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楊慶和來家
神眼:尋寶天下的我成了首富 作者:山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源沒有看多長時間,許是連著吃了兩天牛肉的關係,感覺火氣有點大。
將書放下之後,他就衝了一個澡,
正想著練會兒字,平複一下情緒時,外間傳來摩托車的聲音,他本以為是三平這貨又來了,結果開門發現是楊慶和。
楊慶和進來,看著院子的一切道:“不僅幹淨,還井井有條。”
“非我之功,我姐住在這,她是個閑不住的性子。”趙源解釋了一句。
進入廳中,家裏沒有茶葉,趙源也就沒泡茶,隻得拿出一瓶汽水遞給對方。
楊慶和愕然片刻,還是微笑的接過。
“東西呢?”
趙源讓他稍等,進到裏屋,索性將自己這幾天所藏全部拿了出來,
這段時間收的好玩意讓他頗為自豪,但也有一種錦衣夜行之感,現在有同道中人,而且品性不錯,他也不想再藏拙。
他出來時,就見楊慶和已經拿起他不及收起的秤杆在細看。
“哪來的?”片刻抬頭,麵帶喜色問道。
這一行買賣不講來處去往,但同行之間交流問這些也不算犯忌諱。
“從一個瓜農手中收的,三百塊錢。”
楊慶和先是點頭,繼而搖頭道:“小趙,我們這一行玩的是眼力,你這三百塊開得太高了。”
“不值?”趙源愕然。
“三百自然是千值萬值的,如此大材海黃,現在是可遇不可求了,如果讓我估值的話,四千塊肯定能收。”
見趙源麵露茫然,他再度解釋道:
“你可能覺得心中還有點愧疚,占了那個瓜農的便宜,但我們換一種方式想想,如果換成另外一個懂行的,
或許能出到一百塊就不錯了,這是其一;
其二,開得過高,很容易讓對方反應過來,你不下鄉收東西不知道,很多打扮純樸的人,經常給我們埋雷,
如果那個瓜農心思稍活泛些,說不得這個物件就輪不到你了。”
趙源微微一笑,沒有辯解,也沒表明自己的看法。
“這麽大料的海黃,而且還是芯材,太難得了,清道光二年十三行大火,自那以後就連皇室也少見貴重木材,
你這個秤杆,說不準就是哪個王爺或貝勒府裏出來的。”
可以看得出,楊慶和是真喜歡。
“我想車…”
“千萬別,留著,這不僅有木料本身的價值,還是有一定曆史價值的,破壞就太可惜了。”
在這方麵,趙源是聽勸的,等以後有機會吧,再找個好料子給柒老做個玩意。
他雖然嘴上不說,但內心還是非常感激柒老和齊奶奶的。
兩人坐迴小桌前,趙源先將兮甲盤拿出,楊慶和自己帶的東西就很全,
從口袋裏拿出一副手套,邊戴邊道:“小趙,要養成習慣,特別是青銅器這一類,大多是出土物,最好戴個手套,
之前有個朋友,過手青銅器時不小心被割傷了,當時沒注意,結果最後挖了一塊肉。”
趙源有些慶幸,他沒有看走眼,楊慶和是個不錯的人,從進門到現在,甚至包括昨日在他店中所言,可都算是發自內心的了。
“謝謝楊叔。”
楊慶和這會沒在意他稱謂上的變化,一雙眼睛已經陷進了物件裏,從上衣口袋裏又拿出一個放大鏡,仔仔細細的看著。
越看楊慶和的麵上喜色越盛,許久放下放大鏡道:“保存的太好了,難得啊。”
“我感覺這是真的,楊叔,你能給我講講嗎?”
