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傑問:“錢少華一個外人,怎麽能讓他做越南分公司的負責人呢?”
賈勇說:“他算華藝國貿招聘的人。他人還沒來,已經把他原來工作的港資家具廠的出口代理業務帶過來了。利潤雖然不高,但是規模可不小。”
宋傑心存敬畏地點點頭說:“看來是有點兒能力的人。”
賈勇囑咐宋傑說:“你得尊重人家,別欺負人家是外來戶。將來出了國,是人家帶著你幹活兒的。”
宋傑知道賈勇是好意,說:“明白。對了,陳經理說讓我學外貿業務,你看我該學些什麽呢?”
賈勇說:“主要是外貿單據業務,怎麽做進出口手續,怎麽通關,怎麽處理結算……”
宋傑皺著眉說:“停停停,我聽著頭大了。你有什麽文字材料嗎?”
賈勇說:“我這裏有兩本跟田雯雯借的外貿員考試輔導教材,我看了,覺得挺實用的,你要不然也一起看看。外貿操作實務,我的經驗是,邊幹邊學,不用死記硬背。”
宋傑一把從賈勇手裏搶過書說:“這個優先我看。輔導我,是領導安排給你的工作。我有什麽不懂的還來問你。”
宋傑翻了兩下書,專注地看著賈勇問:“這麽說,你將來就是業務三部的經理了?”
賈勇說:“你瞎說什麽啊。”
宋傑認真地說:“陳經理和於經理在廣西鉛鋅礦項目公司都有職務。他們把這麽大的項目折騰起來,那肯定就要在華藝國貿裏當個副總。業務三部經理的位子不就給你騰出來了嗎?”
賈勇心中暗喜,嘴上卻說:“有資曆比我老的同事,且輪不到我呢。”
宋傑一副老油條的樣子,說:“你別看華藝公司是老公司,在用人上,倒不講究論資排輩兒。你看見陸浩沒有?當年他就是一個職高生,會在領導麵前來事兒,就提了展覽展出公司一個部門的經理了,他那個時候比你現在年紀還小呢。
宋傑見賈勇還是不以為然,連跟賈勇掰赤的興趣都沒有,直截了當地說:“以後,別的人怎麽樣我不管,我在越南分公司的事,國內就指著你幫忙了。你可不許推脫。”
賈勇說:“我說不定哪天也給派到國外去呢。隻要我在國內,你的事,我一定盡力。”
宋傑高興地說:“這還差不多。你說,我跟著一個生人去越南那麽個地方,國內要沒有一個可靠的人支持,我可怎麽辦?”
賈勇說:“你還沒跟我說,你為什麽不想去廣西鉛鋅礦項目公司呢?”
宋傑看著賈勇,知道這個時候,賈勇的問題迴避不了了,有些話,不想說,也得說。
宋傑幹脆地說:“我不願意跟陸浩共事。”
賈勇納悶地問:“你們兄弟怎麽還不願意一起共事呢?”
宋傑嗤之以鼻地說:“誰跟他是兄弟!他把我們這批人害慘了。”
賈勇好奇地說:“你也給我講講唄。”
宋傑想了想說:“有些事,我本來是不該講給你聽的。我跟陸浩雖然人性不同,但畢竟是從小長大的。要說一點兒舊情沒有,也不是那麽迴事。
“要說,他在廣西鉛鋅礦項目公司,你在業務三部,工作上應該不會有什麽交集。可這兩個單位都是陳經理管的。你對他,應了那句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賈勇平時就覺得宋傑說話有些言過其實,他不在乎地說:“有這麽嚴重嗎?”
宋傑見賈勇不十分相信,說:“別看你是大學生,社會上的險惡,你還真沒有經曆過。我就當給你上一課。
“我和陸浩從工藝美術學校畢業以後,我們一起進了華藝展覽展出公司。展覽展出公司從全國工藝品行業征集展品,然後在國內外辦展,銷售展品。剛開始的時候,挺紅火的。那個時候,我們也年輕,還有機會出國,多好啊。
“後來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經常發生展品丟失的事。我和陸浩在一個部門。展品失竊的事,都是發生在我們這個部門。一丟東西,我們部門的人就接受審查。後來,丟了一件特別貴重的田黃石印,驚動了市局。公司停業整頓,我們這個部門的人,配合調查了小半年。
“公安明確講是監守自盜。可到底是我們部門誰幹的,沒有真憑實據。我懷疑就是陸浩。”
賈勇說:“這種事,你沒有真憑實據,可不能隨便說啊。”
宋傑說:“我不是說,我是懷疑嘛。”
宋傑窩了一肚子火地說:“就這樣,我們好幾十個人,年紀輕輕地下崗了。”
賈勇說:“這田黃石印雖然貴重,但也不是錢啊。得了這麽個寶貝,總要出手換錢的。後來就沒有發現嗎?”
