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老三的生意做的不錯,許禾這邊的也有了新進展,第一個吃螃蟹的代理商出現了,還是老熟人燕支齋。
燕支齋和許禾的伊人妝合作已經很久了,在產品的信任度上,不是其他新加入的商戶可比的,了解到獨家代理商的好處之後,燕支齋率先做出了嚐試。
不過就像許禾之前了解的,燕支齋的鋪子開遍大齊,但真正覆蓋多掌控力更好的,還是京都及附近三司共四十一州府。
畢竟是第一個獨家代理,許禾還是很看重的,燕支齋的掌櫃約定在茶樓談生意,許禾帶著葛大根赴約。經過這段時間的曆練,葛大根進一步成長,如今走出去,和棠州其他鋪子的大掌櫃毫無差別,看起來頗為氣派。
談判是個磨人的事情,燕支齋主做中高端的胭脂水粉,如今談代理也一樣,看不上低端產品,但許禾的伊人妝也有自己的堅持,高端產品的價格分毫不讓,中端產品也要按規章辦事,老客戶也不能打破規則,尤其是第一個代理商,是要為之後的代理商打下模板的,現在破了原則,之後就更不好處理了。
你來我往的,磨了一個下午,好在都是葛大根和對方說,許禾隻做補充,總算談成了,伊人妝的契約書都是固定的經折裝的本子,找了書鋪印刷出來,隻有填寫數字的地方空著,所以契約也不用重新寫,直接按照約定的填寫完成就行。
等契書簽訂好了,許禾也願意給老顧客賣個好:“燕支齋是咱們的老夥伴了,價格上咱們有自己的原則,但對待老夥計,我們也不能隻講規章不講情麵。咱們伊人妝最近推出了一批試用小樣,到時候發貨,可以送一批給燕支齋這邊,這也是咱們給燕支齋這樣合作已久的合作商的福利。”
燕支齋的掌櫃哭笑不得:“比起許老板和葛掌櫃,做生意,我是甘拜下風啊!”
燕支齋那邊獨家代理的第一批貨物發出去的後,許老四帶來棠州的貨物也都賣了出去,紅光滿麵的樣子,看著就知道收獲不少。
“棠州的生意確實是好做啊,看來,我以後還得多跑跑。”許老四可是很明白自家老爹的心思,若他真能將棠州這邊的生意做起來,以後就算分了家,帶著家小定居在棠州,老爹也不會反對,“我已經和鏢隊約好了,等一下就出發迴去了,秀慧出嫁的時間定在中秋節後,到時候,你若有空,可一定得去!”
許禾點頭,作坊和鋪子都已經在正軌上,她出去一段時間也不要緊,“放心,我肯定去,到時候帶著你外甥他們一起,”又指著地上用袋子裝好的東西,“給家裏人的東西都在裏麵,尤其是雪梅的,她懷孕了,可不要弄混,我都寫了簽子的。”
許老四一手一個麻袋,利索的往前走:“放心,弄混不了!”
送走了許老四,許禾的生活依然忙碌,鋪子裏的生意漸漸多了起來,作坊那邊雖然暫時還能忙的過來,但不得不考慮進一步擴大規模的事情,買地招人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桃莊附近除了一些屬於其他人家的田莊,還有大小不一的村落,無主的荒地雖有但少,荒地買下來隻需要向衙門交錢即可,另一方麵,許禾已經拜托了牙行那邊,看看附近是否有人願意出售莊子或者鄰近村落是否有人賣地。招人這方麵,許禾也在思考,是否向附近村子招工,但這要顧慮的東西就多了,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解決的,章程製度都需要提前製定好,才方便後續管理。
目前更重要的,還是原材料的問題,桃莊自產的用作原材料的作物,有一部分已經投入使用,但十年樹木,新種下的樹想要開花結果,卻還需要時間,如今的原材料大部分還是要找另外的供貨商。
最開始合作的陸家的百花園,還有專門做花草生意的王家和韋家,現在依然有合作,但為了分散風險,以免單個供貨商斷貨,許禾打算再另外增加新的花草中藥合作商。
棠州地處南方,氣候宜人,適合大部分花草種植生長,再加上棠州經濟穩定繁榮,當地民眾很有生活情調,花草生意是比較好做的,大型中型的花草商數量有限,基本已經和作坊這邊達成了合作。但家庭式小作坊的花草小販卻不少,許禾也不嫌他們規模小,品種不夠豐富,選了其中信譽比較好的,也簽訂了合作契書。
花草商好找,提供中草藥的藥商卻不好尋摸,不比常見的花草樹木,中草藥種植與炮製是個非常考驗技術的工作,許禾自己就是學這個的,很明白中草藥的炮製,差之毫厘謬以千裏,所以也不敢找小作坊。最後還是通過她新合作的花草大商戶陳家的家主介紹,找到了一個棠州本地藥商和靖州的一個大藥商,從商談合作細節到最後簽訂契書,就費了大半個月的時間,好在成果喜人,至少近五年不用為原材料擔心,等五年之後,桃莊那邊也能承接一部分了。
