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出攤
穿到古代農家:我靠做生意致富 作者:何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家寶貝女兒都這麽說了,安王哪有不同意的,何況隻是十幾隻羊,他們王府根本不缺,於是大手一揮,把事情安排了下去。
嘉寧郡主怕他們隻拿迴來羊肉,連忙安排他們把羊腸也留下,“洗幹淨,不要弄破了。”
安王在旁邊聽著,立刻懂了她要請全府的人吃羊肉的主要意圖。
“你想要羊腸?”
嘉寧郡主:“對,要用羊腸做澱粉腸。”
安王不懂是什麽是澱粉腸,但也沒當迴事,任她去了。
*
家裏還剩一點羊腸,黎語迴家後做了點脆皮肉腸。
把後腿肉以肥瘦二八的比例切成肉丁,加入各種調料攪拌,待肉有粘稠感後加入水澱粉攪打上勁,最後灌進羊腸裏,紮眼排氣,晾幹表皮、末了放涼水裏煮。
比做澱粉腸容易許多。
做的不多,黎語給程氏幾人送了些,剩下的他們幾個吃,韓小梅吃過後表示還是更喜歡澱粉腸,韓錚、路玄和四兒則更喜歡脆皮肉腸。
*
這一天就在試驗中過去,隔天是初七,黎語試了試洗麵筋,並用剩下的麵筋水做了點涼皮和春卷皮。
初八下午,安王府的人送來了羊腸,黎語認真接過,隨後把新做的麵筋、涼皮、春卷以及各種配料放到食盒裏,請王府的人帶迴去給嘉寧郡主嚐嚐。
期間程氏幾人知道了黎語要參加小吃大會的事,紛紛提出幫忙,黎語沒有客氣,直接接受了他們的好意。
*
眨眼的功夫,到了初九。這天早上,包括王府的六個人在內的所有人在火鍋店集合。田嬤嬤知道黎語的習慣,安排的人都是在她店裏做幫工的,其中兩個是她徒弟。
黎語很滿意。
家裏的石臼已經被運到了火鍋店後院,見所有人到齊,食材也都齊全,黎語便拿出紙,給大家做分工。
天冷,不論是澱粉腸、脆皮肉腸、還是麵筋,提前做都不會變味。所以初九初十這兩天他們就待在這裏做半成品,其他的不管。
去掉韓錚和燕夫人,這裏一共有十五個人。
上午先做澱粉腸,程氏和朱氏切肉,路玄和三個王府的幫工錘肉泥,黎語負責加調味料水澱粉,她的兩個徒弟則負責給肉泥攪拌上勁。
至於剩下的六個人,韓小梅、裴明珠、韓蓉、四兒對羊腸做最後的清洗,最後那個王府的幫工和裴父負責提水燒火。
黎語的活是最輕的,她完成後,直接幫著韓小梅幾人洗羊腸,其實王府的人已經洗的很幹淨了,他們隻是再過一遍。
大家有條不紊地幹著,這天午時過去時,他們已經灌了四百多根澱粉腸,估摸著差不多了,黎語讓大家停下來歇一會兒,再次開始時改做脆皮肉腸。
*
兩天的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到了正月十一,一年一度的小吃大會開始。
黎語早早地起床,吃過早飯後,大家一起把食材和燒烤用具挪到驢車上,出發去橙江。
因為要做生意,驢身上今天套的是普通的板車,使用起來更方便。
路上到處都是車子,至少有兩成是做生意的,有的沒有車子,直接背著爐子和木柴,黎語瞧見,有些震驚。
不過更震驚的還在後麵,她本來覺得自己出發的不算晚,結果到地方才發現大部分位置都被人占了。
特別是往年王公貴族們喜歡聚集的地方,小吃攤一個挨著一個,行人都很難擠進去。
黎語:“......”
韓小梅苦惱地問:“二嫂,我們去哪兒?”
黎語踮腳看了看,指著一個方向,“我們去那邊,你和四兒先去占位。”
韓小梅看看她指的地方,那是一個橋邊,位置不算太好,旁邊都沒什麽攤子。
“二嫂,那邊沒人,我們真要去那邊嗎?”
