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勇完全沒有想到,老嶽居然會在給王總建小金庫這件事上栽跟頭。
賈勇是一個工作時間不長的外貿員。該怎麽界定私設小金庫這件事,他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他記得,審計部門也來找師父陳淑娜詢問過,業務三部有沒有私設小金庫的事。陳淑娜板起臉來,毫不猶豫地矢口否認說:“沒有!”
季總得知審計部門來找過陳淑娜後,還專門來業務三部的辦公室裏安慰陳淑娜說:“做業務,難免有一些不好拿到台麵上的東西。隻要咱們的出發點是為了開展業務,沒有揣到自己口袋裏,都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
賈勇想,季總應該是懂政策的啊,她都這麽說,看來這私設小金庫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那何至於要把老嶽交給經偵呢?集團公司內部批評教育一下不就完了嗎?
周歡看著愣神思考的賈勇,他碰了碰賈勇說:“你沒事吧?臉色不太好。”
賈勇敷衍著說:“我去唐山出了一趟差,在港口裏吹了風,有點兒發燒,還沒好利索。”
周歡哦了一聲說:“別多想了。迴去休息吧。老嶽是老嶽,你是你。你這兩年多的工作,領導心裏都有數。你已經在公司站住腳了。公司裏有你的一席之地。你不用再依靠老嶽的支持了。”
賈勇從業務二部的辦公室裏出來,沒有迴自己的辦公室。他邁著沉重的步子往宿舍走。他覺得很累,想迴宿舍躺一會兒。
迴到宿舍,賈勇拉嚴窗簾,讓室內沒有一點光。他脫了衣服鑽進被窩,想好好睡一覺。可事與願違,越想睡就越睡不著。越不想迴憶剛才和周歡聊的事。這些事越在他的腦海裏翻來覆去地像放電影一樣一遍一遍地閃現。
賈勇越想越覺得周歡今天和他的談話有些蹊蹺。他和周歡認識這兩年多,他從來沒見周歡正經說過話。周歡不僅是和自己說話沒正經,跟任何人說話都沒正經。不管是領導還是同事,誰跟他說話,他跟誰嘻嘻哈哈打馬虎眼。
周歡自然是絕頂聰明的人,他要不是聰明得讓黃師傅不放心,也不至於被趕出業務四部。周歡有意地不正經說話,甚至裝瘋賣傻,就是不想讓別人了解他真實的想法,這有點兒韜光養晦的意思。
他不想讓別人知道,他也是一個有事業心、有能力、有遠見的人。可他今天為什麽會把自己去斯洛伐克的工作想法,毫無保留地告訴賈勇呢?賈勇越想越累,最後他的思考變成了一種不追求結果的機械的思想行為,一直到他不知不覺地昏昏睡去。
周歡是寧夏人,父母都是公務員,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很適合讀書的環境裏,過著單純的學生生活。在父母的悉心教導下,周歡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他以自治區文科第三名的成績考上了貿大。
從寧夏來到北京,周歡在觀念上受到很大的衝擊。為了讓他在北京好好讀書,周歡的父母把每個月家裏一半的收入寄給周歡。即便如此,周歡要想跟大城市來的同學過水平差不多的生活也是很困難的。
吃的方麵還可以湊合著過,但穿的方麵差距太大了。周歡不用說話,陌生人打眼一看他麵頰上還沒完全褪去的兩塊高原紅,就知道他是從西部地區來的。
在班裏,像周歡這樣的男生是少數。不要說班裏的女同學不願意跟他說話,就是同寢室的男同學,也不願意搭理他,就好像沒有他這個人一樣。
同宿舍的同學都穿旅遊鞋,有的還有不止一雙。有一天,他趁宿舍裏沒有人,試著穿了穿一個同學的旅遊鞋。他覺得腳下軟軟的,真舒服啊。他揣上自己身上所有的錢,去商場,想買一雙旅遊鞋。在櫃台邊,他找到了同學買的那款旅遊鞋。
周歡盡量用標準的普通話問售貨員:“那雙旅遊鞋多少錢?”
