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芷蘭不是拖遝的性子,以她與沈佩瑤的關係,也用不著拐彎抹角,帖子都不用遞,當天便直接上門去了。


    沈佩瑤新買的院子也在若水巷這一片,離程家有點距離,但也不算太遠,來往還是很方便的。


    不過家裏人少,沈佩瑤也不願意鋪張浪費,院子買的不大,三進的院落,她帶著女兒住正院,兒子住後院。家裏養的仆人也不多,就是一家子,男的管著門房,女的管著廚房,兒子跟著章栩嘉做書童,女兒平日裏跟著沈佩瑤,做些跑腿的活計。


    陸芷蘭突然上門,沈佩瑤還迷糊著呢,打趣好友:“我看你是越來越隨性了,這是趕著飯點上門呢?”


    陸芷蘭還真沒注意到時間這麽晚了,她這人有點急性子,心裏擱不住事,飯點就飯點吧,“那你還能缺我這頓飯!”


    沈佩瑤無奈的搖頭:“我倒是想留你吃飯,就怕你自己惦記著要和你家那位山長吃飯呢!趕緊的吧,有事兒說事兒,可別迴頭晚迴去了,還得抱怨我耽誤你們夫妻相伴呢!”


    都老夫老妻了,哪裏那麽膩歪,陸芷蘭暗啐一口,也不說廢話了,直接說明來意:“說來,還真是個好消息,有人看中你的才華品德,想聘請你給家中的女兒當先生呢!”


    沈佩瑤第一時間不是想問誰看中了她,而是:“不會是你想出這麽一個法子,好暗地裏補貼我吧?”閨蜜這麽多年,還真是這人會做的事,搖搖頭:“你自己就能教知秋知微,哪裏用得上我,可別作怪了,我要真有困難,肯定不會舍不下麵子,和你求助的,如今還不到那一步呢。”


    要不說兩人是好閨蜜呢,還是老閨蜜,互相都了解對方的性格,陸芷蘭還真想著如果沈佩瑤願意做這個老師,她也將知微送去跟著讀書,剛好有借口補貼一份束修,“這一次啊,你還真猜錯了。”陸芷蘭笑得有些小得意,不等沈佩瑤問,就直接說了:“是我隔壁的許娘子,我和你說過她這個人的,做人做事都沒得說。她就一雙兒女,也沒有再嫁的打算,兒子在學塾讀書,不用操心,唯獨這個女兒,正是進學的年齡,許娘子自己也要忙著管家生意,隻能得空的時候帶著女兒讀書認字,斷斷續續的,也不成樣子,就一直想著為女兒找一位才華品德出眾的老師。”


    這還真讓沈佩瑤有些驚訝:“隻覺得許娘子為人處世很有分寸,接人待物也十分討喜,還真不知道,她這麽重學識,願意為女兒費心找老師的,真不多見。”


    “可不是,”陸芷蘭也是看中這一點,才願意幫許娘子這個忙,“想起曾經在京都的其他閨中手帕交,你我也算幸運的,家中父母開明,才得以跟著家裏的兄長讀書識字,可這世上,多的是想要求學卻無門的女孩兒。許娘子提起這事兒,到讓我想起來曾在閨中的一件事兒來,”很久遠的一件事了,可偏偏印象深刻,“我記得當年我父親帶著我讀書的時候,我院子裏有個叫秋玲的小丫頭。明明是個做粗實活計的,卻借著打掃的時候,趴在書房外麵聽我讀書。後來被我母親發現,雖然沒有懲罰她,但秋玲她母親怕她闖禍,很快便將她嫁出去了。秋玲成婚的時候,我母親覺得她一個小小丫頭卻有向學之心,送了她一本千字文,秋玲的嫁妝不少,卻偏偏緊抓著一本書不放,她出嫁時的表情,這麽多年了,我迴憶起來,卻還清晰的記得。那時候我就想,人無論身份差別,那顆向學之心卻都是一樣的。幸運的,如你我,可以有機會讀書,不幸的,如秋玲,隻能抓著一本書出嫁,可能婚後再也沒有機會讀書認字。”


