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吳說:“廣州人很有意思,我們那裏,你可以跟出租車司機商量,不要發票,不打表,給他加些錢。廣州出租車司機還不接受。你跟他說不打表,他覺得你不講規矩。他們寧可去市政府提意見,也不接受私下結賬的方式。所以你在這裏打車的時候,你不要跟司機講價錢。他們聽普通話有困難,弄不好還兇你一頓。
“咱們這裏有洗澡間,洗澡很方便。在廣州,這個季節要是不能洗澡太難受了。總之,這個地方性價比是非常高的。咱們又不是領導,領導都要住一天一千多、兩千的房間,有的還要住商務套間,那就更貴了,人家要談大客戶,要麵子嘛。我們這樣就可以了。”
賈勇看著教訓自己半天的老吳說:“您不是領導嗎?我看您就是這裏的負責人。”
老吳眨眨眼睛,笑著說:“我哪是什麽領導啊?我就是個外貿員,捎帶手地給大家搞搞後勤。”
賈勇說:“我看您資曆這麽老,對業務這麽熟悉,我覺得您應該是個領導。”
老吳帶著懷舊的傷感說:“你這小夥子蠻靈光的。這麽多年了,看來我的架子還沒倒。不瞞你說,我以前確實也在杭藝公司的幾個科室裏當過科長。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我們那個時候選人用人的標準跟現在不一樣。那個時候,選幹部,首先看的是人品。什麽是人品?在單位裏能不能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說話辦事情,講究實事求是,不說大話,不妄言。摟著點兒,留點兒餘地。在處理集體和個人的關係時,把集體放在第一位,把別人的利益往前擺一擺,把自己的利益往後擺一擺。那個時候的風氣是同事之間互諒互讓的。你要是處處跟別人爭利益,那你就不要當幹部了。”
老吳說:“杭藝公司改製的時候,搞了個競聘上崗。杭藝公司本身沒有什麽資源,能調動大家積極性的,就是那麽幾個科經理的位子了。所有的科經理全都下來,把崗位空出來,搞全員競聘。越是像我這種以前幹過的人,越謹小慎微,越是沒幹過的人,想嚐嚐當領導滋味的人,把調子唱的越高。這麽著我就下來了。”
老吳歎了一口氣,情緒低落地說:“新的部門經理一上任,就搞自由組合,像我這樣以前做過行政工作的人,放不下架子,哪個組合都不願意要我。我就自己單幹。我們杭藝搞大包幹,核算到人的,所有的營銷費用自己承擔,社會保險自己交,連做業務的營業稅、流轉稅,所得稅,都核算到人,還要上交公司管理費,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賈勇聽著像天方夜譚一樣,他問老吳:“那都這樣了,大家都成個體戶了,幹脆就幹個體戶,自己搞個皮包公司得了。您為什麽不自己幹呢?”
老吳迴憶著說:“我大學一畢業就到杭藝來工作了。那個時候能夠進全民所有製企業是一件很讓人自豪的事情呢。給自己幹嘛,心裏麵總感覺沒有底,沒有了靠山。雖然現在這個山也沒有讓我靠上。”
賈勇為老吳惋惜,說:“您就是自己不願意擔風險,您也可以搞管理嘛。浙江遍地工廠,像您這樣有國有企業管理經驗的幹部,說不定民營企業更需要呢?您從管理幹部轉型做外貿員,難度有點兒大。”
老吳若有所思地說:“親戚裏麵就有搞箱包廠子的,想讓我去搞管理。我在這裏還能混得下去,懶得動了。等什麽時候人家下逐客令,再說吧。”
賈勇半開玩笑地說:“我看您是對杭藝的感情太深了。您是不是怕您離開了杭藝,杭藝就散架子了。”
老吳說:“我要是離開了杭藝,我也會老想著它,老惦記著它怎麽樣了。其實我哪裏有那麽大的本事?我在不在,它該散架子都會散架子。我雖然不是杭藝的創始人,但我畢竟是來的比較早的一批人,是進杭藝的第一批大學生。就是杭藝倒了,我也想看著它倒,知道它是怎麽倒的,不想讓它倒得不明不白。”
賈勇說:“您這麽說,就還是不希望它倒掉。杭藝應該有您這樣的領導。有您這樣的領導在,杭藝才有凝聚力。”
老吳說:“你這小夥子蠻會講話嘛。其實當領導自然有當領導的好處,不當領導也有不當領導的好處。不當領導嘛,我們做做業務,數數鈔票就好了。不用喝酒啊,應酬啊,把身體都喝壞掉了,沒意思的。再說,現在當領導做的一些事情,我也搞不來。”
賈勇一副不相信的表情,說:“還有您這樣的老外貿員搞不來的?”
