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村民們的表現
穿到古代農家:我靠做生意致富 作者:何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清水村。
聽說黎語韓錚今日歸來,韓家二太爺爺天沒亮就起身,指揮著族裏的小輩們打掃祠堂。
錚哥兒中了狀元,這是他們族中的大事,必須開祠堂祭拜祖宗。
想到韓錚,二太爺爺的臉笑成了一朵花。
“二太爺爺。”一個小輩突然跑過來問:“我爹說錚哥兒祭祖是大事,女人不能進祠堂,所以還要給黎嫂嫂留位置嗎?”
二太爺爺狠狠瞪小輩一眼,“沒有黎語,你以為錚哥兒有銀子去念書考科舉?還不讓她進祠堂,我看你爹才不該進!”
小輩被罵的縮了縮脖子:“二太爺爺,是我爹說的,又不是我,你對著我罵做什麽。”
“那就把你爹叫來,我對著他罵!”二太爺爺中氣十足:“你現在就去喊他。”
小輩頓了頓,“我爹年紀大了。”應該給他留些麵子吧。
“再大也得給我過來。”二太爺爺道:“虧著他是在你跟前說的這話,若是當著錚哥兒的麵說,你信不信,錚哥兒當場就能翻臉。”
小輩:“......”
二太爺爺說的一點錯都沒有,確實是他爹的問題,那就把他爹叫過來挨罵吧。
難得能看到自家爹吃癟,小輩跑的速度快了起來。
*
二太爺爺冷哼一聲,迴頭時餘光掃到外麵,一下子冷了臉。
用拐杖敲了敲地,二太爺爺走到門外。
隻見外麵站著幾十口人,都是前年黎語坐牢時跟他們分族的。韓錚中舉後,這些人就想要重新合族占韓錚便宜,等韓錚中狀元的消息傳來,他們更是整日打擾他,痛哭流涕地說他們錯了,他們要合族。
沒給對方說話的機會,二太爺爺道:“我已經說過好幾次,咱們韓氏一族,既然分族了,就不可能再合到一起,你們不用再來了,沒用的。”
“二太爺爺。”為首的人急切道:“我們真的知道錯了,你就原諒我們吧。”
“原諒不了。”二太爺爺道:“你們識相的話就快些走,否則我喊人來了。”
幾十個人:“......”
見他們一動不動,二太爺爺幾步走到院內,高聲喊人:“出來幾個人,把外麵站的人都給我趕走。”
*
村口,村長和吳叔正指揮韓生、韓水、韓河等年輕的漢子掛鞭炮。
韓錚中狀元,是整個村子的大事,無論如何都要好好慶祝。
除了這幾人,其他村民們也聚集在了村口。
大家都等著韓錚迴來,等著看看狀元的風姿。
這個時候,沒有人再說酸話,出口的盡是誇獎。
“我早看韓錚不一般,果然,人家已經是狀元了。”
“他就是那傳說中...傳說中的文曲星下凡吧。哎呦,咱們村是風水寶地,居然出了狀元。”
“聽說不光錚哥兒中了狀元,修文媳婦的生意做得也好,紅紅火火,還得了皇上的賞賜呢!”
