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過於誇張
神眼:尋寶天下的我成了首富 作者:山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源又和劉吳二人聊了片刻,這時有人通知,會場開放,大家有一個小時的參觀時間,一個小時後拍賣開始。
大家邁步,走進了另一個廳。
趙德平再度來到趙源身邊道:“我有看不準的,你幫我看看。”
“您的水平很高了。”
趙德平笑著道:“原本我也是這麽認為的,碰到你以後,我的信心直線下降。”
所謂的專題拍賣,是指某一類為主題的拍賣會,比如說字畫拍賣會,瓷器拍賣會,當然還可以細分,如朝代、風格甚至細致到個人為主題等。
今天的拍賣會,則是明清木雕件拍賣會。
走進裏麵,就聞到了一股股木頭的清香,而且布置之人明顯用了心,一個個物件,放在不同的位置,整體形成了一個房子從外到裏的景致,古色古香極富美感。
“還真是好玩意,這是清中期的,料子好像是榔木。”
所謂的榔木某些地方稱為白荊樹或白臘樹,屬於較硬的一種木材,適用於雕刻。
兩人站在一個台子前,台上擺滿了各種小的擺件,趙德平所指的就是第一個觀音擺件。
不過在清代或更早,榔木並不算珍貴木材之一,因其硬度高,具備一定的韌性,所以多用作於農具上,細加工雕琢成擺件的還真不多。
之所以說是清中期的,趙德平自然有自己的判斷。
每個時代的雕刻都有自己的風格,清早期的木雕傳承不多,且還遺留了不少明的線條風格,但到了中期便不同了,
變得更加的繁奇,對於人物、花鳥等雕刻,也力求逼真,更重打磨,每一件都經過精細的打磨。
“你怎麽看?”
趙源搖了搖頭道:“我看不準。”
趙德平眉頭微皺道:“有何依據?”
“沒有,純粹是感覺。趙總,工料同價,這是古代雕工師傅秉持的至理。而榔木在清中期可不算好料子,但這個雕刻手法可是不得了,就算是在當時也算是大師級了,一個大師,會接榔木雕?”
趙德平愣了愣,還可以這麽分析?
不過,好像也非常有道理,不說以前的雕刻師傅,就是現在有點名氣的玉雕師,料子不好人家也不會動手的。
這很好理解,作品和雕工是相互成就的,作品的材質越好,那麽受到的關注必然越多。
找個大師花個一二十萬,雕一個甘青種的翡翠,逗人玩呢。
“這個呢?”趙德平又指向第二個擺件。
這是一個巧雕,用木根雕了一個石墩子,在石墩子旁邊生出一棵巨樹,巨樹枝葉繁密,在樹下或坐或站著三隻羊,寓意三陽開泰。
“這應該是黃楊木根,而且是巧雕,我看著像是清中期的。”
趙德平覺得自己肯定不會走眼,但趙源依舊搖頭道:“趙總,這個和之前那個出自同一人之手。”
“你說也是仿的?不可能吧,這雕工繁複且精細,連毛發纖毫畢現,羊角與樹幹交叉處的鏤雕很明顯是清中期的風格,而且這料也夠好了。
現在應該極少有這樣的手雕大師了,就算有,人家應該也不屑於造假吧。”
趙源搖頭道:“為什麽不造,自己打響名頭還要有人欣賞,而仿造立該就能變現,還是高價。
趙總,如果您不信,可以試著隨便拍一個,拿迴去讓您那個長輩看。”
趙德平微點頭,下一刻又意識到趙源此話有問題,沉吟片刻壓低聲驚唿道:“你的意思是,這個屋子裏的東西全是仿的?”