老吳搖著頭說:“搞不來。我們杭藝的一把手過兩天也要到廣州來。你隻要見他一麵,你就能對杭藝現在的風格了解得八九不離十了。到時候,他少不了又要跟你們華藝總公司的一把手王一騰見麵的。這迴來,他會把新招聘的一個外貿員引薦給你們王總。”
賈勇問:“一個外貿員,又是新招聘的,還要這麽正式地引薦給王總?”
老吳看著賈勇不相信的樣子,點撥道:“那當然不是普通的外貿員了。據說人家以前做過地方電視台的主持人呢。”
賈勇不理解地說:“做外貿,不用那麽講究外貌吧?”
老吳說:“華藝總公司雖然江河日下,今非昔比了。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最後那一點兒貴金屬配額資源還是有人盯著的。”
賈勇問:“您這迴在哪個展廳?”
老吳說:“我在輕工業品廳,做聖誕用品。你做什麽產品?在哪個廳?”
賈勇說:“我在工藝品廳,做玉石擺件。”
老吳說:“那是你們北京的地方特色產品。這個誰也做不過你們北京人的。”
賈勇謙虛兩句,說:“也不見得吧。聽說這兩年遼寧、河南、福建都有做的。”
老吳說:“他們都是原料產地,論加工品質哪裏能和你們北京比啊。這迴帶了些精品過來?”
賈勇說:“我們陳經理的意思,要做就做精品。”
“咱們這裏有洗澡間,洗澡很方便。在廣州,這個季節要是不能洗澡太難受了。總之,這個地方性價比是非常高的。咱們又不是領導,領導都要住一天一千多、兩千的房間,有的還要住商務套間,那就更貴了,人家要談大客戶,要麵子嘛。我們這樣就可以了。”
賈勇看著教訓自己半天的老吳說:“您不是領導嗎?我看您就是這裏的負責人。”
老吳眨眨眼睛,笑著說:“我哪是什麽領導啊?我就是個外貿員,捎帶手地給大家搞搞後勤。”
賈勇說:“我看您資曆這麽老,對業務這麽熟悉,我覺得您應該是個領導。”
老吳帶著懷舊的傷感說:“你這小夥子蠻靈光的。這麽多年了,看來我的架子還沒倒。不瞞你說,我以前確實也在杭藝公司的幾個科室裏當過科長。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我們那個時候選人用人的標準跟現在不一樣。那個時候,選幹部,首先看的是人品。什麽是人品?在單位裏能不能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說話辦事情,講究實事求是,不說大話,不妄言。摟著點兒,留點兒餘地。在處理集體和個人的關係時,把集體放在第一位,把別人的利益往前擺一擺,把自己的利益往後擺一擺。那個時候的風氣是同事之間互諒互讓的。你要是處處跟別人爭利益,那你就不要當幹部了。”
老吳說:“杭藝公司改製的時候,搞了個競聘上崗。杭藝公司本身沒有什麽資源,能調動大家積極性的,就是那麽幾個科經理的位子了。所有的科經理全都下來,把崗位空出來,搞全員競聘。越是像我這種以前幹過的人,越謹小慎微,越是沒幹過的人,想嚐嚐當領導滋味的人,把調子唱的越高。這麽著我就下來了。”
老吳歎了一口氣,情緒低落地說:“新的部門經理一上任,就搞自由組合,像我這樣以前做過行政工作的人,放不下架子,哪個組合都不願意要我。我就自己單幹。我們杭藝搞大包幹,核算到人的,所有的營銷費用自己承擔,社會保險自己交,連做業務的營業稅、流轉稅,所得稅,都核算到人,還要上交公司管理費,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賈勇聽著像天方夜譚一樣,他問老吳:“那都這樣了,大家都成個體戶了,幹脆就幹個體戶,自己搞個皮包公司得了。您為什麽不自己幹呢?”
