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慧的親事過後,許禾也沒有在許家久留,等到秀慧迴門,就帶著孩子們返迴棠州了。
日子平淡無波的過著,作坊和鋪子都順順利利的,暫時也沒有出現什麽問題,許禾就主要關注牙行那邊買地的進度。
良田好地輕易無人賣出,但荒地還是能找到的,無主荒地找衙門買賣辦理手續,還有桃莊附近鄰近的村子,有屬於自己村裏的荒地,都是用來分給村子裏成丁的永業田和口分田。村民的口分田隻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死後會被收迴,是不準買賣的。永業田才是真正屬於村民,可以傳給後代的,事實上,朝廷也限製了永業田的買賣,隻不過隨著人口增多,有一部分人分到的永業田可能根本不合適種莊稼,所以有一些覺得分到的地不好的,想要置換買賣,隻要買賣雙方同意,那就沒問題。
許禾為了買到合適的地,方便管理,特意圍著桃莊左右轉了好幾天,又和牙行那邊諮詢,發現比較合適的那一塊位置,大部分屬於無主的,還有一小部分屬於附近一個叫做李塘村的村子裏的地。
李塘村的地,許禾讓莊子裏擅長種地的劉大力,也是莊子目前的代理莊頭看了,種糧食可能不行,但種一些花草藥植倒是可行,許禾這麽一聽,就覺得這地方不錯。
因為這一次許禾想買村子裏的地,朱文生特地給她推薦了一位相熟的姓李的牙人,正是李塘村的本村人,因為能說會道,朋友遍布十裏八鄉,所以做了牙人,專門做這鄉下人的生意。
李牙人不過而立,卻已經開始發福了,生的不高不矮,天生的笑臉,看起來十分憨厚可親,“許娘子,您看中的那一片地方,說實在話,買賣的話,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
這是個什麽說法,許禾疑惑的看著李牙人,讓他繼續說。
李牙人不愧是十裏八鄉的通達人,這些信息信手拈來:“這一塊地方,是我們李塘村李永祿家的,這李永祿命不好,前些年出意外死了,家裏就剩孤兒寡母。您看這地方,其實離村子已經很偏了,也不適合種莊稼,原本是分給李永祿去年成丁的侄子的,可是李永祿他娘偏疼大孫子,也就是李永祿他大哥李永福的長子,撒潑耍賴,逼著李永祿他婆娘用一片好地換了現在這塊地方。”
爹媽偏心,婆媳矛盾,太陽底下無新事,也不算稀奇,許禾倒是好奇:“李永祿的妻子怎麽不改嫁?朝廷不是鼓勵寡婦再嫁嗎?再說她娘家人不管嗎?你們這裏都是李氏族人吧?這種欺負孤兒寡母的事情,族裏人也視而不見?”
李牙人苦笑:“也不怕您笑話,族裏多是欺軟怕硬的。李永祿在家排第二,上有長輩倚重的兄長,下有爹娘偏疼的幺弟,他夾在中間常常被忽視。到了成親的年紀,李永祿的爹娘不肯出彩禮,最後隻能娶了山裏不要彩禮的田嫂子,田嫂子家窮,也出不起嫁妝,兩人誰也不嫌棄誰,成了親就分了家出來。瞧著日子慢慢過起來了,李永祿卻意外去世了,隻留下田嫂子和一雙小兒女,族裏人不願意為了孤兒寡母和李永福那一家子對上,再加上田嫂子這人能幹勤勞,就是性格太弱了,自己立不起來,族裏人就更不願意惹麻煩上身了。”
這個田嫂子倒是讓許禾想起來原主,都是寡婦,原主好歹有疼她且強硬的娘家,族裏人雖然也勢力,但原主麵軟心正,族裏人想要發孤兒寡母的財,原主就有膽量脫離族人行動。可和原主不一樣,田嫂子既無娘家做靠,丈夫也沒來得及教她如何當家做主,孝道壓下來,隻能節節敗退。
“我看這一片地方都荒著,也沒有人打理,那位田嫂子平日裏養家,還要帶孩子,精力上肯定有所不及,倒不如賣給我,好歹換些銀錢。”
李牙人點頭:“就是這麽個道理,所以我說買下來也容易。但是,以前也不是沒有人想買,可每到要買地的時候,那李永福兩口子就攛掇他娘過去撒潑,借口怕田嫂子卷錢走人,要拿走所有的銀錢。田嫂子無可奈何,索性就一直空在這裏不管了。”
