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娜和於建學異口同聲地問:“項目優勢?”
錢誌建說:“項目好與不好不是絕對的。要辯證地看。郭勇東的項目從評估上看,接近完美。可有句話叫‘水至清則無魚’。項目太好了,反而對王總沒有吸引力了。”
錢誌建的話把陳淑娜和於建學說得目瞪口呆,他得意地說:“對於王總來說,這個項目好就好在,這是一個工程,一個有不確定性的工程。”
錢誌建說:“項目論證的事,你們就放心吧。隨便哪個有色金屬領域的專家,都會告訴你們這是一個好項目。這個項目的關鍵在落實上。
“杭藝的項目再好,今年見效益,明年開始進入上市輔導,三年以後上市。這裏麵各個環節都有審計,是公開透明的,還有各個方麵的監管。
“廣西鉛鋅礦項目就不一樣了。挖掘機一響,黃金萬兩啊。“
於建學揶揄道:“那這項目還要建成嗎?“
錢誌建說:“當然要建成了。還要上市呢。上市後的規模還要比杭藝的項目大好多倍呢。隻不過建設的周期長一些,成本高一些。”
陳淑娜說:“所以找我們倆沒有經驗的人來負責。”
錢誌建畫著圈說:“我們這些人,都可以個人入股的。隻要這個項目最終能夠上市,我們的利益就都在裏麵了。過程中的事,我們就不要太糾結了。像王總這個級別的領導,按照規定,是不能在廣西鉛鋅礦項目公司公開持股的。在工程上適當安排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錢誌建加重了語氣說:“你放心。這個項目上的收益,絕對好過你收藏的那兩塊翡翠。那兩塊翡翠你都等了這麽多年了。這個項目上的等待期不會更長。”
在廣藝的車送他們迴酒店的路上,陳淑娜和於建學一言不發。各自想著心事。
這次來廣州,廣藝提出的有色金屬礦石出口業務,正中陳淑娜下懷。作為從業二十年的老外貿員,陳淑娜已經把有色金屬礦石出口業務作為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用陳淑娜的話說,有色金屬礦石出口業務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愁賣。隻要把礦采出來,煉出來,在國外交易所一掛單就完了。隨行就市,價格高就高著賣,價格低就低著賣,反正總是能成交。
做工藝品有時候也能出大單子,但在個別大單的背後是數不清的庫存。很多做工藝品出口的公司都是被庫存壓垮的。
陳淑娜自己的兩件工藝精品當年收購的時候壓上了全部身家。東西確實是好東西,但就是變現太難了。這也讓做工藝品出口起家的陳淑娜下定決心轉行做有色金屬礦石出口業務。
這天臨近中午的時候,在賓館房間裏,於建學接到一個找賈勇的電話。賈勇從於建學手裏接過電話,電話那邊是一個廣東口音的男人,他報了名字,很熟絡地問候賈勇。賈勇一邊支應著,一邊想這個人到底是誰,但廣交會期間接觸的人太多了,賈勇怎麽也想不起來。
放下電話,於建學問:“誰啊?”
賈勇說:“他說和我在廣交會上見過麵,可我怎麽也想不起來他是誰。”
於建學點了點頭說:“他說什麽事了嗎?“
賈勇說:“他約我在廣交會展館附近的小廣場見麵,說有業務要談。”
於建學說:“那你趕緊去吧。”
賈勇說:“我不記得在廣交會上還約了本地人談業務。”
於建學說:“那也說不定有人慕名要跟你談業務。你在廣交會上一戰成名了,人家要是想跟你合作呢。多接觸些人,不是什麽壞事。”
賈勇想到在廣交會場館外,光天化日之下遇到搶劫的事,他不免對單獨和陌生人見麵心有餘悸。
賈勇囁嚅道:“於師父,您能跟我一起去嗎?”
於建學說:“昨天我跟陳經理聊廣西鉛鋅礦的事,聊得很晚。她現在還沒起床。我估計她一會兒起來,還得找我聊。你一個人去沒事的。是不是那天碰到搶劫的事,現在還有一點兒害怕啊?”