原材料合作商的事情解決後,許禾也沒有停歇下來。華夏大地物種豐富是自然的,但也有一些東西是海外傳來後再本土化的,目前這個時間,有一部分適合用來做護膚品的花草還沒有傳過來,但許禾的空間裏有一些種子,因為早就有想法在本地種植這些花草,所以許禾一直都注意種子的收集,現在她手裏已經有了不少的種子。
本來打算自己就在桃莊試驗種植的,但後來想想,一個是自己的種植技術不一定比得上專門的花匠,再一個,吃獨食是長久不了的,不說桃莊土地有限,買地需要時間,就說這種可能影響當地花草商的事情,她根基尚淺,還是少做為好。所以思來想去,許禾還是決定,帶上合作的幾個小花草商戶,這些小花草商基本都是自己做花匠,專研花草種植的,種植新花草的事情交給他們,可以說是專人做專事,減少了不必要的時間與成本浪費。
目前來說,許禾的作坊相當於這些小花草商的金主,可以說他們的花草除了作為觀賞植物賣出去,大多數都被許禾的作坊吃下了,所以對於許禾提出的新花種的事情,都沒有推遲,隻是有些遲疑,畢竟之前從未種植過。
幾個商人約在茶樓的包間裏,這些小花草商大多互相認識,與許禾合作最久的韋木生直接說道:“許娘子,試驗新花種不是難事,隻是這些花種之前沒有種過,咱們也摸不準,一個是種了這些,對土地以及其他花草是否又影響,另外就是種植後效果如何,咱們也不能保證。”
許禾借口是找胡商海商帶來的種子,所以即使知道一部分花草的習性,也不會直接告知這些花草商,隻能讓他們自己去摸索研究,她從不懷疑種花家人的種地本事,那是刻在骨子裏的。
“韋老板考慮的是,我也清楚大家的顧慮,新花種的類型不多,我有個提議,大家姑且聽一聽。”許禾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花種,都用小布袋裝好了,其實也就七種,分下來,一個小花草商也就一種,“我這裏有七種新花種,大家一人試驗一種,開始的時候可以不用大量種植,我們先試試看,等摸清楚了新花種的種植手段,再擴大規模也不遲。而且,我可以與大家提前簽訂協議,不管最後種的如何,我這裏都收。大家覺得呢?”
隻是費少量的土地,又有保底,怎麽看都是不會虧的結局,這些花草商也就沒有什麽顧慮了。
燕支齋和許禾的伊人妝合作已經很久了,在產品的信任度上,不是其他新加入的商戶可比的,了解到獨家代理商的好處之後,燕支齋率先做出了嚐試。
不過就像許禾之前了解的,燕支齋的鋪子開遍大齊,但真正覆蓋多掌控力更好的,還是京都及附近三司共四十一州府。
畢竟是第一個獨家代理,許禾還是很看重的,燕支齋的掌櫃約定在茶樓談生意,許禾帶著葛大根赴約。經過這段時間的曆練,葛大根進一步成長,如今走出去,和棠州其他鋪子的大掌櫃毫無差別,看起來頗為氣派。
談判是個磨人的事情,燕支齋主做中高端的胭脂水粉,如今談代理也一樣,看不上低端產品,但許禾的伊人妝也有自己的堅持,高端產品的價格分毫不讓,中端產品也要按規章辦事,老客戶也不能打破規則,尤其是第一個代理商,是要為之後的代理商打下模板的,現在破了原則,之後就更不好處理了。
你來我往的,磨了一個下午,好在都是葛大根和對方說,許禾隻做補充,總算談成了,伊人妝的契約書都是固定的經折裝的本子,找了書鋪印刷出來,隻有填寫數字的地方空著,所以契約也不用重新寫,直接按照約定的填寫完成就行。
等契書簽訂好了,許禾也願意給老顧客賣個好:“燕支齋是咱們的老夥伴了,價格上咱們有自己的原則,但對待老夥計,我們也不能隻講規章不講情麵。咱們伊人妝最近推出了一批試用小樣,到時候發貨,可以送一批給燕支齋這邊,這也是咱們給燕支齋這樣合作已久的合作商的福利。”
燕支齋的掌櫃哭笑不得:“比起許老板和葛掌櫃,做生意,我是甘拜下風啊!”
燕支齋那邊獨家代理的第一批貨物發出去的後,許老四帶來棠州的貨物也都賣了出去,紅光滿麵的樣子,看著就知道收獲不少。
“棠州的生意確實是好做啊,看來,我以後還得多跑跑。”許老四可是很明白自家老爹的心思,若他真能將棠州這邊的生意做起來,以後就算分了家,帶著家小定居在棠州,老爹也不會反對,“我已經和鏢隊約好了,等一下就出發迴去了,秀慧出嫁的時間定在中秋節後,到時候,你若有空,可一定得去!”
