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鬼市
神眼:尋寶天下的我成了首富 作者:山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晚飯是趙德平張羅的,不過是趙源搶著買的單,麻煩對方太多,他也過意不去。
坐了十幾個小時的車,然後又玩了一下午,所以飯後,大家都各自休息了。
趙源給手機定了鬧鍾,也早早的休息。
兩點鍾,鬧鍾一響,他就給按了。
“該起床了嗎?我怎麽感覺還沒怎麽睡呢。”阿滿坐起,眼睛都沒睜開迷糊著道。
“你接著睡,時間還早。”
聽趙源這樣說,阿滿壓根懶得問幾點了,趙源又要幹嘛,直接後仰就接著睡。
洗漱過後,趙源下了樓,等了片刻不見人,他正猶豫著要不要到前台打個電話,林棟倒是當先過來了,兩人正寒喧著,趙德平也下到了大廳。
三人出發,離得還挺遠,開了近一個小時的車才到。
下車之後,趙源發現這裏是真熱鬧,街道兩旁全部是小吃,腸粉、湯包,一個個小攤位,應有盡有。
“餓不餓?餓了就先對付一口。”林棟問著兩人。
兩人同時搖頭,趙德平道:“起的太早,胃還沒睡醒呢,先逛逛,逛完再說。”
三人順著一條岔路走進去,林棟給兩人講解著這裏的曆史:
“本地人叫這裏天光墟,意思是天亮就看不著了,這裏也一直秉持著這一傳統,夜裏兩點開市,隻要天一放亮就全部罷市。
至於說有多久了,誰也搞不清楚,有人說唐朝時就有,反正真正鼎盛是在清末民初時。
解放後,六七十年代停了有二十年,八十年代中又重新開了市,我之前偶爾也會來,但說實話,試著淘了兩個玩意,結果迴去後發現全是假的。”
撿漏相較正常的古玩交易,對眼力的要求更大。
正常的交易,可以反複的看貨,或者請專人協助看貨,確定好了商量價格再入手,但撿漏不同,要求就是一眼的功夫,多看,不好意思,攤主反應過來了。
在鬼市裏撿漏就更難了,一是光線,別說燈光了,就是手電也不給用大號的,有些攤主更怪,手電前必須要蒙塊布,否則就不給你看貨。
剛開始,這些都是因盜墓賊心虛而定出來的規矩,發展到今天,真真假假已經說不清了。
又轉了個口,就到了真正的鬼市,比趙源預想的稍好些,間隔很遠還是有路燈的,雖然難讓人看清東西,但至少能看清攤位。
林棟從自己的包裏掏出三個小手電,給兩人各發了一個道:“規矩都知道吧,我就不說了,咱分頭來看。”
又抬手看了眼表:“四點半集合,一個半小時應該差不多了。”
所謂的規矩,與平時的古玩交易差不多,不問來路,不問真偽,不問售後。
三人各自分散開,趙源順著一邊便看了起來。
人挺多的,前麵賣的東西他都不是很感興趣,老舊的唱片、碟片之類,而且還看到公然賣毛片的,十元一張,生意還挺好。
接著便是賣二手小家電的,他加快腳步,走過十幾個攤位,終於看到了賣古玩的。
第一個是賣各類鍾表的,從老式的座鍾,到懷表,再到手表全部都有,第二個攤位則是雜項,小人書、手串,小銅件也不少。
往中間走,路燈的光線就越弱,攤位上的東西肉眼都很難看清。
這裏,就有幾個賣青銅器的,趙源知曉,這幫人是故意把攤位擺在這的,目的自然是讓人覺得他們的東西見不得光,更加堅定是真東西的想法,
不過趙源掃一眼便知曉,全都是假的,而且仿的很差。
再往前走,便是瓷器區,這裏他倒是看到幾個到代的玩意,但多是民國的,對他來講入手沒多大意義。
不過走到第三個攤位處,他停了腳,目光定在一個大號的嫁妝瓶身上。
“能上手嗎?”他低聲問道。
攤主眉頭微皺,見是一年輕人才表情稍緩微微點頭。
趙源上手細看了看,這是一件解放後燒製的,應該是當時國營製瓷廠的傑作,器形規整,上邊所繪的鴛鴦戲水也算不錯。
“什麽價?”他問道。
攤主再度一皺眉頭,從旁邊拿出一塊布搭在手上,隨即將手伸到了趙源的麵前。
拉手比價?
