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大夫被許禾指揮的,快速進入打工人的狀態,就是許禾自己,也是閑不下來的。
女學的醫館,初建選址時,許禾就考慮了對外招收病患的事情,所以並沒有選在書院內部,反而是靠近大門的地方,處於一條水平線上,對內暢通無阻,對外也有自己的大門,開了門,就能接待上門的病患,關了門,也不影響書院。而且,現在大夫不多,但醫館的地方卻很大。
開醫館的,自然少不了藥材,這個對於許禾來說並不是什麽難事,她的工坊自來有做的藥材商人,如今不過是進一步擴大了合作規模,另外有找了一些其他口碑不錯的藥材商人,除了特別名貴難得的藥材,醫館其他的藥材很快就配備完整了。
有了地方,有了大夫,也有了藥材,就等著病人上門了。許禾無意與棠州其他醫館爭奪病人,畢竟如今嚴大夫幾個人的精力還要分出一大半在書院的事情上,所以隻是放出風聲,雲開女子書院的附屬醫館,有一位醫術出眾的老大夫,還有兩位女大夫,各自擅長治哪些病症。就是靠著內部傳出去的一點消息,雲開醫館正式開業了。來的多是女子,家境不錯的女子得知書院有醫術好的女大夫,都願意來看看,所以,嚴玉竹和周大夫兩人就更顯得忙碌了。
但這不是白忙活,等到兩人整理完第一版的雲開書院專屬教科書後,許禾就宣布了一個喜訊,“多虧三位這三個月來的辛勞,不僅編纂了不少醫書,咱們醫館這個月賬麵上,更是有了盈餘!”
許禾一直想為書院置辦一些產業,畢竟是私立的,沒有朝廷補貼,想要支撐書院一直正常運轉下去,哪怕她們這些創始人老去,書院都能夠辦下去,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財力,更別說許禾設想裏的各種研究,缺不了銀錢。不能隻靠她和一些外界商人的贈款,受製於人不說,也無法長久。
可如今書院還年輕,學生們也還在成長,沒有研究出什麽有價值的東西,許禾能做的,也不過是置辦一些田地山地,然後租出去給佃戶,賺一些租子而已。
醫館的盈利,讓許禾看到了自己設想的可行性,雖說盈利不多,但這不是剛開始起步嗎?許禾一點也不嫌棄它少,有了醫館的帶頭,許禾最近興致勃勃的,想要和青衿書院一樣,圍繞雲開書院周圍,打造以雲開書院為核心的商業集市,這首先要做的,就是將雲開周邊的人氣給聚集起來,有了人,就一定有商家願意前來做生意,有了商人,就能慢慢發展起來。
宣布了醫館的喜訊,許禾也順帶邀請三位大夫,“最近三位也辛苦了,咱們書院最近在準備重陽活動,我已經給不少相熟的商人發去了請帖,也在棠州城內放出了風聲,重陽節當日,歡迎城內的百姓來雲開書院周邊參加活動,三位夫子那日若是空閑,可一定要去。”
嚴玉竹或許是未曾成婚生子的緣故,心性很是活躍,對於這種活動也很感興趣,聽了許禾的邀請,興致勃勃的問:“難怪我看最近學生們都在討論這件事,說是咱們學生到時候還會自己組織售賣一些書院的特產,到時候,我肯定去瞧瞧咱們學生的手藝!”
