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建學幫陳淑娜分析這裏麵的原因說,季總不喜歡王偉吊兒郎當、流裏流氣的樣子。
王偉是陳淑娜從小看著長大的,他那個樣子陳淑娜看習慣了,還覺得挺好玩兒。可季總不這麽看。季總連夏慧捷臉上有一塊胎記都不能接受的人,對王偉的痞子樣兒,打心眼裏看不上就可以理解了。
想到這裏,陳淑娜不由得笑了。這人和人相處,還真有個緣分的問題。季總看不上王偉,陳淑娜就是再怎麽跟季總解釋,也不會有什麽作用。
王偉就是那麽個秉性,他爸都沒把他調教過來,更別說陳淑娜了。這樣的話,就幹脆讓王偉這麽著吧,人家自己掙錢自己花,給公司創造業績,也不爭華藝國貿公司的一官半職,就隨他吧。
陳淑娜不免感歎,時間過的真快。她去廣西鉛鋅礦主持工作已經有幾個月了。在北京,哪怕匯報工作的幾天時間,陳淑娜也放心不下廣西鉛鋅礦的事。到了廣西,她又常常牽掛起業務三部的事。
陳淑娜覺得自己一時半會兒還很難從廣西鉛鋅礦抽身出來。她就想,在業務三部要不要指定一個負責人。
陳淑娜考慮過這個負責人的人選。論資曆,應該是劉明英。可劉明英自己的裝飾石材業務才剛起步,還是賈勇帶著她做的。業務上,她沒有經驗,缺少判斷能力,不敢承擔責任。
業務三部的事情要是交給劉明英負責,估計她必定凡事都要請示陳淑娜,非把陳淑娜的手機打爆了不可。陳淑娜在廣西那邊就別想著有個踏實的時候了。
錢少華和夏慧捷都有業務經驗,也都想在某一方麵承擔些責任。可他們來華藝國貿的時間太短,自己還沒有完全得到季總的信任。等他們得到華藝國貿認可了,也就是該派他們去越南、俄羅斯的時候了。
那這個負責人能不能是賈勇呢?賈勇正式參加工作已經有兩年的時間了,算上他提前來實習的半年,將近兩年半了。
賈勇是陳淑娜在華藝國貿帶的第一個徒弟。他雖然不是學外貿專業的大學生,但他勤奮好學,做事踏實,在外貿業務上一點兒沒有落下風。
業務三部和俄羅斯分公司分賬核算,這裏麵賈勇發揮了作用。這件事對當時在華藝公司立足未穩的陳淑娜有多重要,隻有她自己知道。
在國字頭公司裏,別說沒人聽她陳淑娜的,連理她陳淑娜的人都沒有的時候,賈勇不折不扣地執行了她從俄羅斯發迴來的指令,切斷了對俄羅斯分公司的供貨,連季總給他壓力都沒有再給蘭天磊發貨。
要是沒有成功地和蘭天磊的俄羅斯分公司分賬,估計陳淑娜在華藝公司難有立足之地。
賈勇參加廣交會,實現了很好的銷售業績,還簽了兩個大訂單。後來又接手了被邵燕搞砸了的陶瓷出口業務,還利用廣交會上獲得的國內供應商關係,開展了裝飾石材業務。這些工作成績,不僅得到了陳淑娜的認可,也得到了季總的認可。
賈勇沒有在廣交會的銷售收入中拿提成,說明他在錢的方麵還能夠控製住自己。陳淑娜知道,像賈勇這樣家庭出身的孩子,很在意自己在公司裏能不能有個一官半職。徒弟既然有這個追求,她這個做師父的也樂見其成。
廣交會結束以後,陳淑娜就提出過讓賈勇承擔更多的責任。季總擔心賈勇太年輕,承擔不了太多的壓力。這件事就暫時放下了。
陳淑娜在廣西鉛鋅礦上,喝了酒難受得徹夜難眠的時候,她想起來業務三部這些人和事,還是覺得應該指定一個業務負責人。
陳淑娜知道賈勇是有上進心的人。職務上的安排,哪怕是一個臨時負責人的角色,比給賈勇多少獎金都讓他高興。正是用人之際,陳淑娜決定向季總推薦自己的徒弟賈勇擔任業務三部的負責人。
