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常用精神連接對著所有騎士團的騎士長和團長李雲龍、楚雲飛等發布了命令:“傳令下去,加快行動,肅清所有殘餘的敵人,迅速掌控所有關鍵防守點,我現在要帶人進去吸收能量,搗亂的人就交給你們了。”


    一名騎士長帶領著小隊進了礦洞。“我們走。”襲常說著收起了翅膀,帶著十一個親衛就跟著他們走了進去。陸家的抵抗越來越微弱,給襲常他們造成了陸家已無還手之力的錯覺,而他們將會為這樣魯莽地衝入礦洞內部而付出代價。一張由陸成和編製的大網、一次最強的襲擊即將展開。


    而此刻,在絕仁帝國的首都陽寧州正上演著一場難解難分的爭吵。


    此時,朝冠頂飾東珠的正一品的領侍衛內大臣顧玉說道:“啟稟陛下,興啟州暴亂已有三月有餘,巡撫馬成拖泥帶水,本是一件窮鄉僻壤裏的刁民謀反之事,其規模之小、聲勢之微,卻在他的‘處理’之下越鬧越大,如今興啟州大半已亂而且還在不斷影響北方的其他州。臣以為,馬成應當立刻削職召迴,治他辦事不利之罪。”


    掌衛事大臣施維運跟領侍衛內大臣顧玉同樣是京城裏掌管軍事的正一品大官,兩位位居高處的武官誌同心合,施維運聽到顧玉彈劾馬成立刻也站了出來說道:“啟稟陛下,興啟州巡撫馬成不諳軍事、剛愎自用,置其州尉蔣飛為仇敵、獨斷獨行。行軍打仗不是兒戲,有他指手畫腳,將軍不知何以令,致使三軍無首。臣以為,解決暴亂之事不容遲緩,應立刻擢(zhuo)升州尉蔣飛為總指揮使、統領三軍,以免事態竟一步升級。”


    皇帝陛下湯興本來就已經被朝堂之上文武官之間的對立給攪鬧的頭疼不已,可偏偏這個時候發生了暴亂,他當年把自己老爹弄死,才趕在自己那才華橫溢的弟弟之前把皇位給弄到手。本想從此享受富貴、以樂太平,卻沒想到這朝堂之上是這樣的爛攤子。都怪自己當時太年輕、太衝動。如今眼睜睜看著興啟州的暴亂越鬧越大,他卻一點辦法都沒有。他手下的大臣之間從來不齊心協力,從不。而他又必須製衡這兩方麵,不然任何一方得勢對他的皇位都是威脅。“看來這次隻有妥協那些武官了麽?”陛下敲敲自己的額頭正想開口卻被一個須發皆白的正一品老頭給打斷。


    興啟州巡撫馬成就是他們文官一派的,可是這個馬成的的確確是沒有辦好事情,太師佟書白也沒有辦法為他開脫啊,但不管怎麽樣這一城絕對不能丟,太師硬著頭皮站了出來:“啟稟陛下!老臣有話要說。”


    陛下看著他,有氣無力的說道:“太師請講。”


    “謝陛下,馬成此人初入朝堂時一篇《太倉法》就令人驚歎‘我絕仁又得一治世能人’,而後任太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期間多少麻煩事到他頭上無一不是迎刃而解,此人可謂功勳卓著。而這一能人又怎會被一‘小小’的暴亂所困?”


    皇帝陛下聽到這話陷入了沉思,而百官跟多的是竊竊私語,感歎老頭子還真有魄力把這事情給捅出來。


    東閣大學士賈平樂作為文官一派正一品的老大哥之一,看到陛下猶豫了起來便也乘機煽風點火給馬成開脫罪責。


    兩方爭吵不休,全然不顧江山社稷、天下蒼生,隻顧著自己的這一派係能不能獲得好處。本來在晚上開會就是因為興啟州的急事,可到了現在人人都跑題了。


    內閣典籍淩樂是一個正七品的小官,看到本該討論如何解決暴亂的關鍵會議如今慢慢變成了雙方利益的博弈場,淩樂再也看不下去了,難道這朝堂之上就沒有了真心為民的好官了麽?一些品級不夠的官員害怕得罪兩派的大佬幹脆就站著不說。看著緘口沉默的這些官員淩樂站了出來:


    “臣有本啟奏。”


    “恩?”領侍衛內大臣顧玉、掌衛事大臣施維運、太師佟書白、東閣大學士賈平樂,還有陛下都注視了過來:“這家夥是誰?”而其他人都在疑問:你這家夥活膩了?你要幹嘛?


    淩樂挺著著針落有聲的壓迫感,自信而又無畏地站了出來:“臣以為,當務之急不是定巡撫大人的罪,而是迅速控製這次暴亂的蔓延,查找到暴亂的原因之後從根本上迅速的解決這次暴亂。”


    “陛下,必須立刻撤掉馬成!”武官很明顯對淩樂所言很反感。


    “陛下,原因還有待探查!”文官倒是對他這突如其來的援助感到暗暗自喜。


    ......


    眼看兩方又開始爭吵了起來這讓陛下又頭疼不已:“怎麽辦?”陛下想了又想還是下定了決心,發話道:“既然幾位愛卿爭執不下,而這一次暴亂的原因以及未能及時處理的原因到底是什麽而無人知曉。朕需要親自去看一看,諸位愛卿何人能做我的欽差大臣,替朕去探明這一切事情呢?”


    眾人一片嘩然,陛下既然這麽說了那現在是肯定不會追究馬成的責任了,但是一旦這個欽差大臣迴來報告是馬成的不對,那馬成就會被立刻撤掉。那這個欽差大臣是一個很關鍵的角色。


    領侍衛內大臣想到最近留守在京城的雲麾將軍,立馬建議道:“臣認為可以勝任,此人年輕有為、文武雙全,若此人為欽差大臣,可一往無前,迅速消滅暴亂。”


    太師也立刻插了上來:“老臣以為,大理寺卿穆達可擔此任。”


    雙方真的是形如水火,不管什麽事情,隻要對方同意那另一方就絕對不同意。連朝堂之上尚如此,地方就更不知道有多少官員在忙於勢力之間的鬥爭,可憐絕仁的天下蒼生。


    皇帝陛下心亂如麻,突然想到剛剛那個提議的七品小官:“咳咳,朕,決定讓內閣典籍淩樂為欽差,替朕查由督戰。”


    淩樂榮辱不驚,淡淡說道:“臣領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既是蟲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知常複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知常複命並收藏我,既是蟲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