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說:“你剛出生沒多久,你媽媽營養不好,沒奶水,人家都說要喝魚湯。我去給你媽媽釣過魚。那裏的魚不好釣。不像在崇明老家。我費了好半天勁,就釣上來幾條小魚,給你媽媽燉了湯。你媽媽說,那個魚特別鮮。
“後來咱們家從晉北搬到了晉南。在咱們住的附近有一個水庫。你記得嗎?”
賈勇跟著爸爸的講述,一會兒想到了晉北的山溝溪流,一會兒又想到了晉南的水庫。在晉南的時候,賈勇上小學五年級。爸爸單位裏有一台報廢的幸福牌摩托車。爸爸居然把它修好了。爸爸單位的人都很詫異。賈勇覺得這很正常,爸爸會做收音機,會做電視機,還會做小提琴。修個摩托車算什麽呢。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周末,爸爸帶著媽媽、姐姐、賈勇去水庫玩。一輛摩托車坐不下四口人。爸爸就先把姐姐送出去幾公裏,然後迴來接媽媽和賈勇,賈勇坐在爸爸身後,媽媽坐在賈勇身後。等跟姐姐會合後,放下媽媽和賈勇,再送姐姐到幾公裏以外的一個地方。然後迴來接媽媽和賈勇。
媽媽問:“你為什麽不把賈勇姐姐直接送到水庫,再迴來接我們?”
爸爸說:“讓一個女孩兒在水庫等時間長了,我不放心。”
爸爸就是一個不怕麻煩的人,他來來迴迴折騰了五六趟,一家人才來到水庫邊。到了水庫,爸爸就感慨道:“要是有根魚竿就好了。”
那天雖然沒有釣成魚,但是爸爸還是很高興的。在一家人的生活記憶中,那是難得的一次純粹意義上的遊玩。
後來爸爸還因為這件事在單位受到批評。原因是他駕駛單位的公車帶家屬出去玩。爸爸做了自我批評。
從那以後,爸爸再也沒有碰過那台摩托車。小時候,賈勇不明白。問爸爸為什麽不再帶著他去水庫玩了。
爸爸說:“那是單位的車。爸爸用單位的車帶你出去玩,受批評了,不能再用單位的車帶你出去玩了。等將來咱們有了自己的車,爸爸再帶你出去玩。”
媽媽抱怨說:“單位的車,壞了,在那裏鏽成一堆廢鐵也沒人說。你修好了,帶著老婆孩子就去了一趟水庫,就不行了。”
爸爸說:“我在單位大小是個領導,不能讓人家說咱們閑話。”
媽媽說:“又不是什麽好車,就一輛報廢的兩輪摩托。就這麽惹眼。”
賈勇現在有點兒後悔了。怎麽就沒想到在南方水鄉長大的爸爸喜歡釣魚呢。
賈勇換了個話題問:“爸爸,王老師後來又找過您嗎?”
爸爸說:“找過,我沒有鬆口。”
賈勇說:“我聽媽媽說,您又要調動工作?”
