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院中。


    王鐵牛見到了五花。


    “王管家,沒想到你竟親自來了冀州。”五花見到王鐵牛的時候,無比意外:“不知公子讓王管家來這裏,是有什麽事麽?”


    王鐵牛坐於廳堂之中,望著院中的積雪,朝五花說道:“公子讓我親自帶封信送給長樂公主。”


    “同時,讓我幫你,在冀州,初步建立起咱們組織的交通站。”


    王鐵牛說起此事的事情,不論是目光還是臉色,都凝重起來。


    這是交通站走出長安的第一步!


    不是洛州,不是晉陽,而是長樂郡!


    其跨度之大,便是讓王鐵牛這個身經百戰,已經理順了不少關節難點的老潛伏者,也感到些許的棘手。


    這,也是他這一次前來冀州,最重要的事。


    “交通站?”


    五花皺眉,這名字,她還是第一次聽說,並且自己來的時候,公子似乎從未提起過。


    隻是說,等時機成熟了,會派人來幫著自己。


    不過,五花暫時先把交通站拋到了腦後,雙眼有些發亮的朝王鐵牛伸出了手。


    “王管家。”


    王鐵牛:“??????”


    王鐵牛不解的看著她。


    “信。”五花提醒。


    自己的信可是隨著公主殿下的信箋一同送過去的,按理說,應一同迴來。想想就要公子對自己提出些許的建議或者關切,五花心裏便是美滋滋。


    王鐵牛撓了撓頭:“公子,隻給了我長樂公主一人的信箋,五姑娘,你的信······沒在我這裏。”


    五花奇怪,不應該啊。


    轉瞬,王鐵牛便瞬間就想起來了:“對了,五姑娘,你的信應是走的驛站。來的時候,家裏吳娘把兩封信交給了驛吏。”


    五花撅了撅嘴。


    聽到這話,她怎麽還能反應不過來呐?


    保準是自己的信當成掩護公主殿下真正信箋的幌子了。


    算了。


    算算日子,公子的信,應該也快了。


    王鐵牛嘿嘿一笑,他也猜到了公子的用意。


    五花白了他一眼:“王管家,還是說說交通站吧。”


    “這·······到底是什麽?”


    王鐵牛當即深吸口氣,神情也豁然凝重起來:“交通站,乃是公子一手組建而成。”


    “它·······”


    聽著王鐵牛的話,五花的臉色同樣漸漸嚴肅起來,眉頭,開始蹙起。


    好一陣子,秋蘭又走進了院子,是叫兩人去用餐的。


    “來啦。”五花應了一聲,緩緩站了起來,長長舒口氣,頷首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恍然之色:“王管家,怪不得家中很少能發現你的身影,原來·······如此。”


    王鐵牛雙手抄起了袖子。


    “公子為了來這個家,考慮了很多,這段時間,我會留下助你。”


    “不說冀州,起碼先把長樂郡,掌握在咱們手裏,此事,你知我知,公子知,除外,誰都不能告知,便是公主殿下,也不行。”


    王鐵牛還都沒有出廳堂便衝秋蘭揮了揮手,同時壓低了聲音,囑咐道。


    “放心吧。”


    五花自是知道孰輕孰重的,重重吐口氣,身上的擔子一下子感覺沉了不少,但,五花卻很是高興,看來公子對自己的期望很高嘛。


    既如此········


    長樂郡!


    冀州!


    甚至於河北道!


    公子,奴婢,定是竭盡全力!


    -----------


    長安這一場雪下了之後,其後多日,便一直是豔陽天了。


    但是,長安的積雪卻不見融化多少。


    除了有人走過的地方外,其餘地方,似乎還都保持著大雪時的樣子。


    天氣,太冷了。


    溫度,太低了。


    除了正午時分的陽光,能夠燃燒些許積雪外,其餘大部分時間,雪幾乎一直是雪。


    甚至於,當正午陽光融化了一些雪後,所融化成的雪水當在太陽西斜後,便會直接凝固成冰,而後這一層冰,又包裹了雪,導致長安城若是站在城牆上望去,仍舊可以稱之為銀裝素裹。


    不過,城中倒是熱鬧。


    何興友帶著太醫署的官員,直接在朱雀大街上擺起來了攤子,現場招生!


    甚至有時候,孫思邈也會親臨此地,幫著民學醫科,搖旗呐喊。


    自然,民學農科也不會甘拜下風,芳林門門口,有李淵命人親自搭起來的報名點位。


    兩科招生的熱潮,著實是在城中掀起了不小的動靜。


    甚至,有不少其他國度的遣唐使,削尖了腦袋想要加入。


    他們所展現出的熱情,似乎比大唐百姓的熱情還要大。


    沒辦法,不論是開刀這般神乎其神的手法,還是說好似狂風暴雨般自四門論道後傳向整個大唐天下的紅薯土豆,不論是哪一個,都能讓這些遣唐使瘋狂。


    他們想要學習。


    他們想要拜師。


    甚至有些人早就已在國子監學習,但為了能加入民學,毅然決然的直接離開了國子監。


    隻是·······


    這群人最後倒是便宜了褚忠。


    無他,因為張楚對於此事,說的很清楚,這群人想要加入民學,自然可以,而且民學是大力歡迎的。


    隻是,不論是民學農科還是說民學醫科,對於他們而言有些高深,最好還是從最基本的科目學習,比如,挖煤。


    所以,這些不用開工錢的異國牛馬,在褚忠的率領下,浩浩蕩蕩的入駐了北山煤礦。


    皇城。


    立政殿。


    李世民看著案桌上的折子。


    最近,鴻臚寺好像是成了折子窩了,常駐在鴻臚寺的倭國使臣,高句麗使臣,新羅使臣,吐蕃使臣等等·······


    他們瘋狂上折子,朝李世民哭訴張楚的行為。


    這讓李世民腦袋有些大。


    畢竟,人家也都不傻,張楚的這個借口,終究有點太過於牽強。但,他們卻沒有辦法,為了能夠早一日真正的學習到民學的技術,隻能咬著牙在北山煤礦撐著。


    更別說,這個時代,能從本國前往大唐來的遣唐留學生,清一色的幾乎都是本國的貴族子弟。


    可,誰能想到,高高在上的貴族子弟,竟成為了幹苦力的牛馬,讓他們都有些破防。


    “嘶······”


    “哎!”


    “這張小子·······”


    “做的這些事,有些過分了。”


    “瞧,這幾天,已不僅僅是鴻臚寺各國使臣的折子了,還有禦史台一些禦史對張小子的批判。”


    “他們都覺得張小子有些過了,有損我大唐胸懷,顯得咱們小家子氣。”


    李世民把手裏的折子隨意丟到了桌上,裹了下大氅,斜靠在了坐塌上,望著徐世積,房玄齡,蕭瑀,高士廉等人,頗為無奈的笑道。


    “朕······”


    “其實朕也覺得張小子在這件事上多少有些狹隘了。”


    “我泱泱大唐,就算讓他們學,他們又能學到什麽呐?”


    李世民搖了搖頭,在這一點上,他和張楚在看法上,有些不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十萬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樓盡春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樓盡春風並收藏大唐十萬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