陳淑娜把自己的想法跟季總說了後,季總認真地考慮了一下。季總說:“讓賈勇當業務三部的業務負責人,哪怕是臨時負責,也有一點兒拔苗助長的意思。賈勇滿打滿算才工作了兩半年。我原來想讓他做財務,後來做了業務,從這兩年半的工作情況看,能力上我不擔心。可賈勇還需要鍛煉。特別是,需要海外工作的曆練。
“華藝國貿不會止步於廣西鉛鋅礦,做工貿一體化,老用自己國內的那一點兒資源做國際貿易,那不是什麽本事。華藝國貿將來要做成跨國綜合商社。我要在華藝國貿裏宣揚一種用人導向,隻有那些能夠給華藝國貿拓土封疆的人,才能考慮成為未來華藝國貿的領導。
“賈勇這一批九個大學生,素質都不錯。除了邵燕和張誌強,都有上進心。他們自己在私下裏也都議論這些事。有人說,我在扶持韓健做行政,當領導。沒有的事兒。
“他們在背後叫韓健韓總,總什麽總?我已經嚴肅批評過他們了。特別是他們貿大的這幾個人,不許搞拉幫結派。包括韓健在內的九個大學生,都是按照外貿員的要求選拔的,將來都要外派常駐。
“國家早就開始淡化企業的行政色彩,在企業裏當領導,不是當官。在華藝國貿,隻有幹活兒的人,沒有做官的人。誰要是抱著當官老爺的思想在華藝國貿混日子,誰就趁早走人。”
季總的意思,既然賈勇從邵燕手裏把出口巴西的陶瓷業務接手過來,那就做好準備,代替邵燕常駐巴西,參與組建華藝國貿巴西分公司。
季總倒是希望陳淑娜考慮一下,要不要給陸浩在廣西鉛鋅礦項目公司安排一個職務。季總說,這主要是王一騰的意思。陸浩的年齡比賈勇大。跟著公司起起落落這些年,業務能力不說,忠誠度是有的。在采掘行業裏,讓他到一線鍛煉個一年半載,應該也差不多了。
季總覺得陳淑娜一個女同誌,長期拋家舍業,在一線這麽幹,也不是個事情。項目公司剛建立的時候,季總擔心陳淑娜不投入,經過這幾個月,季總又擔心陳淑娜太投入,別累出個好歹。
王偉是陳淑娜從小看著長大的,他那個樣子陳淑娜看習慣了,還覺得挺好玩兒。可季總不這麽看。季總連夏慧捷臉上有一塊胎記都不能接受的人,對王偉的痞子樣兒,打心眼裏看不上就可以理解了。
想到這裏,陳淑娜不由得笑了。這人和人相處,還真有個緣分的問題。季總看不上王偉,陳淑娜就是再怎麽跟季總解釋,也不會有什麽作用。
王偉就是那麽個秉性,他爸都沒把他調教過來,更別說陳淑娜了。這樣的話,就幹脆讓王偉這麽著吧,人家自己掙錢自己花,給公司創造業績,也不爭華藝國貿公司的一官半職,就隨他吧。
陳淑娜不免感歎,時間過的真快。她去廣西鉛鋅礦主持工作已經有幾個月了。在北京,哪怕匯報工作的幾天時間,陳淑娜也放心不下廣西鉛鋅礦的事。到了廣西,她又常常牽掛起業務三部的事。
陳淑娜覺得自己一時半會兒還很難從廣西鉛鋅礦抽身出來。她就想,在業務三部要不要指定一個負責人。
陳淑娜考慮過這個負責人的人選。論資曆,應該是劉明英。可劉明英自己的裝飾石材業務才剛起步,還是賈勇帶著她做的。業務上,她沒有經驗,缺少判斷能力,不敢承擔責任。
業務三部的事情要是交給劉明英負責,估計她必定凡事都要請示陳淑娜,非把陳淑娜的手機打爆了不可。陳淑娜在廣西那邊就別想著有個踏實的時候了。
錢少華和夏慧捷都有業務經驗,也都想在某一方麵承擔些責任。可他們來華藝國貿的時間太短,自己還沒有完全得到季總的信任。等他們得到華藝國貿認可了,也就是該派他們去越南、俄羅斯的時候了。
那這個負責人能不能是賈勇呢?賈勇正式參加工作已經有兩年的時間了,算上他提前來實習的半年,將近兩年半了。
賈勇是陳淑娜在華藝國貿帶的第一個徒弟。他雖然不是學外貿專業的大學生,但他勤奮好學,做事踏實,在外貿業務上一點兒沒有落下風。