爸爸說:“你媽媽病了以後,我一直想換個工作,廠裏的收入太低了。收入雖然低,但還有個行政級別。不要這個行政級別吧,還真下不了這個決心。
“畢竟在這個係統裏工作了這麽多年,這個行政級別也是組織上對我的一種評價。帶著這個行政級別,在係統內調動不那麽容易。
“你媽媽病了以後,我跟組織上提出申請,希望組織上能夠照顧我的個人困難。我以前負責過重點型號科研項目,集團公司一把手對我有印象,對我的申請很重視,約我去談過一次。
“領導讓人事部門調閱了我的檔案,了解了我這些年的工作情況。他知道我是清華的,又是從一線成長起來的幹部,希望我能夠挑更重的擔子。廠裏領導班子要調整,可以接任一把手。如果要是想換個單位,可以安排我去集團直屬的五大貿易公司之一,也是當一把手。
“集團直屬貿易公司是很多人削尖腦袋都想去的地方,機製活、權力大、待遇高。我們集團直屬的貿易公司,跟你們公司的性質是一樣的,也是部委改製的集團公司下屬的貿易公司。
“我們集團直屬貿易公司專業性很強,主要做管製產品貿易,業務壁壘高。其他外貿公司都沒辦法跟它競爭。據說這幾年業務開展得還很不錯。在原來部委改製的集團公司中,我們集團的外貿公司,效益還是很好的。
“你們華藝集團的不足在於,你們已經沒有了自己控製的生產企業。這個跟你們行業的生產特點有關。我們這個行業都是大工業化製造,你們那個行業都是作坊式的生產。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改製過程中,我們這個行業的組織體係沒有變化,你們那個行業裏生產單位的組織形式徹底變化了。
“在我們集團內部,貿易公司和生產企業之間矛盾挺大的。我前一段主持廠裏的技術改造項目,對這一點感觸很深。我們集團的生產企業是生產管製品的,固定資產存量很大。
“現在要生產民品,這些固定資產就是一堆廢鐵。生產企業的轉型道路走得很艱難。技術改造是唯一出路。
“集團支持我們廠,給我們批了一筆專項技術改造資金。我們經過論證,決定從瑞士引進五軸聯動機床作為生產母機。生產機床的瑞士企業在北京有辦事處。本來我們是可以直接聯係采購的。
“我和瑞士企業接觸過,我提出要采購更先進的六軸聯動機床,但是美國人搞了一個巴黎統籌委員會限製對中國的高技術產品出口,六軸聯動機床屬於受限製產品。
“日本東芝公司因為向中國出口六軸聯動機床,受到了美國製裁。瑞士企業不敢賣給我們六軸聯動機床。隻能是五軸聯動機床。
“我們這邊把項目談好了,集團的一家直屬貿易公司找上門來,拿著集團公司的紅頭文件說,必須通過他們進口。
“既然集團公司有要求,就按集團公司的要求辦就好了。但是在這個裏麵,集團貿易公司在外商和企業之間,兩頭要好處。增加了我們生產廠家引進設備的成本,把我們的成本當他們的利潤。
“我們這裏企業員工的工資都發不出來了,他們還要做利潤,拿高額獎金。我有一次跟貿易公司的負責人在聯席會議上發了火,我說他們這是在喝兵血。不歡而散。這件事把我跟貿易公司的關係搞僵了。”
“後來咱們家從晉北搬到了晉南。在咱們住的附近有一個水庫。你記得嗎?”
賈勇跟著爸爸的講述,一會兒想到了晉北的山溝溪流,一會兒又想到了晉南的水庫。在晉南的時候,賈勇上小學五年級。爸爸單位裏有一台報廢的幸福牌摩托車。爸爸居然把它修好了。爸爸單位的人都很詫異。賈勇覺得這很正常,爸爸會做收音機,會做電視機,還會做小提琴。修個摩托車算什麽呢。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周末,爸爸帶著媽媽、姐姐、賈勇去水庫玩。一輛摩托車坐不下四口人。爸爸就先把姐姐送出去幾公裏,然後迴來接媽媽和賈勇,賈勇坐在爸爸身後,媽媽坐在賈勇身後。等跟姐姐會合後,放下媽媽和賈勇,再送姐姐到幾公裏以外的一個地方。然後迴來接媽媽和賈勇。
媽媽問:“你為什麽不把賈勇姐姐直接送到水庫,再迴來接我們?”
爸爸說:“讓一個女孩兒在水庫等時間長了,我不放心。”
爸爸就是一個不怕麻煩的人,他來來迴迴折騰了五六趟,一家人才來到水庫邊。到了水庫,爸爸就感慨道:“要是有根魚竿就好了。”
那天雖然沒有釣成魚,但是爸爸還是很高興的。在一家人的生活記憶中,那是難得的一次純粹意義上的遊玩。
後來爸爸還因為這件事在單位受到批評。原因是他駕駛單位的公車帶家屬出去玩。爸爸做了自我批評。
從那以後,爸爸再也沒有碰過那台摩托車。小時候,賈勇不明白。問爸爸為什麽不再帶著他去水庫玩了。
爸爸說:“那是單位的車。爸爸用單位的車帶你出去玩,受批評了,不能再用單位的車帶你出去玩了。等將來咱們有了自己的車,爸爸再帶你出去玩。”
媽媽抱怨說:“單位的車,壞了,在那裏鏽成一堆廢鐵也沒人說。你修好了,帶著老婆孩子就去了一趟水庫,就不行了。”
爸爸說:“我在單位大小是個領導,不能讓人家說咱們閑話。”
媽媽說:“又不是什麽好車,就一輛報廢的兩輪摩托。就這麽惹眼。”
賈勇現在有點兒後悔了。怎麽就沒想到在南方水鄉長大的爸爸喜歡釣魚呢。
賈勇換了個話題問:“爸爸,王老師後來又找過您嗎?”
