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生說的不錯,房子離牙行不遠,事實上,離杏春堂和張記客棧更近。杏春堂和張記客棧都在棠州東市主路上,甚至離棠州城中的府衙不過兩條街道,東市主路店鋪林立,人來人往,看著就繁榮興旺。而朱文生推薦的院子,在主路後麵的葫蘆巷子裏。葫蘆巷子的房子應該是規整過的,外麵看著差別不大。
先看的是一個完整的二進院子,外麵看著還挺氣派,開門進去就是影壁,上麵雕刻著竹子,許禾想這家怕是個讀書人家。隨著朱文生邊走邊介紹,也證實了許禾猜得沒錯。
“這家的家主是個秀才,家中原本也算富裕,隻是讀書費錢,這秀才考了三次也沒考上舉人,再加上家中老人患病吃藥,不得不將這房子掛出去出售或者租賃,一家人搬到南市那邊去了。
這房子是正正經經二進院,您看這倒座,廚房,雜物間都有,這口井就在前院裏,離廚房近,用水很方便。
再看看這裏間的院子,方正的三間正房,兩邊還有兩間小一些的耳房,東西廂各有兩間,別說一家三口,就是一家三代人也能住下。
唯一的缺點,就是這院子裏的家具都被搬走了,若是住進來,還得先置辦一些家具。”
許禾看著這院子,覺得確實很不錯,可是對於她一個帶著兩個孩子的寡婦來說,卻太過惹眼,若是以後安定下來,孩子再大些,買下來倒是很不錯,如今也隻能惋惜一下。
許禾點點頭,“這院子確實不錯,不過不是還有另一個?我先都看看再說。”
朱文生也不催,等許禾確定看完後,帶著她出去看另一座院子。那院子離得不遠,都在葫蘆巷子裏,就在第一座院子的右邊後頭。房門看著很結實,但沒有第一個院子氣派。打開門依然是影壁,上麵雕刻著展翅的鬆鶴,鬆鶴延年,寓意很得許禾喜歡。
這院子比第一座確實小了很多,是個一進院子,進門的影壁緊挨著東廂的牆壁,沒有倒座,西邊空著沒有蓋廂房,而是種著一顆棗樹,如今正是結果的季節,樹上掛了不少棗子,看著十分喜人。
朱文生並未因為這間院子小而敷衍,依然認真介紹。
“這院子雖然不比第一間氣派,卻也很不錯。您看這院子中間鋪了青石板,雨天也不怕泥水。
三間正房,中間那間是堂屋,左右兩間可都能住人。挨著東邊的正房還有一間耳房,前主人家用來做了廚房,您看看這灶台都保養的很好。這水井也挨著耳房,用水方便,
三間東廂雖然不是很大,但居住沒有太大問題。
不過也還是和上一家同樣的問題,這屋子裏的家具都搬空了,需要您自個兒置辦。”
許禾心裏比較滿意這間院子,不僅廚房,其他房屋都保養的很好,房子裏頭都鋪了地,而非泥土地,而且家具都搬空了,更顯得房子裏頭幹淨。院子不算很大,但完全能滿足她和兩個孩子的生活所需,而且也不算惹眼。
心裏已經有了八分滿意,但許禾並未直接點頭,還有許多需要詳細了解一下的地方呢,“這家的主人家怎麽樣?還有鄰近幾家的鄰居們,朱牙人可認識?他們是否好相處?”
買賣沒有那麽容易做成的,對於許禾的問題,朱文生不覺麻煩,都一一認真迴答:“這原主人家原是咱們主路上做布匹生意的,這家生意興旺,人丁也旺盛。家裏人多了,房子就小了,買了新的大院子,將這院子就托給了我們牙行處理。
至於這附近的住戶,若是許娘子您問的別處,我還真不一定都清楚,這葫蘆巷子的房子卻是我入行就跟著的,這裏的住戶不說全部,那也能說個十有八九。
這院子旁邊的住戶大多都是咱們主路上的商戶們,生意人大多講究和氣生財,輕易不會和人發生衝突,都不難相處。
您隔壁這一家,是新搬來的,也是我過手的。這家家主也是個秀才,看著還年輕呢,如今在隔壁寶樹巷子的一家學堂教書,家裏除了他,還有他家的老太太,秀才娘子和兩個孩子。讀書人家講究,說話都輕聲細語的。”
雖說牙人的話不能全信,但也能信個八分,這院子確實很合許禾的心意,居家環境幹淨整潔還不惹眼,鄰居們大多好相處,離東市主路不遠,東市主路繁華,醫館市集都有,生活便利,而且許禾也注意到,東市這邊人來人往,大概是為了防止突生事端,似乎是有府衙的人在巡邏的,所以治安比較好。
唯一有點猶豫的是她是買還是租呢?說實在話,買房置業是每一個華夏子孫都逃脫不了的夢想,饒是許禾這個做過女總裁的女強人也不例外。
“這房子價格多少?”
