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


    “奴才在!”


    “去給朕把岐王傳來!”


    “是!”


    見高力士要離開,李隆基又突然抬起手:“慢著!”


    高力士停下腳步:“陛下還有事情交代?”


    李隆基揉了揉眉宇,一臉愁容。


    他心裏還惦記著一絲兄弟之情,倘若就此大開殺戒,勢必會傷及昔日兄弟手足之情。


    “國師,你覺得朕當如何?”


    袁天罡拱手道:“岐王之言大逆不道,若如此放任,陛下的威嚴,甚損!”


    “朕知道了!”


    李隆基心中落定,一定要嚴懲這種事情,順帶殺雞儆猴!讓朝中宗親皇族有所顧忌!告訴他們所有人,隻要是犯了事,就算是親弟弟也不行!


    隔日


    朝堂之上,隨著李隆基一聲令下,李隆範叫喊著從外麵被推著走了進來。


    剛一進來,李隆範撲通一聲跪了下去。


    “三哥!兄弟過失之言皆是酒後亂語,實則並未有絲毫叛逆之意啊!三哥!”


    “你我小時候經常一同遊玩,你忍心將兄弟處死嗎!?”


    李隆基雙眸盯著李隆範:“朝堂之上隻有君臣,沒有兄弟!”


    “來人!把他給我綁起來!推出去,斬了!”


    “陛下!不可啊陛下!”


    “是啊陛下,言語之失為醉酒之話,岐王雖有過失,但實則無心,懇請陛下開恩呐!”


    “是啊!求陛下開恩!”


    群臣一小半都跪了下去,給李隆範求情。


    這些人,多數都是李旦的人,也是李旦留下的一個後手,生怕日後出現什麽兄弟之間的事情。


    “不必說了,朕意已決!”


    李隆範聽到這話,眼淚不爭氣的流了出來。


    他那曾想自己一句過失之言,竟會讓自己的哥哥對自己動刀!


    “不能殺!”


    大殿外,一道有些踉蹌的身影,快步跑了進來。


    李隆基看到來人,連忙走了下去,深深施了一禮。


    “兒臣叩見太上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等,叩見太上皇!”


    李旦無視一眾大臣,上前攙扶起李隆基:“三郎,你快起來。”


    “謝太上皇!”


    李旦看了眼李隆範搖了搖頭,而後對李隆基語重心長道:“三郎啊,為父深知你這些年治國之難。”


    “可隆範畢竟是你同胞兄弟,咱們老李家,自高祖太宗時,就沒少讓兄弟姐妹之間流血,難道在你這兒,也要如此嗎?”


    李隆基聽到這話,猛然怔住。


    “這...”


    “三郎,什麽事情都可以延續,但我們老李家,可不能再出現弑兄殺弟的事情了呀!”


    李隆基聽著李旦情深意切的話,陷入沉思。


    李旦一下說中了他所在意的事情,思慮良久,李隆基微微點頭。


    確實,兄弟之間你死我活是老李家留下來的,難道到他這裏還要繼續下去?


    那他到時候就算是成就千古一帝了,不還是跟太宗一樣?


    可現在他要如何下台呢?


    哥哥倒是容易做,但君王難當!


    況且他並非無情無義,想要治理好這盛世大唐,唯有忍痛才能匡扶社稷,革除弊政。


    憑什麽身居高位犯錯就不可斬,傳出去,豈不是說他皇家欺人?


    李旦見李隆基隻是點頭,遲遲不肯開口,他咬了咬牙,朝著袁天罡的位置走了過去,雙膝就要跪下去。


    在他看來,自己說話不中用了,那國師的話,他總會聽!


    可惜,他還未等跪下,袁天罡的身影就已經閃到了別的地方。


    “太上皇,一切決斷,自有陛下,此決議,臣不敢妄言!”


    “三郎!”李旦大叫一聲,轉身就要跪。


    李隆基一個瞬身上前,拖住了他的身子。


    他知道,自己若是決意處死自己弟弟,結局定是老死不相往來,而他也走了效仿他人的路。


    可如果就此寬恕,又不能借此整頓朝堂風氣,他十分頭疼。


    “三郎啊...”


    啪嗒...


    啪嗒...


    聽著李旦眼淚落地的聲音,李隆基迴憶起李旦對自己小時候的那些寵愛,這一瞬間便做出了決定。


    “兒臣,知道該怎麽做了。”


    話音落下,李隆基緩步來到跪倒在地的李隆範身邊,伸手將其攙扶了起來。


    “四弟...”


    “陛下...”


    “嗯...我們李氏兄弟手足之情有口皆碑,你是朕的愛弟,在外抵禦突厥時,你也立過不少功。”


    “你是大唐的功臣,理應以大唐的社稷為重,與朕,同心同德...”


    “如今驚動了太上皇聖駕,親自為你說情,朕,恕你無罪,隻此一次,望你,好自為之吧...”


    “三哥!”


    本以為自己必死無疑的李隆範,此番能得到寬恕,心中感激不盡!


    “臣以天地立誓,定當全力輔佐陛下,若有二心,天地誅之!”


    隨著這番毒誓,此事算是告一段落。


    散朝過後,李隆基迴到後院,搖著頭說道:“震懾達到了,倒是嚇壞了我四弟。”


    袁天罡淡言道:“看樣子,陛下本來就沒打算處死岐王。”


    李隆基點點頭:“那是自然,他什麽樣,我最為清楚,我隻是想告訴那些朝堂的大臣,就連朕的父皇過來勸說,也得是恭順至此。”


    “這樣一來,我四弟對我忠心耿耿,大臣們,也會收心,國師,我這計,如何?”


    袁天罡滿意的點了點頭:“陛下之才,遠勝於臣,大唐有陛下在,理應繁盛!”


    李隆基擺了擺手:“行了,朕倒是喜歡跟國師談話,其實一開始國師就已經算到是這種結果了對麽?”


    袁天罡沒有迴答,李隆基歎息一聲:“國師日後還是有什麽話都直言的好。”


    袁天罡聽聞此話,不由的想到了太宗。


    “臣子之言甚多,陛下能聽得進去,還能照樣去做是很難的,無論是國師,還是宰相,隻能救一時,但做君王,卻是要救一生...”


    “嗬哈哈哈哈,國師此言深得朕心呐,好了,這兒就不勞煩國師了,你迴去休息吧。”


    “臣,告退!”


    袁天罡施了一禮後,起身離開。


    ....


    時間流逝,兩年後。


    李隆基正值壯年,清明果敢,善用賢臣。


    原本就盛興的大唐,也由此時開始,開元盛世,由此拉開序幕!


    隨著大唐開元盛世到來,外國番邦紛紛派出使臣來到長安進貢,求學求計。


    其中便有數十年內總是出現瘟疫,死傷無數的鄰邦倭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貞觀不良帥,二帥臨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亦畫江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亦畫江湖並收藏大唐!貞觀不良帥,二帥臨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