賈勇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
於建學說:“盜亦有道。你那天怕人家劫你,是因為你帶著兩麵翡翠屏風。你把翡翠屏風放在酒店裏,我和你陳師父看著,你空手去就是了。劫道的人圖的是財,你身上沒帶財物,他們劫你幹什麽?”
於建學見賈勇還是猶豫,突然想起來什麽說:“對了。你身上是不是還有沒有交給你陳師父的貨款啊?”
賈勇說:“是的。我交給您嗎?”
於建學說:“你直接交給你陳師父,別帶在身上,那樣不安全。”
賈勇說:“行,那我整理一下。”
於建學說:“那有什麽可整理的。你把收到的美元都交給你陳師父就完了。她要是看不明白,她會問你的。”
正說著,房間裏的電話響了。陳淑娜在電話裏約於建學在餐廳見麵。
於建學放下電話說:“我陪你陳師父去吃個早餐,一會兒就迴來。你等我們迴來,把貨款交給你陳師父後再走。出門的時候身上千萬別帶著貨款。”
於建學一離開房間,賈勇就把銷售清單翻了出來。廣交會的後半程,他和於建學住在一個房間,一直沒來得及整理貨款。
賈勇算了算,他手裏的貨款有四萬多美元。折合人民幣四十萬。如果按照那天和王晗商量的,以王晗給的價格為基礎,下浮百分之二十結算,交給師父陳淑娜,賈勇需要上交三萬多美元給師父,自己還剩下一萬多美元在手裏。一萬多美元,折合人民幣十萬元,這個數字把賈勇嚇了一大跳。
賈勇一個月的工資一千二百元,一年的工資一萬四千四百元。這一萬多美元,相當於他八、九年的工資收入。這個錢,拿還是不拿?
首先說,銷售賬和結存現金是對得上的。其次,這些業務都是他一個人經手的。貨是他賣的,錢是他收的。按照什麽價格賣的,絕對沒有第二個人知道。
錢誌建說:“項目好與不好不是絕對的。要辯證地看。郭勇東的項目從評估上看,接近完美。可有句話叫‘水至清則無魚’。項目太好了,反而對王總沒有吸引力了。”
錢誌建的話把陳淑娜和於建學說得目瞪口呆,他得意地說:“對於王總來說,這個項目好就好在,這是一個工程,一個有不確定性的工程。”
錢誌建說:“項目論證的事,你們就放心吧。隨便哪個有色金屬領域的專家,都會告訴你們這是一個好項目。這個項目的關鍵在落實上。
“杭藝的項目再好,今年見效益,明年開始進入上市輔導,三年以後上市。這裏麵各個環節都有審計,是公開透明的,還有各個方麵的監管。
“廣西鉛鋅礦項目就不一樣了。挖掘機一響,黃金萬兩啊。“
於建學揶揄道:“那這項目還要建成嗎?“
錢誌建說:“當然要建成了。還要上市呢。上市後的規模還要比杭藝的項目大好多倍呢。隻不過建設的周期長一些,成本高一些。”
陳淑娜說:“所以找我們倆沒有經驗的人來負責。”
錢誌建畫著圈說:“我們這些人,都可以個人入股的。隻要這個項目最終能夠上市,我們的利益就都在裏麵了。過程中的事,我們就不要太糾結了。像王總這個級別的領導,按照規定,是不能在廣西鉛鋅礦項目公司公開持股的。在工程上適當安排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錢誌建加重了語氣說:“你放心。這個項目上的收益,絕對好過你收藏的那兩塊翡翠。那兩塊翡翠你都等了這麽多年了。這個項目上的等待期不會更長。”
在廣藝的車送他們迴酒店的路上,陳淑娜和於建學一言不發。各自想著心事。
這次來廣州,廣藝提出的有色金屬礦石出口業務,正中陳淑娜下懷。作為從業二十年的老外貿員,陳淑娜已經把有色金屬礦石出口業務作為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用陳淑娜的話說,有色金屬礦石出口業務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愁賣。隻要把礦采出來,煉出來,在國外交易所一掛單就完了。隨行就市,價格高就高著賣,價格低就低著賣,反正總是能成交。
做工藝品有時候也能出大單子,但在個別大單的背後是數不清的庫存。很多做工藝品出口的公司都是被庫存壓垮的。
陳淑娜自己的兩件工藝精品當年收購的時候壓上了全部身家。東西確實是好東西,但就是變現太難了。這也讓做工藝品出口起家的陳淑娜下定決心轉行做有色金屬礦石出口業務。
這天臨近中午的時候,在賓館房間裏,於建學接到一個找賈勇的電話。賈勇從於建學手裏接過電話,電話那邊是一個廣東口音的男人,他報了名字,很熟絡地問候賈勇。賈勇一邊支應著,一邊想這個人到底是誰,但廣交會期間接觸的人太多了,賈勇怎麽也想不起來。
放下電話,於建學問:“誰啊?”
