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亮寶
神眼:尋寶天下的我成了首富 作者:山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等趙源動手,林棟主動蹲下身,看著旁邊的嫁妝瓶,片刻起身狐疑道:“這玩意我看不準。”
趙源笑道:“林總,就我們三人,您就直說便行了。”
“我看著像解放後的,應該沒有到五十年,不算到代。”
其實行業內,對到代或者老物件是有一個自己的標準,像現在是以清為節點,民國的都不算到代,
隨著古玩的越炒越熱,老東西越來越少,才將民國也算作到代的老玩意。
聽林棟這麽說,趙德平也起了興趣,走到近前細看,他說得更直接:“解放後國營廠燒製的,這東西你不可能打眼,說說原因。”
趙源將包打開,將放在包夾層中的盤子小心的給捧了出來。
“主要是為了買這件,大的嫁妝瓶是藥引子。”
當看到這一件瓷器時,林棟瞪大雙眼驚唿出口道:“雍正十二菊瓣盤。”
不過隨即又搖頭:“不可能啊,這玩意一整套全都藏在故宮內。”
雍正十二菊瓣盤,可謂是瓷中名品,玩瓷的人就算沒見過,也定然是聽過的,十二個形製完全一樣的盤子,施以十二種不同的純色釉。
趙德平問趙源的包裏有沒有手套,趙源遞了一雙給他,接過戴上之後,這才上手。
“灑藍釉,創於明興於康熙,是在白釉的基礎上,以竹管蘸藍釉汁水,吹在器表上,形成厚薄不均、深淺不同的斑點。
所餘白釉如同飄落的雪花,隱露於藍釉之中,成功率低,每一件都是絕世美品。”
他嘴上一邊說著,一邊將自己所知的與器物一一對照,好一會才將器物調麵看底,初一眼看並沒有款識,趙德平拿起旁邊的手電,打開對準底足部分,
隨著光線的越來越凝聚,隱約可見雙圈,暗款書:大清雍正年製。
搜的圖,這一件從圖片上看,應該不是真的,大概這個意思哈。
他深吸一口氣道:“天爺爺啊,這居然是一件真品菊瓣盤,而且是最為少見的灑藍釉。”
林棟聽他的判斷也是大吃一驚,隨即不解道:“真品在故宮啊,老趙,什麽情況?”
趙德平一指趙源,讓他解釋。
“林總,十二菊瓣盤並不是每件隻燒製了一個,當時內務府拿給雍正看時,他也非常的喜歡,著令每一種色各燒製四十件。”
林棟一愕,隨即搓著雙手道:“小源,有沒有出手的打算?”
趙德平原本打算放手,聽到此話立馬又握緊了:“老林,想都別想,真要出手那也是我的。”
“老趙,你好東西已經夠多了,這一件就讓給我。”
“不可能,東西再多,我也沒有一件菊瓣盤,更何況還是灑藍釉的。”
趙源看著兩人爭起來,趕忙插口道:“兩位老總,這件我沒打算出手。”
兩人的爭論戛然而止,麵上都浮現了惜色,這麽好的玩意沒看著就算了,看著了不能據為己有,就太難受了。
“花了多少錢?”林棟好奇問道。
剛剛想著買自然不好問底價,現在趙源明確說了不賣,那問問也無妨。
“四千二,想想還是自己不夠老練,不然再低千八百,攤主肯定也願意成交。”
兩人聽到此話,齊齊翻了個白眼,這話也太欠揍了。
“我之前聽人說過甜白釉的盤子有交易,兩年前吧,當時的價格是28萬,這件是灑藍釉價格肯定要高些,再加上這兩年的行情上漲,這件應該能到70萬。”
趙德平一邊說一邊觀察著趙源麵色,見他無絲毫變化,也知曉對方真的不心動。
如果是半年前,趙源或許會一口成交,甚至再低個二三十萬,他都會,但現在暫時不缺錢,真不急著出手。
他還有一種預感,總覺得某一天自己可以湊齊十二色。
將盤子收起,趙源想了想又把那個那個佛像拿出來了。
兩人再度湊近細看,不過隻一眼趙德平又道:“這是人為做舊的,痕跡很明顯。”
趙源沒有急著解釋,因為兩人還在看著呢。
“這是啥佛?”林棟對佛像不是很了解,但這件佛像給他的感覺很好,是一尊坐佛,開臉等同真人,麵部不像一般的佛像那麽寬,頭上戴著一頂錐帽,
衣袖兩邊,各有一支肩花,左邊上托經書,右邊托著一把劍。
雙手結印,手指修長圓潤,看上去非常的舒服。
“這是一尊祖師像,宗咯巴,黃教的創始人,肩花左經書右劍,說明是文殊菩薩的化身。”
見趙德平無心迴答,趙源給林棟解釋了一番。
“不對不對,佛像麵部雖是仿真人,但鑄造的很到位,慈祥莊嚴,通仁帽所鑄的曲線,讓人有了布質的感覺,
寶佛衣上滿鏨刻,滿細工,一件仿品不可能有這麽細的工,兩邊的肩花立體感強,這個鑄工不難,但要打磨得這麽精細,現在也沒這個工了啊。”
趙德平越看疑問越多,接著又托起看了一眼底,封藏上邊有蓮花烙印,而且封藏的很規範。
“小源,看著像清中期京做官造的,怎麽又咬了酸?”
