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科長悶悶地又咂了一口酒,他不是越喝越高興,而是越喝越嚴肅,完全不像剛才在廠子裏接待賈勇時的樣子。
周科長說:“不是產品的問題,是體製機製的問題。沒有好的體製機製,哪來的產品推陳出新呢?”
一個年輕人說:“周科長說得對,五十年代咱們就出過內銷特供瓷,那細瓷做得多漂亮,一點也不比英國瓷、日本瓷差。好瓷器有啊,有幾十年了,放在那裏沒人往外麵推廣嘛。”
張同格說:“怎麽推?就推蓋碗茶杯嗎?除了會議室裏有用的,誰現在還用蓋碗茶杯?瓷好是一方麵,款式好更重要。”
另一個年輕人說:“我看見藝術瓷廠有一種瓷像紙一樣薄,能做燈罩。這種製瓷工藝我看別的地方就沒有。”
張同格咽了一口酒說:“沒有工業推廣價值,純粹的樣子貨。有幾個人要陶瓷燈罩?你把日用瓷做薄當然好,可你能做到既薄又隔熱嗎?”
一個年輕人說:“可以改配方嘛。”
張同格說:“誰改?你改還是我改?你看現在哪個廠子的實驗室還在幹活?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哪兒找實驗經費去?”
周科長咂了一口酒說:“難呐,越來越難。”
一個年輕人問:“民營瓷廠日子能比我們好過一些嗎?”
張同格說:“民營瓷廠好不好過,那也要看怎麽過。我看做瓷廠的,不如倒騰生意的,倒騰產品的,不如倒騰材料的。”
說著,他朝飯館一個角落裏努努嘴。賈勇朝那個方向看過去。在飯館的角落裏,用幾塊木屏風圍出了一個小單間,門口掛了半截白布門簾。服務員進出的時候,從掀起的門簾往裏看,裏麵坐了一桌子人在推杯換盞。
張同格說:“這裏麵有個人我認識,是倒騰瓷土的。你們廠裏用的瓷土,不少都是經過這個人的。”
周科長歪著頭,瞪著喝紅了的眼,一邊往那邊看,一邊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一個年輕人說:“材料科的日子最好過了。從來都是別人求他們。他們科裏月月都給自己發獎金。一個成本部門,又沒有業務指標,搞什麽獎金激勵。這不是笑話嗎。”
另一個年輕人說:“隻要是能進成本的工作都是好工作。你以為誰都能進材料科嗎?進材料科的人不是廠裏領導的孩子,就是政府部門領導的孩子。”
一個年輕人看了周科長一眼說:“這個廠子就是讓他們給搞垮的。”
周科長瞪了他一眼說:“吃飯喝酒都堵不住你的嘴。”
這時候,單間裏一個人出來上廁所,看到了周科長。他從洗手間迴來,進了包間,然後又端著酒杯出來了。他走到周科長跟前。周科長賠著笑臉站起來跟這個他稱唿李科長的人打招唿。
李科長說:“周科長帶著弟兄們在聚餐啊。”
周科長說:“從北京的外貿公司來了個朋友,我們陪著吃頓飯。不知道李科長也在這裏招待客人。”
李科長說:“來了幾個搞材料的,非要一起聚一聚。”
說完,李科長舉起酒杯先和賈勇碰杯,又和桌上的其他幾個人一一碰了杯,然後一飲而盡。李科長親熱地摟著周科長說:“吃完了你不要管,我安排人結賬。”
周科長不好意思地說:“這頓飯是北京的朋友請我們。”
李科長說:“哪有讓客人請客的,你們也真是的。我知道你們出口科沒錢,我也不是自己掏腰包,讓他們幾個老板結賬去。就這麽定了。”
說罷,李科長一邊把一隻手舉過頭頂揮舞著,一邊轉身揚長而去。周科長帶著幾個人站在那裏愣愣地看著李科長進了包間,看著白色的半截子門簾落下來,才慢慢坐下。
張同格憤憤不平地說:“早知道他結賬,就該揀最貴的點。”
一個年輕人慫恿道:“點啊,再點啊。”
周科長擺了擺手製止道:“都不是為了這一口吃的,就是在一起聊聊天,夠吃就好,別糟蹋東西。”
賈勇一看場麵冷下來了,就問周科長:“我跟張經理定二十個四十英尺大櫃的萬壽瓷,您這裏有現貨嗎?”