因為趙源說了,隨便拍一個,而不是指眼前這兩個。
趙源沒有肯定答複,而是指著第三個擺件道:“趙總,您別把目光都放在工藝上,可以細致的看包漿,人為做舊做的再好,也會有一點蛛絲馬跡的。”
這是趙源的一個托詞,因為如果沒有眼中異能,就剛剛看的兩件,他也以為是真的。
但當你知曉一個物件是假的,然後去找其中的結論,這樣就會變得容易很多。
少部分買藏之人就是這樣,先將所有的物件都判定為仿的,然後再結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一一對應,隻要有一點相符,那就可以定性了。
而有大部分玩藏之人,潛意識會把每一件斷定是真的,拿自己掌握的有限知識,去對照物件,結果對上一兩個點後,就會大喜過望,不惜重金買下來。
往往這種人嘴還特別硬,拿去給別人鑒定時,別人說是仿的根本接受不了,拿著自己所知的一兩個點各種狡辯。
趙德平自然不是這種人,他看了片刻道:“你這麽一說,我還真覺得有點問題,這個好像是碳化過的。”
又指著第二個物件道:“這是白粉打磨再加牛尾做舊的方法。”
他所說的都是木雕做舊的方式,碳化說白了就是火燒,用火給物件加上一層曆史的蒼桑感,
白粉則是用浮石,沿著木雕的邊緣打磨,形成磨痕和去紋,讓人以為這是長時間使用、把玩導致的磨損,
而牛尾法,則是用形似牛尾的工具蘸上塗料,快速拍打家具,造成一條條凝重的條紋圖案。
不管是哪一種做舊,工藝都有高有低,而眼前物件施法之人,定然是此道高手。
趙源看著眼前的每一件東西,他沒有上手,倒是下垂的兩隻手手指在快速的動著,他自己或許都沒有這種意識。
“趙源,這一件呢?這一件要是真的,可不得了了。”
兩人走到一地,趙德平看著一對椅子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這是一對典型的明代黃花梨圈椅,圈椅線條凝練,作圓弧形扶手,靠背彎曲可用。
配內圓外方四足,足間置步步高趕棖,是為步步高升之意。書房廳堂皆可陳設,簡潔有力,裝飾性強。
明代木雕簡煉,古樸為主,並不得繁複的工藝,但明代雕工的特點是線條流暢圓滑,這一對椅子上可見一斑。
趙源看了眼周圍,見無人注意,他將手中拎的礦泉水打開,快速潑了一點在椅子落坐的平麵上。
“別吭聲,我們等一下再看。”
趙德平有些愕然,又帶著一絲興奮,就像是一個好孩子,第一次做壞事一樣。
兩人假作啥事沒做,就站在一邊閑聊,差不多三分鍾之後,趙源低聲道:“趙總,你現在細看有水的地方。”
趙德平蹲下身細看,片刻雙眼瞪大一臉的不可思議,好一會才靠近趙源壓低聲道:“怎麽會有淡淡的熒光,加的什麽物質在裏麵?”
大家邁步,走進了另一個廳。
趙德平再度來到趙源身邊道:“我有看不準的,你幫我看看。”
“您的水平很高了。”
趙德平笑著道:“原本我也是這麽認為的,碰到你以後,我的信心直線下降。”
所謂的專題拍賣,是指某一類為主題的拍賣會,比如說字畫拍賣會,瓷器拍賣會,當然還可以細分,如朝代、風格甚至細致到個人為主題等。
今天的拍賣會,則是明清木雕件拍賣會。
走進裏麵,就聞到了一股股木頭的清香,而且布置之人明顯用了心,一個個物件,放在不同的位置,整體形成了一個房子從外到裏的景致,古色古香極富美感。
“還真是好玩意,這是清中期的,料子好像是榔木。”
所謂的榔木某些地方稱為白荊樹或白臘樹,屬於較硬的一種木材,適用於雕刻。
兩人站在一個台子前,台上擺滿了各種小的擺件,趙德平所指的就是第一個觀音擺件。
不過在清代或更早,榔木並不算珍貴木材之一,因其硬度高,具備一定的韌性,所以多用作於農具上,細加工雕琢成擺件的還真不多。
之所以說是清中期的,趙德平自然有自己的判斷。
每個時代的雕刻都有自己的風格,清早期的木雕傳承不多,且還遺留了不少明的線條風格,但到了中期便不同了,
變得更加的繁奇,對於人物、花鳥等雕刻,也力求逼真,更重打磨,每一件都經過精細的打磨。
“你怎麽看?”
趙源搖了搖頭道:“我看不準。”
趙德平眉頭微皺道:“有何依據?”
“沒有,純粹是感覺。趙總,工料同價,這是古代雕工師傅秉持的至理。而榔木在清中期可不算好料子,但這個雕刻手法可是不得了,就算是在當時也算是大師級了,一個大師,會接榔木雕?”
趙德平愣了愣,還可以這麽分析?