趙源搖頭,這一點他也解釋不清。
有一種可能,這件佛像當時有人入手之後發現過新,半吊子也不算太懂,以為是仿品,所以就自己做了舊。
“你怎麽看?”
“兩千多入的手,價格也不高,我看著像真的。”趙源也沒有把話咬死。
畢竟外表刻意做舊咬酸的痕跡太明顯。
當然,外表這一層也可以去除,采用堿性水同樣的操作,但趙源不確定這樣做完後,會不會變得更刻意。
現在看來趙德平也不是過於精通,他想先留著,等迴廬州時問楊元慶,對方如果再不懂,可以等到京城時問嶽老。
“僅從工上來看,仿的可能性不大,兩千多值得博。”趙德平再度道。
“這物件要是真的行情怎麽樣?”林棟問道,交流嘛,也抱著學習的態度。
“不低於30萬,或許會更高些。”
趙源淡然笑了笑,將東西收好,他又看向那個嫁妝瓶為難道:“這個物件丟了可惜,留著我也確實不好帶。”
他不好說送給林棟,畢竟不是啥精貴東西,人家也不定能看得上。
“多少錢?給我,我留著放在店裏。”林棟明白他的意思,主動接口。
“您願意留著就是幫了我大忙了,錢就甭提了。”
林棟還待再說,趙德平打斷道:“別扯了,老林讓人上菜吧,餓了。”
……
ps:來點催更、電電、好評哈,山峰拜謝。
趙源笑道:“林總,就我們三人,您就直說便行了。”
“我看著像解放後的,應該沒有到五十年,不算到代。”
其實行業內,對到代或者老物件是有一個自己的標準,像現在是以清為節點,民國的都不算到代,
隨著古玩的越炒越熱,老東西越來越少,才將民國也算作到代的老玩意。
聽林棟這麽說,趙德平也起了興趣,走到近前細看,他說得更直接:“解放後國營廠燒製的,這東西你不可能打眼,說說原因。”
趙源將包打開,將放在包夾層中的盤子小心的給捧了出來。
“主要是為了買這件,大的嫁妝瓶是藥引子。”
當看到這一件瓷器時,林棟瞪大雙眼驚唿出口道:“雍正十二菊瓣盤。”
不過隨即又搖頭:“不可能啊,這玩意一整套全都藏在故宮內。”
雍正十二菊瓣盤,可謂是瓷中名品,玩瓷的人就算沒見過,也定然是聽過的,十二個形製完全一樣的盤子,施以十二種不同的純色釉。
趙德平問趙源的包裏有沒有手套,趙源遞了一雙給他,接過戴上之後,這才上手。
“灑藍釉,創於明興於康熙,是在白釉的基礎上,以竹管蘸藍釉汁水,吹在器表上,形成厚薄不均、深淺不同的斑點。
所餘白釉如同飄落的雪花,隱露於藍釉之中,成功率低,每一件都是絕世美品。”
他嘴上一邊說著,一邊將自己所知的與器物一一對照,好一會才將器物調麵看底,初一眼看並沒有款識,趙德平拿起旁邊的手電,打開對準底足部分,
隨著光線的越來越凝聚,隱約可見雙圈,暗款書:大清雍正年製。
搜的圖,這一件從圖片上看,應該不是真的,大概這個意思哈。
他深吸一口氣道:“天爺爺啊,這居然是一件真品菊瓣盤,而且是最為少見的灑藍釉。”
林棟聽他的判斷也是大吃一驚,隨即不解道:“真品在故宮啊,老趙,什麽情況?”