老吳迴憶著說:“我大學一畢業就到杭藝來工作了。那個時候能夠進全民所有製企業是一件很讓人自豪的事情呢。給自己幹嘛,心裏麵總感覺沒有底,沒有了靠山。雖然現在這個山也沒有讓我靠上。”
賈勇為老吳惋惜,說:“您就是自己不願意擔風險,您也可以搞管理嘛。浙江遍地工廠,像您這樣有國有企業管理經驗的幹部,說不定民營企業更需要呢?您從管理幹部轉型做外貿員,難度有點兒大。”
老吳若有所思地說:“親戚裏麵就有搞箱包廠子的,想讓我去搞管理。我在這裏還能混得下去,懶得動了。等什麽時候人家下逐客令,再說吧。”
賈勇半開玩笑地說:“我看您是對杭藝的感情太深了。您是不是怕您離開了杭藝,杭藝就散架子了。”
老吳說:“我要是離開了杭藝,我也會老想著它,老惦記著它怎麽樣了。其實我哪裏有那麽大的本事?我在不在,它該散架子都會散架子。我雖然不是杭藝的創始人,但我畢竟是來的比較早的一批人,是進杭藝的第一批大學生。就是杭藝倒了,我也想看著它倒,知道它是怎麽倒的,不想讓它倒得不明不白。”
賈勇說:“您這麽說,就還是不希望它倒掉。杭藝應該有您這樣的領導。有您這樣的領導在,杭藝才有凝聚力。”
老吳說:“你這小夥子蠻會講話嘛。其實當領導自然有當領導的好處,不當領導也有不當領導的好處。不當領導嘛,我們做做業務,數數鈔票就好了。不用喝酒啊,應酬啊,把身體都喝壞掉了,沒意思的。再說,現在當領導做的一些事情,我也搞不來。”
賈勇一副不相信的表情,說:“還有您這樣的老外貿員搞不來的?”
老吳搖著頭說:“搞不來。我們杭藝的一把手過兩天也要到廣州來。你隻要見他一麵,你就能對杭藝現在的風格了解得八九不離十了。到時候,他少不了又要跟你們華藝總公司的一把手王一騰見麵的。這迴來,他會把新招聘的一個外貿員引薦給你們王總。”
賈勇問:“一個外貿員,又是新招聘的,還要這麽正式地引薦給王總?”
老吳看著賈勇不相信的樣子,點撥道:“那當然不是普通的外貿員了。據說人家以前做過地方電視台的主持人呢。”
賈勇不理解地說:“做外貿,不用那麽講究外貌吧?”
老吳說:“華藝總公司雖然江河日下,今非昔比了。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最後那一點兒貴金屬配額資源還是有人盯著的。”
賈勇問:“您這迴在哪個展廳?”
老吳說:“我在輕工業品廳,做聖誕用品。你做什麽產品?在哪個廳?”
賈勇說:“我在工藝品廳,做玉石擺件。”
老吳說:“那是你們北京的地方特色產品。這個誰也做不過你們北京人的。”
賈勇謙虛兩句,說:“也不見得吧。聽說這兩年遼寧、河南、福建都有做的。”
老吳說:“他們都是原料產地,論加工品質哪裏能和你們北京比啊。這迴帶了些精品過來?”
賈勇說:“我們陳經理的意思,要做就做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