹這行二十多年了。她手裏的好東西肯定多了去了。能看上這小玩意兒?就這麽一念之差。還是您說的對,我還是不夠成熟。”
劉明英說:“剛才我也問過你,想不想跟張誌強去做他的助理,這是張誌強跟我說的想法。張誌強的情緒波動太大,有的時候為所欲為。到了他媽媽那裏,那是人家自己的產業,人家就應該為所欲為。跟著他這樣的人混,表麵上你是搭了他的順風車,順風順水。實際上呢?要想人前顯貴,就得人後受罪。
“你跟張誌強也相處了兩年多了。你們這八個人,哪個沒受過張誌強的氣?你要是跟張誌強走,你就得做好準備,一個人把八個人受的氣都承擔下來。我估計,你跟著他,能掙到錢,但你還有人格尊嚴嗎?”
賈勇說:“劉姐,我肯定不會跟著張誌強走的。”
劉明英說:“這就對了。既然你不跟他走,你有沒有考慮過,你下一步的去處是哪裏?”
劉明英自問自答道:“還得是去巴西常駐。不管去巴西常駐有多少困難,那也是你唯一正確的選擇。可這迴,陪同外賓去工廠考察,這麽重要的事情,為什麽沒有你呢?”
賈勇應景地低下頭,做沉思狀。
劉明英說:“你能夠去巴西常駐,是因為你同時得到了季總和陳經理的支持。不管季總多支持你,沒有陳經理的支持,你還是被排除在了巴西項目之外。這就是縣官不如現管的道理啊。季總會為了你一個小外貿員,和陳經理這樣的大外貿員撕破臉嗎?”
劉明英語氣肯定地迴答道:“不會的。絕對不會的。我可以憑借我在華藝國貿公司比你多待那麽幾年積累的經驗,負責任地答複你。不會的!”
賈勇不住地點頭。
劉明英說:“支持都是相互的。就像你自己說的,你一個農大畢業的學生,能夠在華藝國貿公司這樣的外貿公司,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是離不開你師父陳淑娜的細心嗬護的。
“我們作為旁觀者,都看得很清楚。在現在這個時候,你需要陳經理支持你去巴西常駐,陳經理也需要你支持她穩定業務三部的隊伍。”
賈勇抬起頭,有些不解地看著劉明英。
劉明英直截了當地說:“陳經理需要你幫助她處理好王偉這件事。”
賈勇皺著眉頭想了想說:“我能幫上什麽忙呢?”
劉明英說:“你去做張誌強和他爸爸的工作,讓他們接受丟匯票的事就是一場誤會。如果他們都接受了這個解釋,季總就沒有理由非讓王偉辭職了。”
賈勇有些驚慌地說:“劉姐,我哪裏有那個本事啊。您太高看我了。張誌強都拿我們幾個涮著玩,更別說他爸爸了。我就見過他爸爸一麵,人家眼裏根本就不夾我。”
“論料、論工,這個掛墜本身就價值不菲。雖然說,這個項目是你在廣交會上談下來的,但要是公事公辦的話,這個項目的下腳料,是不是也應該上交公司,由公司統一處理,而不是由你個人決定?”
賈勇說:“這是來料加工業務。料是客戶提供的。下腳料嚴格意義上還是客戶的。客戶沒跟我要,我想,我就有權自己處理了。”
劉明英說:“你想?你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是誰給你搭建了這個平台?是陳經理啊。你考慮過陳經理對你做這件事是什麽感受嗎?
“問題還不在這裏。問題在於,你用這個羊脂玉掛墜劃了一個圈子。這個圈子,和幫助你、支持你、扶持你的業務三部的圈子的交集,隻有三個人:你、王鵬、邵燕。後來,你還送給季總一個羊脂玉掛墜。把季總拉到了你劃的圈子裏來。
“業務三部的圈子裏,當然的老大是陳經理;你劃的那個圈子裏,當然的老大是季總。季總和陳經理又不在這兩個圈子的交集裏。你想一想有沒有問題?”