黎語點頭:“去吧,我們有兩輛車,去那邊的話,車子放得下。”
韓小梅這才和四兒一起往橋邊走。
*
加上黎語的,橋上隻有四個攤子,其他三個攤子分別是賣燒餅的,賣甜點的和賣餛飩的。
黎語看著旁邊賣燒餅的,驀地想起在黃梅鎮上賣燒餅的衛老板,她離開黃梅鎮前,跟江承澤提了衛老板的事,江承澤表示願意衛老板繼續在鹵肉鋪前賣燒餅。
把思緒從過往中抽離出來,黎語招唿人把東西都擺出來。
韓小梅還是有點不安心,“二嫂,我們真的不要再找其他地方嗎?這裏人太少了,大家都不來,說明這裏不好。”
黎語用手指了指他們的正前方,“據說聖上和王公貴族們去年去了那邊,可我們現在已然是擠不過去了,不如就在此處。今天刮西北風,正好可以將烤腸的香味送到那裏。”
韓小梅:“......”
怎麽感覺不對勁,今天這裏都是賣小吃的,烤腸的香味不會和其他的香味混合嗎?
其實她沒有感覺錯,黎語就是隨便說說。
她不知道宮裏的貴人們今年去哪兒,但是她可以確定,貴人們一定不會再去去年的那個地方,那裏現在太擠了,侍衛都站不了幾個,對貴人們而言,安全風險太大。
所以與其去那個地方擠,不如停在這裏。貴人不來也不要緊,她可以去找。
*
把東西都放好,黎語把招牌掛出來,上麵四個大字,黎記烤腸,這是韓錚寫的。
接著,她點炭扒火烤脆皮肉腸。
旁邊賣餛飩的是個老婦人,帶一個小女孩,祖孫倆第一次見烤腸,好奇地盯著。
黎語對小女孩笑笑,烤完第一根後,直接給她遞了過去,“吃吧。”
小女孩看看黎語,再看看老婦人,搖頭拒絕。
黎語道:“你很可愛,我喜歡你,這是送給你的。”
老婦人這才讓女孩接下,不過隨即她就做了幾碗餛飩給黎語。
“都是菜的,不值幾個錢,您嚐嚐。”老婦人端著碗,顫顫巍巍,黎語連忙接下。
*
有了這一出,黎語與老婦人親近了許多,她想了想,問起這邊的事。
“按說這地方也不算偏,怎麽就沒人來?”
老夫人看四周沒其他人,小聲道:“去年小吃大會期間,這邊每天都有人掉到湖裏,大家都覺得這裏風水不好,怕今年再出事,就不來了。”
黎語:“......”
太陽漸漸升至半空,橙江邊的百姓越來越多。
黎語這邊又來了幾個攤子。
攤子一多,百姓也慢慢地往他們這邊聚集,由於賣的東西少見,黎語的攤子自然而然地引起了關注。
嘉寧郡主怕他們隻拿迴來羊肉,連忙安排他們把羊腸也留下,“洗幹淨,不要弄破了。”
安王在旁邊聽著,立刻懂了她要請全府的人吃羊肉的主要意圖。
“你想要羊腸?”
嘉寧郡主:“對,要用羊腸做澱粉腸。”
安王不懂是什麽是澱粉腸,但也沒當迴事,任她去了。
*
家裏還剩一點羊腸,黎語迴家後做了點脆皮肉腸。
把後腿肉以肥瘦二八的比例切成肉丁,加入各種調料攪拌,待肉有粘稠感後加入水澱粉攪打上勁,最後灌進羊腸裏,紮眼排氣,晾幹表皮、末了放涼水裏煮。
比做澱粉腸容易許多。
做的不多,黎語給程氏幾人送了些,剩下的他們幾個吃,韓小梅吃過後表示還是更喜歡澱粉腸,韓錚、路玄和四兒則更喜歡脆皮肉腸。
*
這一天就在試驗中過去,隔天是初七,黎語試了試洗麵筋,並用剩下的麵筋水做了點涼皮和春卷皮。
初八下午,安王府的人送來了羊腸,黎語認真接過,隨後把新做的麵筋、涼皮、春卷以及各種配料放到食盒裏,請王府的人帶迴去給嘉寧郡主嚐嚐。
期間程氏幾人知道了黎語要參加小吃大會的事,紛紛提出幫忙,黎語沒有客氣,直接接受了他們的好意。
*
眨眼的功夫,到了初九。這天早上,包括王府的六個人在內的所有人在火鍋店集合。田嬤嬤知道黎語的習慣,安排的人都是在她店裏做幫工的,其中兩個是她徒弟。
黎語很滿意。
家裏的石臼已經被運到了火鍋店後院,見所有人到齊,食材也都齊全,黎語便拿出紙,給大家做分工。
天冷,不論是澱粉腸、脆皮肉腸、還是麵筋,提前做都不會變味。所以初九初十這兩天他們就待在這裏做半成品,其他的不管。
去掉韓錚和燕夫人,這裏一共有十五個人。