楊慶和也不意外所謂的感覺,很多古玩愛好者,培養的就是第一眼的感覺,
他見趙源問及,也不藏私道:
“這個盤有明確記載,出土於南宋,所以不可能是臆造品,與記載的出入肯定不大,
看青銅器,首先就是看鏽質和包漿是否自然,這一點我不贅述,光靠說你也不理解,相信你也有這眼力,
什麽紅斑綠鏽,現在做假的也能很輕易的做出來,但做出來的均勻呆板,這就不用我說了。
這一件特殊的地方就在於,它不僅具備出土,也就是生坑的特色,也具備傳世,也就是熟坑的特色。
生坑貨包漿看三層,第一層灰黑,第二層紅褐色,第三層深或淺綠、靛藍皆有,
而熟坑層次較少,多為黑褐色或棗紅的地子,我們俗稱古銅色,當然色澤並不單一,局部也會有蝕骨的淺綠或藍色。
眼前這一件,則是生坑和熟坑的特征皆有,這就可以判斷出土時間很長了。”
趙源不禁點頭,南宋出土至今有七百多年,足夠長了。
楊慶和一邊說一邊手指向盤中某處,比如口沿底腹,因人時常把玩,所以顯示的是熟坑特色,
但如沿下溝縫處,因接觸不到,所以在放大鏡下可以看出很明顯生坑的特點。
“小源,不要賣了,自己留著,否則你會後悔的。”
倒騰古玩的人,雖然還是與商人一樣唯利是圖,但他們也會有自己的喜好,碰到頂喜歡的東西,他們也會留在手裏不讓的。
楊慶和應該是挺喜歡青銅器的,這件兮甲盤的珍貴之處就在於,
其一製作精良,其二銘文足有一百多個,詳細記載了西周的一個大事件,對曆史具有很大的補充意義,
其三,自南宋出土就有記載,傳承清楚有序。
兩人又討論片刻,趙源又將仇英仿趙伯駒的江山秋色圖拿出來,楊慶和的眼都直了,
仔細看過之後,好半晌才開口道:“天啊!”
說完這二字,他又是半晌無語,似乎在平複自己的情緒,
片刻麵露苦笑,在趙源的肩頭一拍道:“你這運氣也太好了,小源,你活該是天生吃這碗飯的。
我跟你說,咱這一行眼力永遠不是第一,運氣才是!
眼力好碰不到好玩意兒,還是白搭,有些棒槌隨便撿一個,就是絕世珍寶,你說找誰說理去。”
說完好像感覺不對,趕忙又補充道:“當然,我不是說你是棒槌。”
趙源比較關心一點,當即問道:“楊叔,您認為這一幅能值什麽價?”
楊慶和斟酌片刻道:“小源,你還是找嶽老吧,說實話我們這地方,壓根極少有這麽貴重物品的交易,就算有也是糟賣了。”
趙源就是想讓他給自己定個價呢,結果又被支到了嶽老那裏。
“不過,這一幅足有15平方尺,在我看來,低於一百萬咱可千萬別出手,太虧。”
楊慶和也開了個玩笑,指著最後一個盒子道:“這裏麵該不會是傳國玉璽吧?”
將書放下之後,他就衝了一個澡,
正想著練會兒字,平複一下情緒時,外間傳來摩托車的聲音,他本以為是三平這貨又來了,結果開門發現是楊慶和。
楊慶和進來,看著院子的一切道:“不僅幹淨,還井井有條。”
“非我之功,我姐住在這,她是個閑不住的性子。”趙源解釋了一句。
進入廳中,家裏沒有茶葉,趙源也就沒泡茶,隻得拿出一瓶汽水遞給對方。
楊慶和愕然片刻,還是微笑的接過。
“東西呢?”
趙源讓他稍等,進到裏屋,索性將自己這幾天所藏全部拿了出來,
這段時間收的好玩意讓他頗為自豪,但也有一種錦衣夜行之感,現在有同道中人,而且品性不錯,他也不想再藏拙。
他出來時,就見楊慶和已經拿起他不及收起的秤杆在細看。
“哪來的?”片刻抬頭,麵帶喜色問道。
這一行買賣不講來處去往,但同行之間交流問這些也不算犯忌諱。
“從一個瓜農手中收的,三百塊錢。”
楊慶和先是點頭,繼而搖頭道:“小趙,我們這一行玩的是眼力,你這三百塊開得太高了。”
“不值?”趙源愕然。
“三百自然是千值萬值的,如此大材海黃,現在是可遇不可求了,如果讓我估值的話,四千塊肯定能收。”
見趙源麵露茫然,他再度解釋道:
“你可能覺得心中還有點愧疚,占了那個瓜農的便宜,但我們換一種方式想想,如果換成另外一個懂行的,
或許能出到一百塊就不錯了,這是其一;
其二,開得過高,很容易讓對方反應過來,你不下鄉收東西不知道,很多打扮純樸的人,經常給我們埋雷,
如果那個瓜農心思稍活泛些,說不得這個物件就輪不到你了。”
趙源微微一笑,沒有辯解,也沒表明自己的看法。
“這麽大料的海黃,而且還是芯材,太難得了,清道光二年十三行大火,自那以後就連皇室也少見貴重木材,
你這個秤杆,說不準就是哪個王爺或貝勒府裏出來的。”
可以看得出,楊慶和是真喜歡。
“我想車…”
“千萬別,留著,這不僅有木料本身的價值,還是有一定曆史價值的,破壞就太可惜了。”
在這方麵,趙源是聽勸的,等以後有機會吧,再找個好料子給柒老做個玩意。
他雖然嘴上不說,但內心還是非常感激柒老和齊奶奶的。
兩人坐迴小桌前,趙源先將兮甲盤拿出,楊慶和自己帶的東西就很全,
從口袋裏拿出一副手套,邊戴邊道:“小趙,要養成習慣,特別是青銅器這一類,大多是出土物,最好戴個手套,
之前有個朋友,過手青銅器時不小心被割傷了,當時沒注意,結果最後挖了一塊肉。”
趙源有些慶幸,他沒有看走眼,楊慶和是個不錯的人,從進門到現在,甚至包括昨日在他店中所言,可都算是發自內心的了。
“謝謝楊叔。”
楊慶和這會沒在意他稱謂上的變化,一雙眼睛已經陷進了物件裏,從上衣口袋裏又拿出一個放大鏡,仔仔細細的看著。
越看楊慶和的麵上喜色越盛,許久放下放大鏡道:“保存的太好了,難得啊。”
“我感覺這是真的,楊叔,你能給我講講嗎?”