許禾皺眉,什麽狗東西,這當爹娘的偏心到糊塗,當兄嫂的毫無良知,可真是廟小妖風大,水淺王八多。她還不信治不了這些人,“李牙人,你知道,我不止想買李塘村的這一片地,那邊的無主荒地我也準備買下來的。那邊的荒地我打算用來建新的工坊,李塘村這一片地方則用來種植一些花木草藥,我莊子裏的人不多,等新工坊建成了,肯定會向鄰近周邊的村子招工,主要招收女工,種地也會找短工。你說那位田嫂子人勤勞又能幹,若是願意,可以讓她來我的新工坊做事,工坊到時候會有人專門看守管理,也不怕田嫂子的婆家來鬧。”
“許娘子心善,”李牙人拱手保證:“田嫂子帶著孩子種地多有不便,家裏情況也越發艱難,如今許娘子願意招田嫂子做工,想來她也不會拒絕的。您放心,我肯定給您把這事辦的妥妥的。”
許禾也看出來了,這位李牙人要麽和那位早逝的李永祿關係不錯,要麽就是個實實在在的性情中人,她又丟下了招工的誘惑,給村裏人帶來了一條賺錢途徑,相信到時候不用她自己動手,其他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也會阻止李永福那一家人來鬧事的。
得了李牙人的保證,許禾就先返城了,而李牙人趁著天色尚早,直接迴了李塘村自己家裏,剛好趕上晚飯。
李牙人家裏也早就分家了,他是長子,爹娘都跟著他住。他這個牙人生意做的不錯,家裏條件比其他村裏人要好不少,田地都直接佃出去,爹娘也用不著下地幹活了,在家享清福,家裏如今是他媳婦當家,夫妻倆生了兩女一男,最大的女兒也不過才十歲。
李牙人一家子圍著桌子吃飯,農村人邊吃邊聊是常態,李牙人他爹問道:“我看你這幾天都在村子周圍晃悠,下午聽人說又在看永祿家的那一片地方,看了那麽多次也沒賣出去,別到時候她又來鬧你。我看呐,那李家的老潑婦在的一天,那地方就得晃著!”
李牙人是個孝子,也不嫌親爹話多,好聲好氣的解釋:“這次還真不一樣。這迴的買主是那邊桃莊的東家,人家不僅想要永祿他家的那一片地方,鄰近的荒地也準備買下來,用來建造工坊。等工坊建成了,還會從周邊的村子裏招女工,咱們李塘村離得最近,招工上肯定也更有優勢!”
南邊的紡織女工多,女廚工也常見,沒有什麽女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規矩,招女工在李牙人一家來看並沒有什麽不好,“這東家是做什麽的?也是招紡織女工的?也不知道穩不穩定。”
李牙人笑嗬嗬的點頭:“這位東家的生意,在棠州也是有名的,中秋那會兒子,兒子不是給娘買了那擦臉的潤膚膏,那潤膚膏就是這位東家鋪子裏買的。這工坊建成了做什麽,我倒是不清楚,但是肯定穩定,這位東家生意做得好著呢。”
李老爹雖然不了解城裏的事情,但村裏人他卻是很清楚的,若真建成了這個工坊,村裏女人能進去做工,就算買了永祿家的地方,也不怕那李家老婦來鬧,到時候頭一個不容她的就是族裏人!
李牙人雖然不怕李永福一家,但也不想在事情沒有定下之前就打草驚蛇,特地等到天黑了,村子裏也沒什麽人在外麵走動了,叫上妻子一起,往田嫂子家去了。
田嫂子早就趁著天光就吃飯洗漱了,天黑了也舍不得點燈,就借著窗外的月光,和兩個孩子坐在堂屋前乘涼,手上拿著蒲扇,時不時地趕一下蚊子。李牙人夫妻進門的時候,還嚇了一跳,等看清了人,才連忙起身:“永興,紅霞,你們怎麽這麽晚過來了?趕緊進屋坐。”
李牙人也就是李永興和,想到這事兒也不是一句兩句能說的清的,就帶著妻子陳紅霞進屋去了。阻止了要去倒茶水的田嫂子,李牙人將自己的來意說明白。
田嫂子並不是真的軟弱可欺,作為寡婦,她若真的軟弱,那日子就真的過不下去。她隻是不知道怎麽去處理這些事情,不管是和族人的相處,和婆家人的對峙,她都是茫然的,沒人告訴過她該怎麽做,她也無從學起。可現在,有人告訴她,有人要買她家的地,也不需要擔心婆家人鬧事,她還能成為一個賺錢的女工,問她願意嗎?
願意,怎麽不願意,誰不想過更好的日子,家裏靠她種地隻能溫飽,可等到孩子長大,花錢的地方多了,她的女兒今年八歲了,過些年也該說親了,她不想女兒像她一樣,沒有嫁妝,婆家看不起,就連改嫁都沒人要。兒子未來也要娶妻生子,這都是要花錢的地方。她是從來都沒指望過公婆,隻能靠自己,以前是沒有門路,現在有門路,不抓緊那才是傻子呢!