售貨員鄙夷地看了看這個掛相的外地小夥子,嘟囔著告訴了他一個數字。周歡聽了目瞪口呆。買這一雙鞋的錢,就是他一個月的生活費。或者說,是他父親或者母親,一整個月的工資收入。
迴到校園以後,他變得更加消沉了。他不僅發現了自己和其他同學之間的差距,而且發現自己對於縮小這種差距無能為力。
貿大裏當然不是隻有他一個家庭條件不好的。同係不同班的韓健,從河北農村考上貿大的複讀生,在學校裏是掛了號的貧困生。但是,韓健總是樂嗬嗬的,不像周歡,一天到晚悶悶不樂。學校給韓健提供了各種勤工儉學機會。周歡也想申請勤工儉學,又怕別的同學更看不起自己。
周歡在校外接了一個家教。學生家裏的豪華陳設讓周歡開了眼界。他第一次知道進門還要換拖鞋。學生看著他舊襪子上的洞,天真地笑了。學生家長趕緊製止學生,請周歡開始上課。課間的時候,學生家長給他們準備了點心和飲料,那些都是周歡從來沒有吃過的東西。
第一天教學結束,學生家長向周歡預支了一個月的輔導費。周歡接過比他父母一個月工資還高的輔導費,向學生家長表示了感謝。從學生家出來,周歡就去給自己買了幾雙新襪子。
有了做家教的收入,周歡的生活改善了不少。嚐到甜頭的周歡,又在校外接了幾個家教的活兒。繁忙的校內學習和校外輔導工作,讓周歡沒有時間胡思亂想,他的心情也漸漸好了起來,他覺得自己已經有了在城市生活的能力,正在融入到大城市中。
周歡本來是個很精神的小夥子。他用做家教的錢買了新衣服,讓自己煥然一新。走在人群中,周歡西北小夥子的俊朗形象,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女生的注意。周歡也對一個麵容姣好的女同學有了親近的想法,他開始琢磨著找時間和那個女孩約會。
賈勇是一個工作時間不長的外貿員。該怎麽界定私設小金庫這件事,他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他記得,審計部門也來找師父陳淑娜詢問過,業務三部有沒有私設小金庫的事。陳淑娜板起臉來,毫不猶豫地矢口否認說:“沒有!”
季總得知審計部門來找過陳淑娜後,還專門來業務三部的辦公室裏安慰陳淑娜說:“做業務,難免有一些不好拿到台麵上的東西。隻要咱們的出發點是為了開展業務,沒有揣到自己口袋裏,都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
賈勇想,季總應該是懂政策的啊,她都這麽說,看來這私設小金庫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那何至於要把老嶽交給經偵呢?集團公司內部批評教育一下不就完了嗎?
周歡看著愣神思考的賈勇,他碰了碰賈勇說:“你沒事吧?臉色不太好。”
賈勇敷衍著說:“我去唐山出了一趟差,在港口裏吹了風,有點兒發燒,還沒好利索。”
周歡哦了一聲說:“別多想了。迴去休息吧。老嶽是老嶽,你是你。你這兩年多的工作,領導心裏都有數。你已經在公司站住腳了。公司裏有你的一席之地。你不用再依靠老嶽的支持了。”
賈勇從業務二部的辦公室裏出來,沒有迴自己的辦公室。他邁著沉重的步子往宿舍走。他覺得很累,想迴宿舍躺一會兒。
迴到宿舍,賈勇拉嚴窗簾,讓室內沒有一點光。他脫了衣服鑽進被窩,想好好睡一覺。可事與願違,越想睡就越睡不著。越不想迴憶剛才和周歡聊的事。這些事越在他的腦海裏翻來覆去地像放電影一樣一遍一遍地閃現。
賈勇越想越覺得周歡今天和他的談話有些蹊蹺。他和周歡認識這兩年多,他從來沒見周歡正經說過話。周歡不僅是和自己說話沒正經,跟任何人說話都沒正經。不管是領導還是同事,誰跟他說話,他跟誰嘻嘻哈哈打馬虎眼。
