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買瓜
神眼:尋寶天下的我成了首富 作者:山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剝開一層的筆筒與之前不同,原先皮色為褐紅,此刻卻變成了深紫色,光線不強甚至還以為是黑色,
與其他樹木不同,此木若不細看,極難看到生長紋。
且之前外殼是光滑的,並沒雕篆,而現在外表則鐫刻有字。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趙源通讀了一遍,這是宋周敦頤的愛蓮說,行書所刻,隱見草書的影子,點畫圓潤,
但依趙源的水平來看,字體過於注重結構,少了變化,筆法的處理也缺少意境,雖然不幹巴,但確沒有特色。
而字後所刻款識,就不得了了。
共有兩章,采用的同樣是印章範所刻,皆為篆書所刻,一章僅有一字,分別為:‘乾’、‘隆 ’。
雖然已知是何物,但此刻看見廬山真顏,趙源還是不免心中一震。
這是一個乾隆禦用小葉紫檀筆筒,從上邊的愛蓮說和簡章可以得出結論,應該是登基後,早期的物件。
乾隆早期甚為推崇周敦頤的愛蓮說。
有一次,康熙來到當時還是和碩雍親王的胤禛家裏(雍正),見到小小的弘曆正在讀書,就問及是否讀過愛蓮說,
結果弘曆也不怯場,居然通篇給背了下來,康熙大為吃驚,越發的喜歡這個孫子。
有人說,康熙之所以立胤禛為太子,就是想著隻有胤禛繼位,未來的弘曆才會成為皇帝,當然,這個理由真假無從考證。
此時也可看出,乾隆早期是甚喜愛蓮說,還將周敦頤視為聖人和楷模。
隻是後期,就鮮少提及此事,可能認為江山穩固,沒必要做樣子了,也有可能認為,自己已是聖人,根本不需要再崇拜他人。
不然,這貨怎麽會給自己取一個十全老人的名號。
“阿源,這個很值錢?”見他終於忙完,阿滿這才湊近問道。
“賣了,夠你擺個十年八年攤子賺的了。”
如果換一個人聽到這句話,應該會受到億點暴擊,但阿滿不會,他隻是嗬嗬一笑,單純的為趙源高興。
……
清早,趙源又拿了兩千多塊錢,騎著柒老家的自行車來到了三平這裏。
他沒有讓人找三平,直接將兩千五百塊錢丟在了前台。
這年頭冰箱還屬於奢侈品,他也不知道夠不夠,不夠就他們認倒黴,誰讓他們多事的,
就這兩千五,他掏得都有點肉疼。
雖然他有了點錢,但他的憂患意識很強,初來廬州時和阿滿連餓都挨過。
“哥,你別走,我讓三哥迴來,不然他迴來見這錢,說不得我要挨揍。”
前台一臉懇求的攔下他。
趙源想了想就問道:“做早飯了沒有?”
早上走得急,他還沒有過早,對方立馬迴答有,對著另一人就喊了一句,那人出去,沒一會拎著幾個包子和油條,還有一碗胡辣湯走了迴來。
趙源也不客氣,端起就吃,旁邊一人還貼心的將一個風扇對著他吹。
正吃著,突聽後邊傳來吵鬧聲,他不是愛管閑事的主,所以也沒當一迴事,
倒是旁邊那人探頭看了一眼,然後打開後門就跑了出去,沒一會,他抱著一個西瓜進來,
麵上帶笑道:“兩個瓜農搶地盤打起來了,西瓜滾的到處都是,我撿了一個。”
趙源也懶得說他,這幫人就沒一個是好鳥,沒主動到瓜農的攤子,問人家的瓜保不保熟就不錯了。
那貨說完,把瓜往地上一放,隨即又跑了出去,片刻又抱了一個瓜迴來,恰在此時三平進來,見到就問了一句,
見對方迴答,他本打算一笑了之,轉頭突然看到坐在那安靜吃早餐的趙源,立刻變臉,上前一腳踹在那人的屁股上,
那人被踹了一個趔趄,就這樣還穩穩的抱著西瓜。
“我們是正經人,你怎麽能幹這個事,吃人家的瓜要給錢的,你曉不曉得?”