日子平淡無波的過著,作坊和鋪子都順順利利的,暫時也沒有出現什麽問題,許禾就主要關注牙行那邊買地的進度。
良田好地輕易無人賣出,但荒地還是能找到的,無主荒地找衙門買賣辦理手續,還有桃莊附近鄰近的村子,有屬於自己村裏的荒地,都是用來分給村子裏成丁的永業田和口分田。村民的口分田隻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死後會被收迴,是不準買賣的。永業田才是真正屬於村民,可以傳給後代的,事實上,朝廷也限製了永業田的買賣,隻不過隨著人口增多,有一部分人分到的永業田可能根本不合適種莊稼,所以有一些覺得分到的地不好的,想要置換買賣,隻要買賣雙方同意,那就沒問題。
許禾為了買到合適的地,方便管理,特意圍著桃莊左右轉了好幾天,又和牙行那邊諮詢,發現比較合適的那一塊位置,大部分屬於無主的,還有一小部分屬於附近一個叫做李塘村的村子裏的地。
李塘村的地,許禾讓莊子裏擅長種地的劉大力,也是莊子目前的代理莊頭看了,種糧食可能不行,但種一些花草藥植倒是可行,許禾這麽一聽,就覺得這地方不錯。
因為這一次許禾想買村子裏的地,朱文生特地給她推薦了一位相熟的姓李的牙人,正是李塘村的本村人,因為能說會道,朋友遍布十裏八鄉,所以做了牙人,專門做這鄉下人的生意。
李牙人不過而立,卻已經開始發福了,生的不高不矮,天生的笑臉,看起來十分憨厚可親,“許娘子,您看中的那一片地方,說實在話,買賣的話,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
這是個什麽說法,許禾疑惑的看著李牙人,讓他繼續說。
李牙人不愧是十裏八鄉的通達人,這些信息信手拈來:“這一塊地方,是我們李塘村李永祿家的,這李永祿命不好,前些年出意外死了,家裏就剩孤兒寡母。您看這地方,其實離村子已經很偏了,也不適合種莊稼,原本是分給李永祿去年成丁的侄子的,可是李永祿他娘偏疼大孫子,也就是李永祿他大哥李永福的長子,撒潑耍賴,逼著李永祿他婆娘用一片好地換了現在這塊地方。”
爹媽偏心,婆媳矛盾,太陽底下無新事,也不算稀奇,許禾倒是好奇:“李永祿的妻子怎麽不改嫁?朝廷不是鼓勵寡婦再嫁嗎?再說她娘家人不管嗎?你們這裏都是李氏族人吧?這種欺負孤兒寡母的事情,族裏人也視而不見?”
李牙人苦笑:“也不怕您笑話,族裏多是欺軟怕硬的。李永祿在家排第二,上有長輩倚重的兄長,下有爹娘偏疼的幺弟,他夾在中間常常被忽視。到了成親的年紀,李永祿的爹娘不肯出彩禮,最後隻能娶了山裏不要彩禮的田嫂子,田嫂子家窮,也出不起嫁妝,兩人誰也不嫌棄誰,成了親就分了家出來。瞧著日子慢慢過起來了,李永祿卻意外去世了,隻留下田嫂子和一雙小兒女,族裏人不願意為了孤兒寡母和李永福那一家子對上,再加上田嫂子這人能幹勤勞,就是性格太弱了,自己立不起來,族裏人就更不願意惹麻煩上身了。”
這個田嫂子倒是讓許禾想起來原主,都是寡婦,原主好歹有疼她且強硬的娘家,族裏人雖然也勢力,但原主麵軟心正,族裏人想要發孤兒寡母的財,原主就有膽量脫離族人行動。可和原主不一樣,田嫂子既無娘家做靠,丈夫也沒來得及教她如何當家做主,孝道壓下來,隻能節節敗退。
“我看這一片地方都荒著,也沒有人打理,那位田嫂子平日裏養家,還要帶孩子,精力上肯定有所不及,倒不如賣給我,好歹換些銀錢。”
李牙人點頭:“就是這麽個道理,所以我說買下來也容易。但是,以前也不是沒有人想買,可每到要買地的時候,那李永福兩口子就攛掇他娘過去撒潑,借口怕田嫂子卷錢走人,要拿走所有的銀錢。田嫂子無可奈何,索性就一直空在這裏不管了。”
許禾皺眉,什麽狗東西,這當爹娘的偏心到糊塗,當兄嫂的毫無良知,可真是廟小妖風大,水淺王八多。她還不信治不了這些人,“李牙人,你知道,我不止想買李塘村的這一片地,那邊的無主荒地我也準備買下來的。那邊的荒地我打算用來建新的工坊,李塘村這一片地方則用來種植一些花木草藥,我莊子裏的人不多,等新工坊建成了,肯定會向鄰近周邊的村子招工,主要招收女工,種地也會找短工。你說那位田嫂子人勤勞又能幹,若是願意,可以讓她來我的新工坊做事,工坊到時候會有人專門看守管理,也不怕田嫂子的婆家來鬧。”
