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一日閑
神眼:尋寶天下的我成了首富 作者:山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漢八刀,這個名字由何而來,現在的專家也是眾說紛紜。
漢,自然好理解,是代表時期,當然這種工藝並不一定是漢代所創,隻能說在漢代被廣泛應用。
其中最難理解的就是‘八’,如果說這是一個量詞,那根本解釋不通,因為所有的漢八刀作品,都遠不止八刀。
也有人說,八是代表減筆樸素之意,如‘三人行,必有我師’,這裏的三並不是指就是三個人,
而是一而再,再而三之意,那麽三就能代表一切了,幹嘛還要用八呢?
漢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中,將‘八’解釋為‘別’的意思,就是分別相背之形。
所以,有一部分史學家就提出了一種見解,說之所以說是漢八刀,乃葬玉中玉蟬用的是兩麵功,
腹背在雙眼同斂翅的刻工上都應用了八分相背法,寓意著亡者和生人的永別,
趙源還是蠻讚成這一種觀點。
再說及眼前的玉琥,趙源也一眼可斷定不是漢時期的,至於原因其實非常的簡單。
趙德平許是沒有想到這一塊,他那個前輩可能覺得如此簡單的問題懶得點明。
見趙源問是不是從工上來看時代時,趙德平點頭道:
“雖然漢八刀為葬玉雕刻手法,但其實在漢時就開始廣泛應用於佩玉之上,
而這個玉琥就非常鮮明的體現了刀功,這是漢代的佐證。”
趙德平關於三彩一說沒有對他藏私,他自然也不會再賣關子,指著虎腹所刻的四字道:“本固安邦,問題就出在這四個字上。”
趙德平湊近看一眼道:“這是篆書,我認識,漢早期國家通用文字就是篆。
而且這個成語出自《書—五子之歌》,屬於尚書之中,沒有問題啊?”
“趙總,漢代的開創者是誰啊?”
這一問,趙德平愣了愣,許久一拍腦袋道:“看我這腦子,怎麽把避諱這茬給忘了。”
本固安邦四字中帶著一個邦字,而在漢代時,因為要避諱劉邦,所以在日常書寫中用到邦,多以‘國’字代替。
像這塊玉琥,一看就不是尋常之人所用,否則也不會刻本固安邦四字,自然更不可能在漢本朝用邦字。
所以,那位前輩才會一口斷定是晉的,因為離漢不遠,玉工上,還保留了一些漢時期的風格。
又聊了片刻,趙德平提出告辭。
“趙總,晚上…”
“老楊,我們認識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不在乎這個,以後有的是你請客的機會。”
見楊慶和要跟著走,趙源開口道:“趙總有事我不便留,楊叔,您留一會兒,我找您有事。”
楊慶和點頭,又和趙德平寒暄了兩句,見車子走遠,兩人這才再度進屋。
趙源拿起放在桌麵的十萬塊,遞給楊叔道:“我對裏麵的門道不是很懂,但多少也知道些,
也不知是不是少了,反正多少就這麽多。”
不管怎麽樣,客戶是楊慶和介紹的,自己的東西賣掉,沒道理讓人跟著白跑一趟。
楊慶和雙眼一瞪道:“咋的,看不起我老楊?”
“楊叔,我不是這個意思,您要是不收,我以後也不好意思再請您幫忙。”
“別拿話擠我,愛找不找,收著。”
趙源見他是真不收,想了想起身進屋,將裝十二花神杯的盒子拿出來道:“那這個您拿去吧,我這裏也不好保存。”
楊慶和看到整組的花神杯,那是真喜歡啊!
猶豫片刻才道:“那咱倆談個價,你讓給我。”
“楊叔,你這…,行,你給個五千塊行了吧。”
“我占你個便宜,15萬塊,你給我個賬號,我明天存你賬上。”
“太多,2萬。”
兩人開始了一番別開生麵的砍價模式,賣的人往高給,買的人往低要,最終十萬塊,老楊再也不往下降了。
趙源沒辦法,隻得同意。
這一組杯子如果賣給趙德平,肯定不會低於15萬,楊慶和收去還有利潤。
送走楊慶和,趙源又拿了五萬塊,來到銀行,順便把支票一起兌了。
“小夥子,你是做什麽的?”銀行櫃台的大姐終於還是沒忍住,問了一句。
“做生意的。”
趙源隨口迴了一句,這也就是現在,要是擱十多年以後,像他這樣的一進銀行,身邊估計能圍滿一圈人,
要麽是基金,要麽是保險。
……
家裏,易姐拉著阿滿正小聲嘀咕著。
“小源,剛剛賣了多少,我好像聽著是四百多塊吧?”
