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那拉貴人的事情, 皇宮裏因大阿哥成親娶嫡福晉的喜氣立馬就被衝散得幹幹淨淨,這讓大阿哥夫婦不高興了好一段時間, 同時自然也讓看不慣惠妃母子的人高興了很久, 一直到臘月大阿哥夫婦臉上才總算是有了一些笑容。
不過好景不長,惠妃和大阿哥還沒忘卻之前那拉氏事件的沒臉了。出了正月, 不怕死的禦史郭繡彈劾戶部尚書佛倫、侍郎傅拉塔與大學士明珠、餘國柱等結黨營私、交通聲氣、糜帑分肥。
皇上接到郭繡的彈劾後震怒不已, 按照彈劾奏折上麵寫的人來看, 朝廷上很多重臣都在上麵, 皇上是知道納蘭明珠仗著自己的寵愛結黨營私的, 這原本就在他的允許之內的, 誰讓納蘭明珠之前表現得太好了, 無論是誅鼇拜還是平三藩納蘭明珠事事都說道了皇上的心坎上。
為了不再出現自己的決定被朝臣當場否決, 讓他下不來台麵的事情發生,皇上容忍了納蘭明珠的結黨營私。可皇上沒有想到的是納蘭明珠結得黨竟然如此之多,尤其是戶部尚書侍郎還有史部尚書等人竟然都在其中, 之前大阿哥胤褆成親後已經按照他的喜好去了兵部, 史戶兵抱在一團,完全的威脅到了皇上的統治,因此皇上當場就將這些人下了獄, 另外派人調查此事。
這種幾乎席卷到小半個朝廷重臣的事情, 根本就瞞不住也沒法瞞,很快後宮就接到了消息。惠妃當初失態將手中的茶杯掉在了地上,她能在後宮坐穩四妃的位置除了自己的智商外,絕大一部分是靠的大阿哥胤褆和納蘭明珠。
她之前滿意大福晉人選也是因為如此, 大阿哥胤褆手裏的勢力越大她在後宮的地位就越穩,至於納蘭明珠說句實在的話,因為是堂叔說重要爺重要,但絕對沒有自己和大阿哥重要。惠妃失態並非因為納蘭明珠下獄的事情,而是擔心大阿哥胤褆被這些人連累。
大清的宗室製度很奇葩,宗室親王郡王級別的無旨是不能出京城的,從這一點看這是防止宗親作亂。可另外一方麵大清的王爺又可以掌旗,像安親王嶽樂是滿洲正藍旗的旗主,滿洲正藍旗的事情全歸他管,無論是政治、民生、軍事都歸安親王嶽樂管,按照這個來看這安親王嶽樂手裏的權利就極大的,整個一小型的土皇帝。
不說皇上剛剛登基,就是皇上平了三藩後,也不敢隨便對安親王嶽樂亂來,還是等著安親王嶽樂死後,將滿洲正藍旗旗主的位置交給簡親王雅布,等著雅布將滿洲正藍旗的事務抓到手裏後,皇上時隔十年才開始對付安親王嶽樂他們那一家,足以說明當時的安親王嶽樂勢力有多大。
也正是因為宗室的某些人權勢過大,這大清官職又是有限的,因此在皇上的親兒子們一個個長大開始參與國家政務後,皇上雖然分撥佐領讓其各有屬下之人,也安排了兒子們的去處,但正兒八經的職務卻沒給過幾個。
都是口頭上說,讓xxx去掌理xxx的事務,實際上是沒有具體的品級的,換而言之拋開皇上親子這一因素,他們比底下的九品芝麻小官都還不如了。因此實際上這事操作起來是非常有差異的,能力強的皇子能將整個部門都拉入自己的陣營中,能力差的皇子那就隻能在那個部門做吉祥物了。
皇上吃過沒有權勢的苦的,因此皇上對於兵權很看重,原本兵權就很敏感,而大阿哥胤褆選擇去兵部掌管事務就更讓人敏感了,好在大阿哥胤褆一向表現出來的就是勇武有力文采不足,選擇兵部的確是他按照自身能力的選擇,隻有在兵部大阿哥才能夠如魚得水,總不可能就為了避嫌選擇其他文縐縐的部門,然後自己當部門的吉祥物一輩子庸碌無為吧!