賈勇說:“他說和我在廣交會上見過麵,可我怎麽也想不起來他是誰。”
於建學點了點頭說:“他說什麽事了嗎?“
賈勇說:“他約我在廣交會展館附近的小廣場見麵,說有業務要談。”
於建學說:“那你趕緊去吧。”
賈勇說:“我不記得在廣交會上還約了本地人談業務。”
於建學說:“那也說不定有人慕名要跟你談業務。你在廣交會上一戰成名了,人家要是想跟你合作呢。多接觸些人,不是什麽壞事。”
賈勇想到在廣交會場館外,光天化日之下遇到搶劫的事,他不免對單獨和陌生人見麵心有餘悸。
賈勇囁嚅道:“於師父,您能跟我一起去嗎?”
於建學說:“昨天我跟陳經理聊廣西鉛鋅礦的事,聊得很晚。她現在還沒起床。我估計她一會兒起來,還得找我聊。你一個人去沒事的。是不是那天碰到搶劫的事,現在還有一點兒害怕啊?”
賈勇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
於建學說:“盜亦有道。你那天怕人家劫你,是因為你帶著兩麵翡翠屏風。你把翡翠屏風放在酒店裏,我和你陳師父看著,你空手去就是了。劫道的人圖的是財,你身上沒帶財物,他們劫你幹什麽?”
於建學見賈勇還是猶豫,突然想起來什麽說:“對了。你身上是不是還有沒有交給你陳師父的貨款啊?”
賈勇說:“是的。我交給您嗎?”
於建學說:“你直接交給你陳師父,別帶在身上,那樣不安全。”
賈勇說:“行,那我整理一下。”
於建學說:“那有什麽可整理的。你把收到的美元都交給你陳師父就完了。她要是看不明白,她會問你的。”
正說著,房間裏的電話響了。陳淑娜在電話裏約於建學在餐廳見麵。
於建學放下電話說:“我陪你陳師父去吃個早餐,一會兒就迴來。你等我們迴來,把貨款交給你陳師父後再走。出門的時候身上千萬別帶著貨款。”
於建學一離開房間,賈勇就把銷售清單翻了出來。廣交會的後半程,他和於建學住在一個房間,一直沒來得及整理貨款。
賈勇算了算,他手裏的貨款有四萬多美元。折合人民幣四十萬。如果按照那天和王晗商量的,以王晗給的價格為基礎,下浮百分之二十結算,交給師父陳淑娜,賈勇需要上交三萬多美元給師父,自己還剩下一萬多美元在手裏。一萬多美元,折合人民幣十萬元,這個數字把賈勇嚇了一大跳。
賈勇一個月的工資一千二百元,一年的工資一萬四千四百元。這一萬多美元,相當於他八、九年的工資收入。這個錢,拿還是不拿?
首先說,銷售賬和結存現金是對得上的。其次,這些業務都是他一個人經手的。貨是他賣的,錢是他收的。按照什麽價格賣的,絕對沒有第二個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