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勇說:“我們在展商的選擇上走了一些彎路。開始還是想選擇國有大型陶瓷廠合作參展。但是人家有自己的展位,或者有自己多年的合作夥伴,沒有跟我們聯合參展的意願。
“後來,我們就轉變思路,找民營中小陶瓷廠合作。這樣在出口代理的過程中,我們的話語權就大一些。劉姐在聯係民營中小陶瓷廠時候,請她在廣州會展公司的同學出麵,幫我們收集了很多有用信息。要不然我們的籌備工作也不會這麽順利。”
陳淑娜一聽劉明英,就跟於建學交換了一個眼神。
於建學說:“如果你外派常駐,你覺得陶瓷這攤業務交給誰合適?是劉明英,還是邵燕?”
賈勇看了看陳淑娜,琢磨著,沒有急於表態。
於建學進一步解釋說:“本來陶瓷這塊業務是想交給小邵的。她家是江西的,對景德鎮的情況也熟悉一些。可是,給葉先生出貨的時候,鬧得挺不愉快。小邵自己也很後悔,她不敢跟陳經理說,私下裏找過我好幾次,讓我幫她跟陳經理求情。”
陳淑娜抿著嘴看著賈勇,示意賈勇發表意見。
賈勇說:“師父,我從咱們公司發展陶瓷業務的角度考慮。我覺得咱們跟景德鎮的,包括江西境內其他的陶瓷廠,合作的空間有限。江西的陶瓷出口太成熟了,人家有生產廠家,有出口公司,有品牌優勢,我們北京的外貿公司插不進去。
“咱們帶著錢帶著客戶去買東西是一迴事,跟人家長期合作,把江西作為咱們公司陶瓷業務的出口基地,通過這次籌展,我覺得不太現實。
“咱們公司做陶瓷業務,還是應該做差異化競爭。江西的瓷器,低端重複的問題太嚴重,打價格戰不是我們的長項。所以,我覺得小邵的江西背景,在公司的陶瓷業務中起不到什麽作用。
“倒是劉明英,利用廣州展覽公司這個平台,能夠接觸到眾多的中小型民營陶瓷生產企業。我去過景德鎮,我覺得景德鎮的中間商太多,真正做企業、有產品、搞創新的人不多。跟中間商打交道比較複雜,什麽亂七八糟的事情都有,上迴我就差一點被擺一刀。
“我覺得跟生產廠家打交道比較簡單,對外貿員自己也是個保護。劉姐已經參加了這屆廣交會陶瓷展位的籌備工作,三個參展廠家中,有兩個她都實地走訪過。還是交給劉姐更合適一些吧?”
陳淑娜抿著嘴點了點頭,看了看於建學,下決心說:“那就讓劉明英跟你一起負責這屆廣交會的陶瓷展位。將來公司的陶瓷出口業務就交給劉明英。這屆廣交會你來牽頭,不光要照顧好陶瓷展位。工藝品展位你也要過問一下。
“我聽說,小邵不怎麽跑工廠。辦公室也不見她人。我還真有一點兒擔心她那個展位的布展情況。等這屆廣交會結束,你在國內的工作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賈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著問:“師父,您這是要趕我走嗎?”
陳淑娜也笑了,說:“真不是我想趕你走。是季總。她一天十二道金牌地催,要搞她那個跨國綜合商社。我得給她輸送人才。”
於建學問賈勇:“你是不是有顧慮?”
賈勇說:“是啊,我沒有做好出國常駐的思想準備。”
陳淑娜說:“季總看出來了。希望我們迴來做你的思想工作,打消你的思想顧慮。”
於建學試探著問:“是不是被俄羅斯分公司的事嚇著了?”
賈勇老實地點了點頭,沒說話。
於建學說:“巴西的情況跟俄羅斯不一樣。你現在在巴西已經有兩個客戶了。葉先生和周先生,他們都是華人,比較好溝通。他們和咱們公司的業務已經做起來了,貨走得挺順利,迴款也正常。不會形成呆壞賬。
“這跟俄羅斯分公司,還有斯洛伐克那邊的情況不一樣。他們去了,都是要先處理曆史遺留問題。都是麻煩事。你這邊沒有任何包袱。業務條件算最好的。”
賈勇說:“我跟您兩位才一起工作了兩年多,怎麽著也得學徒三年啊,我還沒出徒呢。”
陳淑娜指著樣品冊問於建學:“你說他能不能出徒?”