    沈佩瑤看好友說了這麽一通話,就知道她是想讓自己答應的,可是,這對自己來說,還真是開天辟地頭一迴,一時間還真有些猶豫。


    見好友沒有直接拒絕,陸芷蘭就知道這件事情不是沒有可能,想著許禾出的主意,便道:“其實許娘子出了兩個主意,我覺得都挺好的,你且聽一聽。一個呢,是你去許娘子家中做西席,帶宋瑜那小姑娘讀書,慧心也能跟著你一起,兩個小姑娘相互作伴。另一個呢,你自己開一個專門收女孩子的學塾,不僅教讀書認字,琴棋書畫、管家女紅,這些都教,相信也能收到不少學生的。就我所知道,巷子裏並非所有母親都能教女兒這些東西,若真有一個這樣的學塾,隻為了女兒能多相交幾個閨中密友,我也願意將知微送去。”


    沈佩瑤心中的天平漸漸傾斜,說實在話,她有點心動了。她自己知道自己的本事,管家什麽的,沒有任何問題,但還真不是那種非常有生意天賦的人,再加上內心其實有點小清高,不到真的艱難的地步,還真不怎麽能放下身段去經商。別看大齊開國皇帝給了商戶同等科舉的機會,但士農工商,上千年的階級分明,人們心中的印象,真不是那麽容易改變的。可是做教書先生,不管是到別人家中當西席,還是自己開學塾,都是一件風雅事情,說出去不僅好聽,賺得也不會少。


    “你讓我好好想想,成不成的,我想好了再告訴你。”


    陸芷蘭知道這對好友來說是一件大事,隻讓她好好考慮。


    沈佩瑤輾轉反側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陪著女兒吃早飯都有些心不在焉,惹得章慧心好奇的看她母親,擔心的問道:“娘,可是家中出了什麽事情?我看您神思不屬的。”


    沈佩瑤看著小小年紀的女兒,並不願意敷衍孩子,“慧心,你覺得,娘去小瑜家中當西席,行不行?”


    章慧心有個才女親娘,唯一的兄長也小小年紀考了秀才,當然知道西席是什麽,她完全沒有自己的娘到小夥伴家中做事很丟人的想法,反而佩服的看著她娘:“娘,你要當先生嗎?許家嬸嬸請您給小瑜當先生嗎?真的太好了!”


    沈佩瑤還真有點好奇了,這孩子的反應怎麽這麽高興,“你不覺得,娘去給你的好朋友當先生賺束修,會讓你在朋友麵前沒有麵子嗎?”


    “娘,你怎麽會這麽想?”章慧心驚訝的瞪著雙眼看她娘:“我早就聽小瑜講了,許嬸嬸一直都想給小瑜找一個好先生,必須要有才華,不迂腐,德行也要能服人,反正就是要求還挺多的。許嬸嬸想要您給小瑜做先生,不正是說明她認可您的品行學識嗎?再說了,您覺得青衿書院的先生走出去,會有人覺得他們賺束修而不夠斯文嗎?既然那些先生能獲得他人的尊重,那您又差了什麽呢?難道差在學生是姑娘家,不是男孩子嗎?可您以前不是教過我,女孩子並不比男孩差嗎?”


    沈佩瑤沒想到女兒會說出這麽一番話,心中頓時生出一股豪情來,是啊,女人又比男人差在了哪裏?女兒都願意支持她去做先生,她又有什麽不敢的呢?人生百年,她也不過才四十來歲,正該將精力用在事業上才是!


    陸芷蘭沒想到不過一個晚上,自家好友就決定接受聘請,更生出了一番拚搏事業的雄心壯誌來,而對於許禾來說,那才是喜從天降呢!


    不說現在讀書人地位高,即使是在前世,網絡上頻繁爆出師生矛盾,老師與家長的矛盾,也完全沒有影響許禾對老師這一職業的尊重。尊師重道,作為華夏傳承千年的美德,許禾完全認可這一傳統。不管是作為家長,還是作為學生,如果失去了對老師的尊重,那麽學生又怎麽能心甘情願的接受老師的教導?哪裏那麽多天才學生,能靠自己自學成才,而且即使是前世,教育的發展也不到全民精英教育的地步,在傳統教育中,樹立老師的威信,是必不可少的。