“姐,是四百多萬。”
阿滿有些氣餒,啥時候阿源賺錢都是論萬計算了,不對,是論百萬。
易姐的麵上也寫滿了難以置信,四百多萬啊,在她看來那就是個天文數字。
“姐,我感覺我好沒用。”
易姐光顧著吃驚了,沒注意阿滿的神情,聽他如此說,這才驚醒。
“阿滿,你和阿源是兄弟來著,難不成你連兄弟都要嫉妒?”
“不是,我就是感覺我一點忙都沒幫…”
“這話你還是別當著阿源麵說,小心他揍你,別想那麽多,阿源能賺大錢,我們應該為他高興。
況且,阿源以後肯定要發展的,到時沒有自己人可不行,到時你就起到大作用了。”
阿滿一想也是這麽迴事,沒一會也就將此事拋之腦後。
趙源迴到家之後,將包放進屋,手上的東西現在也隻剩下一個陽明先生的章和兮甲盤,
兩樣東西,一般人還真不定認識,可謂是一身輕鬆。
“房子咋樣了?”
阿滿正在修板車,有個輪子軸壞了,這玩意其實也不複雜,買來相等的鋼珠,將裏麵磨損的換掉就行,
見趙源問及,他抬頭道:“已經租好了,780塊一個月。三平訂了招牌,說讓你掐指算算,哪天是黃道吉日利於開張。”
“我又不是神棍,搞好直接開張就行,哪有那些虛頭巴腦的事。”
趙源掬水洗了把臉,直接來到隔壁對柒老道:“您老有時間不,咱爺倆殺一盤?”
“喲,你主動找下棋,這可稀奇,進來支台子。”
趙源走進去,老頭正在和小黑玩耍,這小狗現在算是兩家合養的,而且聰明著呢,
中午在這邊感覺飯不可口,屁股一扭就到了另一邊,對比兩邊的夥食。
“你小子現在不得了了,接觸的可都是開小轎車的人。”
“之前撿了個東西,賣給他們。”趙源一邊擺棋,一邊解釋。
“咋不見之前那個姑娘來找你了,小子,我告訴你,我知道你現在有點錢,但可不要挑肥撿瘦的,那姑娘我看著不錯,一看就是有教養的,
你就是個皮猴子,就需要這樣的人管管。”
“您老到底下不下?”
“嘿,好心當作驢三件是吧。”
漢,自然好理解,是代表時期,當然這種工藝並不一定是漢代所創,隻能說在漢代被廣泛應用。
其中最難理解的就是‘八’,如果說這是一個量詞,那根本解釋不通,因為所有的漢八刀作品,都遠不止八刀。
也有人說,八是代表減筆樸素之意,如‘三人行,必有我師’,這裏的三並不是指就是三個人,
而是一而再,再而三之意,那麽三就能代表一切了,幹嘛還要用八呢?
漢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中,將‘八’解釋為‘別’的意思,就是分別相背之形。
所以,有一部分史學家就提出了一種見解,說之所以說是漢八刀,乃葬玉中玉蟬用的是兩麵功,
腹背在雙眼同斂翅的刻工上都應用了八分相背法,寓意著亡者和生人的永別,
趙源還是蠻讚成這一種觀點。
再說及眼前的玉琥,趙源也一眼可斷定不是漢時期的,至於原因其實非常的簡單。
趙德平許是沒有想到這一塊,他那個前輩可能覺得如此簡單的問題懶得點明。
見趙源問是不是從工上來看時代時,趙德平點頭道:
“雖然漢八刀為葬玉雕刻手法,但其實在漢時就開始廣泛應用於佩玉之上,
而這個玉琥就非常鮮明的體現了刀功,這是漢代的佐證。”
趙德平關於三彩一說沒有對他藏私,他自然也不會再賣關子,指著虎腹所刻的四字道:“本固安邦,問題就出在這四個字上。”
趙德平湊近看一眼道:“這是篆書,我認識,漢早期國家通用文字就是篆。
而且這個成語出自《書—五子之歌》,屬於尚書之中,沒有問題啊?”
“趙總,漢代的開創者是誰啊?”