許禾笑著點頭,肯定了嚴玉竹的說法,“正是如此,除了六藝課,學生們自己選擇的其他課程,也學了一段時間了,如今正好也能驗收一下她們的成果。”
嚴大夫在書院裏待了幾個月,和年輕的學生們待久了,倒是越發有朝氣了,聞言笑嗬嗬的,“玉竹和小周就是過於兩耳不聞窗外事,咱們醫學這邊,也由老夫我指導,和學生們一起做了一批藥酒,到時候也會在重陽集市活動上販賣。”
嚴玉竹看著她爹如同煥發新生的樣子,深覺這棠州來對了,這書院也來對了,她爹的身體自來沒什麽問題,可這精神確實越發的好了,心裏高興的嚴玉竹就邀請周夫子,“周姐姐,到時候,咱們兩一起去看看,好歹給咱們醫學的學生撐撐場麵。”
周夫子被許禾卷了幾個月,難得遇上放鬆的時候,自然無有不應,“行啊,那日我帶著家中的孩子過來,一起湊湊熱鬧。”
許禾傳達了喜訊和邀請,得到了三位大夫的支持,就離開了,這重陽集市活動,是雲開女子書院舉辦的第一個活動,也是許禾意在聚集人氣,開發雲開書院周邊的第一步,馬虎不得,等著她處理的事情,可多著呢。
雲開書院的土地,當初是從陸家買過來的,買過來之後,陸家原來的莊戶就全都撤走了,好在因為陸家百花園在這一帶,所以周圍也有些小村落聚集,不過是離得不算近,規模也不算大。但因為書院學生多,有些生意頭腦的村民,也會將自家產的一些東西,帶到書院這邊,賣給書院或者賣給學生。
書院的建造選的是平地,但實際上因為三麵環山,地勢還是比較高的,出了書院大門,也要走一段下山路,才能到達山腳的官道處。
山腳的一片,之前已經零星有了一些草棚,是給前來賣東西的村民歇腳的地方,也有一些貨郎,會來這裏販賣給學生一些生活用品。
許禾的重陽集市就選在了這個地方,自從確定了地點,這一處就大變樣了,臨時搭建起來的茅廬,在女學生們的巧手點綴下,一點都不顯得寒酸,反而野趣十足。
學生們都知道重陽節當日,大家會在這裏擺攤賣東西,說不定還能賺些零花錢,興致都很高,這些時日,除了正常的講學,實踐課的時間都花費在了這裏。
活動的地點確定了,許禾還要提前登記前來報名參加販賣活動的學生,大多都是幾個人合在一起,賣什麽也是需要提前確定的,畢竟許禾也知道,大多數女孩手中的零花錢都不多,甚至有些身上就沒錢,為了這一次活動,許禾也舍得,書院不提供貨物,但提供原料,由學生製作,夫子知道,到時候賣出去多少,所收銀錢與書院對半分即可。這其實也是在補貼一些家境不好的學生,空手做生意,可不是誰都有機會的。
女學的醫館,初建選址時,許禾就考慮了對外招收病患的事情,所以並沒有選在書院內部,反而是靠近大門的地方,處於一條水平線上,對內暢通無阻,對外也有自己的大門,開了門,就能接待上門的病患,關了門,也不影響書院。而且,現在大夫不多,但醫館的地方卻很大。
開醫館的,自然少不了藥材,這個對於許禾來說並不是什麽難事,她的工坊自來有做的藥材商人,如今不過是進一步擴大了合作規模,另外有找了一些其他口碑不錯的藥材商人,除了特別名貴難得的藥材,醫館其他的藥材很快就配備完整了。
有了地方,有了大夫,也有了藥材,就等著病人上門了。許禾無意與棠州其他醫館爭奪病人,畢竟如今嚴大夫幾個人的精力還要分出一大半在書院的事情上,所以隻是放出風聲,雲開女子書院的附屬醫館,有一位醫術出眾的老大夫,還有兩位女大夫,各自擅長治哪些病症。就是靠著內部傳出去的一點消息,雲開醫館正式開業了。來的多是女子,家境不錯的女子得知書院有醫術好的女大夫,都願意來看看,所以,嚴玉竹和周大夫兩人就更顯得忙碌了。
但這不是白忙活,等到兩人整理完第一版的雲開書院專屬教科書後,許禾就宣布了一個喜訊,“多虧三位這三個月來的辛勞,不僅編纂了不少醫書,咱們醫館這個月賬麵上,更是有了盈餘!”