別說大阿哥是立誌於和太子胤礽爭奪皇位的男人,就算沒這誌向,也有自己的抱負,至少不能愧對於身份和自身的學識。
也因此雖然大阿哥胤褆現在說是在兵部混,可事實上他根本就沒有沾到一點兵部的權和勢,現在還在和兵部的那些老油條鬥智鬥勇來著。
這個時候作為大阿哥的鐵杆和嶽父納蘭明珠和科爾坤出了事,對大阿哥來說完全是一種災難性的打擊。不但其他外力支持會沒有,就連最重要的自己本身也會被連累。
不過現在皇上顯然並沒有打壓大阿哥的想法,他對自己的長子胤褆還是挺喜歡的,尤其是看見他健壯的身子就高興。大阿哥雖然偏武,但滿人原本就是馬背上打下來的天下,這點小缺點根本就不叫事。剛剛建國的時候文盲不要太多,就是現在朝廷上的滿大臣蒙古大臣識字倒是識的,可讓他們拽幾句斯文的話,那些人可說不出來。
因此中午的時候皇上就讓大阿哥胤褆單獨陪自己吃了一頓飯,以示恩寵,這以前可是太子胤礽獨享的恩寵。其實這事就是皇上向其他人表明,雖然納蘭明珠被他下獄了,但大阿哥他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愛著。
可饒是如此皇宮裏的惠妃和大阿哥夫婦也心驚膽戰著,尤其是大福晉聽到自己的阿瑪下獄後更是一時之間受不住著噩耗暈倒了過去。
惠妃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雖然表麵上挺關心的,但心裏卻咒罵了大福晉好幾句。原來沒成親之前惠妃是挺滿意伊爾根覺羅氏的,但所謂的遠香近臭,伊爾根覺羅氏和大阿哥成親後,惠妃反而沒有那麽喜歡她了。
果然婆媳關係自古就是一個讓人捉摸不透的難題。
其實惠妃不滿大福晉的原因很簡單,先不說那拉貴人事件,就看著大阿哥和大福晉那麽恩愛,偶爾大阿哥還不經意的在惠妃麵前維護大福晉,惠妃心裏就一陣的不痛快,感覺兒子沒以前那麽貼心了,有了媳婦忘了額捏。
大福晉去年十月嫁進來,到現在滿打滿算也才和大阿哥成親三個多月,然而這三個多月來大阿哥完全是獨寵大福晉,除了大福晉月事來了外,都是歇在大福晉屋子裏的,即便是沒有歇在大福晉屋子也是潔身自好的睡著書房,將惠妃之前給大阿哥的兩個侍妾當做了無物。
雖然理智在講惠妃知道大阿哥這是在憋著一口氣要和大福晉搶先弄出嫡長孫來,可感情上講惠妃完全接受不了,總感覺有了大福晉後,她這個做額捏的就插不了大阿哥事的手了,這讓惠妃非常的不爽。
再加上之前大福晉那個看向惠妃“質疑”般的眼神,和大福晉每次麵對她總是規矩有餘親密不足的感覺,自然讓惠妃心裏對大福晉有了意見。
不過現在也隻是有意見而已,惠妃還是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的,現在最重要的除了讓大阿哥在兵部立足外,就是生下嫡長孫來。因此惠妃從來沒有在其他人麵前表現出她對大福晉有意見。
這會兒聽到大福晉暈倒了過去,惠妃更是對大福晉不滿,覺得她上不了台麵,這種時候能暈倒嗎?暈倒了又不能解決任何的問題,這種時候大福晉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向她一樣穩住,穩住大阿哥居住的乾一所,不要造成更多更大的錯誤來,同時也要防止別人暗中下手潑髒水給自己。
可不管惠妃在心裏怎麽咒罵大福晉,人已經是她兒媳婦了,這個時候大福晉也暈倒了過去,惠妃隻能將身邊得力的嬤嬤派去乾一所,然後讓人去請太醫。
出了這麽大的事,後宮讓人都盯著惠妃哪裏和乾一所,對於這些事情自然都是知道的,很多人都像惠妃那樣對大福晉的評價下降了一個等級,覺得她有些不堪大用。
隻有諾敏神秘的笑了笑,恰好這笑容被泰芬看見了,有些不解的問道:“額捏,難不成不是這樣?”