業務三部和俄羅斯分公司分賬核算,這裏麵賈勇發揮了作用。這件事對當時在華藝公司立足未穩的陳淑娜有多重要,隻有她自己知道。
在國字頭公司裏,別說沒人聽她陳淑娜的,連理她陳淑娜的人都沒有的時候,賈勇不折不扣地執行了她從俄羅斯發迴來的指令,切斷了對俄羅斯分公司的供貨,連季總給他壓力都沒有再給蘭天磊發貨。
要是沒有成功地和蘭天磊的俄羅斯分公司分賬,估計陳淑娜在華藝公司難有立足之地。
賈勇參加廣交會,實現了很好的銷售業績,還簽了兩個大訂單。後來又接手了被邵燕搞砸了的陶瓷出口業務,還利用廣交會上獲得的國內供應商關係,開展了裝飾石材業務。這些工作成績,不僅得到了陳淑娜的認可,也得到了季總的認可。
賈勇沒有在廣交會的銷售收入中拿提成,說明他在錢的方麵還能夠控製住自己。陳淑娜知道,像賈勇這樣家庭出身的孩子,很在意自己在公司裏能不能有個一官半職。徒弟既然有這個追求,她這個做師父的也樂見其成。
廣交會結束以後,陳淑娜就提出過讓賈勇承擔更多的責任。季總擔心賈勇太年輕,承擔不了太多的壓力。這件事就暫時放下了。
陳淑娜在廣西鉛鋅礦上,喝了酒難受得徹夜難眠的時候,她想起來業務三部這些人和事,還是覺得應該指定一個業務負責人。
陳淑娜知道賈勇是有上進心的人。職務上的安排,哪怕是一個臨時負責人的角色,比給賈勇多少獎金都讓他高興。正是用人之際,陳淑娜決定向季總推薦自己的徒弟賈勇擔任業務三部的負責人。
陳淑娜把自己的想法跟季總說了後,季總認真地考慮了一下。季總說:“讓賈勇當業務三部的業務負責人,哪怕是臨時負責,也有一點兒拔苗助長的意思。賈勇滿打滿算才工作了兩半年。我原來想讓他做財務,後來做了業務,從這兩年半的工作情況看,能力上我不擔心。可賈勇還需要鍛煉。特別是,需要海外工作的曆練。
“華藝國貿不會止步於廣西鉛鋅礦,做工貿一體化,老用自己國內的那一點兒資源做國際貿易,那不是什麽本事。華藝國貿將來要做成跨國綜合商社。我要在華藝國貿裏宣揚一種用人導向,隻有那些能夠給華藝國貿拓土封疆的人,才能考慮成為未來華藝國貿的領導。
“賈勇這一批九個大學生,素質都不錯。除了邵燕和張誌強,都有上進心。他們自己在私下裏也都議論這些事。有人說,我在扶持韓健做行政,當領導。沒有的事兒。
“他們在背後叫韓健韓總,總什麽總?我已經嚴肅批評過他們了。特別是他們貿大的這幾個人,不許搞拉幫結派。包括韓健在內的九個大學生,都是按照外貿員的要求選拔的,將來都要外派常駐。
“國家早就開始淡化企業的行政色彩,在企業裏當領導,不是當官。在華藝國貿,隻有幹活兒的人,沒有做官的人。誰要是抱著當官老爺的思想在華藝國貿混日子,誰就趁早走人。”
季總的意思,既然賈勇從邵燕手裏把出口巴西的陶瓷業務接手過來,那就做好準備,代替邵燕常駐巴西,參與組建華藝國貿巴西分公司。
季總倒是希望陳淑娜考慮一下,要不要給陸浩在廣西鉛鋅礦項目公司安排一個職務。季總說,這主要是王一騰的意思。陸浩的年齡比賈勇大。跟著公司起起落落這些年,業務能力不說,忠誠度是有的。在采掘行業裏,讓他到一線鍛煉個一年半載,應該也差不多了。
季總覺得陳淑娜一個女同誌,長期拋家舍業,在一線這麽幹,也不是個事情。項目公司剛建立的時候,季總擔心陳淑娜不投入,經過這幾個月,季總又擔心陳淑娜太投入,別累出個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