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一旁的小二端著一碗麵走了過來,啪的一聲就扔在了桌子上。


    秋雲微微一愣,拉住了要離開的小二。


    “我沒點素麵。”


    小二迴過頭看了眼李雲霄:“那就是他點的。”


    李雲霄淡淡道:“我也沒點。”


    小二把肩膀上的抹布捋直了往桌子上狠狠一拍!


    “怎麽著?你們的意思是說我弄錯了!?”


    霎時間,剛才還熱鬧的酒樓,包括老板在內,都拿出了武器,有刀有劍。


    老板在櫃台裏用刀敲了一下,聲音冰冷道:“在我們這兒,吃了要付錢,不吃,要付雙倍的價錢!”


    鏘!


    李雲霄拔出龍泉劍,啪的一聲放在了桌子上。


    老板看到這架勢,連忙把刀放在櫃台上,抬起手喊道:“哎哎哎,算了算了算了,他的劍大,可能是武者,惹不起惹不起。”


    “快快快,小二,快把麵拿走,誤會了,誤會而已啊,你們繼續,繼續聊。”


    剛才還一言不合就要大打出手的畫麵,瞬間又變成了剛進來時候的模樣,李雲霄眼角抽搐了一下。


    他是吃了蘑菇不成,出現幻覺了?


    再待下去也是無趣,李雲霄扔了個茶水錢,轉身跟秋雲離開。


    一日後,星尾也趕了迴來,那個老二老三不用說,肯定是被解決了。


    “行了,尋藥!”


    ....


    時間流逝,冬日已過,轉眼間來到貞觀二年四月。


    李雲霄一直在外尋藥,沒有什麽音訊。


    而大唐在這幾個月裏麵發生一件好事,那就是李淳風為李世民普及完善了曆法。


    曆法,在任何地方都是一件大事。


    李淳風通過翻閱“戊寅元曆”,總結出了十八條需要需要改進的意見,並將這些都告知了李世民。


    李世民看到十八條意見,眼前一亮,直接采納了其中七條,都是對於天下百姓極為重要的,因此也將其正式引入太史局。


    太史局,主要負責的就是製定曆法,修正文史,自然也包括觀測天文地理預測福禍的事情。


    李淳風受到封賞,並沒有讓他有多開心。


    對於官位高低,他李淳風從未在乎過,也從未放在心上。


    此時,李淳風正在招收工人,全力打造織布機,布匹就是錢,看似製作布匹,說是製作錢也不為過。


    這幾個月裏,布匹絲綢的生意異常火爆,甚至比他預料的賺的還要多。


    而現在與大唐交易的各國都派出使者前來,想要一同牟利。


    李世民借此使出離間計,與各國交易時,唯獨突厥需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這也導致突厥內部的百姓比較惱火,想要讓頡利可汗與李世民商討清楚,王與王之間的對弈他們百姓管不上,他們隻想過更好的日子。


    而頡利可汗沉默無聲,因為他現在都快被氣死了!


    因為大唐製作布匹絲綢的速度太快,價格比別人低了不少,質量更是尤為明顯。


    這也導致他們內部現在有些分裂,不少人對他的可汗的位置虎視眈眈。


    他調查過,之所以大唐能如此之快的利用絲綢崛起,那是因為一個名為織布機的東西。


    他不是沒派人去勘察過,離譜的是,一個織布機的位置,足有三萬精兵把守!


    而傳言看守此地的,是那原本已經退休安享晚年的李靖!


    現在別說進去觀瞧一番了,連裏麵的工人吃喝拉撒都要在裏麵,出都出不來。


    對此,頡利可汗隻能猜測是李世民囤積了不少布匹絲綢,裝裝樣子,時間久了遲早會露出真相。


    當然,大多數人也都傾向於頡利可汗的這個猜想,畢竟那麽快速的製作布匹絲綢,不存貨,怎麽可能有人做得到?


    對此,李世民不做任何迴應,就像是什麽都沒發生一般,與他國交好。


    但在李世民心中,一把劍刃早已鑄好,隻等磨的夠亮了,也就到出擊的時候了!


    李淳風這邊忙了幾個月,有時間就四處奔波,勘察地裏,為大唐預測天災。


    入夜後,獨自一人在涼亭飲酒,讓他心中也有些惆悵。


    雖說是一人飲酒,但涼亭內的桌子上,卻擺放著三個杯子,仿佛李淳風在與李雲霄,袁天罡二人暢飲。


    喝了幾口後,李淳風拿出推背圖,而今推背圖依舊毫無進展,沒有任何一字。


    “謬論還得是親自來呀~~”李淳風淡笑一聲站了起來。


    既然袁天罡不在,他有時間,便會自己觀測一番。


    李淳風背負雙手看向天空深處,一連兩個時辰都未曾動過。


    直到一縷微風吹過,讓李淳風不自覺地皺起了眉頭。


    手掌屈伸,一股內力並發,一堆樹葉被吸入掌中,迴頭又將樹葉攤放在桌上。


    李淳風觀瞧片刻後,臉色有些認真起來。


    “遁卦,上乾下艮,天山遁!”


    李淳風抬起手指,推算,眼神透露著凝重。


    “山高常蔽日,野曠自生風,陰長....陽消!”


    揮動手臂,桌麵卦象在變,李淳風喃喃自語道:


    “其為人也,止戈不離身,兩目常在空...”


    “止戈...為武...”


    李淳風眼眸不禁望向利州方向。


    腦海中又不自覺地迴想起袁天罡所言,與李雲霄當時的那副狀態。


    隻見他起身想要離開,但走到一半,卻又停了下來。


    思酌片刻,他又從新開始在桌上推演起卦象,這一推演,便是整整數日。


    ....


    而巴蜀利洲。


    此地近日發生了一件大事。


    隨著太上皇李淵宣布病逝,幾個月後,這位利州大都督武士彠,前兩日巡查之時,突然毫無征兆口吐鮮血。


    傳言是因為太上皇病逝而心中悲泣導致,幫助治療的郎中醫者,皆是同樣說辭。


    說簡單點,那就是這群人看不出什麽毛病,隻能這麽說,至少還能落下個好名聲,於情於理他們都不會受到責罰。


    初夏之際,寒風微冷。


    武士彠臉色暗淡,神情木訥的側臥在病榻上。


    這已經是第四日,食不進,水不飲。


    妻子楊氏和兒女們都守在病榻邊緣,一連數個時辰,一句話也沒有。


    武士彠此時突然起身,從腰間拿出一封信,這是數月前,楓星閣之人,奉命給他送過來的。


    隻見他一言不發,踉踉蹌蹌的站起身,也不用他人攙扶,來到窗口,看向窗外,似乎是在迴味自己的一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貞觀不良帥,二帥臨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亦畫江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亦畫江湖並收藏大唐!貞觀不良帥,二帥臨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