周歡自然是絕頂聰明的人,他要不是聰明得讓黃師傅不放心,也不至於被趕出業務四部。周歡有意地不正經說話,甚至裝瘋賣傻,就是不想讓別人了解他真實的想法,這有點兒韜光養晦的意思。
他不想讓別人知道,他也是一個有事業心、有能力、有遠見的人。可他今天為什麽會把自己去斯洛伐克的工作想法,毫無保留地告訴賈勇呢?賈勇越想越累,最後他的思考變成了一種不追求結果的機械的思想行為,一直到他不知不覺地昏昏睡去。
周歡是寧夏人,父母都是公務員,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很適合讀書的環境裏,過著單純的學生生活。在父母的悉心教導下,周歡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他以自治區文科第三名的成績考上了貿大。
從寧夏來到北京,周歡在觀念上受到很大的衝擊。為了讓他在北京好好讀書,周歡的父母把每個月家裏一半的收入寄給周歡。即便如此,周歡要想跟大城市來的同學過水平差不多的生活也是很困難的。
吃的方麵還可以湊合著過,但穿的方麵差距太大了。周歡不用說話,陌生人打眼一看他麵頰上還沒完全褪去的兩塊高原紅,就知道他是從西部地區來的。
在班裏,像周歡這樣的男生是少數。不要說班裏的女同學不願意跟他說話,就是同寢室的男同學,也不願意搭理他,就好像沒有他這個人一樣。
同宿舍的同學都穿旅遊鞋,有的還有不止一雙。有一天,他趁宿舍裏沒有人,試著穿了穿一個同學的旅遊鞋。他覺得腳下軟軟的,真舒服啊。他揣上自己身上所有的錢,去商場,想買一雙旅遊鞋。在櫃台邊,他找到了同學買的那款旅遊鞋。
周歡盡量用標準的普通話問售貨員:“那雙旅遊鞋多少錢?”
售貨員鄙夷地看了看這個掛相的外地小夥子,嘟囔著告訴了他一個數字。周歡聽了目瞪口呆。買這一雙鞋的錢,就是他一個月的生活費。或者說,是他父親或者母親,一整個月的工資收入。
迴到校園以後,他變得更加消沉了。他不僅發現了自己和其他同學之間的差距,而且發現自己對於縮小這種差距無能為力。
貿大裏當然不是隻有他一個家庭條件不好的。同係不同班的韓健,從河北農村考上貿大的複讀生,在學校裏是掛了號的貧困生。但是,韓健總是樂嗬嗬的,不像周歡,一天到晚悶悶不樂。學校給韓健提供了各種勤工儉學機會。周歡也想申請勤工儉學,又怕別的同學更看不起自己。
周歡在校外接了一個家教。學生家裏的豪華陳設讓周歡開了眼界。他第一次知道進門還要換拖鞋。學生看著他舊襪子上的洞,天真地笑了。學生家長趕緊製止學生,請周歡開始上課。課間的時候,學生家長給他們準備了點心和飲料,那些都是周歡從來沒有吃過的東西。
第一天教學結束,學生家長向周歡預支了一個月的輔導費。周歡接過比他父母一個月工資還高的輔導費,向學生家長表示了感謝。從學生家出來,周歡就去給自己買了幾雙新襪子。
有了做家教的收入,周歡的生活改善了不少。嚐到甜頭的周歡,又在校外接了幾個家教的活兒。繁忙的校內學習和校外輔導工作,讓周歡沒有時間胡思亂想,他的心情也漸漸好了起來,他覺得自己已經有了在城市生活的能力,正在融入到大城市中。
周歡本來是個很精神的小夥子。他用做家教的錢買了新衣服,讓自己煥然一新。走在人群中,周歡西北小夥子的俊朗形象,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女生的注意。周歡也對一個麵容姣好的女同學有了親近的想法,他開始琢磨著找時間和那個女孩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