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賴可惡嗎?
當然是極其可惡的!
尤其是那種明明有錢還不還人家救命錢的老賴, 更是可惡至極!
然而再會耍橫的老賴也抵不過國家機器,有得是辦法能整得你求死不能, 尤其是這可是封建社會, 某些時候真的是一刀的事情。
至於冤枉,昏君, 之類的事。
嗬嗬!
曆朝曆代哪有沒有被冤枉的人, 皇上也是人, 明君同樣是人, 是人就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而且皇上活著的時候, 也沒人敢拿手指指著他說昏君。
在別人眼裏這追繳國庫銀子的事情是個燙山芋, 但胤祦卻不急不慢, 在所有人的注目下胤祦按計劃行事。
結果可想而知, 除了母族妻族,就沒幾個人還銀子,而讓其他人都忌憚的“催債小隊”也沒影。在胤祦又登門拜訪一圈後, 依然沒人還銀子, 就在所有的人都以為理郡王胤祦是黔驢技窮,在一旁看笑話的時候,亮瞎眾人的“催債小隊”閃亮登場!
人數不多, 一共隻有二十五人。
然而“催債小隊”隊員的名字, 卻讓所有人都麵麵相覷,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胤祦將二十五人分成了五小隊,每隊五人,自由組合, 然後在院子大堂豎起一塊門板,上麵劃著一個表格,一個很簡單的表格,隻要識字的人都能看懂,就是每隊追迴國庫銀子的統計表。
“你們都是皇孫,也都長大成人可以為大清江山社稷做貢獻,所謂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皇上不好意思去好,就要你們這些孫子為皇上排憂解難。”胤祦笑眯眯的說道。
隨後早就準備好的賬本交給了五小隊,每小隊一本,上麵寫的人都是胤祦精心挑選出來的。都是這些人的親朋好友,比如太子胤礽的庶長子弘旺手裏的那本,上麵就寫著赫舍裏氏一族、瓜爾佳氏一族、李佳氏一族、林氏一族……等和太子有關人士的欠款。
二十五個人麵麵相覷,除了早被胤祦通氣過的弘晞外,其他人心裏都沉甸甸的,畢竟追繳國庫銀子的事情鬧得那麽大他們就算還小還在上書房讀書,但也是有所耳聞的,知道這是一件麻煩事,隻是沒有想到理郡王會交給他們。
這……
弘旺委婉的說道:“三叔,我們每天都要去上書房讀書。”以上書房那變tai的課程表而言,他們哪有那功夫去催債呀,而且也不想接過這事。
胤祦依然笑眯眯的說道:“你們放心,我問過上書房的夫子,該教你們的都已經教了,你們現在需要的不是讀書而是實踐,畢竟你們現在一個個不是已經大婚辦事就是即將指嫡福晉,日後都是要為皇上分憂解難的。此事我以上奏過皇上,皇上也是同意的,還抽調了兩百禁軍侍衛來聽候你們差遣。並且但凡你們要迴一百兩銀子就有一兩銀子做獎賞,大家要努力喲,讓皇上看看你們的本事。”
話都讓胤祦說完了,他們還能說什麽?
當然不是胤祦說話滴水不漏,而是弘旺等人年紀小沒經驗很容易被胤祦忽悠過去。
“我很看好你們,加油喲!”胤祦拍了拍弘旺等人的肩膀,然後笑眯眯的走出了院子,去了隔壁的戶部。
“三伯,怎麽能……”這麽無賴,把這事甩給他們。
誠郡王胤祉的嫡長子弘晟嘟嘴小聲的嘀咕道,隨後又仗著自己和弘晞關係最好問道:“弘晞哥哥,三伯是怎麽想的呀?”