“修文媳婦是個厲害的,我以前覺得她整日拋頭露麵不太好。如今我也想和她一樣,能掙銀子,說話做事都有底氣。”
*
眾人嘰嘰喳喳,恨不得把韓錚和黎語誇到天上去。
那些和黎語發生過矛盾的,聽著這些話,心裏慌得不行。
修文媳婦迴來了,該不會突然找他們麻煩吧。
早知道就不得罪她了。
要不現下迴家躲著,聽村長說他們就在村裏留幾日,隻要他們不遇見,修文媳婦說不定就想不起他們。
幾人越想越覺得可行,於是在大家說的歡快時,不吭不響地退了出去,然後以此生最快的速度跑迴家。
*
與此同時。
黎語坐在馬車上,與吳嬸和村長媳婦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話。
她們沒有與韓錚一起走。
韓錚行得慢,路上過鎮子和村子的時候還要停下來接受祝賀,到家的時候最早也得是中午了,他們跟著實在不方便,幹脆先迴去收拾收拾。
別的不說,黎語覺得她家裏一定到處都是灰塵,畢竟有小半年沒住。
路上的風景無比熟悉,黎語瞧著,生出些別樣的感覺。
她以為自己對這裏沒有太大的歸屬感,這會兒她發現其實她很喜歡這裏。
僅僅是看著路邊的野花野草,她就覺得無比親切。
*
怕村長搞錯放鞭炮,快到村子時,黎語請村長媳婦先駕著驢車迴去,告訴大家韓錚還沒迴。
“其實讓他們放了也沒事,大不了再去鎮上買。”吳嬸坐在黎語身邊,絮絮叨叨:“雖說錚哥兒中了狀元值得慶賀,但你也功不可沒,為你放鞭炮完全沒問題。”
黎語知道她一心想著自己,道:“這個時節鞭炮貴,沒必要再浪費大家的銀錢,如今已然是讓大家破費了。”
吳嬸大手一揮,道:“這算什麽,其他人不願,我掏銀子便是。咱們家中現下有銀子,不缺那一點。”
黎語笑起來,從她穿越過來,吳嬸就對她很好,從沒變過。
*
兩人說話間,馬車間漸漸行到村口,
黎語跳下車,與村民們打招唿。
她今日穿了身淺綠色的襦裙,頭上戴著鑲嵌了珍珠的簪子,臉頰紅潤,眼睛明亮,光彩照人。
村裏人瞧著,一個個羨慕的不得了。
由於想迴家收拾,黎語說了差不多半刻鍾,便告辭離去。
吳嬸村長媳婦李香雲這些跟她關係好的與她一起走。
其他關係一般的,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等她們走遠了,有人道:“去了京城的人就是不一樣,你們看見沒,修文媳婦頭上戴著珍珠。”
“珍珠算什麽,你看到小梅手上的銀鐲子沒有,上麵雕刻的花好生別致,我都沒看出是什麽花。”
“先別說他們兩個了,就看那程氏和韓蓉,她們母女倆也穿得極好。那一身好像都是細棉布做的。還有韓蓉腰上掛的荷包,像是綢緞的。”
“早知道跟著修文媳婦走能過上好日子,我當初也跟她一起走了。”
“你願意跟,修文媳婦還不一定要呢!”
*
家中。
正如黎語所想,到處都是灰塵。
把馬車先停在門外,黎語打開門,從隔壁院子裏打了水,開始收拾。
村長媳婦早早地就準備好了抹布,大家一人一塊,各自分工做起來。
這邊做完並把東西放好,那邊韓錚到村裏了。
隨著鞭炮聲起,清水村的百姓徹底興奮了起來。
聽說黎語韓錚今日歸來,韓家二太爺爺天沒亮就起身,指揮著族裏的小輩們打掃祠堂。
錚哥兒中了狀元,這是他們族中的大事,必須開祠堂祭拜祖宗。
想到韓錚,二太爺爺的臉笑成了一朵花。
“二太爺爺。”一個小輩突然跑過來問:“我爹說錚哥兒祭祖是大事,女人不能進祠堂,所以還要給黎嫂嫂留位置嗎?”
二太爺爺狠狠瞪小輩一眼,“沒有黎語,你以為錚哥兒有銀子去念書考科舉?還不讓她進祠堂,我看你爹才不該進!”
小輩被罵的縮了縮脖子:“二太爺爺,是我爹說的,又不是我,你對著我罵做什麽。”
“那就把你爹叫來,我對著他罵!”二太爺爺中氣十足:“你現在就去喊他。”
小輩頓了頓,“我爹年紀大了。”應該給他留些麵子吧。
“再大也得給我過來。”二太爺爺道:“虧著他是在你跟前說的這話,若是當著錚哥兒的麵說,你信不信,錚哥兒當場就能翻臉。”
小輩:“......”
二太爺爺說的一點錯都沒有,確實是他爹的問題,那就把他爹叫過來挨罵吧。
難得能看到自家爹吃癟,小輩跑的速度快了起來。
*
二太爺爺冷哼一聲,迴頭時餘光掃到外麵,一下子冷了臉。
用拐杖敲了敲地,二太爺爺走到門外。
隻見外麵站著幾十口人,都是前年黎語坐牢時跟他們分族的。韓錚中舉後,這些人就想要重新合族占韓錚便宜,等韓錚中狀元的消息傳來,他們更是整日打擾他,痛哭流涕地說他們錯了,他們要合族。
沒給對方說話的機會,二太爺爺道:“我已經說過好幾次,咱們韓氏一族,既然分族了,就不可能再合到一起,你們不用再來了,沒用的。”
“二太爺爺。”為首的人急切道:“我們真的知道錯了,你就原諒我們吧。”
“原諒不了。”二太爺爺道:“你們識相的話就快些走,否則我喊人來了。”
幾十個人:“......”
