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此時鳳眉微蹙問道:“李義府為何不在?”


    一名官員緩緩開口道:“迴太後,李義府...數日前,已經辭官了。”


    “什麽!?”


    武媚娘怔了一下,她隻是不理朝政數月,竟然有人辭官了?


    “什麽原因?”


    “呃...迴娘娘,李義府年過八旬,身體憔弱,在一次長安聽朝時,栽倒在地。”


    “這樣嗎...”武媚娘聽到這話後點了點頭。


    “真是歲月不饒人呐...”


    “你們知道他辭官之後,去了哪?”


    一眾大臣都搖了搖頭。


    “也罷...也罷...”武媚娘連續兩聲也罷,臉上閃過一抹可惜的神色。


    從最初李義府叛變長孫無忌,進諫廢王立武,到二人利用他巧言清除朝政老臣,這一切她都記得。


    沉思片刻,朝堂之上還是無人肯言,見此,武媚娘突然說道:


    “把臉都給哀家抬起來!”


    一聲令下,文武百官都抬起了頭,但不少人還是同樣,眼神遊離。


    武媚娘嗤笑一聲。


    “哀家知道你們在想什麽,你們在想,這個老寡婦剛說完不再參與朝政,為何又坐在了大殿之上。”


    “那些叛亂天災都是因為這個老寡婦才這樣,怎麽不趕緊死了,哀家說的對麽?”


    朝堂一片死寂,沒人吭聲。


    因為她說的對,說出了不少人的心聲,但想的是一迴事,敢不敢說就是另一迴事了。


    武媚娘輕撫衣裳,緩緩站起身,走到了珠簾外。


    “哀家不妨與你們實言。”


    “在哀家看來,隻要坐在這朝堂之上,那便不要與哀家說什麽祖宗禮法,什麽曆代王朝的規矩!”


    “咱們今天隻講能力!”


    見到武媚娘走出來,大臣們全都又把頭低了下去。


    武媚娘語氣冰冷道:“你們在害怕什麽?嗯?你們看哀家的次數還少麽?現在怎麽都不敢了?”


    “你們問心自問,到底是不敢,還是不想放開心中的迂腐!?”


    見眾人還不言語,武媚娘語氣加重道:“抬起頭來!既然陛下同意你們過來,那哀家的話,便是聖意!”


    大臣們不知道她這又是要幹什麽,又不敢違逆,隻能低著頭,抬著眼皮看著她。


    武媚娘看著群臣,忍不住歎息一聲。


    要是正常盯著她看,或是不看都可以,就這麽低著頭翻著眼睛看她,一次上百雙眼睛,怎麽看怎麽膈應!


    整理一下衣襟,武媚娘問道:“哀家臨政數十載,無負於天下百姓,諸位可知?”


    無負於天下,這句話若是從天子口中說出,還算正常。


    從武媚娘口中說出,他們覺得心裏很怪異。


    但他們不敢理論,人家李顯是皇帝,現在還聽武媚娘的,自己說什麽?隻能說知道。


    誰知道他們應聲之後,武媚娘話鋒突變,語氣冰冷道:“既如此,哀家侍先帝二十餘載,連年災禍憂國憂民。”


    “卿之富貴,皆為聖賜,百姓安樂,皆聖撫之,你們,可是否認!?”


    聽到這些話,文武百官猛然一驚。


    是啊,她固然是一介女流之輩,但從入朝起,與陛下一同,裏應外合扳倒長孫無忌。


    入主東宮大挫豪門一黨,連自己的家人都幾乎被殺幹淨了。


    自從李治染上風疾,她臨危受命參與政務,麟德年間又開始同朝聽政。


    體恤民間,安定百姓,采取李義府的建議擴大糧倉儲存。


    覆滅百濟高麗時,朝堂之上數十位大臣極力反對,是她一人極力爭辯,這些事情,都有她的影子。


    縱然他們知道這裏麵一定有蹊蹺,但這些功勞卻是真的。


    自從狄仁傑在朝堂之上建議賞罰製度後,現在哪個將領不曾獲得賞賜?


