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總打包票說:“你放心啦。這個項目我跟王總早就溝通過。是王總認可了,才交待季總安排落實的。總公司內部的決策,有王總、季總在,那不是咱們操心的事。”
談到王總、季總,陳淑娜說:“今天沒有見到周宇,也不知道季總什麽時候到廣州,王總還來不來?”
錢總給陳淑娜使個眼色,說:“王總早就來了。場館裏也沒有他什麽事可做,我安排他到郊區住幾天。今天周主任去王總那邊看看王總有什麽事情需要他辦,就沒有過來跟咱們吃飯。季總還沒到。她一到肯定先聯係你。等季總來了,我再安排王總和季總一起進場館看看。”
錢總對陳淑娜說:“你現在才是季總的第一愛將。廣西鉛鋅礦的事,非你莫屬。你推不掉的。”
想到廣西鉛鋅礦的投資規模,陳淑娜提醒錢總,說:“華藝公司現在的財務狀況也不是太好。投這麽大的一筆錢出去,全部使用自有資金恐怕有難度啊。”
錢總理所當然地說:“貸款啊。找銀行做項目融資。”
陳淑娜說:“那也得有抵押物啊。”
錢總說:“總公司那棟樓不就是抵押物嗎?”
陳淑娜不相信地問:“總公司能把那棟樓拿出來抵押嗎?”
錢總蠻有把握地說:“放心吧。我說能,就一定能。絕對是好項目。不要猶豫了。我廣藝一家吃不下來。咱們合作,總公司出大頭,做大股東,我們廣藝公司也出資占股,咱們個人也出點兒錢占小股。用不了幾年,咱們把公司做成上市公司,那就是百倍之利啊。”
陳淑娜看看於建學,想聽聽他的意見。於建學低頭不語。
陳淑娜又看看王晗,示意他說兩句。
王晗說:“我這兩年在深圳,接觸過幾個在香港做有色金屬期貨的人。我可以給你打聽打聽。”
陳淑娜又問王晗:“到時候,讓你去廣西鉛鋅礦做項目公司總經理,你去嗎?”
王晗毫不含糊地說:“那有什麽不能去的。我去比你們都適應。我當年就是在那裏當的兵。那是我第二故鄉啊。管礦工,和帶兵打仗最像了。我帶過的最有紀律的兵,就是礦工出身。我還能找一找當年的感覺。要是有五百礦工歸我管,我就過把當營長的癮;要是有一千礦工歸我管,我就過一把當團長的癮。”
錢總高興地說:“老王去最合適不過了。那裏地方政府的好多幹部都是退伍軍人。一提戰友情誼,那什麽都好說。還有,老王這酒量可以。不會喝酒在那裏吃不開。不怕你們笑話,我們去了幾次,都是被抬出來的。”
王晗有些得意,他話裏有話地說:“喝酒也要有犧牲精神。”
康樂坐在咋咋唿唿的王晗身邊一聲不吭。他看著正在剝基圍蝦皮的賈勇說:“你第一次來廣州吧?”
賈勇一邊吃一邊點了點頭。
康樂問:“吃得習慣嗎?”
賈勇說:“吃得習慣。”
康樂說:“讓你連吃兩天,你就該想老北京炸醬麵了。”
賈勇問:“您經常跑廣州嗎?”
康樂說:“我十九歲第一次跑廣州,在綠皮火車上坐了一天一夜。”
賈勇問:“您到廣州來探親?”
康樂說:“探親?我在廣州一個認識人都沒有。我們家在長江以南一個親戚也沒有。”
賈勇問:“那您到廣州來幹什麽?”
康樂說:“我們村選我當了村長。我一個愣頭青小夥子,有熱情,想帶著大家致富,聽說南方好掙錢,我想怎麽也得去看一看啊,看看有什麽生意可做,就買了張火車票來了。”
賈勇問:“找著生意了嗎?”
康樂說:“找著什麽啊。我兩眼一抹黑,誰都不認識,連廣東話都聽不懂,找一個大車店,睡了一星期大通鋪,迴北京了。
”迴去跟我們村裏人一通胡吹。把廣州吹得跟天堂一樣,遍地是錢。後來我發現,來廣州一趟最大的收獲,就是我比以前會忽悠了,而且真有人信我的。
“我們那會兒可比你現在苦多了。好歹現在還有人帶著你出來,不用你自己出來蹚路。”
賈勇豎起油乎乎的大拇指,奉承說:“您十九歲就當村長了。不簡單啊。”
康樂說:“累傻小子的活兒,沒人願意幹,大夥一合計就選他吧。”
賈勇問:“我聽家在農村的同學說,村裏的政治也是政治啊。您父親是不是以前的老村幹部?您接的班?”