    許禾是這麽想到,也是這麽對沈佩瑤說的:“沈先生,我既然請了您做先生,就是完全信任您的能力與品行,所以,對您如何教孩子,我絕對不會輕易插手。是打是罵,都按照您的規矩來。”學習從來都是一件單純的事情,父母的插手,有時候可能會讓事情變得複雜,“對於宋瑜,我從沒有攀龍附鳳的心思,培養她,給她請老師,從來不是為了所謂的高嫁。不過是為了讀書明理,也為了孩子自己有一顆學習上進的心。”


    “您沒有選擇自己開學塾,而是願意來我家做坐席先生,這於我來說,本該是件好事,不過,”許禾從來都認為,學習是需要交流的一項活動,知識在不斷地交流探索中更新,所以她其實很願意沈佩瑤招收更多的學生,“我也跟您保證,如果未來您想要招收更多地學生,我這裏也絕不會多說半句!”


    其實,許禾還是有一點小私心在的,不僅是宋瑜,就是許家,還有好幾個正該讀書的女孩子,如果沈佩瑤不怕辛苦,她是很願意出更高的薪資,請她多收幾個學生的,不過現在嘛,先讓人家習慣一段時間再說。


    許禾的誠意滿滿的擺了出來,沈佩瑤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麽理由拒絕這一份工作,也是這位許娘子話說的是在好聽,做事也極其大方,沈佩瑤當場就答應了下來。


    許禾不僅言語上大方,束修上更是大方,宋瑾在岑舉人學塾,一個學期的束修不過兩貫錢,而許禾給沈佩瑤開的束修,是按年薪來算的,一年八十貫錢的薪資,外加每季兩身新衣。新衣許禾直接折算成了布匹,現在的一匹布大約能給一個成人做兩身新衣服,許禾不是小氣的人,直接每年八匹好布料,折合下來至少也得十貫錢左右,這還是布價沒有波動的時候。除了這些,日常三餐也是包了的,再就是三節兩壽,都有禮物,福利待遇沒的說。這個薪資,比起同樣當西席的男老師,也是要高出一籌來的。


    別以為八十貫錢少了,就棠州大部分居民,一個月的生活支出也不過兩貫錢,這還是天天有肉的情況。大部分小業主,自己經營的商鋪,可能一年下來,都不一定能賺到這個數。


    沈佩瑤是才女,但也沒有清高到無視錢財的地步,這個束修水準,她是沒有半點異議的,這請老師有時候和找成親對象一樣,雖說出錢不一定就是看重,但不出錢肯定不看重。無論怎麽說,許禾將重視是擺在了明麵上的,被人尊重重視是一件讓人感到高興的事情。


    雇主都將事情做到這個地步了,沈佩瑤也有了壓力,連著幾天都在書房裏思考計劃,想著如何當好這個老師,可不能讓別人白花了錢,咋了她才女的招牌,那可就丟人丟大了!


    而許禾也沒有閑著,如今沈佩瑤的學生暫時就有了三個,宋瑜,章慧心,還有堅持和小夥伴們一起學習的程知微。學生有了,這上課的地方也得做好安排,好在如今的院子大,許禾讓人直接將花園裏的正廳收拾了出來,三間直接打通的正廳,坐北朝南,寬敞又明亮,兩邊的門窗是可以拆卸的,夏天通風,也不怕炎熱,冬天冷了,直接關上也方便。


    講台,課桌椅,都按照現在的審美做了調整,除了上課的教室,另外給先生準備了書房,書房了除了書架書桌,也有木榻,方便先生課間的時候休息。


    都說差生文具多,許禾雖然不是差生,但卻有些微收集癖,外加華夏人必備的囤貨技能,什麽東西,都是嫌少不嫌多。讀書學習,那筆墨紙硯肯定不能少啊,書房,教室,都要擺上,務必讓先生學生想用的時候,就能第一時間看到拿到。除了國學,沈佩瑤的琴棋書畫也不差啊,這些都要學的,那古琴、棋盤、畫畫的顏料,甚至學習女紅的繡繃絲線,是不是得提前準備好?總不能到要上課的時候臨時買吧!


    許禾如此鄭重其事的樣子,讓旬休迴家的宋瑾都不由得羨慕了,若不是學塾中有眾多玩伴,他都想迴家和姐姐一起讀書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市井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餅曲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餅曲奇並收藏穿越市井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