這一問,趙德平愣了愣,許久一拍腦袋道:“看我這腦子,怎麽把避諱這茬給忘了。”
本固安邦四字中帶著一個邦字,而在漢代時,因為要避諱劉邦,所以在日常書寫中用到邦,多以‘國’字代替。
像這塊玉琥,一看就不是尋常之人所用,否則也不會刻本固安邦四字,自然更不可能在漢本朝用邦字。
所以,那位前輩才會一口斷定是晉的,因為離漢不遠,玉工上,還保留了一些漢時期的風格。
又聊了片刻,趙德平提出告辭。
“趙總,晚上…”
“老楊,我們認識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不在乎這個,以後有的是你請客的機會。”
見楊慶和要跟著走,趙源開口道:“趙總有事我不便留,楊叔,您留一會兒,我找您有事。”
楊慶和點頭,又和趙德平寒暄了兩句,見車子走遠,兩人這才再度進屋。
趙源拿起放在桌麵的十萬塊,遞給楊叔道:“我對裏麵的門道不是很懂,但多少也知道些,
也不知是不是少了,反正多少就這麽多。”
不管怎麽樣,客戶是楊慶和介紹的,自己的東西賣掉,沒道理讓人跟著白跑一趟。
楊慶和雙眼一瞪道:“咋的,看不起我老楊?”
“楊叔,我不是這個意思,您要是不收,我以後也不好意思再請您幫忙。”
“別拿話擠我,愛找不找,收著。”
趙源見他是真不收,想了想起身進屋,將裝十二花神杯的盒子拿出來道:“那這個您拿去吧,我這裏也不好保存。”
楊慶和看到整組的花神杯,那是真喜歡啊!
猶豫片刻才道:“那咱倆談個價,你讓給我。”
“楊叔,你這…,行,你給個五千塊行了吧。”
“我占你個便宜,15萬塊,你給我個賬號,我明天存你賬上。”
“太多,2萬。”
兩人開始了一番別開生麵的砍價模式,賣的人往高給,買的人往低要,最終十萬塊,老楊再也不往下降了。
趙源沒辦法,隻得同意。
這一組杯子如果賣給趙德平,肯定不會低於15萬,楊慶和收去還有利潤。
送走楊慶和,趙源又拿了五萬塊,來到銀行,順便把支票一起兌了。
“小夥子,你是做什麽的?”銀行櫃台的大姐終於還是沒忍住,問了一句。
“做生意的。”
趙源隨口迴了一句,這也就是現在,要是擱十多年以後,像他這樣的一進銀行,身邊估計能圍滿一圈人,
要麽是基金,要麽是保險。
……
家裏,易姐拉著阿滿正小聲嘀咕著。
“小源,剛剛賣了多少,我好像聽著是四百多塊吧?”
“姐,是四百多萬。”
阿滿有些氣餒,啥時候阿源賺錢都是論萬計算了,不對,是論百萬。
易姐的麵上也寫滿了難以置信,四百多萬啊,在她看來那就是個天文數字。
“姐,我感覺我好沒用。”
易姐光顧著吃驚了,沒注意阿滿的神情,聽他如此說,這才驚醒。
“阿滿,你和阿源是兄弟來著,難不成你連兄弟都要嫉妒?”
“不是,我就是感覺我一點忙都沒幫…”
“這話你還是別當著阿源麵說,小心他揍你,別想那麽多,阿源能賺大錢,我們應該為他高興。
況且,阿源以後肯定要發展的,到時沒有自己人可不行,到時你就起到大作用了。”
阿滿一想也是這麽迴事,沒一會也就將此事拋之腦後。
趙源迴到家之後,將包放進屋,手上的東西現在也隻剩下一個陽明先生的章和兮甲盤,
兩樣東西,一般人還真不定認識,可謂是一身輕鬆。
“房子咋樣了?”
阿滿正在修板車,有個輪子軸壞了,這玩意其實也不複雜,買來相等的鋼珠,將裏麵磨損的換掉就行,
見趙源問及,他抬頭道:“已經租好了,780塊一個月。三平訂了招牌,說讓你掐指算算,哪天是黃道吉日利於開張。”
“我又不是神棍,搞好直接開張就行,哪有那些虛頭巴腦的事。”
趙源掬水洗了把臉,直接來到隔壁對柒老道:“您老有時間不,咱爺倆殺一盤?”
“喲,你主動找下棋,這可稀奇,進來支台子。”
趙源走進去,老頭正在和小黑玩耍,這小狗現在算是兩家合養的,而且聰明著呢,
中午在這邊感覺飯不可口,屁股一扭就到了另一邊,對比兩邊的夥食。
“你小子現在不得了了,接觸的可都是開小轎車的人。”
“之前撿了個東西,賣給他們。”趙源一邊擺棋,一邊解釋。
“咋不見之前那個姑娘來找你了,小子,我告訴你,我知道你現在有點錢,但可不要挑肥撿瘦的,那姑娘我看著不錯,一看就是有教養的,
你就是個皮猴子,就需要這樣的人管管。”
“您老到底下不下?”
“嘿,好心當作驢三件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