爸爸說:“找過,我沒有鬆口。”
賈勇說:“我聽媽媽說,您又要調動工作?”
爸爸說:“你媽媽病了以後,我一直想換個工作,廠裏的收入太低了。收入雖然低,但還有個行政級別。不要這個行政級別吧,還真下不了這個決心。
“畢竟在這個係統裏工作了這麽多年,這個行政級別也是組織上對我的一種評價。帶著這個行政級別,在係統內調動不那麽容易。
“你媽媽病了以後,我跟組織上提出申請,希望組織上能夠照顧我的個人困難。我以前負責過重點型號科研項目,集團公司一把手對我有印象,對我的申請很重視,約我去談過一次。
“領導讓人事部門調閱了我的檔案,了解了我這些年的工作情況。他知道我是清華的,又是從一線成長起來的幹部,希望我能夠挑更重的擔子。廠裏領導班子要調整,可以接任一把手。如果要是想換個單位,可以安排我去集團直屬的五大貿易公司之一,也是當一把手。
“集團直屬貿易公司是很多人削尖腦袋都想去的地方,機製活、權力大、待遇高。我們集團直屬的貿易公司,跟你們公司的性質是一樣的,也是部委改製的集團公司下屬的貿易公司。
“我們集團直屬貿易公司專業性很強,主要做管製產品貿易,業務壁壘高。其他外貿公司都沒辦法跟它競爭。據說這幾年業務開展得還很不錯。在原來部委改製的集團公司中,我們集團的外貿公司,效益還是很好的。
“你們華藝集團的不足在於,你們已經沒有了自己控製的生產企業。這個跟你們行業的生產特點有關。我們這個行業都是大工業化製造,你們那個行業都是作坊式的生產。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改製過程中,我們這個行業的組織體係沒有變化,你們那個行業裏生產單位的組織形式徹底變化了。
“在我們集團內部,貿易公司和生產企業之間矛盾挺大的。我前一段主持廠裏的技術改造項目,對這一點感觸很深。我們集團的生產企業是生產管製品的,固定資產存量很大。
“現在要生產民品,這些固定資產就是一堆廢鐵。生產企業的轉型道路走得很艱難。技術改造是唯一出路。
“集團支持我們廠,給我們批了一筆專項技術改造資金。我們經過論證,決定從瑞士引進五軸聯動機床作為生產母機。生產機床的瑞士企業在北京有辦事處。本來我們是可以直接聯係采購的。
“我和瑞士企業接觸過,我提出要采購更先進的六軸聯動機床,但是美國人搞了一個巴黎統籌委員會限製對中國的高技術產品出口,六軸聯動機床屬於受限製產品。
“日本東芝公司因為向中國出口六軸聯動機床,受到了美國製裁。瑞士企業不敢賣給我們六軸聯動機床。隻能是五軸聯動機床。
“我們這邊把項目談好了,集團的一家直屬貿易公司找上門來,拿著集團公司的紅頭文件說,必須通過他們進口。
“既然集團公司有要求,就按集團公司的要求辦就好了。但是在這個裏麵,集團貿易公司在外商和企業之間,兩頭要好處。增加了我們生產廠家引進設備的成本,把我們的成本當他們的利潤。
“我們這裏企業員工的工資都發不出來了,他們還要做利潤,拿高額獎金。我有一次跟貿易公司的負責人在聯席會議上發了火,我說他們這是在喝兵血。不歡而散。這件事把我跟貿易公司的關係搞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