宋傑搖了搖頭說:“當年公安也是你這個話。說等這個東西在市麵上出現了,總能找到線索。可這麽多年過去了,估計當年辦案的公安都換了好幾茬了,也沒有再見到這個東西。”
賈勇問:“那還在他手裏?”
宋傑又搖了搖頭,自己也狐疑地說:“我也覺得奇怪。要說是他幹的吧,他這幾年的日子應該過得跟我們不一樣啊。可也沒見他的日子好過。他媳婦,也是我們同學,長得特別漂亮,跑了。聽說在南方一個夜總會裏掙錢。你說,他要是有錢,他能讓他媳婦幹那個營生嗎?這事我琢磨了好幾年也沒有琢磨明白。難道說,東西已經不在他手裏了,可是錢也沒得著,那他圖什麽呢?”
賈勇問:“不在他手裏,又能在誰手裏呢?”
賈勇和宋傑麵麵相覷,他們各自猜測著那個手裏攥著田黃石印章的人是誰,不知道說什麽好。
賈勇在下班前接到方田的電話。
方田在電話裏說:“你晚上有時間嗎?我有一些工作上的事想找你商量。“
賈勇說:“有時間。咱們在哪兒見?“
方田說:“就在單位附近找個地方吧。“
在長安街南側有一個叫書屋的書店。書店是一間舊倉庫改建的。麵積不是很大。因為層高要比一般的民房高,店主在裝修的時候,加了一個小二層。在這個小二層裏,經常會舉辦一些小規模的講座,有收費的,也有不收費的。這種小眾的演講場所,在特定的圈子裏知名度很高,上過報紙,也上過電視。
書店的老板在接受電視訪談的時候說:“書店坐落的位置在北京的核心區,寸土寸金。如果要是開一個小飯館,一年的收入能有一百萬。”
在一般公司員工一個月的收入隻有兩千元的時代,一百萬是個天文數字了。但是,書店老板認為,北京需要一個民間文化場所,所以堅持經營書店,沒有改行。因為書屋的知名度高,是個大家都知道的地方,賈勇就把方田約到了書屋碰頭。
賈勇說:“他算華藝國貿招聘的人。他人還沒來,已經把他原來工作的港資家具廠的出口代理業務帶過來了。利潤雖然不高,但是規模可不小。”
宋傑心存敬畏地點點頭說:“看來是有點兒能力的人。”
賈勇囑咐宋傑說:“你得尊重人家,別欺負人家是外來戶。將來出了國,是人家帶著你幹活兒的。”
宋傑知道賈勇是好意,說:“明白。對了,陳經理說讓我學外貿業務,你看我該學些什麽呢?”
賈勇說:“主要是外貿單據業務,怎麽做進出口手續,怎麽通關,怎麽處理結算……”
宋傑皺著眉說:“停停停,我聽著頭大了。你有什麽文字材料嗎?”
賈勇說:“我這裏有兩本跟田雯雯借的外貿員考試輔導教材,我看了,覺得挺實用的,你要不然也一起看看。外貿操作實務,我的經驗是,邊幹邊學,不用死記硬背。”
宋傑一把從賈勇手裏搶過書說:“這個優先我看。輔導我,是領導安排給你的工作。我有什麽不懂的還來問你。”
宋傑翻了兩下書,專注地看著賈勇問:“這麽說,你將來就是業務三部的經理了?”
賈勇說:“你瞎說什麽啊。”
宋傑認真地說:“陳經理和於經理在廣西鉛鋅礦項目公司都有職務。他們把這麽大的項目折騰起來,那肯定就要在華藝國貿裏當個副總。業務三部經理的位子不就給你騰出來了嗎?”
賈勇心中暗喜,嘴上卻說:“有資曆比我老的同事,且輪不到我呢。”
宋傑一副老油條的樣子,說:“你別看華藝公司是老公司,在用人上,倒不講究論資排輩兒。你看見陸浩沒有?當年他就是一個職高生,會在領導麵前來事兒,就提了展覽展出公司一個部門的經理了,他那個時候比你現在年紀還小呢。
宋傑見賈勇還是不以為然,連跟賈勇掰赤的興趣都沒有,直截了當地說:“以後,別的人怎麽樣我不管,我在越南分公司的事,國內就指著你幫忙了。你可不許推脫。”
賈勇說:“我說不定哪天也給派到國外去呢。隻要我在國內,你的事,我一定盡力。”
宋傑高興地說:“這還差不多。你說,我跟著一個生人去越南那麽個地方,國內要沒有一個可靠的人支持,我可怎麽辦?”
