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還想說什麽,但武媚娘直接開口打斷。


    “你直接說重點便好。”


    武媚娘知道,若是讓其再繼續說下去,自己跟楊氏親戚的那些事,估計都得被宣讀出來。


    這個狄仁傑她真是感覺想收攏,又想殺!


    狄仁傑淡淡道:“當初上官芷嵐幫助滅掉玄天教分部的那個人,乃是我大唐帝師,李雲霄!”


    此話一出,朝堂之上落針可聞。


    聽到這個名字,揉著額頭的李治都愣住了。


    怎麽什麽地方都有他啊?


    武媚娘一雙鳳眸緊盯狄仁傑:“你是在用帝師威脅陛下與本宮麽?”


    狄仁傑嗬嗬笑道:“豈敢,隻是臣覺得,那上官芷嵐相助過帝師,若帝師在此,也會讓陛下慎重責罰。”


    李治這時揮了揮手:“行了,將其家眷隨同上官儀打入大牢,待帝師迴來後,朕親自與之商討事情真假,其餘之事不改。”


    “陛下明鑒!”狄仁傑施了一禮,退了迴去。


    一眾朝堂大臣此時也都高唿明鑒。


    李治看著朝堂之下對他讚不絕口的大臣們,突然覺得活著沒什麽樂趣,心中總感覺丟失了什麽。


    他扭頭看了眼武媚娘,不由發出一聲細不可聞的歎息。


    她相助自己從長孫無忌那裏奪迴了權利,而今好像又消失了。


    現在他把老臣都清理了,除了武媚娘的子嗣外,其餘的兒子也被貶為庶民,沒有了威脅,但權利卻被分成了兩份。


    可他有選擇嗎?


    自己不聽袁天罡跟李雲霄的話,導致至今這該死的風疾還未好。


    而今這種病魔纏身的滋味一直讓他精神萎靡,別說打理朝政了,就是別人多說幾句話他都覺得煩躁。


    在這種力不從心的情況下,誰能替他分憂?


    麵對而今盛世的大唐,誰人沒有野心?誰能不動心?


    大臣們肯定是不行,兒子李弘倒是可以試試,但他從小體弱多病就是一個翻版的自己。


    現在好不容易習武強身健體,若是把他安在朝中,他能負擔國家重任嗎?會不會之後也跟他一樣久病纏身?


    他知道,且清楚,一國多主禍亂是必然會起的,就比如他父皇昔日逼迫太上皇退位,又如兄長謀劃父親。


    一切都是為了權利,防不勝防!


    思來想去,他最後隻剩下武媚娘了,雖然他們之間已經有了一些隔閡,但畢竟他們曾經是一對如膠似漆的恩愛夫妻,更是攜手走來的戰友。


    帝王之心讓他不得不防範武媚娘。


    但本心卻告訴他,最不該猜忌的便是武媚娘。


    因為廢後的那一晚,當他看到武媚娘流下眼淚,想要拔劍自刎時,他就忽然意識到,他所走的路,自相識開始,便無路可退了。


    而且她如今給自己生了五個孩子,除了夭折的公主外,而今四個都是兒子。


    徹底廢掉皇後,他以後要怎麽麵對自己的兒子?


    太上皇跟父皇已經嚐試到了逼宮謀反的苦,難道他還要晚節不保,逼他們持上刀劍指向自己?


    若如此,大唐皇室之間的父子情仇,這種悲劇究竟要何時才能休止?


    他有時候睡覺做夢都在想,自己直接拿把刀架在帝師脖子上,把他按在龍椅執掌朝政。


    因為他最信任的,毫無防備的人,天底下,隻有這一人。


    可惜啊,不知是因為膽怯還是如何,他在夢裏都沒打過帝師...


    好在他看得出武媚娘喜歡虛榮,崇拜權利。


    歸根結底哪怕她獨攬朝政也不過是自己的妻子。


    這個選擇不是所有選擇之中最好的,但絕對不是最壞的。


    武媚娘自然注意到了李治的眼神,微微側過頭去報以微笑。


    距離上官儀的事情已經過去數月,她心中還是有些後怕,當初那一劍若是引不出玄天教的人,後果肯定很尷尬。


    而且她也害怕自己會步入王皇後的覆轍。


    她把李治想的太輕了,這家夥現在是真的學會了帝範,哪怕是溫柔,他也是一隻潛伏的老虎。


    而今她的思維也變了,從最初期待天命降臨,讓自己成為後宮之主,她做到了。


    現在她要為了自身安危著想,既然李治可以被上官儀等人推想出讓自己這麽危險的事情,難免不會有第二個,第三個。


    她要坐好現在這個位置,不能毛毛躁躁,盡量不去聯係玄天教,要拿出賢淑的胸懷,要讓天下人看到她的高貴,威嚴,聰慧,賢德!


    更要讓天下人,都發自內心的尊敬她!


    維持這一切,不單單是為了家人,為了兒子,為了自己,也是為了李治。


    這天下是李治的,那麽李治就隻能是她的!


    上官儀一事作罷,最後又說了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後,朝堂退散。


    自此一事後,李治與武媚娘被人稱為二聖。


    而二聖臨朝,自此也在民間被傳開。


    百姓們對於這個模樣倒是沒有太大興趣,皇帝是誰,皇後是誰,他倆坐哪兒,關他們什麽事?


    百姓隻要吃得好穿得暖,有能力的參加個科考混個一官半職就好,其餘的,沒所謂。


    百姓們不在乎的事情,此時有一個人卻是緊攥著手中的【忠孝論】一臉深沉。


    此人進士出身,是狄仁傑通過他科考後,舉薦入朝的人。


    名,張柬之!


    ....


    麟德二年。


    二聖臨朝已經一年多之久。


    一眾大臣也已經都習慣了。


    李治沒有什麽表情,就像是個身著龍袍的傀儡一般,上朝除了神態萎靡的揉著額頭就是直接靠臥在龍椅上。


    或許是因為病痛的原因,而今他兩鬢有些斑白,中年模樣已經凸顯。


    而武媚娘則是神采奕奕,身著靚麗猶如五彩鳳凰。


    從容貌看來,她竟絲毫未變,仿佛歲月沒能在她臉上留下痕跡。


    此刻她鳳眸炯炯,朱唇微翹,時而點頭,時而含笑的聽著李義府來匯報事情。


    武媚娘聽完李義府的話後,不禁朱唇輕啟:“李義府,你做的很好。”


    說到這兒,她高聲道:“前兩年陛下憂愁於米價賤於三四錢,而今上漲到六錢,足以讓百姓安居,這都多虧了李義府的提倡,值得讚賞!”


    李義府拱了拱手:“不敢當,都是臣應該做的,還是陛下跟娘娘領導有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貞觀不良帥,二帥臨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亦畫江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亦畫江湖並收藏大唐!貞觀不良帥,二帥臨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