許禾一直想為書院置辦一些產業,畢竟是私立的,沒有朝廷補貼,想要支撐書院一直正常運轉下去,哪怕她們這些創始人老去,書院都能夠辦下去,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財力,更別說許禾設想裏的各種研究,缺不了銀錢。不能隻靠她和一些外界商人的贈款,受製於人不說,也無法長久。
可如今書院還年輕,學生們也還在成長,沒有研究出什麽有價值的東西,許禾能做的,也不過是置辦一些田地山地,然後租出去給佃戶,賺一些租子而已。
醫館的盈利,讓許禾看到了自己設想的可行性,雖說盈利不多,但這不是剛開始起步嗎?許禾一點也不嫌棄它少,有了醫館的帶頭,許禾最近興致勃勃的,想要和青衿書院一樣,圍繞雲開書院周圍,打造以雲開書院為核心的商業集市,這首先要做的,就是將雲開周邊的人氣給聚集起來,有了人,就一定有商家願意前來做生意,有了商人,就能慢慢發展起來。
宣布了醫館的喜訊,許禾也順帶邀請三位大夫,“最近三位也辛苦了,咱們書院最近在準備重陽活動,我已經給不少相熟的商人發去了請帖,也在棠州城內放出了風聲,重陽節當日,歡迎城內的百姓來雲開書院周邊參加活動,三位夫子那日若是空閑,可一定要去。”
嚴玉竹或許是未曾成婚生子的緣故,心性很是活躍,對於這種活動也很感興趣,聽了許禾的邀請,興致勃勃的問:“難怪我看最近學生們都在討論這件事,說是咱們學生到時候還會自己組織售賣一些書院的特產,到時候,我肯定去瞧瞧咱們學生的手藝!”
許禾笑著點頭,肯定了嚴玉竹的說法,“正是如此,除了六藝課,學生們自己選擇的其他課程,也學了一段時間了,如今正好也能驗收一下她們的成果。”
嚴大夫在書院裏待了幾個月,和年輕的學生們待久了,倒是越發有朝氣了,聞言笑嗬嗬的,“玉竹和小周就是過於兩耳不聞窗外事,咱們醫學這邊,也由老夫我指導,和學生們一起做了一批藥酒,到時候也會在重陽集市活動上販賣。”
嚴玉竹看著她爹如同煥發新生的樣子,深覺這棠州來對了,這書院也來對了,她爹的身體自來沒什麽問題,可這精神確實越發的好了,心裏高興的嚴玉竹就邀請周夫子,“周姐姐,到時候,咱們兩一起去看看,好歹給咱們醫學的學生撐撐場麵。”
周夫子被許禾卷了幾個月,難得遇上放鬆的時候,自然無有不應,“行啊,那日我帶著家中的孩子過來,一起湊湊熱鬧。”
許禾傳達了喜訊和邀請,得到了三位大夫的支持,就離開了,這重陽集市活動,是雲開女子書院舉辦的第一個活動,也是許禾意在聚集人氣,開發雲開書院周邊的第一步,馬虎不得,等著她處理的事情,可多著呢。
雲開書院的土地,當初是從陸家買過來的,買過來之後,陸家原來的莊戶就全都撤走了,好在因為陸家百花園在這一帶,所以周圍也有些小村落聚集,不過是離得不算近,規模也不算大。但因為書院學生多,有些生意頭腦的村民,也會將自家產的一些東西,帶到書院這邊,賣給書院或者賣給學生。
書院的建造選的是平地,但實際上因為三麵環山,地勢還是比較高的,出了書院大門,也要走一段下山路,才能到達山腳的官道處。
山腳的一片,之前已經零星有了一些草棚,是給前來賣東西的村民歇腳的地方,也有一些貨郎,會來這裏販賣給學生一些生活用品。
許禾的重陽集市就選在了這個地方,自從確定了地點,這一處就大變樣了,臨時搭建起來的茅廬,在女學生們的巧手點綴下,一點都不顯得寒酸,反而野趣十足。
學生們都知道重陽節當日,大家會在這裏擺攤賣東西,說不定還能賺些零花錢,興致都很高,這些時日,除了正常的講學,實踐課的時間都花費在了這裏。
活動的地點確定了,許禾還要提前登記前來報名參加販賣活動的學生,大多都是幾個人合在一起,賣什麽也是需要提前確定的,畢竟許禾也知道,大多數女孩手中的零花錢都不多,甚至有些身上就沒錢,為了這一次活動,許禾也舍得,書院不提供貨物,但提供原料,由學生製作,夫子知道,到時候賣出去多少,所收銀錢與書院對半分即可。這其實也是在補貼一些家境不好的學生,空手做生意,可不是誰都有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