上午先做澱粉腸,程氏和朱氏切肉,路玄和三個王府的幫工錘肉泥,黎語負責加調味料水澱粉,她的兩個徒弟則負責給肉泥攪拌上勁。
至於剩下的六個人,韓小梅、裴明珠、韓蓉、四兒對羊腸做最後的清洗,最後那個王府的幫工和裴父負責提水燒火。
黎語的活是最輕的,她完成後,直接幫著韓小梅幾人洗羊腸,其實王府的人已經洗的很幹淨了,他們隻是再過一遍。
大家有條不紊地幹著,這天午時過去時,他們已經灌了四百多根澱粉腸,估摸著差不多了,黎語讓大家停下來歇一會兒,再次開始時改做脆皮肉腸。
*
兩天的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到了正月十一,一年一度的小吃大會開始。
黎語早早地起床,吃過早飯後,大家一起把食材和燒烤用具挪到驢車上,出發去橙江。
因為要做生意,驢身上今天套的是普通的板車,使用起來更方便。
路上到處都是車子,至少有兩成是做生意的,有的沒有車子,直接背著爐子和木柴,黎語瞧見,有些震驚。
不過更震驚的還在後麵,她本來覺得自己出發的不算晚,結果到地方才發現大部分位置都被人占了。
特別是往年王公貴族們喜歡聚集的地方,小吃攤一個挨著一個,行人都很難擠進去。
黎語:“......”
韓小梅苦惱地問:“二嫂,我們去哪兒?”
黎語踮腳看了看,指著一個方向,“我們去那邊,你和四兒先去占位。”
韓小梅看看她指的地方,那是一個橋邊,位置不算太好,旁邊都沒什麽攤子。
“二嫂,那邊沒人,我們真要去那邊嗎?”
黎語點頭:“去吧,我們有兩輛車,去那邊的話,車子放得下。”
韓小梅這才和四兒一起往橋邊走。
*
加上黎語的,橋上隻有四個攤子,其他三個攤子分別是賣燒餅的,賣甜點的和賣餛飩的。
黎語看著旁邊賣燒餅的,驀地想起在黃梅鎮上賣燒餅的衛老板,她離開黃梅鎮前,跟江承澤提了衛老板的事,江承澤表示願意衛老板繼續在鹵肉鋪前賣燒餅。
把思緒從過往中抽離出來,黎語招唿人把東西都擺出來。
韓小梅還是有點不安心,“二嫂,我們真的不要再找其他地方嗎?這裏人太少了,大家都不來,說明這裏不好。”
黎語用手指了指他們的正前方,“據說聖上和王公貴族們去年去了那邊,可我們現在已然是擠不過去了,不如就在此處。今天刮西北風,正好可以將烤腸的香味送到那裏。”
韓小梅:“......”
怎麽感覺不對勁,今天這裏都是賣小吃的,烤腸的香味不會和其他的香味混合嗎?
其實她沒有感覺錯,黎語就是隨便說說。
她不知道宮裏的貴人們今年去哪兒,但是她可以確定,貴人們一定不會再去去年的那個地方,那裏現在太擠了,侍衛都站不了幾個,對貴人們而言,安全風險太大。
所以與其去那個地方擠,不如停在這裏。貴人不來也不要緊,她可以去找。
*
把東西都放好,黎語把招牌掛出來,上麵四個大字,黎記烤腸,這是韓錚寫的。
接著,她點炭扒火烤脆皮肉腸。
旁邊賣餛飩的是個老婦人,帶一個小女孩,祖孫倆第一次見烤腸,好奇地盯著。
黎語對小女孩笑笑,烤完第一根後,直接給她遞了過去,“吃吧。”
小女孩看看黎語,再看看老婦人,搖頭拒絕。
黎語道:“你很可愛,我喜歡你,這是送給你的。”
老婦人這才讓女孩接下,不過隨即她就做了幾碗餛飩給黎語。
“都是菜的,不值幾個錢,您嚐嚐。”老婦人端著碗,顫顫巍巍,黎語連忙接下。
*
有了這一出,黎語與老婦人親近了許多,她想了想,問起這邊的事。
“按說這地方也不算偏,怎麽就沒人來?”
老夫人看四周沒其他人,小聲道:“去年小吃大會期間,這邊每天都有人掉到湖裏,大家都覺得這裏風水不好,怕今年再出事,就不來了。”
黎語:“......”
太陽漸漸升至半空,橙江邊的百姓越來越多。
黎語這邊又來了幾個攤子。
攤子一多,百姓也慢慢地往他們這邊聚集,由於賣的東西少見,黎語的攤子自然而然地引起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