那人頗為委屈的道:“三哥,我是撿的。”
“撿的也不行,撿的也有失主你不知道啊。”
說罷,抬腳又想再踹,那貨這次學聰明了,提前一閃身躲開了。
三平這才對趙源笑道:“你先坐會兒,我去付錢。”
恰好趙源也吃過了,就跟在三平身後,兩人一起走出後門,後門內就是市場。
漕衝市場其實在廬州本地人的心裏,口碑並不好,這個市場就是靠假酒而興盛起來的,
不管是國酒茅台、五糧液,還是拉菲、伏特加,隻要國內叫得響的,這個市場就沒有製不出來的。
(直到今天也不算好,大部分ktv,商務會所裏的洋酒,都是出自這個市場。)
走出來之後,吆喝聲變得更大,不遠處也圍了一圈人,也有人像之前那貨一樣,不時將滾出來的西瓜給抱走。
在這個市場,三平的麵子明顯很好使,見他過來圍著的眾人很自然的給他讓開了一個過道,
還有人主動上前打招唿,掏煙遞煙的。
場中央,左右各一個板車,板車上拉滿了西瓜,地上還有碎掉的西瓜,經過踩踏,變得爛糟糟的。
兩人正在對峙,兩人都光著膀子,一人拿著扁擔,一人拿著大號的秤杆,
兩人的上身,都有被打的紅印,很顯然之前已經進行了第一迴合的較量,知道挨到身上疼,所以都不敢再冒然出手,
而是相互拉開安全距離,開始問候對方家人。
趙源原本跟著過來,隻是想給三平施壓,讓他不致於禍害瓜農,但當他的目光看向那個大號秤杆時,嘴中不自覺的輕咦出聲。
秤杆整體呈紅褐色,很長,立起足有一人高了,最粗處直徑快有五六公分,一手也將將能握得下。
許是趙源跟著,三平想著表現一番自己的人脈,他主動上前,先看了眼地上被踩碎的瓜麵上露出可惜之色,
然後瞪眼對著兩人道:“打個逑啊,瓜賣不賣?”
兩人相互扭頭看了眼三平,然後不約而同的收迴目光,再次互瞪起來,倒是嘴上停了問候語。
“瑪的,生意不做了是吧?信不信我讓市場管理人員,將你兩人一起趕出去。”
聽他這樣說,其中一人以為他是官麵上的人,立刻轉換表情巴結一笑道:“領導,我們種個瓜不易,就想著這裏人多些…”
“知道不易還打,多好的瓜全碎了。這瓜多少錢一斤?”
“一毛七。”
“我的一毛六。”拎扁擔的剛報完價,拿稱杆的立刻迴嘴。
“那我的就一毛五。”
三平見兩人又杠上了,咧嘴笑了笑道:“別扯蛋了,兩毛一斤,兩邊的我都要了,快稱。”
與其他樹木不同,此木若不細看,極難看到生長紋。
且之前外殼是光滑的,並沒雕篆,而現在外表則鐫刻有字。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趙源通讀了一遍,這是宋周敦頤的愛蓮說,行書所刻,隱見草書的影子,點畫圓潤,
但依趙源的水平來看,字體過於注重結構,少了變化,筆法的處理也缺少意境,雖然不幹巴,但確沒有特色。
而字後所刻款識,就不得了了。
共有兩章,采用的同樣是印章範所刻,皆為篆書所刻,一章僅有一字,分別為:‘乾’、‘隆 ’。
雖然已知是何物,但此刻看見廬山真顏,趙源還是不免心中一震。
這是一個乾隆禦用小葉紫檀筆筒,從上邊的愛蓮說和簡章可以得出結論,應該是登基後,早期的物件。
乾隆早期甚為推崇周敦頤的愛蓮說。
有一次,康熙來到當時還是和碩雍親王的胤禛家裏(雍正),見到小小的弘曆正在讀書,就問及是否讀過愛蓮說,
結果弘曆也不怯場,居然通篇給背了下來,康熙大為吃驚,越發的喜歡這個孫子。
有人說,康熙之所以立胤禛為太子,就是想著隻有胤禛繼位,未來的弘曆才會成為皇帝,當然,這個理由真假無從考證。
此時也可看出,乾隆早期是甚喜愛蓮說,還將周敦頤視為聖人和楷模。
隻是後期,就鮮少提及此事,可能認為江山穩固,沒必要做樣子了,也有可能認為,自己已是聖人,根本不需要再崇拜他人。
不然,這貨怎麽會給自己取一個十全老人的名號。
“阿源,這個很值錢?”見他終於忙完,阿滿這才湊近問道。
“賣了,夠你擺個十年八年攤子賺的了。”
如果換一個人聽到這句話,應該會受到億點暴擊,但阿滿不會,他隻是嗬嗬一笑,單純的為趙源高興。
……
清早,趙源又拿了兩千多塊錢,騎著柒老家的自行車來到了三平這裏。
他沒有讓人找三平,直接將兩千五百塊錢丟在了前台。
這年頭冰箱還屬於奢侈品,他也不知道夠不夠,不夠就他們認倒黴,誰讓他們多事的,
就這兩千五,他掏得都有點肉疼。
雖然他有了點錢,但他的憂患意識很強,初來廬州時和阿滿連餓都挨過。
“哥,你別走,我讓三哥迴來,不然他迴來見這錢,說不得我要挨揍。”
前台一臉懇求的攔下他。
趙源想了想就問道:“做早飯了沒有?”