趙源微微一愕,不過還是將手伸到了布中。
他雖然之前沒有碰到過,但大師父講過挺多,兩人的手一接,對方抓住趙源的手,先是捏住四根手指,趙源眉頭微皺,反手捏了一下對方的三根手指,嘴中念叨:“百就好,千太高。”
攤主一聽,麵上居然浮現一絲笑意,原以為小年輕不懂逗人玩的,沒成想還是個行家。
這個很好理解,攤主按住趙源的四根手指是說四位數的價,趙源反按對方三根,意思是三位數,到千就不談了。
攤主想了想,在趙源的手背捏了捏,意思是百位數可以談,若是攤主不同意,會直接撒開趙源的手。
接著又將趙源的食指曲起,手捏了著食指道:“這是整兒,這是零。”
趙源有些沒好氣,曲起的食指代表九,對方在曲起的手指上捏了三下,代表價格是999元。
他反捏向對方的手,直接捏住兩個手指:“這是整兒,沒有零。”
意思是200塊。
兩人的手指不斷在布內比畫,攤主捏趙源的手越來越重,趙源自然不肯吃虧,也加重了力道,最終以660塊成交。
當然,這並不是趙源真正的目的,買這個瓶子隻是讓攤主放鬆警惕,因為他在這攤位上看到了一件頂好的玩意。
趙源掏錢付了款,再度蹲下看起來,這次他壓根也不問了,幾乎將麵前的十幾個碗盤瓶皆看了個遍,這才拿起一個灑藍釉的菊瓣口盤。
盤高約在三公分多點,口沿過了十五公分,底足約在十一公分。
他沒有掀底來看有沒有款,嘴裏嘟噥道:“真品在故宮,真當我啥也不懂啊,不過這仿的也還行。”
聲音不大不小,旁邊的攤位是聽不清的,但就坐在對麵的攤主應該是聽見了,麵上隱現怒意,要不是趙源之前買了一件,這一會怕是要攆人了。
趙源將東西往自己麵前一放,示意看中了,然後伸出手,攤主猶豫了片刻,還是像之前一樣,將布往手上一搭遞出,手指交鋒再度開始。
坐了十幾個小時的車,然後又玩了一下午,所以飯後,大家都各自休息了。
趙源給手機定了鬧鍾,也早早的休息。
兩點鍾,鬧鍾一響,他就給按了。
“該起床了嗎?我怎麽感覺還沒怎麽睡呢。”阿滿坐起,眼睛都沒睜開迷糊著道。
“你接著睡,時間還早。”
聽趙源這樣說,阿滿壓根懶得問幾點了,趙源又要幹嘛,直接後仰就接著睡。
洗漱過後,趙源下了樓,等了片刻不見人,他正猶豫著要不要到前台打個電話,林棟倒是當先過來了,兩人正寒喧著,趙德平也下到了大廳。
三人出發,離得還挺遠,開了近一個小時的車才到。
下車之後,趙源發現這裏是真熱鬧,街道兩旁全部是小吃,腸粉、湯包,一個個小攤位,應有盡有。
“餓不餓?餓了就先對付一口。”林棟問著兩人。
兩人同時搖頭,趙德平道:“起的太早,胃還沒睡醒呢,先逛逛,逛完再說。”
三人順著一條岔路走進去,林棟給兩人講解著這裏的曆史:
“本地人叫這裏天光墟,意思是天亮就看不著了,這裏也一直秉持著這一傳統,夜裏兩點開市,隻要天一放亮就全部罷市。
至於說有多久了,誰也搞不清楚,有人說唐朝時就有,反正真正鼎盛是在清末民初時。
解放後,六七十年代停了有二十年,八十年代中又重新開了市,我之前偶爾也會來,但說實話,試著淘了兩個玩意,結果迴去後發現全是假的。”
撿漏相較正常的古玩交易,對眼力的要求更大。
正常的交易,可以反複的看貨,或者請專人協助看貨,確定好了商量價格再入手,但撿漏不同,要求就是一眼的功夫,多看,不好意思,攤主反應過來了。
在鬼市裏撿漏就更難了,一是光線,別說燈光了,就是手電也不給用大號的,有些攤主更怪,手電前必須要蒙塊布,否則就不給你看貨。
剛開始,這些都是因盜墓賊心虛而定出來的規矩,發展到今天,真真假假已經說不清了。