不過,好像也非常有道理,不說以前的雕刻師傅,就是現在有點名氣的玉雕師,料子不好人家也不會動手的。
這很好理解,作品和雕工是相互成就的,作品的材質越好,那麽受到的關注必然越多。
找個大師花個一二十萬,雕一個甘青種的翡翠,逗人玩呢。
“這個呢?”趙德平又指向第二個擺件。
這是一個巧雕,用木根雕了一個石墩子,在石墩子旁邊生出一棵巨樹,巨樹枝葉繁密,在樹下或坐或站著三隻羊,寓意三陽開泰。
“這應該是黃楊木根,而且是巧雕,我看著像是清中期的。”
趙德平覺得自己肯定不會走眼,但趙源依舊搖頭道:“趙總,這個和之前那個出自同一人之手。”
“你說也是仿的?不可能吧,這雕工繁複且精細,連毛發纖毫畢現,羊角與樹幹交叉處的鏤雕很明顯是清中期的風格,而且這料也夠好了。
現在應該極少有這樣的手雕大師了,就算有,人家應該也不屑於造假吧。”
趙源搖頭道:“為什麽不造,自己打響名頭還要有人欣賞,而仿造立該就能變現,還是高價。
趙總,如果您不信,可以試著隨便拍一個,拿迴去讓您那個長輩看。”
趙德平微點頭,下一刻又意識到趙源此話有問題,沉吟片刻壓低聲驚唿道:“你的意思是,這個屋子裏的東西全是仿的?”
因為趙源說了,隨便拍一個,而不是指眼前這兩個。
趙源沒有肯定答複,而是指著第三個擺件道:“趙總,您別把目光都放在工藝上,可以細致的看包漿,人為做舊做的再好,也會有一點蛛絲馬跡的。”
這是趙源的一個托詞,因為如果沒有眼中異能,就剛剛看的兩件,他也以為是真的。
但當你知曉一個物件是假的,然後去找其中的結論,這樣就會變得容易很多。
少部分買藏之人就是這樣,先將所有的物件都判定為仿的,然後再結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一一對應,隻要有一點相符,那就可以定性了。
而有大部分玩藏之人,潛意識會把每一件斷定是真的,拿自己掌握的有限知識,去對照物件,結果對上一兩個點後,就會大喜過望,不惜重金買下來。
往往這種人嘴還特別硬,拿去給別人鑒定時,別人說是仿的根本接受不了,拿著自己所知的一兩個點各種狡辯。
趙德平自然不是這種人,他看了片刻道:“你這麽一說,我還真覺得有點問題,這個好像是碳化過的。”
又指著第二個物件道:“這是白粉打磨再加牛尾做舊的方法。”
他所說的都是木雕做舊的方式,碳化說白了就是火燒,用火給物件加上一層曆史的蒼桑感,
白粉則是用浮石,沿著木雕的邊緣打磨,形成磨痕和去紋,讓人以為這是長時間使用、把玩導致的磨損,
而牛尾法,則是用形似牛尾的工具蘸上塗料,快速拍打家具,造成一條條凝重的條紋圖案。
不管是哪一種做舊,工藝都有高有低,而眼前物件施法之人,定然是此道高手。
趙源看著眼前的每一件東西,他沒有上手,倒是下垂的兩隻手手指在快速的動著,他自己或許都沒有這種意識。
“趙源,這一件呢?這一件要是真的,可不得了了。”
兩人走到一地,趙德平看著一對椅子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這是一對典型的明代黃花梨圈椅,圈椅線條凝練,作圓弧形扶手,靠背彎曲可用。
配內圓外方四足,足間置步步高趕棖,是為步步高升之意。書房廳堂皆可陳設,簡潔有力,裝飾性強。
明代木雕簡煉,古樸為主,並不得繁複的工藝,但明代雕工的特點是線條流暢圓滑,這一對椅子上可見一斑。
趙源看了眼周圍,見無人注意,他將手中拎的礦泉水打開,快速潑了一點在椅子落坐的平麵上。
“別吭聲,我們等一下再看。”
趙德平有些愕然,又帶著一絲興奮,就像是一個好孩子,第一次做壞事一樣。
兩人假作啥事沒做,就站在一邊閑聊,差不多三分鍾之後,趙源低聲道:“趙總,你現在細看有水的地方。”
趙德平蹲下身細看,片刻雙眼瞪大一臉的不可思議,好一會才靠近趙源壓低聲道:“怎麽會有淡淡的熒光,加的什麽物質在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