趙德平一指趙源,讓他解釋。
“林總,十二菊瓣盤並不是每件隻燒製了一個,當時內務府拿給雍正看時,他也非常的喜歡,著令每一種色各燒製四十件。”
林棟一愕,隨即搓著雙手道:“小源,有沒有出手的打算?”
趙德平原本打算放手,聽到此話立馬又握緊了:“老林,想都別想,真要出手那也是我的。”
“老趙,你好東西已經夠多了,這一件就讓給我。”
“不可能,東西再多,我也沒有一件菊瓣盤,更何況還是灑藍釉的。”
趙源看著兩人爭起來,趕忙插口道:“兩位老總,這件我沒打算出手。”
兩人的爭論戛然而止,麵上都浮現了惜色,這麽好的玩意沒看著就算了,看著了不能據為己有,就太難受了。
“花了多少錢?”林棟好奇問道。
剛剛想著買自然不好問底價,現在趙源明確說了不賣,那問問也無妨。
“四千二,想想還是自己不夠老練,不然再低千八百,攤主肯定也願意成交。”
兩人聽到此話,齊齊翻了個白眼,這話也太欠揍了。
“我之前聽人說過甜白釉的盤子有交易,兩年前吧,當時的價格是28萬,這件是灑藍釉價格肯定要高些,再加上這兩年的行情上漲,這件應該能到70萬。”
趙德平一邊說一邊觀察著趙源麵色,見他無絲毫變化,也知曉對方真的不心動。
如果是半年前,趙源或許會一口成交,甚至再低個二三十萬,他都會,但現在暫時不缺錢,真不急著出手。
他還有一種預感,總覺得某一天自己可以湊齊十二色。
將盤子收起,趙源想了想又把那個那個佛像拿出來了。
兩人再度湊近細看,不過隻一眼趙德平又道:“這是人為做舊的,痕跡很明顯。”
趙源沒有急著解釋,因為兩人還在看著呢。
“這是啥佛?”林棟對佛像不是很了解,但這件佛像給他的感覺很好,是一尊坐佛,開臉等同真人,麵部不像一般的佛像那麽寬,頭上戴著一頂錐帽,
衣袖兩邊,各有一支肩花,左邊上托經書,右邊托著一把劍。
雙手結印,手指修長圓潤,看上去非常的舒服。
“這是一尊祖師像,宗咯巴,黃教的創始人,肩花左經書右劍,說明是文殊菩薩的化身。”
見趙德平無心迴答,趙源給林棟解釋了一番。
“不對不對,佛像麵部雖是仿真人,但鑄造的很到位,慈祥莊嚴,通仁帽所鑄的曲線,讓人有了布質的感覺,
寶佛衣上滿鏨刻,滿細工,一件仿品不可能有這麽細的工,兩邊的肩花立體感強,這個鑄工不難,但要打磨得這麽精細,現在也沒這個工了啊。”
趙德平越看疑問越多,接著又托起看了一眼底,封藏上邊有蓮花烙印,而且封藏的很規範。
“小源,看著像清中期京做官造的,怎麽又咬了酸?”
趙源搖頭,這一點他也解釋不清。
有一種可能,這件佛像當時有人入手之後發現過新,半吊子也不算太懂,以為是仿品,所以就自己做了舊。
“你怎麽看?”
“兩千多入的手,價格也不高,我看著像真的。”趙源也沒有把話咬死。
畢竟外表刻意做舊咬酸的痕跡太明顯。
當然,外表這一層也可以去除,采用堿性水同樣的操作,但趙源不確定這樣做完後,會不會變得更刻意。
現在看來趙德平也不是過於精通,他想先留著,等迴廬州時問楊元慶,對方如果再不懂,可以等到京城時問嶽老。
“僅從工上來看,仿的可能性不大,兩千多值得博。”趙德平再度道。
“這物件要是真的行情怎麽樣?”林棟問道,交流嘛,也抱著學習的態度。
“不低於30萬,或許會更高些。”
趙源淡然笑了笑,將東西收好,他又看向那個嫁妝瓶為難道:“這個物件丟了可惜,留著我也確實不好帶。”
他不好說送給林棟,畢竟不是啥精貴東西,人家也不定能看得上。
“多少錢?給我,我留著放在店裏。”林棟明白他的意思,主動接口。
“您願意留著就是幫了我大忙了,錢就甭提了。”
林棟還待再說,趙德平打斷道:“別扯了,老林讓人上菜吧,餓了。”
……
ps:來點催更、電電、好評哈,山峰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