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語教吳嬸她們的第二道點心是糯米棗糕。


    之所以選擇做這一道,是因為紅棗的價格便宜,鎮上隨意一家幹果鋪子都有便宜的幹棗賣,材料不缺。


    至於糯米棗糕的做法,比米糕麻煩一些。要先將紅棗洗淨,隔水上鍋蒸熟,去皮去核壓成棗泥。


    然後將糯米粉,大米粉,白糖,澱粉,油和清水攪拌成糊狀,隔水上鍋蒸。蒸熟後趁熱揉捏,分成大小均勻的團,擀成皮。


    之後將棗泥裝到黎語特製的油紙裱花袋中,擠到皮上。


    最後把皮包好,在上麵撒上一層黃豆粉。


    按著正常的做法,做糯米棗糕不用放大米粉,但是大禹朝糯米價格貴,如果全用糯米粉,賣出去的價格絕對低不了,為了控製價格,黎語隻好加了大米粉。當然,她刻意調整過比例,以保證棗糕的口感。


    餡料這一塊,黎語一開始考慮過做紫薯餡和豆沙餡,但大禹朝沒有紫薯,紫薯餡做不了。做豆沙的紅小豆倒是不缺,可價格貴,豆沙做起來也麻煩,做的話浪費時間不說,生活一般的百姓也不舍得買。


    幾番思量,還是棗泥餡最合適。不過等生意穩下來後,也可以做一些豆沙餡的,賣給鎮上不缺錢的富人。


    *


    關於被模仿的問題,黎語讓吳嬸幾人賣的時候都說是大米棗糕。


    這樣一來,能夠幹擾那些模仿者的判斷,增加他們做棗糕皮的時間。


    每塊糯米棗糕都比米糕小些,但也和米糕一樣按塊賣,三文錢一塊,五文錢兩塊,賣出去一斤糯米棗糕,去除掉各項成本,能掙二十多文。


    吳嬸幾人對這個利潤很滿意,在棗糕米糕都做的情況下,她們一天能拿到三百文左右的利潤,按著當時說的一人一成利,每個人能拿三十文左右,這樣算下來一個月就是九百文,再加上其他的分成,每個月掙一兩銀子是有的。


    早知道一個正值壯年的漢子一個月辛辛苦苦幹活也掙不到這麽多。便是那些給鎮上抄書的秀才,一個月也就掙六七百文。


    黎語對這個利潤並不太滿意,做生意不是給人做工,如果做生意跟做工掙的錢差不多,那就沒必要做生意了。畢竟做生意耗費心力多。


    還是得做些其他的。


    黎語坐在食鋪裏,看著外麵越來越熱的天,驀地福至心靈,她知道要做什麽了。


    *


    “店家,我們要買鹵肉吃。”一道清冽的男聲突然在不大的鋪子內響起,黎語迴神,便見一對十五六歲的男女站在她跟前。


    二人長得有七八分像,衣著華貴,像是從大地方來的貴人。


    黎語立刻起身招唿:“兩位客官想要些什麽?”


    男子看看案板上的肉,選了豬肥腸,豬心,豬肝和豬肺。


    女子胃口小,選了幾塊鹵排骨和鹵菜。


    看到有串串,兩人又各自要了幾個串串。


    黎語快速地弄好給他們端過去。


    *


    女子應該是接受不了豬下水,看著一臉嫌棄,男子倒是喜歡,將豬下水各嚐了一塊後,大聲誇黎語:“店家,你做的鹵下水味道很好,比我之前吃過的都要好。”


    黎語道謝,“多謝客官誇獎,聽客官的口音,不是我們江陽縣人吧。”


    男子道:“我們是從京……北州府來的,要往南去,路過此地。方才遠遠地聞到了鹵肉香,便過來嚐嚐。”


    黎語沒錯過他口中一閃而過的“京”字,低頭抿抿唇,再抬頭時笑道:“我聽過北州府,倒是沒去過,不知道那裏是否好玩。”


    男子道:“北州府啊,比南州府差多了,冬天冷得慌。”


    黎語眨眨眼:“聽說京城就在北州府的北麵,如果北州府冷,那麽京城的冬天一定更冷。”


    “那是,冬天的京城經常下雪,河水都結冰,家裏日日得燒著炭。”


    “看來客官也去過京城,真是羨慕,我長這麽大,還沒出過江陽縣呢。”


    “店家以後可以去看看,你做的鹵肉這麽好吃,不應該窩在這種小地方。”


    眼看著自家哥哥越說越多,女子重重咳一聲,阻止道:“吃你的東西吧。”


    男子如夢初醒,幹笑兩聲,不跟黎語說話了。


    黎語看著,覺得他們有事。


    他們應該是京城來的,不然剛才那個“京”字不會說的那麽順溜。


    她得想辦法打聽一下京城的情況,特別是戚越家的事。


    前陣子李衙役來黃梅鎮,她特意找他詢問,結果什麽都沒問出來。


    眼下有個新機會,必須把握住。


    黎語組織著語言,卻聽到女子問:“店家,聽說黃梅鎮不錯,我們想去那裏看看,你能告訴我們怎麽走嗎?”


    黎語:“?”


    韓小梅在旁邊沒忍住笑出了聲:“客官,我們這裏就是黃梅鎮。”


    女子和男子對視一眼,齊齊轉頭:“這裏是黃梅鎮,不是黃竹鎮嗎?”


    黎語:“黃竹鎮在我們黃梅鎮南邊,還要再走半個時辰才能到。”


    女子和男子都不說話了。


    過了會兒,女子紅著臉道:“我們要找黎記食鋪。”


    黎語:“我姓黎,這裏就是黎記食鋪。客官剛才進店的時候沒有看牌子?”


    女子,男子:“……”沒看,他們順著香味就過來了,壓根沒注意到外麵的牌子上寫了什麽。


    *


    鹵肉剩的不多了,黎語讓韓小梅和韓小草兩個人看店,她與這對男女一起到茶樓說話。


    要了個雅間,三人依次坐下。


    男子先做自我介紹,“我姓秦,叫秦詞,這位是我妹妹秦愫,我們找黎老板有事。”


    將秦這個字在齒間過一遍,黎語道:“我是黎語,不知二位找我想說什麽。”


    男子看了眼女子,從懷裏掏出一封信,“這是我姑母給您寫的信,對了,我姑母是定國公府的世子夫人。”


    黎語接過信打開,信的字體果然與戚越母親的一樣,而為了讓她相信,信的後麵附上了上次給她寫信的內容。


    黎語將信看了兩遍,末了起身道:“戚越在我們家。”


    時隔三個多月,戚越的親人終於來接他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到古代農家:我靠做生意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綺並收藏穿到古代農家:我靠做生意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