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瓷大廠的燒製車間裏,工人們都穿著髒兮兮的工作服。有的工人甚至赤裸上身,隻穿一條大褲衩。這裏的操作工像醫院的大夫一樣,穿著白大褂。他們把一些製好的瓷胎,裝在托盤裏,往爐子裏推。
在景德鎮和唐山,陶瓷燒製車間用的是燃煤的爐子。爐子的規模比較大。爐膛裏大概有十幾個立方米的空間,一次能燒製幾百件瓷器。
溫廠長廠子裏用的是電爐,爐膛的空間隻有二三立方米,比傳統煤爐要小很多。在這個燒製車間裏,並排放著四台電爐。賈勇算了算,四台電爐的出貨量還趕不上傳統的一台煤爐的出貨量。
從燒製車間出來,賈勇問:“為什麽不用煤爐?”
溫廠子解釋說:“電爐的溫度好控製,雖然用電爐的成本高一些,但用電爐的成品率高。綜合算賬,還是電爐更合適。”
賈勇問:“用這種小電爐,出貨量上不去啊。要是接個大單子,您這個廠子能供應得上貨嗎?”
溫廠長說:“我們接的都是小訂單,還沒有做過大訂單。從這個廠子建起來,我們一直把質量放在第一位。我們要做精品。定價上也比一般日用陶瓷要高,秉承優質優價的理念。”
賈勇問:“您以前參加過廣交會嗎?”
溫廠長搖著頭說:“以前沒有正式參加過廣交會。產品工藝配方一直在不斷改進,我們的總工程師覺得,參加廣交會時機不成熟。直到最近,我們的產品配方改良工作基本完成了。我們才考慮參加這屆廣交會。”
賈勇覺得好笑,這麽個雞毛小廠居然還有總工程師。
賈勇說:“這廠子建的時間不長吧?”
溫廠長說:“不到兩年。”
“電爐,小單,精品骨灰瓷。”賈勇像是自言自語地念叨著問,“能掙到錢嗎?”
溫廠長說:“我們廠現在還在投入期。”
賈勇問:“陶瓷行業競爭這麽激烈,骨灰瓷又是日用瓷裏工藝要求最高的,您為什麽要選擇從這種高端產品入行呢?”
溫廠長看出賈勇對他的廠子還有些不放心,就請他到自己的辦公室,泡了功夫茶細聊。
溫廠長說:“其實,我這個廠子成本最高的,你還沒有說到。是人工。我的總工程師是從陶瓷研究所請來的國家級的製瓷專家。他這個總工程師可不是我封的,他在陶瓷研究所就是總工程師。
“我們用的骨灰瓷配方是他幾十年的研究成果。知識分子真是可愛,他就是想做最好的骨灰瓷證明自己的能力。他是典型的傳統知識分子,安貧樂道,不想離開陶瓷研究所。
“可在國有陶瓷研究所,他要資金沒資金,要設備沒設備。他根本就沒有機會證明自己的能力。他沒有機會證明,他的能力是能夠創造財富的。
“我是幾顧茅廬才請到他出山的。我給他一個平台支持他研製頂級的骨灰瓷,幫助他實現職業夢想。我還給了他廠子的幹股。”
賈勇品著溫廠長遞過來的一盅茶,問:“研製頂級骨灰瓷,成本高,周期長,市場規模有限,國有大廠都搞不動,您這麽個成立不到兩年的小廠子,吃得消嗎?你的廠子能不能挺到批量生產的那一天?”
溫廠長給自己倒了一盅茶,一邊喝一邊娓娓道來:“我以前是挖礦的。我們福建有瓷土礦。瓷土是做陶瓷的主要材料。
“江西也有瓷土礦,開采了這麽多年以後,江西的瓷土資源越來越少了。很多江西的瓷廠都是從我們福建買瓷土的。因為做瓷土生意,我對瓷器就有興趣了。有一次,我得到一件瓷器,現在是我的鎮廠之寶。”
溫廠長起身,打開辦公室的一個鐵皮保險櫃。從裏麵抱出一個錦盒。他打開錦盒,取出一隻瓷瓶,小心翼翼地放在辦公桌上請賈勇欣賞。賈勇走到近前仔細觀看,這是一支骨灰瓷瓶,本色肯定是白色的,因為年代久遠,呈現出一種象牙黃色,溫潤如玉。
賈勇一打眼就知道這不是現在的東西。他沒有碰瓷瓶,說:“這應該算得上一件古董了。有什麽來曆?”