見他們一動不動,二太爺爺幾步走到院內,高聲喊人:“出來幾個人,把外麵站的人都給我趕走。”
*
村口,村長和吳叔正指揮韓生、韓水、韓河等年輕的漢子掛鞭炮。
韓錚中狀元,是整個村子的大事,無論如何都要好好慶祝。
除了這幾人,其他村民們也聚集在了村口。
大家都等著韓錚迴來,等著看看狀元的風姿。
這個時候,沒有人再說酸話,出口的盡是誇獎。
“我早看韓錚不一般,果然,人家已經是狀元了。”
“他就是那傳說中...傳說中的文曲星下凡吧。哎呦,咱們村是風水寶地,居然出了狀元。”
“聽說不光錚哥兒中了狀元,修文媳婦的生意做得也好,紅紅火火,還得了皇上的賞賜呢!”
“修文媳婦是個厲害的,我以前覺得她整日拋頭露麵不太好。如今我也想和她一樣,能掙銀子,說話做事都有底氣。”
*
眾人嘰嘰喳喳,恨不得把韓錚和黎語誇到天上去。
那些和黎語發生過矛盾的,聽著這些話,心裏慌得不行。
修文媳婦迴來了,該不會突然找他們麻煩吧。
早知道就不得罪她了。
要不現下迴家躲著,聽村長說他們就在村裏留幾日,隻要他們不遇見,修文媳婦說不定就想不起他們。
幾人越想越覺得可行,於是在大家說的歡快時,不吭不響地退了出去,然後以此生最快的速度跑迴家。
*
與此同時。
黎語坐在馬車上,與吳嬸和村長媳婦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話。
她們沒有與韓錚一起走。
韓錚行得慢,路上過鎮子和村子的時候還要停下來接受祝賀,到家的時候最早也得是中午了,他們跟著實在不方便,幹脆先迴去收拾收拾。
別的不說,黎語覺得她家裏一定到處都是灰塵,畢竟有小半年沒住。
路上的風景無比熟悉,黎語瞧著,生出些別樣的感覺。
她以為自己對這裏沒有太大的歸屬感,這會兒她發現其實她很喜歡這裏。
僅僅是看著路邊的野花野草,她就覺得無比親切。
*
怕村長搞錯放鞭炮,快到村子時,黎語請村長媳婦先駕著驢車迴去,告訴大家韓錚還沒迴。
“其實讓他們放了也沒事,大不了再去鎮上買。”吳嬸坐在黎語身邊,絮絮叨叨:“雖說錚哥兒中了狀元值得慶賀,但你也功不可沒,為你放鞭炮完全沒問題。”
黎語知道她一心想著自己,道:“這個時節鞭炮貴,沒必要再浪費大家的銀錢,如今已然是讓大家破費了。”
吳嬸大手一揮,道:“這算什麽,其他人不願,我掏銀子便是。咱們家中現下有銀子,不缺那一點。”
黎語笑起來,從她穿越過來,吳嬸就對她很好,從沒變過。
*
兩人說話間,馬車間漸漸行到村口,
黎語跳下車,與村民們打招唿。
她今日穿了身淺綠色的襦裙,頭上戴著鑲嵌了珍珠的簪子,臉頰紅潤,眼睛明亮,光彩照人。
村裏人瞧著,一個個羨慕的不得了。
由於想迴家收拾,黎語說了差不多半刻鍾,便告辭離去。
吳嬸村長媳婦李香雲這些跟她關係好的與她一起走。
其他關係一般的,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等她們走遠了,有人道:“去了京城的人就是不一樣,你們看見沒,修文媳婦頭上戴著珍珠。”
“珍珠算什麽,你看到小梅手上的銀鐲子沒有,上麵雕刻的花好生別致,我都沒看出是什麽花。”
“先別說他們兩個了,就看那程氏和韓蓉,她們母女倆也穿得極好。那一身好像都是細棉布做的。還有韓蓉腰上掛的荷包,像是綢緞的。”
“早知道跟著修文媳婦走能過上好日子,我當初也跟她一起走了。”
“你願意跟,修文媳婦還不一定要呢!”
*
家中。
正如黎語所想,到處都是灰塵。
把馬車先停在門外,黎語打開門,從隔壁院子裏打了水,開始收拾。
村長媳婦早早地就準備好了抹布,大家一人一塊,各自分工做起來。
這邊做完並把東西放好,那邊韓錚到村裏了。
隨著鞭炮聲起,清水村的百姓徹底興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