賈勇心想,這劉明英不虧在辦公室混了這些年,別看她業務做得老像少根筋,琢磨起這些事來,倒是頭頭是道。
賈勇陪著小心說:“劉姐,我真沒有想那麽多。我們這九個人的情況您知道。有七個人是貿大的校友,張誌強也是廣貿大的科班。隻有我是農大畢業的。我一直有一點孤立。
“我一直想融入貿大這個圈子。我也比較重感情。雖然我們相處了也就兩年多時間,但是我們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我們交流工作、生活中的想法,分享經驗。分擔壓力。我們處出感情來了。
“剛融入到一塊兒,我們又要各奔東西。彼此之間都有一些不舍。為我們九個一起來的外貿員做個紀念品,不是我的提議,是我們大家共同的願望。隻不過,我正好有這個條件。
“季總為了找一個寬鬆的場合,跟我談安排我去巴西常駐的事,讓我送她迴天津。在去天津的路上,遇到一個撞車碰瓷的人。大過年的,季總迴家還是為看她生重病的姐姐,季總當時的心情,您可想而知。為了給季總壓驚,我就隨手把隨身帶著的一個剛做得的羊脂玉掛墜送給了季總。
“事先真沒想到把季總拉到我們九個外貿員的這個圈子裏來。就連我們九個外貿員能成一個圈子的概念,也是今天您提起來,我才有這麽個意識的,以前我根本連想也沒想過。
“開始的時候,我也以為他們貿大的同學是鐵板一塊。時間長了,才發現各有各的秉性。田雯雯一本正經,邵燕凡人不理,周歡陰陽怪調,胡兆宇開口傷人,魏振點火就著,王鵬悶葫蘆一個,他們貿大的同學自己都捏不到一起,我一個外人跟人家混什麽圈子啊。
“我原來倒是真想過,把做出來的第一個羊脂玉掛墜孝敬我師父。可您想,我師父幹這行二十多年了。她手裏的好東西肯定多了去了。能看上這小玩意兒?就這麽一念之差。還是您說的對,我還是不夠成熟。”
劉明英說:“剛才我也問過你,想不想跟張誌強去做他的助理,這是張誌強跟我說的想法。張誌強的情緒波動太大,有的時候為所欲為。到了他媽媽那裏,那是人家自己的產業,人家就應該為所欲為。跟著他這樣的人混,表麵上你是搭了他的順風車,順風順水。實際上呢?要想人前顯貴,就得人後受罪。
“你跟張誌強也相處了兩年多了。你們這八個人,哪個沒受過張誌強的氣?你要是跟張誌強走,你就得做好準備,一個人把八個人受的氣都承擔下來。我估計,你跟著他,能掙到錢,但你還有人格尊嚴嗎?”
賈勇說:“劉姐,我肯定不會跟著張誌強走的。”
劉明英說:“這就對了。既然你不跟他走,你有沒有考慮過,你下一步的去處是哪裏?”
劉明英自問自答道:“還得是去巴西常駐。不管去巴西常駐有多少困難,那也是你唯一正確的選擇。可這迴,陪同外賓去工廠考察,這麽重要的事情,為什麽沒有你呢?”
賈勇應景地低下頭,做沉思狀。
劉明英說:“你能夠去巴西常駐,是因為你同時得到了季總和陳經理的支持。不管季總多支持你,沒有陳經理的支持,你還是被排除在了巴西項目之外。這就是縣官不如現管的道理啊。季總會為了你一個小外貿員,和陳經理這樣的大外貿員撕破臉嗎?”
劉明英語氣肯定地迴答道:“不會的。絕對不會的。我可以憑借我在華藝國貿公司比你多待那麽幾年積累的經驗,負責任地答複你。不會的!”
賈勇不住地點頭。
劉明英說:“支持都是相互的。就像你自己說的,你一個農大畢業的學生,能夠在華藝國貿公司這樣的外貿公司,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是離不開你師父陳淑娜的細心嗬護的。
“我們作為旁觀者,都看得很清楚。在現在這個時候,你需要陳經理支持你去巴西常駐,陳經理也需要你支持她穩定業務三部的隊伍。”
賈勇抬起頭,有些不解地看著劉明英。
劉明英直截了當地說:“陳經理需要你幫助她處理好王偉這件事。”
賈勇皺著眉頭想了想說:“我能幫上什麽忙呢?”
劉明英說:“你去做張誌強和他爸爸的工作,讓他們接受丟匯票的事就是一場誤會。如果他們都接受了這個解釋,季總就沒有理由非讓王偉辭職了。”
賈勇有些驚慌地說:“劉姐,我哪裏有那個本事啊。您太高看我了。張誌強都拿我們幾個涮著玩,更別說他爸爸了。我就見過他爸爸一麵,人家眼裏根本就不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