於建學說:“能出徒。我們倆進外貿的時候是中專生,什麽都不懂,從看外貿倉庫幹起來的。你們都是大學生,都考下來外貿員資格了。經過這兩年的摔打磨練,走南闖北,好多事都是你自己在幹。事實證明,你已經能夠獨當一麵了。沒問題了。該出去闖蕩一番了。”
陳淑娜說:“你是一個男孩子。你要是一個女孩兒,我也不勉強你。我覺得季總說的對,你要出去見見世麵。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你出國走一走,你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都會發生變化。季總看好你,對你寄予厚望。“
陳淑娜看著賈勇,猶豫了一下說:“老嶽的事我聽說了。”
賈勇一聽陳淑娜提到老嶽,表情立馬變了,他低下頭看著自己的鞋尖。
陳淑娜寬慰他說:“別想太多。自從我知道老嶽把三產的飯館和賓館經營的那麽好,我就猜到,他那裏肯定被王總盯上了。
“他那裏過的活錢最多。又不像我們這裏還要用公司的資金,有成本賬。你考過注冊會計師,你懂審計,像我們這種部門,不那麽好建小金庫,老嶽那裏就容易多了。要不是有知情人往外捅,還真不那麽好查。
“這裏麵關係複雜的很。大家都說,王總對季總好。可到現在季總還沒有房子。老嶽倒在季總前麵分到了三居室,還是核心地段的房子。這誰不眼熱啊?
“華藝公司沒有給職工建宿舍的能力。分配的房子要到市場上買商品房。公司給政策,買房子的錢還要自己掙出來。公司分配給老嶽的房子,是人家老嶽用三產公司掙的錢自己買的。這個政策對季總也適用。季總能不能住上新房子,就看咱們業務三部能不能把給她買房的錢掙出來了。”
“後來,我們就轉變思路,找民營中小陶瓷廠合作。這樣在出口代理的過程中,我們的話語權就大一些。劉姐在聯係民營中小陶瓷廠時候,請她在廣州會展公司的同學出麵,幫我們收集了很多有用信息。要不然我們的籌備工作也不會這麽順利。”
陳淑娜一聽劉明英,就跟於建學交換了一個眼神。
於建學說:“如果你外派常駐,你覺得陶瓷這攤業務交給誰合適?是劉明英,還是邵燕?”
賈勇看了看陳淑娜,琢磨著,沒有急於表態。
於建學進一步解釋說:“本來陶瓷這塊業務是想交給小邵的。她家是江西的,對景德鎮的情況也熟悉一些。可是,給葉先生出貨的時候,鬧得挺不愉快。小邵自己也很後悔,她不敢跟陳經理說,私下裏找過我好幾次,讓我幫她跟陳經理求情。”
陳淑娜抿著嘴看著賈勇,示意賈勇發表意見。
賈勇說:“師父,我從咱們公司發展陶瓷業務的角度考慮。我覺得咱們跟景德鎮的,包括江西境內其他的陶瓷廠,合作的空間有限。江西的陶瓷出口太成熟了,人家有生產廠家,有出口公司,有品牌優勢,我們北京的外貿公司插不進去。
“咱們帶著錢帶著客戶去買東西是一迴事,跟人家長期合作,把江西作為咱們公司陶瓷業務的出口基地,通過這次籌展,我覺得不太現實。
“咱們公司做陶瓷業務,還是應該做差異化競爭。江西的瓷器,低端重複的問題太嚴重,打價格戰不是我們的長項。所以,我覺得小邵的江西背景,在公司的陶瓷業務中起不到什麽作用。
“倒是劉明英,利用廣州展覽公司這個平台,能夠接觸到眾多的中小型民營陶瓷生產企業。我去過景德鎮,我覺得景德鎮的中間商太多,真正做企業、有產品、搞創新的人不多。跟中間商打交道比較複雜,什麽亂七八糟的事情都有,上迴我就差一點被擺一刀。
“我覺得跟生產廠家打交道比較簡單,對外貿員自己也是個保護。劉姐已經參加了這屆廣交會陶瓷展位的籌備工作,三個參展廠家中,有兩個她都實地走訪過。還是交給劉姐更合適一些吧?”