早上走得急,他還沒有過早,對方立馬迴答有,對著另一人就喊了一句,那人出去,沒一會拎著幾個包子和油條,還有一碗胡辣湯走了迴來。
趙源也不客氣,端起就吃,旁邊一人還貼心的將一個風扇對著他吹。
正吃著,突聽後邊傳來吵鬧聲,他不是愛管閑事的主,所以也沒當一迴事,
倒是旁邊那人探頭看了一眼,然後打開後門就跑了出去,沒一會,他抱著一個西瓜進來,
麵上帶笑道:“兩個瓜農搶地盤打起來了,西瓜滾的到處都是,我撿了一個。”
趙源也懶得說他,這幫人就沒一個是好鳥,沒主動到瓜農的攤子,問人家的瓜保不保熟就不錯了。
那貨說完,把瓜往地上一放,隨即又跑了出去,片刻又抱了一個瓜迴來,恰在此時三平進來,見到就問了一句,
見對方迴答,他本打算一笑了之,轉頭突然看到坐在那安靜吃早餐的趙源,立刻變臉,上前一腳踹在那人的屁股上,
那人被踹了一個趔趄,就這樣還穩穩的抱著西瓜。
“我們是正經人,你怎麽能幹這個事,吃人家的瓜要給錢的,你曉不曉得?”
那人頗為委屈的道:“三哥,我是撿的。”
“撿的也不行,撿的也有失主你不知道啊。”
說罷,抬腳又想再踹,那貨這次學聰明了,提前一閃身躲開了。
三平這才對趙源笑道:“你先坐會兒,我去付錢。”
恰好趙源也吃過了,就跟在三平身後,兩人一起走出後門,後門內就是市場。
漕衝市場其實在廬州本地人的心裏,口碑並不好,這個市場就是靠假酒而興盛起來的,
不管是國酒茅台、五糧液,還是拉菲、伏特加,隻要國內叫得響的,這個市場就沒有製不出來的。
(直到今天也不算好,大部分ktv,商務會所裏的洋酒,都是出自這個市場。)
走出來之後,吆喝聲變得更大,不遠處也圍了一圈人,也有人像之前那貨一樣,不時將滾出來的西瓜給抱走。
在這個市場,三平的麵子明顯很好使,見他過來圍著的眾人很自然的給他讓開了一個過道,
還有人主動上前打招唿,掏煙遞煙的。
場中央,左右各一個板車,板車上拉滿了西瓜,地上還有碎掉的西瓜,經過踩踏,變得爛糟糟的。
兩人正在對峙,兩人都光著膀子,一人拿著扁擔,一人拿著大號的秤杆,
兩人的上身,都有被打的紅印,很顯然之前已經進行了第一迴合的較量,知道挨到身上疼,所以都不敢再冒然出手,
而是相互拉開安全距離,開始問候對方家人。
趙源原本跟著過來,隻是想給三平施壓,讓他不致於禍害瓜農,但當他的目光看向那個大號秤杆時,嘴中不自覺的輕咦出聲。
秤杆整體呈紅褐色,很長,立起足有一人高了,最粗處直徑快有五六公分,一手也將將能握得下。
許是趙源跟著,三平想著表現一番自己的人脈,他主動上前,先看了眼地上被踩碎的瓜麵上露出可惜之色,
然後瞪眼對著兩人道:“打個逑啊,瓜賣不賣?”
兩人相互扭頭看了眼三平,然後不約而同的收迴目光,再次互瞪起來,倒是嘴上停了問候語。
“瑪的,生意不做了是吧?信不信我讓市場管理人員,將你兩人一起趕出去。”
聽他這樣說,其中一人以為他是官麵上的人,立刻轉換表情巴結一笑道:“領導,我們種個瓜不易,就想著這裏人多些…”
“知道不易還打,多好的瓜全碎了。這瓜多少錢一斤?”
“一毛七。”
“我的一毛六。”拎扁擔的剛報完價,拿稱杆的立刻迴嘴。
“那我的就一毛五。”
三平見兩人又杠上了,咧嘴笑了笑道:“別扯蛋了,兩毛一斤,兩邊的我都要了,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