弘晞斜眼看了弘晟一眼,笑著說道:“阿瑪這是給我們一個在汗阿瑪麵前表現的機會,我阿瑪準備在這事後為我請封世子之位,沒有功勞,如何有資格成為郡王世子。”說完弘晞也不管這話對別人會造成多大的衝擊,而是晃了晃手中的賬本“我先去想辦法去了,你加油!”說完就帶著分到他那組的其他四人,去了旁邊的一間屋子裏,商量如何追討銀子。
瞧著弘晞略顯瀟灑的背影,嗯,弘晞的確是比較瀟灑,一來是他是從乾隆朝重生迴來的,見過大風大浪,對於追討銀子的事情當年也是親眼看見的,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經驗,知道很多人的底細,又因為提前知道了這事,心裏已經有了些主意。二來也是他現在的身份是皇孫,是理郡王嫡長子,一個還未指婚的皇孫,沒有必要做得完美,搞砸了頭上還有阿瑪理郡王胤祦和汗阿法皇上了。
可其他人就沒有弘晞這樣的底氣了,原本某幾個人還想著出工不出力,但聽弘晞那麽一說,心裏頓時就亂了。
這一次被胤祦點名的,不管是嫡出還是庶出,看起來如果未來不出錯那麽都是有可能繼承自己阿瑪的爵位,但不是誰都是像莊親王博果鐸那樣倒黴,身下隻有一個兒子,還是諾敏該他開掛才有的,其他人都是有競爭者的。
弘旺、弘昇、弘曙不必說他們是庶出,雖然是長子,可現在大清可還沒有乾隆朝後期整出的鐵帽子王以及皇上的兒子肯定能封親王的事情,現在皇上的兒子都不一定能當上親王郡王,更何況是其他人。
不說弘旺,就說六阿哥胤祺的庶長子弘昇,先不說他身後那些同父異母的弟弟的虎視眈眈,就算日後胤祺成為了和碩親王,並且弘昇能成為繼承人,隻要上麵的皇上對他不滿意對這事不高興,他是庶出就是現成的理由,給點麵子的給個貝勒貝子,要是不給臉麵完全可以直接除爵。
畢竟曆朝曆代,除了太子之位外,其他爵位的明文規定都是嫡子才有資格繼承,庶子是沒有資格的。
現在就有一個活生生現成的例子。
誰呀?
皇上的親弟弟恭親王常寧,他病逝後因為沒有嫡子,並且和皇上的關係不怎麽樣,他的幾個活著長大成年的兒子都是那種略紈絝的類型,沒幹出什麽大壞事來,可身上也沒有什麽功績。
於是恭親王的爵位,最後成了貝勒。
如果隻是單看這事,看起來是沒什麽問題的。
可問題是恭親王常寧和裕親王福全可是前後差不了幾個月接連病逝的,結果裕親王的兒子保泰在福全死後立馬繼承了裕親王的爵位,可恭親王的兒子海善卻隔了大半年最後才繼承了貝勒之位。
此事一出,要說沒有半點影響是不可能,這宗室裏多得是沒有嫡子有爵位的人家,包括皇子在內。
不是當事人是猜想不到他們內心的複雜心情,那是既憤怒、無可奈何又隱約擔憂。
弘昱、弘晟和弘暉等人雖然是嫡子,沒這方麵的擔憂,可問題是誰能保證嫡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了,現在大清朝還沒以為嫡子繼承皇位。另外了,嫡子的身份的確稍微高貴一些,但問題是有些人家嫡子也有很多個,有同父同母的也有同父異母的,誰能保證爵位就能落到自己頭上,就算阿瑪同意了,還有皇上那一關了。
然而之前眾皇子出宮建府,卻一個都沒有封爵位,就表明了皇上的態度,沒有拿得出手的功勞,連皇子都沒爵位,更何況是他們這些皇孫。
是出工不出力,或者是幹脆告病,給人留下一個庸俗、怕事、體弱、沒擔當的印象,還是努力幹活,在皇上麵前狠狠的刷一波存在感,刷一些功績,為日後爵位的繼承打下一個好基礎?
很多人心裏都迷茫了。
皇家的孩子再早熟聰明懂事,除了弘晞這種重生迴來的“老人家”外,其他人年紀和經曆擺在那裏,哪裏能那麽容易一下子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
因此第一天除了早有心理準備的弘晞,領著小隊的四人真商量出來了一些事情外,其他人都渾渾噩噩,看完賬本,對自己要追債的人是誰有個印象後,就離開了小院迴家去了,他們需要最信任的父母給自己拿一個主意。
弘晞不管他們,身下有兩個親兄弟,弘晞是既高興又擔憂。高興是高興自己額捏的地位穩固,三個嫡子也能讓某些膽大包天的人歇了那齷齪的心思,他們三兄弟的安全指數都直線上升。
但作為一個上輩子幼年時因為皇長孫之位,被自己父母怠慢過留下一些心理陰影的孩子,又見證過胤禛胤禎親兄弟相爭的事情,弘晞是有些擔心未來這些弟弟會不會因為皇位和他爭得你死我活。
當然害自己親兄弟的想法肯定是沒有的,隻是弘晞到底是成年人,想得比較遠,從上輩子的事跡就可以看得出來弘晞可不是坐著什麽事情都不幹任人宰割的那種人,必要的時候他不介意效仿胤礽。
所以這事對弘晞而言也是一個機會,一個確立自己世子之位的機會,隻要自己足夠強大並且有大義在手,弘晞有自信壓下底下的弟弟們,無論是同母還是異母。
因此不管是站在哪一個角度上講,弘晞對這事都非常認真,不求做得完美無缺,但也要讓所有人都看見他的能力。
當然是極其可惡的!