朱文生聞聲知意,知道這許娘子對這院子挺滿意,棠州雖然是上府,但卻比不上江南的繁華,物價並沒有那麽高,這價錢隻要合適,今天拿下這一單生意就問題不大了,心裏這般想著,也不耽誤嘴上介紹,
“看您是買還是租賃了。買的話,這房子現在就在咱們牙行手裏,過戶很便宜,房子售價五十兩。租賃的話,這院子半年起租,月租一兩。”
許禾飛快的在心裏計算著,五十兩價格的房子在府城並不打眼,既然決定在棠州定居,那麽這房子不可能隻住四五年,若是長久租房,那還是買房劃算。她有原身的記憶,對比了記憶中馳安縣的房價,朱文生的報價比較實在了,棠州還是府城,這房價並不算貴了,不過不講價的買賣人不是好的買賣人,哪怕這房價在她預算內,那也還是要砍一砍價的。
和朱文生你來我往一番,終於砍下一小刀,最終以四十七兩成交。
許禾出來的早,看好房時間也還早,諮詢了朱文生,便決定一鼓作氣,先將房子過戶再說。
不過許禾並不了解這裏的戶籍製度,雖然有原身的記憶,但記憶中這種買房置地的交易都是丈夫去做的,原身並不很清楚,隻能靠朱文生。
“我們一家是外地人,是從北邊過來的,並非棠州人,不知道這買房過戶是否有影響?”
作為牙人,朱文生對官府的戶籍製度,過戶手續一清二楚,聞言搖頭,“這大人們恨不得治下的地方人越多越好,人丁增長也是一項功績呢!隻要戶籍路引周全,棠州府衙對外地人落戶很寬鬆,更何況您還決定買房,落戶就更簡單了,咱們牙行也有幫人落戶的經驗。”
許禾聞言也放心了,“那就一事不煩二主,麻煩朱牙人幫忙將這院子過戶,也幫我們一家辦理落戶棠州的手續。”
先看的是一個完整的二進院子,外麵看著還挺氣派,開門進去就是影壁,上麵雕刻著竹子,許禾想這家怕是個讀書人家。隨著朱文生邊走邊介紹,也證實了許禾猜得沒錯。
“這家的家主是個秀才,家中原本也算富裕,隻是讀書費錢,這秀才考了三次也沒考上舉人,再加上家中老人患病吃藥,不得不將這房子掛出去出售或者租賃,一家人搬到南市那邊去了。
這房子是正正經經二進院,您看這倒座,廚房,雜物間都有,這口井就在前院裏,離廚房近,用水很方便。
再看看這裏間的院子,方正的三間正房,兩邊還有兩間小一些的耳房,東西廂各有兩間,別說一家三口,就是一家三代人也能住下。
唯一的缺點,就是這院子裏的家具都被搬走了,若是住進來,還得先置辦一些家具。”
許禾看著這院子,覺得確實很不錯,可是對於她一個帶著兩個孩子的寡婦來說,卻太過惹眼,若是以後安定下來,孩子再大些,買下來倒是很不錯,如今也隻能惋惜一下。
許禾點點頭,“這院子確實不錯,不過不是還有另一個?我先都看看再說。”
朱文生也不催,等許禾確定看完後,帶著她出去看另一座院子。那院子離得不遠,都在葫蘆巷子裏,就在第一座院子的右邊後頭。房門看著很結實,但沒有第一個院子氣派。打開門依然是影壁,上麵雕刻著展翅的鬆鶴,鬆鶴延年,寓意很得許禾喜歡。
這院子比第一座確實小了很多,是個一進院子,進門的影壁緊挨著東廂的牆壁,沒有倒座,西邊空著沒有蓋廂房,而是種著一顆棗樹,如今正是結果的季節,樹上掛了不少棗子,看著十分喜人。
朱文生並未因為這間院子小而敷衍,依然認真介紹。
“這院子雖然不比第一間氣派,卻也很不錯。您看這院子中間鋪了青石板,雨天也不怕泥水。
三間正房,中間那間是堂屋,左右兩間可都能住人。挨著東邊的正房還有一間耳房,前主人家用來做了廚房,您看看這灶台都保養的很好。這水井也挨著耳房,用水方便,
三間東廂雖然不是很大,但居住沒有太大問題。
不過也還是和上一家同樣的問題,這屋子裏的家具都搬空了,需要您自個兒置辦。”
許禾心裏比較滿意這間院子,不僅廚房,其他房屋都保養的很好,房子裏頭都鋪了地,而非泥土地,而且家具都搬空了,更顯得房子裏頭幹淨。院子不算很大,但完全能滿足她和兩個孩子的生活所需,而且也不算惹眼。
心裏已經有了八分滿意,但許禾並未直接點頭,還有許多需要詳細了解一下的地方呢,“這家的主人家怎麽樣?還有鄰近幾家的鄰居們,朱牙人可認識?他們是否好相處?”