楊慶和也不意外所謂的感覺,很多古玩愛好者,培養的就是第一眼的感覺,
他見趙源問及,也不藏私道:
“這個盤有明確記載,出土於南宋,所以不可能是臆造品,與記載的出入肯定不大,
看青銅器,首先就是看鏽質和包漿是否自然,這一點我不贅述,光靠說你也不理解,相信你也有這眼力,
什麽紅斑綠鏽,現在做假的也能很輕易的做出來,但做出來的均勻呆板,這就不用我說了。
這一件特殊的地方就在於,它不僅具備出土,也就是生坑的特色,也具備傳世,也就是熟坑的特色。
生坑貨包漿看三層,第一層灰黑,第二層紅褐色,第三層深或淺綠、靛藍皆有,
而熟坑層次較少,多為黑褐色或棗紅的地子,我們俗稱古銅色,當然色澤並不單一,局部也會有蝕骨的淺綠或藍色。
眼前這一件,則是生坑和熟坑的特征皆有,這就可以判斷出土時間很長了。”
趙源不禁點頭,南宋出土至今有七百多年,足夠長了。
楊慶和一邊說一邊手指向盤中某處,比如口沿底腹,因人時常把玩,所以顯示的是熟坑特色,
但如沿下溝縫處,因接觸不到,所以在放大鏡下可以看出很明顯生坑的特點。
“小源,不要賣了,自己留著,否則你會後悔的。”
倒騰古玩的人,雖然還是與商人一樣唯利是圖,但他們也會有自己的喜好,碰到頂喜歡的東西,他們也會留在手裏不讓的。
楊慶和應該是挺喜歡青銅器的,這件兮甲盤的珍貴之處就在於,
其一製作精良,其二銘文足有一百多個,詳細記載了西周的一個大事件,對曆史具有很大的補充意義,
其三,自南宋出土就有記載,傳承清楚有序。
兩人又討論片刻,趙源又將仇英仿趙伯駒的江山秋色圖拿出來,楊慶和的眼都直了,
仔細看過之後,好半晌才開口道:“天啊!”
說完這二字,他又是半晌無語,似乎在平複自己的情緒,
片刻麵露苦笑,在趙源的肩頭一拍道:“你這運氣也太好了,小源,你活該是天生吃這碗飯的。
我跟你說,咱這一行眼力永遠不是第一,運氣才是!
眼力好碰不到好玩意兒,還是白搭,有些棒槌隨便撿一個,就是絕世珍寶,你說找誰說理去。”
說完好像感覺不對,趕忙又補充道:“當然,我不是說你是棒槌。”
趙源比較關心一點,當即問道:“楊叔,您認為這一幅能值什麽價?”
楊慶和斟酌片刻道:“小源,你還是找嶽老吧,說實話我們這地方,壓根極少有這麽貴重物品的交易,就算有也是糟賣了。”
趙源就是想讓他給自己定個價呢,結果又被支到了嶽老那裏。
“不過,這一幅足有15平方尺,在我看來,低於一百萬咱可千萬別出手,太虧。”
楊慶和也開了個玩笑,指著最後一個盒子道:“這裏麵該不會是傳國玉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