尤其是那種明明有錢還不還人家救命錢的老賴, 更是可惡至極!
然而再會耍橫的老賴也抵不過國家機器,有得是辦法能整得你求死不能, 尤其是這可是封建社會, 某些時候真的是一刀的事情。
至於冤枉,昏君, 之類的事。
嗬嗬!
曆朝曆代哪有沒有被冤枉的人, 皇上也是人, 明君同樣是人, 是人就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而且皇上活著的時候, 也沒人敢拿手指指著他說昏君。
在別人眼裏這追繳國庫銀子的事情是個燙山芋, 但胤祦卻不急不慢, 在所有人的注目下胤祦按計劃行事。
結果可想而知, 除了母族妻族,就沒幾個人還銀子,而讓其他人都忌憚的“催債小隊”也沒影。在胤祦又登門拜訪一圈後, 依然沒人還銀子, 就在所有的人都以為理郡王胤祦是黔驢技窮,在一旁看笑話的時候,亮瞎眾人的“催債小隊”閃亮登場!
人數不多, 一共隻有二十五人。
然而“催債小隊”隊員的名字, 卻讓所有人都麵麵相覷,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胤祦將二十五人分成了五小隊,每隊五人,自由組合, 然後在院子大堂豎起一塊門板,上麵劃著一個表格,一個很簡單的表格,隻要識字的人都能看懂,就是每隊追迴國庫銀子的統計表。
“你們都是皇孫,也都長大成人可以為大清江山社稷做貢獻,所謂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皇上不好意思去好,就要你們這些孫子為皇上排憂解難。”胤祦笑眯眯的說道。
隨後早就準備好的賬本交給了五小隊,每小隊一本,上麵寫的人都是胤祦精心挑選出來的。都是這些人的親朋好友,比如太子胤礽的庶長子弘旺手裏的那本,上麵就寫著赫舍裏氏一族、瓜爾佳氏一族、李佳氏一族、林氏一族……等和太子有關人士的欠款。
二十五個人麵麵相覷,除了早被胤祦通氣過的弘晞外,其他人心裏都沉甸甸的,畢竟追繳國庫銀子的事情鬧得那麽大他們就算還小還在上書房讀書,但也是有所耳聞的,知道這是一件麻煩事,隻是沒有想到理郡王會交給他們。
這……
弘旺委婉的說道:“三叔,我們每天都要去上書房讀書。”以上書房那變tai的課程表而言,他們哪有那功夫去催債呀,而且也不想接過這事。
胤祦依然笑眯眯的說道:“你們放心,我問過上書房的夫子,該教你們的都已經教了,你們現在需要的不是讀書而是實踐,畢竟你們現在一個個不是已經大婚辦事就是即將指嫡福晉,日後都是要為皇上分憂解難的。此事我以上奏過皇上,皇上也是同意的,還抽調了兩百禁軍侍衛來聽候你們差遣。並且但凡你們要迴一百兩銀子就有一兩銀子做獎賞,大家要努力喲,讓皇上看看你們的本事。”
話都讓胤祦說完了,他們還能說什麽?
當然不是胤祦說話滴水不漏,而是弘旺等人年紀小沒經驗很容易被胤祦忽悠過去。
“我很看好你們,加油喲!”胤祦拍了拍弘旺等人的肩膀,然後笑眯眯的走出了院子,去了隔壁的戶部。
“三伯,怎麽能……”這麽無賴,把這事甩給他們。
誠郡王胤祉的嫡長子弘晟嘟嘴小聲的嘀咕道,隨後又仗著自己和弘晞關係最好問道:“弘晞哥哥,三伯是怎麽想的呀?”
