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住處,今日來了一位老人,與李雲霄對麵而坐。


    “治兒真是長大了,這等權計,就算是老夫,也不曾想到。”


    “嗯,也是高句麗配合,在這個時間段發難,自討苦吃。”


    “唉...治兒下一個目標,或許就是我了,嗬嗬嗬...”


    老人眼中藏著一抹釋然,仿佛對於這件事早有預計。


    來人正是長孫無忌。


    李雲霄淡淡道:“說到底,你也是太宗開國功臣,李治就算有辦法,也是將你推得遠遠的,你告官還鄉吧,我可以助你,在長安城安養天年。”


    長孫無忌搖了搖頭:“免了吧,我還想看看治兒要用什麽手段對付我。”


    “我此番前來也不是求你,而是想忠告你一句,那武照,不是個簡單角色,心裏所圖甚大,你要小心。”


    “我知道。”


    長孫無忌抬頭深深看了眼李雲霄。


    “說真的,老夫我入朝數十載,除了先帝外,唯獨看不透你,從大敗突厥至今,你似乎從不參與朝政,但我仿佛總能在其中感受到你的存在。”


    “我估計自己活不了多少年頭了,你我粗略講來也算是相識數十年,你能不能告訴我,你,究竟是何人,所圖的,又是什麽?”


    “我麽...”李雲霄看了眼涼亭外,喃喃自語道:“我隻是個貪財的不歸之人罷了。”


    長孫無忌嗤笑著搖了搖頭。


    “行了,我走了,免得待得久了,被人看到,連累了你。”


    李雲霄看了眼長孫無忌:“若你一開始就能為他著想,不貪圖權欲,也不會如此,李治就如同與我剛來時一般,但人總會長大。”


    長孫無忌聽到這話,突然怔住,迴過頭看向李雲霄說道:“帝師,這句話你可說錯了,你以為我不知道治兒嗎?”


    “其實我本意是想聯合治兒一同開創新唐,但奈何治兒從不如此,他有自己的想法,不願去找我!”


    “嗬,你讓一個帝王去聯合你,虧你想得出來,他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帝王,一個被太宗教育數年的人,豈會去低聲下氣的聯合他人?”


    長孫無忌也不與李雲霄多做爭執:“行了,我走了。”


    話音落下,長孫無忌起身離開。


    過了片刻,李雲霄深唿一口氣,站在涼亭邊緣注視著長孫無忌緩緩離開。


    “為什麽這麽多人偏偏要到最後才能覺悟呢...”


    ....


    顯慶三年。


    李治用一年多的時間,將東洛陽西長安兩地並存,四方融合,唯尊皇權,這也代表著一個新的時代到來。


    而今他一臉容光,帶著武媚娘,如同勝利凱旋一般,迴到闊別已久的長安。


    以李義府為首,以下所有官員都出城迎接。


    此時的長安城已經大變模樣,再也沒有權臣,沒有異議,沒有反抗,每張麵孔都恭敬,恭順。


    李治沒有選擇乘坐禦輦,而是騎馬入城,由朱雀大街而行。


    由於之前免稅一年,不久前又大勝,一眾百姓都對此歡唿雀躍。


    李治看著兩旁的百姓,心中豈是痛快兩字能比喻?


    而他迴來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要封官!


    李義府處置政務,參謀機要居功至偉,稱得起當朝第一功臣。


    而今他已經是宰相,所以李治將他進爵為郡公,並賜予宅邸一座,其子嗣也都受到嘉賞。


    可謂滿門富貴,舉朝莫及。


    所有人都歡天喜地的時候,隻有一人背負雙手站在朝堂之上,顯得有些另類。


    長孫無忌怔怔的望著眼前的一切。


    似乎每張麵孔都極為陌生,他的那些老夥計真的全都消失了。


    而今朝堂之上僅剩下他這位三朝元老,不,應該是隻剩下他這麽一顆枯萎老樹,孜然挺立於此。


    這裏,已經不是他輔佐先帝打下來的那個江山。


    李義府在一旁眼神流轉,對著旁邊的人使了個眼色,將其身前的書卷抱在懷裏走了過去。


    “太尉,您曾經率領卑職等人編寫禮書,而今冊封皇後乃至皇陵獻禮都在,先帝的策略固然好,但大唐總是要以新換舊的。”


    “這份寫禮,不如您去呈現給聖上,說不定陛下一下開心,您也...”


    “嗬。”長孫無忌淡笑著打斷了他的話。


    李義府,當初他一手提拔起來的人,現如今竟然權勢已經超過了他。


    “好與壞,我長孫無忌已經不配評斷,但你李義府倒是真的好心計。”


    李義府歎息一聲,他特麽也是有苦說不出啊。


    哪怕當一個正常的清官或貪官也行,可他現在隻是看上去光鮮亮麗,可實際呢,後麵不少人都拿著鞭子呢!


    長孫無忌沉思片刻,歎息一聲,伸手接過了寫禮。


    隨後深唿一口氣,猶如當年侍奉李世民一般,恭恭敬敬的走到了李治麵前。


    李治先是看了眼李義府,這東西本應該由他呈上來,而今怎麽變成長孫無忌了?


    李義府喉嚨滾動,默默地低下了頭。


    李治對此沒有說什麽,能讓長孫無忌自己呈上來,倒也合他的心意。


    “陛下,臣身體有恙,先告退了...”


    長孫無忌上交完寫禮,又環顧了一眼四周後,頭也不迴的起身離開。


    他清楚,這個大唐,已經不再需要他了,而他的時代,也已經過去了。


    顯慶三年入冬。


    大唐淩煙閣功臣,尉遲恭病逝,隨著他死,李世民時代的一切恩怨都化作塵埃。


    他死後被追贈為司徒,並州都督,號,忠武,陪葬昭陵。


    與此同時,還有一人與之一同消逝,諸遂良。


    雖然被貶為庶民,但這兩年的生活還算過得去,倒也是清淨。


    隻可惜他始終還是活在李世民的那個時代,心中始終掛念著先帝,閉上了眼睛。


    顯慶四年。


    長孫無忌主動辭官,李治立刻點頭應許。


    而在他走後,所有有關於長孫無忌的勢力都被李治清洗,收入身下。


    而此時,他也尊鼎了幾百年來,最強盛的皇權!


    但盛極必衰,在大唐不斷的擴充版圖時,臨邊的那些國家都嗅到了危險。


    李治此時改變了仁政,不再與武照黏在一起,而是開始將精力都投入到紛雜的國事當中。


    而今兵強馬壯,手中還有上萬的火槍與手雷,他心中的野心要比李世民強,他要擴大,擴大大唐的版圖,讓世人記住他這位帝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貞觀不良帥,二帥臨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亦畫江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亦畫江湖並收藏大唐!貞觀不良帥,二帥臨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