溫廠長喜形於色地說:“我請專家斷過,這是清早期的作品。我還特地去故宮博物院看過一件類似的瓷器。”
賈勇問:“您是怎麽把這樣一件瓷器收為鎮廠之寶的?”
溫廠長說:“我們福建泉州,明清以來就是國際貿易的大碼頭。大家都知道那裏有一些裝著瓷器的沉船。這件瓷器,應該是有人潛到水下,從沉船裏撈上來的。輾轉幾手被我買了下來。”
“這件瓷器價格不菲吧?”賈勇猜測道。
溫廠長得意地說:“好東西,自然要好價格。我真的是喜歡瓷器,自從得到這件瓷器,我就有了恢複骨灰瓷生產技藝的想法。”
賈勇說:“就靠您搗騰瓷土積累的資金支持您恢複骨灰瓷生產技藝,怕是捉襟見肘吧?”
溫廠長憨憨地笑了一聲說:“不跟你交實底,你是不會相信我的實力的。”
賈勇說:“您別見怪。我們這樣的外貿公司,帶一個成立時間不長、名不見經傳的民營企業去參加廣交會,不了解清楚了,我們對內、對外都不好交待啊。”
溫廠長平靜地說:“我挖礦的時候挖到了貴金屬。”
“貴金屬?”賈勇疑惑地重複了一遍。
溫廠長說:“你可能聽說過東北有貴金屬,西北有貴金屬,山東有貴金屬,河南有貴金屬,你應該沒有聽說過我們這裏有貴金屬。”
賈勇說:“我們國家實行貴金屬統購統銷政策。探明的貴金屬資源都要上報。國家有規定,凡是探明儲量二十噸以上的貴金屬礦都由國家指定的單位負責開采。探明儲量二十噸以下的貴金屬礦也要由各省組織開采。
“我們公司是國內貴金屬銷售的主要渠道。凡是許可在工藝品製作中使用貴金屬的企業,都要從我們公司采購。我們公司的貴金屬是從人行采購的。人行又是從國內各地貴金屬生產企業收購的。我們公司有專門經營貴金屬業務的部門。我沒有聽他們說過,在東南沿海有貴金屬資源。”
在景德鎮和唐山,陶瓷燒製車間用的是燃煤的爐子。爐子的規模比較大。爐膛裏大概有十幾個立方米的空間,一次能燒製幾百件瓷器。
溫廠長廠子裏用的是電爐,爐膛的空間隻有二三立方米,比傳統煤爐要小很多。在這個燒製車間裏,並排放著四台電爐。賈勇算了算,四台電爐的出貨量還趕不上傳統的一台煤爐的出貨量。
從燒製車間出來,賈勇問:“為什麽不用煤爐?”
溫廠子解釋說:“電爐的溫度好控製,雖然用電爐的成本高一些,但用電爐的成品率高。綜合算賬,還是電爐更合適。”
賈勇問:“用這種小電爐,出貨量上不去啊。要是接個大單子,您這個廠子能供應得上貨嗎?”
溫廠長說:“我們接的都是小訂單,還沒有做過大訂單。從這個廠子建起來,我們一直把質量放在第一位。我們要做精品。定價上也比一般日用陶瓷要高,秉承優質優價的理念。”
賈勇問:“您以前參加過廣交會嗎?”
溫廠長搖著頭說:“以前沒有正式參加過廣交會。產品工藝配方一直在不斷改進,我們的總工程師覺得,參加廣交會時機不成熟。直到最近,我們的產品配方改良工作基本完成了。我們才考慮參加這屆廣交會。”
賈勇覺得好笑,這麽個雞毛小廠居然還有總工程師。
賈勇說:“這廠子建的時間不長吧?”
溫廠長說:“不到兩年。”
“電爐,小單,精品骨灰瓷。”賈勇像是自言自語地念叨著問,“能掙到錢嗎?”
溫廠長說:“我們廠現在還在投入期。”
賈勇問:“陶瓷行業競爭這麽激烈,骨灰瓷又是日用瓷裏工藝要求最高的,您為什麽要選擇從這種高端產品入行呢?”
