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現從山上下來,神色凝重,腳步匆匆朝著泰安的市集趕去。


    為了不暴露行蹤,他連寬敞的大路都不敢走,專挑那些隱匿於山林間、蜿蜒曲折且鮮有人至的羊腸小道前行,甚至不惜一次次翻山越嶺。


    一路上,荊棘劃破了他的衣袖,樹枝抽打在他的臉頰,每一步都充滿艱辛。


    如此一番艱難的跋涉後,等抵達市集時,他早已狼狽不堪,原本還算齊整的衣衫上蹭滿了泥土,頭發裏夾雜著樹葉,活脫脫一個落魄的旅人。


    他強自鎮定,目光快速掃過四周,確認無人跟蹤後,便如同鬼魅般,來到一處人家背後,順手從晾衣繩上取下一件粗布衣裳,尋到一處偏僻的角落換上 。


    緊接著,他小心翼翼地摘下臉上的殘金麵,將它收入懷中,而後在眼睛上蒙上了許久都沒有戴過的紗巾。


    他抬手捋了捋淩亂的頭發,動作間帶著幾分江湖人的利落,一番收拾後,乍一看,誰都難以將眼前這個略顯疲憊,風塵仆仆的盲人男子,與曾經在江湖上翻雲覆雨、叱吒風雲的天機閣主聯係在一起。


    “不過短短一年,這天機閣主的位子還沒坐熱乎,就已如夢幻泡影般消逝了。”英現站在街邊,遠眺著那雄偉磅礴、在月光下若隱若現的泰山,心中五味雜陳,嘴角浮起一抹滿含苦澀與自嘲的笑意。


    隨後,他裹緊衣衫,轉身朝著泰安老街走去。不多時,便來到了一處看似尋常的院子前。


    這院子極為普通,仿若就是尋常百姓家的農家宅院,灰瓦泥牆,木門斑駁,絲毫引不起旁人的注意。


    英現站在門口,謹慎地左顧右盼,目光如鷹隼,不放過任何一絲可疑之處。


    確認無人留意後,他才抬起手,輕輕敲響了那扇陳舊的木質大門,“咚咚咚”,敲門聲在寂靜的小巷中顯得格外清晰。


    “誰啊?”片刻後,門內傳出一聲警惕且帶著幾分響亮的問喝。


    “是我。”英現刻意壓低聲音。


    門內之人一聽是英現的聲音,先是一陣短暫的沉默,緊接著立刻傳來一陣慌亂急促的腳步聲,過了一會兒,門“吱呀”一聲打開了一道窄窄的縫隙,唿倫那布滿滄桑與驚喜的臉從裏麵探了出來。


    “閣主!”唿倫一見到英現,眼中瞬間閃過驚喜的光芒,開心之情溢於言表。


    他趕忙打開門,將英現迎了進去。


    “往後別再叫我閣主了,還像從前那樣,叫我少主吧。”英現微微側身,繞過唿倫,腳步沉穩地徑直走到院子中央。


    這院子不大,四周的圍牆有些地方已經出現了剝落的痕跡。


    原本打掃得幹幹淨淨的地麵,如今也有了些許落葉。


    院子裏四處還養著些花花草草,隻是如今看起來稍顯淩亂,有些花草枝葉已經枯萎,耷拉在花盆邊緣,似乎已有好些日子沒人打理。


    房屋旁邊,一對母子正站在房門口,靜靜地望著英現,母親的眼神中隱隱透著一絲惆悵與不安,而孩子則躲在母親身後,眼神中帶著幾分對陌生人的懼怕。


    “這位想必就是……”英現開口問道,目光落在那對母子身上。


    “啊,少主,這位就是普濟的妻子,姓邱,旁邊是普濟的孩子,叫阿治 。”唿倫連忙上前一步,恭敬地介紹道。


    “阿治……”


    英現微微搖頭,目光中閃過一絲複雜。他雖然不能感同身受,但他明白,在普濟心中,普治的死同樣是一道難以跨越的坎兒,亙古不散,這名字便是最好的證明。”