弘晞斜眼看了弘晟一眼,笑著說道:“阿瑪這是給我們一個在汗阿瑪麵前表現的機會,我阿瑪準備在這事後為我請封世子之位,沒有功勞,如何有資格成為郡王世子。”說完弘晞也不管這話對別人會造成多大的衝擊,而是晃了晃手中的賬本“我先去想辦法去了,你加油!”說完就帶著分到他那組的其他四人,去了旁邊的一間屋子裏,商量如何追討銀子。
瞧著弘晞略顯瀟灑的背影,嗯,弘晞的確是比較瀟灑,一來是他是從乾隆朝重生迴來的,見過大風大浪,對於追討銀子的事情當年也是親眼看見的,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經驗,知道很多人的底細,又因為提前知道了這事,心裏已經有了些主意。二來也是他現在的身份是皇孫,是理郡王嫡長子,一個還未指婚的皇孫,沒有必要做得完美,搞砸了頭上還有阿瑪理郡王胤祦和汗阿法皇上了。
可其他人就沒有弘晞這樣的底氣了,原本某幾個人還想著出工不出力,但聽弘晞那麽一說,心裏頓時就亂了。
這一次被胤祦點名的,不管是嫡出還是庶出,看起來如果未來不出錯那麽都是有可能繼承自己阿瑪的爵位,但不是誰都是像莊親王博果鐸那樣倒黴,身下隻有一個兒子,還是諾敏該他開掛才有的,其他人都是有競爭者的。
弘旺、弘昇、弘曙不必說他們是庶出,雖然是長子,可現在大清可還沒有乾隆朝後期整出的鐵帽子王以及皇上的兒子肯定能封親王的事情,現在皇上的兒子都不一定能當上親王郡王,更何況是其他人。
不說弘旺,就說六阿哥胤祺的庶長子弘昇,先不說他身後那些同父異母的弟弟的虎視眈眈,就算日後胤祺成為了和碩親王,並且弘昇能成為繼承人,隻要上麵的皇上對他不滿意對這事不高興,他是庶出就是現成的理由,給點麵子的給個貝勒貝子,要是不給臉麵完全可以直接除爵。
畢竟曆朝曆代,除了太子之位外,其他爵位的明文規定都是嫡子才有資格繼承,庶子是沒有資格的。
現在就有一個活生生現成的例子。
誰呀?
皇上的親弟弟恭親王常寧,他病逝後因為沒有嫡子,並且和皇上的關係不怎麽樣,他的幾個活著長大成年的兒子都是那種略紈絝的類型,沒幹出什麽大壞事來,可身上也沒有什麽功績。
於是恭親王的爵位,最後成了貝勒。
如果隻是單看這事,看起來是沒什麽問題的。
可問題是恭親王常寧和裕親王福全可是前後差不了幾個月接連病逝的,結果裕親王的兒子保泰在福全死後立馬繼承了裕親王的爵位,可恭親王的兒子海善卻隔了大半年最後才繼承了貝勒之位。
此事一出,要說沒有半點影響是不可能,這宗室裏多得是沒有嫡子有爵位的人家,包括皇子在內。
不是當事人是猜想不到他們內心的複雜心情,那是既憤怒、無可奈何又隱約擔憂。
弘昱、弘晟和弘暉等人雖然是嫡子,沒這方麵的擔憂,可問題是誰能保證嫡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了,現在大清朝還沒以為嫡子繼承皇位。另外了,嫡子的身份的確稍微高貴一些,但問題是有些人家嫡子也有很多個,有同父同母的也有同父異母的,誰能保證爵位就能落到自己頭上,就算阿瑪同意了,還有皇上那一關了。
然而之前眾皇子出宮建府,卻一個都沒有封爵位,就表明了皇上的態度,沒有拿得出手的功勞,連皇子都沒爵位,更何況是他們這些皇孫。
是出工不出力,或者是幹脆告病,給人留下一個庸俗、怕事、體弱、沒擔當的印象,還是努力幹活,在皇上麵前狠狠的刷一波存在感,刷一些功績,為日後爵位的繼承打下一個好基礎?
很多人心裏都迷茫了。
皇家的孩子再早熟聰明懂事,除了弘晞這種重生迴來的“老人家”外,其他人年紀和經曆擺在那裏,哪裏能那麽容易一下子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
因此第一天除了早有心理準備的弘晞,領著小隊的四人真商量出來了一些事情外,其他人都渾渾噩噩,看完賬本,對自己要追債的人是誰有個印象後,就離開了小院迴家去了,他們需要最信任的父母給自己拿一個主意。
弘晞不管他們,身下有兩個親兄弟,弘晞是既高興又擔憂。高興是高興自己額捏的地位穩固,三個嫡子也能讓某些膽大包天的人歇了那齷齪的心思,他們三兄弟的安全指數都直線上升。
但作為一個上輩子幼年時因為皇長孫之位,被自己父母怠慢過留下一些心理陰影的孩子,又見證過胤禛胤禎親兄弟相爭的事情,弘晞是有些擔心未來這些弟弟會不會因為皇位和他爭得你死我活。
當然害自己親兄弟的想法肯定是沒有的,隻是弘晞到底是成年人,想得比較遠,從上輩子的事跡就可以看得出來弘晞可不是坐著什麽事情都不幹任人宰割的那種人,必要的時候他不介意效仿胤礽。
所以這事對弘晞而言也是一個機會,一個確立自己世子之位的機會,隻要自己足夠強大並且有大義在手,弘晞有自信壓下底下的弟弟們,無論是同母還是異母。
因此不管是站在哪一個角度上講,弘晞對這事都非常認真,不求做得完美無缺,但也要讓所有人都看見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