溫廠長看出賈勇對他的廠子還有些不放心,就請他到自己的辦公室,泡了功夫茶細聊。
溫廠長說:“其實,我這個廠子成本最高的,你還沒有說到。是人工。我的總工程師是從陶瓷研究所請來的國家級的製瓷專家。他這個總工程師可不是我封的,他在陶瓷研究所就是總工程師。
“我們用的骨灰瓷配方是他幾十年的研究成果。知識分子真是可愛,他就是想做最好的骨灰瓷證明自己的能力。他是典型的傳統知識分子,安貧樂道,不想離開陶瓷研究所。
“可在國有陶瓷研究所,他要資金沒資金,要設備沒設備。他根本就沒有機會證明自己的能力。他沒有機會證明,他的能力是能夠創造財富的。
“我是幾顧茅廬才請到他出山的。我給他一個平台支持他研製頂級的骨灰瓷,幫助他實現職業夢想。我還給了他廠子的幹股。”
賈勇品著溫廠長遞過來的一盅茶,問:“研製頂級骨灰瓷,成本高,周期長,市場規模有限,國有大廠都搞不動,您這麽個成立不到兩年的小廠子,吃得消嗎?你的廠子能不能挺到批量生產的那一天?”
溫廠長給自己倒了一盅茶,一邊喝一邊娓娓道來:“我以前是挖礦的。我們福建有瓷土礦。瓷土是做陶瓷的主要材料。
“江西也有瓷土礦,開采了這麽多年以後,江西的瓷土資源越來越少了。很多江西的瓷廠都是從我們福建買瓷土的。因為做瓷土生意,我對瓷器就有興趣了。有一次,我得到一件瓷器,現在是我的鎮廠之寶。”
溫廠長起身,打開辦公室的一個鐵皮保險櫃。從裏麵抱出一個錦盒。他打開錦盒,取出一隻瓷瓶,小心翼翼地放在辦公桌上請賈勇欣賞。賈勇走到近前仔細觀看,這是一支骨灰瓷瓶,本色肯定是白色的,因為年代久遠,呈現出一種象牙黃色,溫潤如玉。
賈勇一打眼就知道這不是現在的東西。他沒有碰瓷瓶,說:“這應該算得上一件古董了。有什麽來曆?”
溫廠長喜形於色地說:“我請專家斷過,這是清早期的作品。我還特地去故宮博物院看過一件類似的瓷器。”
賈勇問:“您是怎麽把這樣一件瓷器收為鎮廠之寶的?”
溫廠長說:“我們福建泉州,明清以來就是國際貿易的大碼頭。大家都知道那裏有一些裝著瓷器的沉船。這件瓷器,應該是有人潛到水下,從沉船裏撈上來的。輾轉幾手被我買了下來。”
“這件瓷器價格不菲吧?”賈勇猜測道。
溫廠長得意地說:“好東西,自然要好價格。我真的是喜歡瓷器,自從得到這件瓷器,我就有了恢複骨灰瓷生產技藝的想法。”
賈勇說:“就靠您搗騰瓷土積累的資金支持您恢複骨灰瓷生產技藝,怕是捉襟見肘吧?”
溫廠長憨憨地笑了一聲說:“不跟你交實底,你是不會相信我的實力的。”
賈勇說:“您別見怪。我們這樣的外貿公司,帶一個成立時間不長、名不見經傳的民營企業去參加廣交會,不了解清楚了,我們對內、對外都不好交待啊。”
溫廠長平靜地說:“我挖礦的時候挖到了貴金屬。”
“貴金屬?”賈勇疑惑地重複了一遍。
溫廠長說:“你可能聽說過東北有貴金屬,西北有貴金屬,山東有貴金屬,河南有貴金屬,你應該沒有聽說過我們這裏有貴金屬。”
賈勇說:“我們國家實行貴金屬統購統銷政策。探明的貴金屬資源都要上報。國家有規定,凡是探明儲量二十噸以上的貴金屬礦都由國家指定的單位負責開采。探明儲量二十噸以下的貴金屬礦也要由各省組織開采。
“我們公司是國內貴金屬銷售的主要渠道。凡是許可在工藝品製作中使用貴金屬的企業,都要從我們公司采購。我們公司的貴金屬是從人行采購的。人行又是從國內各地貴金屬生產企業收購的。我們公司有專門經營貴金屬業務的部門。我沒有聽他們說過,在東南沿海有貴金屬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