買賣沒有那麽容易做成的,對於許禾的問題,朱文生不覺麻煩,都一一認真迴答:“這原主人家原是咱們主路上做布匹生意的,這家生意興旺,人丁也旺盛。家裏人多了,房子就小了,買了新的大院子,將這院子就托給了我們牙行處理。
至於這附近的住戶,若是許娘子您問的別處,我還真不一定都清楚,這葫蘆巷子的房子卻是我入行就跟著的,這裏的住戶不說全部,那也能說個十有八九。
這院子旁邊的住戶大多都是咱們主路上的商戶們,生意人大多講究和氣生財,輕易不會和人發生衝突,都不難相處。
您隔壁這一家,是新搬來的,也是我過手的。這家家主也是個秀才,看著還年輕呢,如今在隔壁寶樹巷子的一家學堂教書,家裏除了他,還有他家的老太太,秀才娘子和兩個孩子。讀書人家講究,說話都輕聲細語的。”
雖說牙人的話不能全信,但也能信個八分,這院子確實很合許禾的心意,居家環境幹淨整潔還不惹眼,鄰居們大多好相處,離東市主路不遠,東市主路繁華,醫館市集都有,生活便利,而且許禾也注意到,東市這邊人來人往,大概是為了防止突生事端,似乎是有府衙的人在巡邏的,所以治安比較好。
唯一有點猶豫的是她是買還是租呢?說實在話,買房置業是每一個華夏子孫都逃脫不了的夢想,饒是許禾這個做過女總裁的女強人也不例外。
“這房子價格多少?”
朱文生聞聲知意,知道這許娘子對這院子挺滿意,棠州雖然是上府,但卻比不上江南的繁華,物價並沒有那麽高,這價錢隻要合適,今天拿下這一單生意就問題不大了,心裏這般想著,也不耽誤嘴上介紹,
“看您是買還是租賃了。買的話,這房子現在就在咱們牙行手裏,過戶很便宜,房子售價五十兩。租賃的話,這院子半年起租,月租一兩。”
許禾飛快的在心裏計算著,五十兩價格的房子在府城並不打眼,既然決定在棠州定居,那麽這房子不可能隻住四五年,若是長久租房,那還是買房劃算。她有原身的記憶,對比了記憶中馳安縣的房價,朱文生的報價比較實在了,棠州還是府城,這房價並不算貴了,不過不講價的買賣人不是好的買賣人,哪怕這房價在她預算內,那也還是要砍一砍價的。
和朱文生你來我往一番,終於砍下一小刀,最終以四十七兩成交。
許禾出來的早,看好房時間也還早,諮詢了朱文生,便決定一鼓作氣,先將房子過戶再說。
不過許禾並不了解這裏的戶籍製度,雖然有原身的記憶,但記憶中這種買房置地的交易都是丈夫去做的,原身並不很清楚,隻能靠朱文生。
“我們一家是外地人,是從北邊過來的,並非棠州人,不知道這買房過戶是否有影響?”
作為牙人,朱文生對官府的戶籍製度,過戶手續一清二楚,聞言搖頭,“這大人們恨不得治下的地方人越多越好,人丁增長也是一項功績呢!隻要戶籍路引周全,棠州府衙對外地人落戶很寬鬆,更何況您還決定買房,落戶就更簡單了,咱們牙行也有幫人落戶的經驗。”
許禾聞言也放心了,“那就一事不煩二主,麻煩朱牙人幫忙將這院子過戶,也幫我們一家辦理落戶棠州的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