“許娘子心善,”李牙人拱手保證:“田嫂子帶著孩子種地多有不便,家裏情況也越發艱難,如今許娘子願意招田嫂子做工,想來她也不會拒絕的。您放心,我肯定給您把這事辦的妥妥的。”
許禾也看出來了,這位李牙人要麽和那位早逝的李永祿關係不錯,要麽就是個實實在在的性情中人,她又丟下了招工的誘惑,給村裏人帶來了一條賺錢途徑,相信到時候不用她自己動手,其他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也會阻止李永福那一家人來鬧事的。
得了李牙人的保證,許禾就先返城了,而李牙人趁著天色尚早,直接迴了李塘村自己家裏,剛好趕上晚飯。
李牙人家裏也早就分家了,他是長子,爹娘都跟著他住。他這個牙人生意做的不錯,家裏條件比其他村裏人要好不少,田地都直接佃出去,爹娘也用不著下地幹活了,在家享清福,家裏如今是他媳婦當家,夫妻倆生了兩女一男,最大的女兒也不過才十歲。
李牙人一家子圍著桌子吃飯,農村人邊吃邊聊是常態,李牙人他爹問道:“我看你這幾天都在村子周圍晃悠,下午聽人說又在看永祿家的那一片地方,看了那麽多次也沒賣出去,別到時候她又來鬧你。我看呐,那李家的老潑婦在的一天,那地方就得晃著!”
李牙人是個孝子,也不嫌親爹話多,好聲好氣的解釋:“這次還真不一樣。這迴的買主是那邊桃莊的東家,人家不僅想要永祿他家的那一片地方,鄰近的荒地也準備買下來,用來建造工坊。等工坊建成了,還會從周邊的村子裏招女工,咱們李塘村離得最近,招工上肯定也更有優勢!”
南邊的紡織女工多,女廚工也常見,沒有什麽女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規矩,招女工在李牙人一家來看並沒有什麽不好,“這東家是做什麽的?也是招紡織女工的?也不知道穩不穩定。”
李牙人笑嗬嗬的點頭:“這位東家的生意,在棠州也是有名的,中秋那會兒子,兒子不是給娘買了那擦臉的潤膚膏,那潤膚膏就是這位東家鋪子裏買的。這工坊建成了做什麽,我倒是不清楚,但是肯定穩定,這位東家生意做得好著呢。”
李老爹雖然不了解城裏的事情,但村裏人他卻是很清楚的,若真建成了這個工坊,村裏女人能進去做工,就算買了永祿家的地方,也不怕那李家老婦來鬧,到時候頭一個不容她的就是族裏人!
李牙人雖然不怕李永福一家,但也不想在事情沒有定下之前就打草驚蛇,特地等到天黑了,村子裏也沒什麽人在外麵走動了,叫上妻子一起,往田嫂子家去了。
田嫂子早就趁著天光就吃飯洗漱了,天黑了也舍不得點燈,就借著窗外的月光,和兩個孩子坐在堂屋前乘涼,手上拿著蒲扇,時不時地趕一下蚊子。李牙人夫妻進門的時候,還嚇了一跳,等看清了人,才連忙起身:“永興,紅霞,你們怎麽這麽晚過來了?趕緊進屋坐。”
李牙人也就是李永興和,想到這事兒也不是一句兩句能說的清的,就帶著妻子陳紅霞進屋去了。阻止了要去倒茶水的田嫂子,李牙人將自己的來意說明白。
田嫂子並不是真的軟弱可欺,作為寡婦,她若真的軟弱,那日子就真的過不下去。她隻是不知道怎麽去處理這些事情,不管是和族人的相處,和婆家人的對峙,她都是茫然的,沒人告訴過她該怎麽做,她也無從學起。可現在,有人告訴她,有人要買她家的地,也不需要擔心婆家人鬧事,她還能成為一個賺錢的女工,問她願意嗎?
願意,怎麽不願意,誰不想過更好的日子,家裏靠她種地隻能溫飽,可等到孩子長大,花錢的地方多了,她的女兒今年八歲了,過些年也該說親了,她不想女兒像她一樣,沒有嫁妝,婆家看不起,就連改嫁都沒人要。兒子未來也要娶妻生子,這都是要花錢的地方。她是從來都沒指望過公婆,隻能靠自己,以前是沒有門路,現在有門路,不抓緊那才是傻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