自從五阿哥胤禛落水後,覺悟的可不止胤祦一個人,泰芬也開始關注起後宮外的事情來。諾敏也不阻止她,不管泰芬日後是遠嫁蒙古還是皇上開恩留在京城,想要過的好還得自己努力,作為公主也是要有眼力的,不管你多飛揚跋扈其實都是沒有問題的,隻要不找死般的和皇上對著幹就行了。
“當然不是!”諾敏一臉理所當然的說道:“就算大福晉正是聽到科爾坤被皇上下獄的事情暈倒了過去,可她身邊的奴才難不成是蠢貨呀! 我記得大福晉這次嫁入皇宮可陪嫁了兩個嬤嬤四個丫鬟,這些人都是大福晉的心腹能被選為陪嫁肯定都是有本事的人,即便是大福晉暈倒了過去這消息也不可能瞬間就傳的沸沸揚揚。”
泰芬想了想這話倒是有理,隻是“可說不定就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了?”
諾敏搖搖頭“乾一所裏還有惠妃給大阿哥管事物的宮中老人在,大阿哥自己也有心腹留在乾一所的,這種事情是不可能完全瞞下來,但絕對不可能傳得這麽快。我瞧著倒是像大福晉那裏特意散布出來的。”
“啊!”泰芬猛然張大了嘴,一臉不可思議的說道:“大嫂這是要做什麽?”
諾敏神秘莫測的說道:“大福晉這麽做肯定是有辦法,能夠讓大阿哥和她阿瑪迅速的脫離這個泥潭。”
泰芬好奇道:“是什麽?”
諾敏也沒賣什麽關子直接宣布答案:“皇嫡長孫!”
“大嫂有孕了?”泰芬一驚,可隨後想想大阿哥和大福晉已經成親三個多月了,而且聽說恩愛無比,有孩子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不過好景不長,惠妃和大阿哥還沒忘卻之前那拉氏事件的沒臉了。出了正月, 不怕死的禦史郭繡彈劾戶部尚書佛倫、侍郎傅拉塔與大學士明珠、餘國柱等結黨營私、交通聲氣、糜帑分肥。
皇上接到郭繡的彈劾後震怒不已, 按照彈劾奏折上麵寫的人來看, 朝廷上很多重臣都在上麵, 皇上是知道納蘭明珠仗著自己的寵愛結黨營私的, 這原本就在他的允許之內的, 誰讓納蘭明珠之前表現得太好了, 無論是誅鼇拜還是平三藩納蘭明珠事事都說道了皇上的心坎上。
為了不再出現自己的決定被朝臣當場否決, 讓他下不來台麵的事情發生,皇上容忍了納蘭明珠的結黨營私。可皇上沒有想到的是納蘭明珠結得黨竟然如此之多,尤其是戶部尚書侍郎還有史部尚書等人竟然都在其中, 之前大阿哥胤褆成親後已經按照他的喜好去了兵部, 史戶兵抱在一團,完全的威脅到了皇上的統治,因此皇上當場就將這些人下了獄, 另外派人調查此事。
這種幾乎席卷到小半個朝廷重臣的事情, 根本就瞞不住也沒法瞞,很快後宮就接到了消息。惠妃當初失態將手中的茶杯掉在了地上,她能在後宮坐穩四妃的位置除了自己的智商外,絕大一部分是靠的大阿哥胤褆和納蘭明珠。
她之前滿意大福晉人選也是因為如此, 大阿哥胤褆手裏的勢力越大她在後宮的地位就越穩,至於納蘭明珠說句實在的話,因為是堂叔說重要爺重要,但絕對沒有自己和大阿哥重要。惠妃失態並非因為納蘭明珠下獄的事情,而是擔心大阿哥胤褆被這些人連累。
大清的宗室製度很奇葩,宗室親王郡王級別的無旨是不能出京城的,從這一點看這是防止宗親作亂。可另外一方麵大清的王爺又可以掌旗,像安親王嶽樂是滿洲正藍旗的旗主,滿洲正藍旗的事情全歸他管,無論是政治、民生、軍事都歸安親王嶽樂管,按照這個來看這安親王嶽樂手裏的權利就極大的,整個一小型的土皇帝。