賈勇說:“你還沒跟我說,你為什麽不想去廣西鉛鋅礦項目公司呢?”
宋傑看著賈勇,知道這個時候,賈勇的問題迴避不了了,有些話,不想說,也得說。
宋傑幹脆地說:“我不願意跟陸浩共事。”
賈勇納悶地問:“你們兄弟怎麽還不願意一起共事呢?”
宋傑嗤之以鼻地說:“誰跟他是兄弟!他把我們這批人害慘了。”
賈勇好奇地說:“你也給我講講唄。”
宋傑想了想說:“有些事,我本來是不該講給你聽的。我跟陸浩雖然人性不同,但畢竟是從小長大的。要說一點兒舊情沒有,也不是那麽迴事。
“要說,他在廣西鉛鋅礦項目公司,你在業務三部,工作上應該不會有什麽交集。可這兩個單位都是陳經理管的。你對他,應了那句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賈勇平時就覺得宋傑說話有些言過其實,他不在乎地說:“有這麽嚴重嗎?”
宋傑見賈勇不十分相信,說:“別看你是大學生,社會上的險惡,你還真沒有經曆過。我就當給你上一課。
“我和陸浩從工藝美術學校畢業以後,我們一起進了華藝展覽展出公司。展覽展出公司從全國工藝品行業征集展品,然後在國內外辦展,銷售展品。剛開始的時候,挺紅火的。那個時候,我們也年輕,還有機會出國,多好啊。
“後來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經常發生展品丟失的事。我和陸浩在一個部門。展品失竊的事,都是發生在我們這個部門。一丟東西,我們部門的人就接受審查。後來,丟了一件特別貴重的田黃石印,驚動了市局。公司停業整頓,我們這個部門的人,配合調查了小半年。
“公安明確講是監守自盜。可到底是我們部門誰幹的,沒有真憑實據。我懷疑就是陸浩。”
賈勇說:“這種事,你沒有真憑實據,可不能隨便說啊。”
宋傑說:“我不是說,我是懷疑嘛。”
宋傑窩了一肚子火地說:“就這樣,我們好幾十個人,年紀輕輕地下崗了。”
賈勇說:“這田黃石印雖然貴重,但也不是錢啊。得了這麽個寶貝,總要出手換錢的。後來就沒有發現嗎?”
宋傑搖了搖頭說:“當年公安也是你這個話。說等這個東西在市麵上出現了,總能找到線索。可這麽多年過去了,估計當年辦案的公安都換了好幾茬了,也沒有再見到這個東西。”
賈勇問:“那還在他手裏?”
宋傑又搖了搖頭,自己也狐疑地說:“我也覺得奇怪。要說是他幹的吧,他這幾年的日子應該過得跟我們不一樣啊。可也沒見他的日子好過。他媳婦,也是我們同學,長得特別漂亮,跑了。聽說在南方一個夜總會裏掙錢。你說,他要是有錢,他能讓他媳婦幹那個營生嗎?這事我琢磨了好幾年也沒有琢磨明白。難道說,東西已經不在他手裏了,可是錢也沒得著,那他圖什麽呢?”
賈勇問:“不在他手裏,又能在誰手裏呢?”
賈勇和宋傑麵麵相覷,他們各自猜測著那個手裏攥著田黃石印章的人是誰,不知道說什麽好。
賈勇在下班前接到方田的電話。
方田在電話裏說:“你晚上有時間嗎?我有一些工作上的事想找你商量。“
賈勇說:“有時間。咱們在哪兒見?“
方田說:“就在單位附近找個地方吧。“
在長安街南側有一個叫書屋的書店。書店是一間舊倉庫改建的。麵積不是很大。因為層高要比一般的民房高,店主在裝修的時候,加了一個小二層。在這個小二層裏,經常會舉辦一些小規模的講座,有收費的,也有不收費的。這種小眾的演講場所,在特定的圈子裏知名度很高,上過報紙,也上過電視。
書店的老板在接受電視訪談的時候說:“書店坐落的位置在北京的核心區,寸土寸金。如果要是開一個小飯館,一年的收入能有一百萬。”
在一般公司員工一個月的收入隻有兩千元的時代,一百萬是個天文數字了。但是,書店老板認為,北京需要一個民間文化場所,所以堅持經營書店,沒有改行。因為書屋的知名度高,是個大家都知道的地方,賈勇就把方田約到了書屋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