許禾點頭,作坊和鋪子都已經在正軌上,她出去一段時間也不要緊,“放心,我肯定去,到時候帶著你外甥他們一起,”又指著地上用袋子裝好的東西,“給家裏人的東西都在裏麵,尤其是雪梅的,她懷孕了,可不要弄混,我都寫了簽子的。”
許老四一手一個麻袋,利索的往前走:“放心,弄混不了!”
送走了許老四,許禾的生活依然忙碌,鋪子裏的生意漸漸多了起來,作坊那邊雖然暫時還能忙的過來,但不得不考慮進一步擴大規模的事情,買地招人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桃莊附近除了一些屬於其他人家的田莊,還有大小不一的村落,無主的荒地雖有但少,荒地買下來隻需要向衙門交錢即可,另一方麵,許禾已經拜托了牙行那邊,看看附近是否有人願意出售莊子或者鄰近村落是否有人賣地。招人這方麵,許禾也在思考,是否向附近村子招工,但這要顧慮的東西就多了,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解決的,章程製度都需要提前製定好,才方便後續管理。
目前更重要的,還是原材料的問題,桃莊自產的用作原材料的作物,有一部分已經投入使用,但十年樹木,新種下的樹想要開花結果,卻還需要時間,如今的原材料大部分還是要找另外的供貨商。
最開始合作的陸家的百花園,還有專門做花草生意的王家和韋家,現在依然有合作,但為了分散風險,以免單個供貨商斷貨,許禾打算再另外增加新的花草中藥合作商。
棠州地處南方,氣候宜人,適合大部分花草種植生長,再加上棠州經濟穩定繁榮,當地民眾很有生活情調,花草生意是比較好做的,大型中型的花草商數量有限,基本已經和作坊這邊達成了合作。但家庭式小作坊的花草小販卻不少,許禾也不嫌他們規模小,品種不夠豐富,選了其中信譽比較好的,也簽訂了合作契書。
花草商好找,提供中草藥的藥商卻不好尋摸,不比常見的花草樹木,中草藥種植與炮製是個非常考驗技術的工作,許禾自己就是學這個的,很明白中草藥的炮製,差之毫厘謬以千裏,所以也不敢找小作坊。最後還是通過她新合作的花草大商戶陳家的家主介紹,找到了一個棠州本地藥商和靖州的一個大藥商,從商談合作細節到最後簽訂契書,就費了大半個月的時間,好在成果喜人,至少近五年不用為原材料擔心,等五年之後,桃莊那邊也能承接一部分了。
原材料合作商的事情解決後,許禾也沒有停歇下來。華夏大地物種豐富是自然的,但也有一些東西是海外傳來後再本土化的,目前這個時間,有一部分適合用來做護膚品的花草還沒有傳過來,但許禾的空間裏有一些種子,因為早就有想法在本地種植這些花草,所以許禾一直都注意種子的收集,現在她手裏已經有了不少的種子。
本來打算自己就在桃莊試驗種植的,但後來想想,一個是自己的種植技術不一定比得上專門的花匠,再一個,吃獨食是長久不了的,不說桃莊土地有限,買地需要時間,就說這種可能影響當地花草商的事情,她根基尚淺,還是少做為好。所以思來想去,許禾還是決定,帶上合作的幾個小花草商戶,這些小花草商基本都是自己做花匠,專研花草種植的,種植新花草的事情交給他們,可以說是專人做專事,減少了不必要的時間與成本浪費。
目前來說,許禾的作坊相當於這些小花草商的金主,可以說他們的花草除了作為觀賞植物賣出去,大多數都被許禾的作坊吃下了,所以對於許禾提出的新花種的事情,都沒有推遲,隻是有些遲疑,畢竟之前從未種植過。
幾個商人約在茶樓的包間裏,這些小花草商大多互相認識,與許禾合作最久的韋木生直接說道:“許娘子,試驗新花種不是難事,隻是這些花種之前沒有種過,咱們也摸不準,一個是種了這些,對土地以及其他花草是否又影響,另外就是種植後效果如何,咱們也不能保證。”
許禾借口是找胡商海商帶來的種子,所以即使知道一部分花草的習性,也不會直接告知這些花草商,隻能讓他們自己去摸索研究,她從不懷疑種花家人的種地本事,那是刻在骨子裏的。
“韋老板考慮的是,我也清楚大家的顧慮,新花種的類型不多,我有個提議,大家姑且聽一聽。”許禾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花種,都用小布袋裝好了,其實也就七種,分下來,一個小花草商也就一種,“我這裏有七種新花種,大家一人試驗一種,開始的時候可以不用大量種植,我們先試試看,等摸清楚了新花種的種植手段,再擴大規模也不遲。而且,我可以與大家提前簽訂協議,不管最後種的如何,我這裏都收。大家覺得呢?”
隻是費少量的土地,又有保底,怎麽看都是不會虧的結局,這些花草商也就沒有什麽顧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