不說皇上剛剛登基,就是皇上平了三藩後,也不敢隨便對安親王嶽樂亂來,還是等著安親王嶽樂死後,將滿洲正藍旗旗主的位置交給簡親王雅布,等著雅布將滿洲正藍旗的事務抓到手裏後,皇上時隔十年才開始對付安親王嶽樂他們那一家,足以說明當時的安親王嶽樂勢力有多大。
也正是因為宗室的某些人權勢過大,這大清官職又是有限的,因此在皇上的親兒子們一個個長大開始參與國家政務後,皇上雖然分撥佐領讓其各有屬下之人,也安排了兒子們的去處,但正兒八經的職務卻沒給過幾個。
都是口頭上說,讓xxx去掌理xxx的事務,實際上是沒有具體的品級的,換而言之拋開皇上親子這一因素,他們比底下的九品芝麻小官都還不如了。因此實際上這事操作起來是非常有差異的,能力強的皇子能將整個部門都拉入自己的陣營中,能力差的皇子那就隻能在那個部門做吉祥物了。
皇上吃過沒有權勢的苦的,因此皇上對於兵權很看重,原本兵權就很敏感,而大阿哥胤褆選擇去兵部掌管事務就更讓人敏感了,好在大阿哥胤褆一向表現出來的就是勇武有力文采不足,選擇兵部的確是他按照自身能力的選擇,隻有在兵部大阿哥才能夠如魚得水,總不可能就為了避嫌選擇其他文縐縐的部門,然後自己當部門的吉祥物一輩子庸碌無為吧!
別說大阿哥是立誌於和太子胤礽爭奪皇位的男人,就算沒這誌向,也有自己的抱負,至少不能愧對於身份和自身的學識。
也因此雖然大阿哥胤褆現在說是在兵部混,可事實上他根本就沒有沾到一點兵部的權和勢,現在還在和兵部的那些老油條鬥智鬥勇來著。
這個時候作為大阿哥的鐵杆和嶽父納蘭明珠和科爾坤出了事,對大阿哥來說完全是一種災難性的打擊。不但其他外力支持會沒有,就連最重要的自己本身也會被連累。
不過現在皇上顯然並沒有打壓大阿哥的想法,他對自己的長子胤褆還是挺喜歡的,尤其是看見他健壯的身子就高興。大阿哥雖然偏武,但滿人原本就是馬背上打下來的天下,這點小缺點根本就不叫事。剛剛建國的時候文盲不要太多,就是現在朝廷上的滿大臣蒙古大臣識字倒是識的,可讓他們拽幾句斯文的話,那些人可說不出來。
因此中午的時候皇上就讓大阿哥胤褆單獨陪自己吃了一頓飯,以示恩寵,這以前可是太子胤礽獨享的恩寵。其實這事就是皇上向其他人表明,雖然納蘭明珠被他下獄了,但大阿哥他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愛著。
可饒是如此皇宮裏的惠妃和大阿哥夫婦也心驚膽戰著,尤其是大福晉聽到自己的阿瑪下獄後更是一時之間受不住著噩耗暈倒了過去。
惠妃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雖然表麵上挺關心的,但心裏卻咒罵了大福晉好幾句。原來沒成親之前惠妃是挺滿意伊爾根覺羅氏的,但所謂的遠香近臭,伊爾根覺羅氏和大阿哥成親後,惠妃反而沒有那麽喜歡她了。
果然婆媳關係自古就是一個讓人捉摸不透的難題。
其實惠妃不滿大福晉的原因很簡單,先不說那拉貴人事件,就看著大阿哥和大福晉那麽恩愛,偶爾大阿哥還不經意的在惠妃麵前維護大福晉,惠妃心裏就一陣的不痛快,感覺兒子沒以前那麽貼心了,有了媳婦忘了額捏。