一個年輕人插嘴說:“有,別說二十個貨櫃了,一百個貨櫃的貨也有啊。”
另一個年輕人說:“我們庫裏五十年代生產的貨還有呢。”
周科長瞪了一眼兩個多嘴的年輕人。
賈勇問:“五十年代的貨,放到現在得四十年了。包裝都得壞了吧。”
周科長說:“我們有倉庫管理規定,包裝物是定期更換的。用的都是標準的出口包裝,五層瓦楞紙出口紙箱包裝。裝滿瓷器的五個包裝紙箱摞在一起,能保證最下麵一個包裝箱不變形。”
賈勇還想再問,周科長站起身,招唿幾個年輕人要去給包間裏的李科長敬酒,年輕人們不願意去。
周科長不高興地說:“賬人家都結了,還能不迴敬一杯酒嗎?別說人家給咱們結賬,人家就是不給咱們結賬,吃飯碰到一起了,也得過去表示一下不是。人情世故你們都要學著點。”
飯桌上就剩下賈勇和張同格。賈勇說:“兄弟,要是拿倉庫裏的陳貨,是不是價格上能再給我讓一些啊?”
張同格假裝沒聽見似的啊了一聲。
賈勇說:“我要是甩了你直接找周科長肯定不合適。你就在退稅上再讓我幾個點如何?”
張同格說:“你們都這樣。不讓你們見工廠吧,你們說怕生產質量不過關。讓你們見工廠吧,你們又想甩了我們直接跟工廠做業務。邵燕就這麽幹,她不是也沒從周科長這裏撈到好處嗎?我們和工廠是長期協議關係,你們甩了我們也從廠裏拿不到便宜貨。”
賈勇說:“邵燕甩了你們外貿公司是為了從民營瓷廠拿迴扣。周科長跟你是做內貿,跟我們也是做內貿,出口退稅專用增值稅發票他不會再跟我計較,也不會讓我分他一部分退稅收入。從周科長這裏拿貨,總還是要便宜一些的嘛。我沒想甩你。但是我算了,要是有五十年代的陳貨,你的成本就能夠平均下來。價格上還有空間。咱們再商量商量。我後麵還要從你這裏走貨呢。”
喝了酒的張同格,無所顧忌地說:“你真是個奸商。”
賈勇舉起酒杯說:“我也不讓你難做,我的賬你是算得明白的。我賺的就是出口退稅收入。就這一塊你再讓我一點,別五五分了。我迴去也好跟領導交待。”
周科長說:“不是產品的問題,是體製機製的問題。沒有好的體製機製,哪來的產品推陳出新呢?”
一個年輕人說:“周科長說得對,五十年代咱們就出過內銷特供瓷,那細瓷做得多漂亮,一點也不比英國瓷、日本瓷差。好瓷器有啊,有幾十年了,放在那裏沒人往外麵推廣嘛。”
張同格說:“怎麽推?就推蓋碗茶杯嗎?除了會議室裏有用的,誰現在還用蓋碗茶杯?瓷好是一方麵,款式好更重要。”
另一個年輕人說:“我看見藝術瓷廠有一種瓷像紙一樣薄,能做燈罩。這種製瓷工藝我看別的地方就沒有。”
張同格咽了一口酒說:“沒有工業推廣價值,純粹的樣子貨。有幾個人要陶瓷燈罩?你把日用瓷做薄當然好,可你能做到既薄又隔熱嗎?”
一個年輕人說:“可以改配方嘛。”
張同格說:“誰改?你改還是我改?你看現在哪個廠子的實驗室還在幹活?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哪兒找實驗經費去?”
周科長咂了一口酒說:“難呐,越來越難。”
一個年輕人問:“民營瓷廠日子能比我們好過一些嗎?”