康樂說:“我嶽父是老支書,我接了我嶽父的班。我爸當幹部的時候,比我嶽父官大多了。”
康樂隨後說起了他父親的情況。
賈勇聽了,吃了一驚,剛含進嘴裏的另一隻蝦差一點兒沒掉出來。要不是康樂親口告訴他,他絕對不敢相信,已經一副地地道道村幹部形象的康樂,居然是高幹子弟。
康樂看著賈勇吃驚的樣子說:“我說的是真的。這種事現在聽起來稀罕,怎麽可能呢?三十年前,就是這樣。我們家老爺子找了一個村,戶口一落,卸甲歸田,扛鋤頭種地去了。”
賈勇想了想平時康樂在陳淑娜麵前的言行做派,就不覺得奇怪了。陳淑娜不僅對鄉鎮企業出身的供應商康樂客客氣氣,還大事小事都想聽聽他的意見。康樂在陳淑娜麵前也敢想敢說,常有意外驚人之語。
賈勇說:“怪不得您十九歲就當村長呢,看來您是有當幹部的基因。”
康樂說:“我喜歡讀書是隨了我爸。我小時候,我爸帶我去北京西山尋訪曹雪芹故居,我印象特別深。我們同學不上課的時候,我爸在家教我讀小說。當村幹部也是因為大家覺得我讀書多,能白話兒,趕鴨子上架。”
賈勇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到現在,我還沒有給您成交一單料器業務。”
康樂大度地說:“這不能怪你。我看你玉器成交的就很不錯。你也盡力了。”
賈勇看著康樂,遲疑地說:“可能我說的不對,您別在意,我覺得這個產品好像有那麽一點兒過時了。”
康樂說:“不用不好意思說,你說的是實情。”
康克歎了口氣接著說:“想當年,料器是北京工藝品出口的拳頭產品,我們村的村辦企業就是幹這個起家的。村裏人靠幹這個掙到了活錢。孩子上學,老人看病,家裏添置家用電器,翻蓋老房子,都從這上麵出的錢。”
談到王總、季總,陳淑娜說:“今天沒有見到周宇,也不知道季總什麽時候到廣州,王總還來不來?”
錢總給陳淑娜使個眼色,說:“王總早就來了。場館裏也沒有他什麽事可做,我安排他到郊區住幾天。今天周主任去王總那邊看看王總有什麽事情需要他辦,就沒有過來跟咱們吃飯。季總還沒到。她一到肯定先聯係你。等季總來了,我再安排王總和季總一起進場館看看。”
錢總對陳淑娜說:“你現在才是季總的第一愛將。廣西鉛鋅礦的事,非你莫屬。你推不掉的。”
想到廣西鉛鋅礦的投資規模,陳淑娜提醒錢總,說:“華藝公司現在的財務狀況也不是太好。投這麽大的一筆錢出去,全部使用自有資金恐怕有難度啊。”
錢總理所當然地說:“貸款啊。找銀行做項目融資。”
陳淑娜說:“那也得有抵押物啊。”
錢總說:“總公司那棟樓不就是抵押物嗎?”
陳淑娜不相信地問:“總公司能把那棟樓拿出來抵押嗎?”
錢總蠻有把握地說:“放心吧。我說能,就一定能。絕對是好項目。不要猶豫了。我廣藝一家吃不下來。咱們合作,總公司出大頭,做大股東,我們廣藝公司也出資占股,咱們個人也出點兒錢占小股。用不了幾年,咱們把公司做成上市公司,那就是百倍之利啊。”
陳淑娜看看於建學,想聽聽他的意見。於建學低頭不語。
陳淑娜又看看王晗,示意他說兩句。
王晗說:“我這兩年在深圳,接觸過幾個在香港做有色金屬期貨的人。我可以給你打聽打聽。”
陳淑娜又問王晗:“到時候,讓你去廣西鉛鋅礦做項目公司總經理,你去嗎?”