大福晉去年十月嫁進來,到現在滿打滿算也才和大阿哥成親三個多月,然而這三個多月來大阿哥完全是獨寵大福晉,除了大福晉月事來了外,都是歇在大福晉屋子裏的,即便是沒有歇在大福晉屋子也是潔身自好的睡著書房,將惠妃之前給大阿哥的兩個侍妾當做了無物。
雖然理智在講惠妃知道大阿哥這是在憋著一口氣要和大福晉搶先弄出嫡長孫來,可感情上講惠妃完全接受不了,總感覺有了大福晉後,她這個做額捏的就插不了大阿哥事的手了,這讓惠妃非常的不爽。
再加上之前大福晉那個看向惠妃“質疑”般的眼神,和大福晉每次麵對她總是規矩有餘親密不足的感覺,自然讓惠妃心裏對大福晉有了意見。
不過現在也隻是有意見而已,惠妃還是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的,現在最重要的除了讓大阿哥在兵部立足外,就是生下嫡長孫來。因此惠妃從來沒有在其他人麵前表現出她對大福晉有意見。
這會兒聽到大福晉暈倒了過去,惠妃更是對大福晉不滿,覺得她上不了台麵,這種時候能暈倒嗎?暈倒了又不能解決任何的問題,這種時候大福晉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向她一樣穩住,穩住大阿哥居住的乾一所,不要造成更多更大的錯誤來,同時也要防止別人暗中下手潑髒水給自己。
可不管惠妃在心裏怎麽咒罵大福晉,人已經是她兒媳婦了,這個時候大福晉也暈倒了過去,惠妃隻能將身邊得力的嬤嬤派去乾一所,然後讓人去請太醫。
出了這麽大的事,後宮讓人都盯著惠妃哪裏和乾一所,對於這些事情自然都是知道的,很多人都像惠妃那樣對大福晉的評價下降了一個等級,覺得她有些不堪大用。
隻有諾敏神秘的笑了笑,恰好這笑容被泰芬看見了,有些不解的問道:“額捏,難不成不是這樣?”
自從五阿哥胤禛落水後,覺悟的可不止胤祦一個人,泰芬也開始關注起後宮外的事情來。諾敏也不阻止她,不管泰芬日後是遠嫁蒙古還是皇上開恩留在京城,想要過的好還得自己努力,作為公主也是要有眼力的,不管你多飛揚跋扈其實都是沒有問題的,隻要不找死般的和皇上對著幹就行了。
“當然不是!”諾敏一臉理所當然的說道:“就算大福晉正是聽到科爾坤被皇上下獄的事情暈倒了過去,可她身邊的奴才難不成是蠢貨呀! 我記得大福晉這次嫁入皇宮可陪嫁了兩個嬤嬤四個丫鬟,這些人都是大福晉的心腹能被選為陪嫁肯定都是有本事的人,即便是大福晉暈倒了過去這消息也不可能瞬間就傳的沸沸揚揚。”
泰芬想了想這話倒是有理,隻是“可說不定就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了?”
諾敏搖搖頭“乾一所裏還有惠妃給大阿哥管事物的宮中老人在,大阿哥自己也有心腹留在乾一所的,這種事情是不可能完全瞞下來,但絕對不可能傳得這麽快。我瞧著倒是像大福晉那裏特意散布出來的。”
“啊!”泰芬猛然張大了嘴,一臉不可思議的說道:“大嫂這是要做什麽?”
諾敏神秘莫測的說道:“大福晉這麽做肯定是有辦法,能夠讓大阿哥和她阿瑪迅速的脫離這個泥潭。”
泰芬好奇道:“是什麽?”
諾敏也沒賣什麽關子直接宣布答案:“皇嫡長孫!”
“大嫂有孕了?”泰芬一驚,可隨後想想大阿哥和大福晉已經成親三個多月了,而且聽說恩愛無比,有孩子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