陳淑娜抿著嘴點了點頭,看了看於建學,下決心說:“那就讓劉明英跟你一起負責這屆廣交會的陶瓷展位。將來公司的陶瓷出口業務就交給劉明英。這屆廣交會你來牽頭,不光要照顧好陶瓷展位。工藝品展位你也要過問一下。
“我聽說,小邵不怎麽跑工廠。辦公室也不見她人。我還真有一點兒擔心她那個展位的布展情況。等這屆廣交會結束,你在國內的工作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賈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著問:“師父,您這是要趕我走嗎?”
陳淑娜也笑了,說:“真不是我想趕你走。是季總。她一天十二道金牌地催,要搞她那個跨國綜合商社。我得給她輸送人才。”
於建學問賈勇:“你是不是有顧慮?”
賈勇說:“是啊,我沒有做好出國常駐的思想準備。”
陳淑娜說:“季總看出來了。希望我們迴來做你的思想工作,打消你的思想顧慮。”
於建學試探著問:“是不是被俄羅斯分公司的事嚇著了?”
賈勇老實地點了點頭,沒說話。
於建學說:“巴西的情況跟俄羅斯不一樣。你現在在巴西已經有兩個客戶了。葉先生和周先生,他們都是華人,比較好溝通。他們和咱們公司的業務已經做起來了,貨走得挺順利,迴款也正常。不會形成呆壞賬。
“這跟俄羅斯分公司,還有斯洛伐克那邊的情況不一樣。他們去了,都是要先處理曆史遺留問題。都是麻煩事。你這邊沒有任何包袱。業務條件算最好的。”
賈勇說:“我跟您兩位才一起工作了兩年多,怎麽著也得學徒三年啊,我還沒出徒呢。”
陳淑娜指著樣品冊問於建學:“你說他能不能出徒?”
於建學說:“能出徒。我們倆進外貿的時候是中專生,什麽都不懂,從看外貿倉庫幹起來的。你們都是大學生,都考下來外貿員資格了。經過這兩年的摔打磨練,走南闖北,好多事都是你自己在幹。事實證明,你已經能夠獨當一麵了。沒問題了。該出去闖蕩一番了。”
陳淑娜說:“你是一個男孩子。你要是一個女孩兒,我也不勉強你。我覺得季總說的對,你要出去見見世麵。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你出國走一走,你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都會發生變化。季總看好你,對你寄予厚望。“
陳淑娜看著賈勇,猶豫了一下說:“老嶽的事我聽說了。”
賈勇一聽陳淑娜提到老嶽,表情立馬變了,他低下頭看著自己的鞋尖。
陳淑娜寬慰他說:“別想太多。自從我知道老嶽把三產的飯館和賓館經營的那麽好,我就猜到,他那裏肯定被王總盯上了。
“他那裏過的活錢最多。又不像我們這裏還要用公司的資金,有成本賬。你考過注冊會計師,你懂審計,像我們這種部門,不那麽好建小金庫,老嶽那裏就容易多了。要不是有知情人往外捅,還真不那麽好查。
“這裏麵關係複雜的很。大家都說,王總對季總好。可到現在季總還沒有房子。老嶽倒在季總前麵分到了三居室,還是核心地段的房子。這誰不眼熱啊?
“華藝公司沒有給職工建宿舍的能力。分配的房子要到市場上買商品房。公司給政策,買房子的錢還要自己掙出來。公司分配給老嶽的房子,是人家老嶽用三產公司掙的錢自己買的。這個政策對季總也適用。季總能不能住上新房子,就看咱們業務三部能不能把給她買房的錢掙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