    哪個士兵不曾獲得嘉獎?


    在百姓眼裏,她武媚娘是個十惡不赦的人嗎?


    而今若仔細看去,能夠清晰的看見她的頭發都已經出現幾縷白色。


    她早就承認做過不少壞事,但無負於天下這句話,她當之無愧。


    武媚娘緊緊盯著他們。


    “先帝撒手而逝,將顯兒托付於哀家,哀家本欲止此,奈何叛亂諸現,顯兒又拿不定主意。”


    “哪怕你們現在心裏都明白,卻還是連看都不敢看哀家!”


    “哀家現在就跟你們把話挑明了,爾等若是有意覺得可超過哀家的,不妨站出來,與哀家正麵一較高下,看誰能平定了這些事!”


    “如若不然!那便都給哀家洗心革麵的恭順聽命,否則,便歸田還鄉吧。”


    這話說得很明顯,誰有能力輔佐李顯,那就趕緊去,平定了外麵這些事兒,怎麽說都行。


    要是覺得沒那個能力就閉嘴聽她的,不然就滾的遠遠的。


    自古忠臣滿在朝堂,這都是自誇的話,真正清正廉明的,又有多少呢?


    誰會舍棄一身職位,告老還鄉?這朝堂之上可還有三四十歲,事業剛起步的,麵對這赤裸裸的威逼,誰敢反對?


    雖然這裏沒有狄仁傑,他現在還在乾陵辦案,但眾人都知道,就算是狄仁傑現在在這兒,估計也不會開口反駁什麽。


    下方的武承嗣左右看了一眼,捏了捏冒汗的手心,他鼓起勇氣走了出來。


    “太後恩待蒼生,草木禽獸亦知感恩,仁義比肩堯舜,有明世之才,憐憫之慈。”


    “四海萬民誰人不想效忠於太後,臣武承嗣,唯太後之命侍從!”


    武媚娘聽著武承嗣的話後,臉色瞬間冰冷了起來。


    武承嗣還以為自己會受到誇獎,可抬頭就看到了武媚娘正眼神冰冷的看著他,他忽然怔住了。


    而一旁的高力士暗自歎息,心想,這孩子不是不聰明,這就是單純的傻子!


    拍馬屁也得用詞得當啊,自永徽之後,世,民,這兩個字就有些避諱,從武媚娘跟陛下還有大帥口中說出倒是沒什麽,可你不行啊。


    果然!


    啪!


    武媚娘隔空一巴掌扇出,掌風摻雜著內力直接打在了武承嗣的臉上,將其直接扇飛了出去。


    一眾大臣對此充耳不聞,暗道活該。


    高力士看著眼前的畫麵,突然愣住了。


    他以前經常聊天的老夥計李義府,好像就是這樣慢慢獲得武媚娘信任的。


    隻不過現在挑釁跟打人的人變了。


    成了武媚娘跟武承嗣了!


    武承嗣在外麵直接就睡著了,除了嘴角流血外,其餘的都很安逸。


    武媚娘突然露出這麽一手,震懾了不少大臣,不到片刻,他們就屈膝跪在了地上,低聲附和武承嗣之前的話。


    “臣等,願唯太後之命是從!”


    武媚娘點了點頭,驅散了所有大臣,等她熟悉了那些事情之後,在商討如何應對。


    在眾人走後,武媚娘緩緩來到了龍椅上坐下,眼中似有熒光閃爍。


    “稚奴...這權利終歸還是來到了我的手裏,可我,卻開心不起來了...”


    自入宮起,李治的小名,不知何時起,這名字她叫的越來越少了。


    門外的高力士聽著大殿內的聲音,暗自歎息一聲。


    自從李治駕崩,他就沒見過武媚娘露出這副表情。


    這一刻,她與上朝時候的模樣,判若兩人。


    她是在傷心李治,還是傷心別的事情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貞觀不良帥,二帥臨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亦畫江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亦畫江湖並收藏大唐!貞觀不良帥,二帥臨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