王晗毫不含糊地說:“那有什麽不能去的。我去比你們都適應。我當年就是在那裏當的兵。那是我第二故鄉啊。管礦工,和帶兵打仗最像了。我帶過的最有紀律的兵,就是礦工出身。我還能找一找當年的感覺。要是有五百礦工歸我管,我就過把當營長的癮;要是有一千礦工歸我管,我就過一把當團長的癮。”
錢總高興地說:“老王去最合適不過了。那裏地方政府的好多幹部都是退伍軍人。一提戰友情誼,那什麽都好說。還有,老王這酒量可以。不會喝酒在那裏吃不開。不怕你們笑話,我們去了幾次,都是被抬出來的。”
王晗有些得意,他話裏有話地說:“喝酒也要有犧牲精神。”
康樂坐在咋咋唿唿的王晗身邊一聲不吭。他看著正在剝基圍蝦皮的賈勇說:“你第一次來廣州吧?”
賈勇一邊吃一邊點了點頭。
康樂問:“吃得習慣嗎?”
賈勇說:“吃得習慣。”
康樂說:“讓你連吃兩天,你就該想老北京炸醬麵了。”
賈勇問:“您經常跑廣州嗎?”
康樂說:“我十九歲第一次跑廣州,在綠皮火車上坐了一天一夜。”
賈勇問:“您到廣州來探親?”
康樂說:“探親?我在廣州一個認識人都沒有。我們家在長江以南一個親戚也沒有。”
賈勇問:“那您到廣州來幹什麽?”
康樂說:“我們村選我當了村長。我一個愣頭青小夥子,有熱情,想帶著大家致富,聽說南方好掙錢,我想怎麽也得去看一看啊,看看有什麽生意可做,就買了張火車票來了。”
賈勇問:“找著生意了嗎?”
康樂說:“找著什麽啊。我兩眼一抹黑,誰都不認識,連廣東話都聽不懂,找一個大車店,睡了一星期大通鋪,迴北京了。
”迴去跟我們村裏人一通胡吹。把廣州吹得跟天堂一樣,遍地是錢。後來我發現,來廣州一趟最大的收獲,就是我比以前會忽悠了,而且真有人信我的。
“我們那會兒可比你現在苦多了。好歹現在還有人帶著你出來,不用你自己出來蹚路。”
賈勇豎起油乎乎的大拇指,奉承說:“您十九歲就當村長了。不簡單啊。”
康樂說:“累傻小子的活兒,沒人願意幹,大夥一合計就選他吧。”
賈勇問:“我聽家在農村的同學說,村裏的政治也是政治啊。您父親是不是以前的老村幹部?您接的班?”
康樂說:“我嶽父是老支書,我接了我嶽父的班。我爸當幹部的時候,比我嶽父官大多了。”
康樂隨後說起了他父親的情況。
賈勇聽了,吃了一驚,剛含進嘴裏的另一隻蝦差一點兒沒掉出來。要不是康樂親口告訴他,他絕對不敢相信,已經一副地地道道村幹部形象的康樂,居然是高幹子弟。
康樂看著賈勇吃驚的樣子說:“我說的是真的。這種事現在聽起來稀罕,怎麽可能呢?三十年前,就是這樣。我們家老爺子找了一個村,戶口一落,卸甲歸田,扛鋤頭種地去了。”
賈勇想了想平時康樂在陳淑娜麵前的言行做派,就不覺得奇怪了。陳淑娜不僅對鄉鎮企業出身的供應商康樂客客氣氣,還大事小事都想聽聽他的意見。康樂在陳淑娜麵前也敢想敢說,常有意外驚人之語。
賈勇說:“怪不得您十九歲就當村長呢,看來您是有當幹部的基因。”
康樂說:“我喜歡讀書是隨了我爸。我小時候,我爸帶我去北京西山尋訪曹雪芹故居,我印象特別深。我們同學不上課的時候,我爸在家教我讀小說。當村幹部也是因為大家覺得我讀書多,能白話兒,趕鴨子上架。”
賈勇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到現在,我還沒有給您成交一單料器業務。”
康樂大度地說:“這不能怪你。我看你玉器成交的就很不錯。你也盡力了。”
賈勇看著康樂,遲疑地說:“可能我說的不對,您別在意,我覺得這個產品好像有那麽一點兒過時了。”
康樂說:“不用不好意思說,你說的是實情。”
康克歎了口氣接著說:“想當年,料器是北京工藝品出口的拳頭產品,我們村的村辦企業就是幹這個起家的。村裏人靠幹這個掙到了活錢。孩子上學,老人看病,家裏添置家用電器,翻蓋老房子,都從這上麵出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