張同格說:“民營瓷廠好不好過,那也要看怎麽過。我看做瓷廠的,不如倒騰生意的,倒騰產品的,不如倒騰材料的。”
說著,他朝飯館一個角落裏努努嘴。賈勇朝那個方向看過去。在飯館的角落裏,用幾塊木屏風圍出了一個小單間,門口掛了半截白布門簾。服務員進出的時候,從掀起的門簾往裏看,裏麵坐了一桌子人在推杯換盞。
張同格說:“這裏麵有個人我認識,是倒騰瓷土的。你們廠裏用的瓷土,不少都是經過這個人的。”
周科長歪著頭,瞪著喝紅了的眼,一邊往那邊看,一邊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一個年輕人說:“材料科的日子最好過了。從來都是別人求他們。他們科裏月月都給自己發獎金。一個成本部門,又沒有業務指標,搞什麽獎金激勵。這不是笑話嗎。”
另一個年輕人說:“隻要是能進成本的工作都是好工作。你以為誰都能進材料科嗎?進材料科的人不是廠裏領導的孩子,就是政府部門領導的孩子。”
一個年輕人看了周科長一眼說:“這個廠子就是讓他們給搞垮的。”
周科長瞪了他一眼說:“吃飯喝酒都堵不住你的嘴。”
這時候,單間裏一個人出來上廁所,看到了周科長。他從洗手間迴來,進了包間,然後又端著酒杯出來了。他走到周科長跟前。周科長賠著笑臉站起來跟這個他稱唿李科長的人打招唿。
李科長說:“周科長帶著弟兄們在聚餐啊。”
周科長說:“從北京的外貿公司來了個朋友,我們陪著吃頓飯。不知道李科長也在這裏招待客人。”
李科長說:“來了幾個搞材料的,非要一起聚一聚。”
說完,李科長舉起酒杯先和賈勇碰杯,又和桌上的其他幾個人一一碰了杯,然後一飲而盡。李科長親熱地摟著周科長說:“吃完了你不要管,我安排人結賬。”
周科長不好意思地說:“這頓飯是北京的朋友請我們。”
李科長說:“哪有讓客人請客的,你們也真是的。我知道你們出口科沒錢,我也不是自己掏腰包,讓他們幾個老板結賬去。就這麽定了。”
說罷,李科長一邊把一隻手舉過頭頂揮舞著,一邊轉身揚長而去。周科長帶著幾個人站在那裏愣愣地看著李科長進了包間,看著白色的半截子門簾落下來,才慢慢坐下。
張同格憤憤不平地說:“早知道他結賬,就該揀最貴的點。”
一個年輕人慫恿道:“點啊,再點啊。”
周科長擺了擺手製止道:“都不是為了這一口吃的,就是在一起聊聊天,夠吃就好,別糟蹋東西。”
賈勇一看場麵冷下來了,就問周科長:“我跟張經理定二十個四十英尺大櫃的萬壽瓷,您這裏有現貨嗎?”
一個年輕人插嘴說:“有,別說二十個貨櫃了,一百個貨櫃的貨也有啊。”
另一個年輕人說:“我們庫裏五十年代生產的貨還有呢。”
周科長瞪了一眼兩個多嘴的年輕人。
賈勇問:“五十年代的貨,放到現在得四十年了。包裝都得壞了吧。”
周科長說:“我們有倉庫管理規定,包裝物是定期更換的。用的都是標準的出口包裝,五層瓦楞紙出口紙箱包裝。裝滿瓷器的五個包裝紙箱摞在一起,能保證最下麵一個包裝箱不變形。”
賈勇還想再問,周科長站起身,招唿幾個年輕人要去給包間裏的李科長敬酒,年輕人們不願意去。
周科長不高興地說:“賬人家都結了,還能不迴敬一杯酒嗎?別說人家給咱們結賬,人家就是不給咱們結賬,吃飯碰到一起了,也得過去表示一下不是。人情世故你們都要學著點。”
飯桌上就剩下賈勇和張同格。賈勇說:“兄弟,要是拿倉庫裏的陳貨,是不是價格上能再給我讓一些啊?”
張同格假裝沒聽見似的啊了一聲。
賈勇說:“我要是甩了你直接找周科長肯定不合適。你就在退稅上再讓我幾個點如何?”
張同格說:“你們都這樣。不讓你們見工廠吧,你們說怕生產質量不過關。讓你們見工廠吧,你們又想甩了我們直接跟工廠做業務。邵燕就這麽幹,她不是也沒從周科長這裏撈到好處嗎?我們和工廠是長期協議關係,你們甩了我們也從廠裏拿不到便宜貨。”
賈勇說:“邵燕甩了你們外貿公司是為了從民營瓷廠拿迴扣。周科長跟你是做內貿,跟我們也是做內貿,出口退稅專用增值稅發票他不會再跟我計較,也不會讓我分他一部分退稅收入。從周科長這裏拿貨,總還是要便宜一些的嘛。我沒想甩你。但是我算了,要是有五十年代的陳貨,你的成本就能夠平均下來。價格上還有空間。咱們再商量商量。我後麵還要從你這裏走貨呢。”
喝了酒的張同格,無所顧忌地說:“你真是個奸商。”
賈勇舉起酒杯說:“我也不讓你難做,我的賬你是算得明白的。我賺的就是出口退稅收入。就這一塊你再讓我一點,別五五分了。我迴去也好跟領導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