又轉了個口,就到了真正的鬼市,比趙源預想的稍好些,間隔很遠還是有路燈的,雖然難讓人看清東西,但至少能看清攤位。
林棟從自己的包裏掏出三個小手電,給兩人各發了一個道:“規矩都知道吧,我就不說了,咱分頭來看。”
又抬手看了眼表:“四點半集合,一個半小時應該差不多了。”
所謂的規矩,與平時的古玩交易差不多,不問來路,不問真偽,不問售後。
三人各自分散開,趙源順著一邊便看了起來。
人挺多的,前麵賣的東西他都不是很感興趣,老舊的唱片、碟片之類,而且還看到公然賣毛片的,十元一張,生意還挺好。
接著便是賣二手小家電的,他加快腳步,走過十幾個攤位,終於看到了賣古玩的。
第一個是賣各類鍾表的,從老式的座鍾,到懷表,再到手表全部都有,第二個攤位則是雜項,小人書、手串,小銅件也不少。
往中間走,路燈的光線就越弱,攤位上的東西肉眼都很難看清。
這裏,就有幾個賣青銅器的,趙源知曉,這幫人是故意把攤位擺在這的,目的自然是讓人覺得他們的東西見不得光,更加堅定是真東西的想法,
不過趙源掃一眼便知曉,全都是假的,而且仿的很差。
再往前走,便是瓷器區,這裏他倒是看到幾個到代的玩意,但多是民國的,對他來講入手沒多大意義。
不過走到第三個攤位處,他停了腳,目光定在一個大號的嫁妝瓶身上。
“能上手嗎?”他低聲問道。
攤主眉頭微皺,見是一年輕人才表情稍緩微微點頭。
趙源上手細看了看,這是一件解放後燒製的,應該是當時國營製瓷廠的傑作,器形規整,上邊所繪的鴛鴦戲水也算不錯。
“什麽價?”他問道。
攤主再度一皺眉頭,從旁邊拿出一塊布搭在手上,隨即將手伸到了趙源的麵前。
拉手比價?
趙源微微一愕,不過還是將手伸到了布中。
他雖然之前沒有碰到過,但大師父講過挺多,兩人的手一接,對方抓住趙源的手,先是捏住四根手指,趙源眉頭微皺,反手捏了一下對方的三根手指,嘴中念叨:“百就好,千太高。”
攤主一聽,麵上居然浮現一絲笑意,原以為小年輕不懂逗人玩的,沒成想還是個行家。
這個很好理解,攤主按住趙源的四根手指是說四位數的價,趙源反按對方三根,意思是三位數,到千就不談了。
攤主想了想,在趙源的手背捏了捏,意思是百位數可以談,若是攤主不同意,會直接撒開趙源的手。
接著又將趙源的食指曲起,手捏了著食指道:“這是整兒,這是零。”
趙源有些沒好氣,曲起的食指代表九,對方在曲起的手指上捏了三下,代表價格是999元。
他反捏向對方的手,直接捏住兩個手指:“這是整兒,沒有零。”
意思是200塊。
兩人的手指不斷在布內比畫,攤主捏趙源的手越來越重,趙源自然不肯吃虧,也加重了力道,最終以660塊成交。
當然,這並不是趙源真正的目的,買這個瓶子隻是讓攤主放鬆警惕,因為他在這攤位上看到了一件頂好的玩意。
趙源掏錢付了款,再度蹲下看起來,這次他壓根也不問了,幾乎將麵前的十幾個碗盤瓶皆看了個遍,這才拿起一個灑藍釉的菊瓣口盤。
盤高約在三公分多點,口沿過了十五公分,底足約在十一公分。
他沒有掀底來看有沒有款,嘴裏嘟噥道:“真品在故宮,真當我啥也不懂啊,不過這仿的也還行。”
聲音不大不小,旁邊的攤位是聽不清的,但就坐在對麵的攤主應該是聽見了,麵上隱現怒意,要不是趙源之前買了一件,這一會怕是要攆人了。
趙源將東西往自己麵前一放,示意看中了,然後伸出手,攤主猶豫了片刻,還是像之前一樣,將布往手上一搭遞出,手指交鋒再度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