    “閣主,不知普濟他……”邱氏讓阿治先進屋去,自己強自鎮定,走上前來,聲音微微顫抖,語氣中滿是擔憂。


    英現默默搖了搖頭,歎了口氣。


    邱氏瞬間明白了一切,隻覺眼前一黑,雙腿發軟,“撲通”一聲癱倒在地,痛苦地閉上雙眼,淚水不受控製地順著眼角滑落,那淚水像是決堤的洪水,將臉上的妝容都浸濕暈染了。


    “您還請節哀。但眼下不是悲傷的時候,此地不宜久留,我們必須盡快離開,不然縣衙的人怕是很快就要來盤查了。”英現聲音低沉,目光中透著一絲焦急。


    邱氏也深知英現所言在理,她咬著下唇,強忍著悲痛,趕忙抬手擦去眼角的淚水。


    “那請閣主稍等片刻,我們去收拾些衣物細軟。”邱氏說完,深深地看了英現一眼,轉身腳步踉蹌地走進了屋內。


    英現站在院子裏,此時已臨近深秋,瑟瑟的秋風如同一把把小刀,刮過臉頰。


    院外不少樹梢枝頭都已泛黃,一片片枯葉在月光下的風中搖曳,似乎隨時都會飄落。


    他望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思緒萬千,此前他並未將自己與普濟之間的交易告訴普濟的妻兒,而是選擇了隱瞞,他們隻道普濟是在與正道的戰鬥之中不幸身死。


    ”誰能想到,殺人如麻的普濟,竟也有如此珍愛的親眷。”


    英現此刻內心感歎,隻覺得人性是如此玄妙。


    “少主,馬車我早已提前備好,咱們此番要去哪兒?”唿倫彎腰恭敬地問道。


    “得找個安穩妥當的地方,安置好他們母子倆才行。”英現目光深邃,望向遠方,心中已然有了一個大致的方向。他清楚,未來一段時間,他絕不能帶著這兩人,以免二人成為他的累贅。


    他並非心慈手軟之人,一旦二人成為累贅,他一定會下手除掉兩人。


    但普濟對他有恩,既然答應了普濟要照顧其妻兒,他就一定會信守承諾,哪怕這意味著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所以找一處地方將二人妥善安置,再給予一定錢財無疑是更好的選擇,總比帶在身邊要強。


    主仆二人便在庭院中靜靜等待。然而,一炷香的時間過去,邱氏卻還未從屋內出來。


    英現與唿倫對視一眼,均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不對勁。兩人不再遲疑,急忙衝進屋內。


    屋內光線昏暗,彌漫著一股壓抑的氣息。隻見邱氏的屍體吊在天花板上,在微風中輕輕晃動,而阿治則安靜地睡在床榻上,稚嫩的臉龐上還帶著一絲未消的淚痕。


    英現大驚失色,急忙上前將邱氏從房梁上放下,動作間帶著幾分急切與慌亂。


    他顫抖著手,探了探邱氏的鼻息,可此時的邱氏早已沒了氣息,已死去多時。


    這一刻,英現隻覺內心一陣刺痛,猶如有一把利刃狠狠刺進了心髒。


    憤怒、自責與無奈交織在心頭,他再也無法抑製心中的情緒,一腳踢翻了身旁的椅子,那椅子“哐當”一聲倒地,在寂靜的屋內顯得格外刺耳。


    “少主,邱氏留了封信。”唿倫從一旁桌上拿起信封,遞給英現。他的聲音也帶著一絲顫抖,顯然也被眼前的變故所震驚。


    英現深吸一口氣,強自鎮定,接過信展開閱讀。


    “閣主大人,請您幫我照顧阿治。沒了普濟,我實在活不下去,這輩子,我隻愛他一人。原本為了阿治,我還能勉強支撐,但我相信,若將阿治留在您身邊,您必定能替我好好照顧他。我這就去與普濟團聚了,您不必為我難過,一切都是我心甘情願。能廝守如此歲月,我已心滿意足。隻願未來您一切順遂,阿治能健康茁壯地成長。”


    英現看完信,將信遞給唿倫,隻覺內心煩躁不已。邱氏的自盡,徹底打亂了他原本的計劃。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迷茫,但很快又恢複了從容。


    “少主,這下該如何是好?”唿倫焦急地問道,眼神中滿是無措。


    英現望著被下了藥、仍在熟睡的阿治,咬了咬牙,下定決心。


    “在院子裏把人埋了,帶上孩子走。”


    “可是……”唿倫麵露猶豫之色,目光看向邱氏的屍體,心中滿是不忍。


    “就照我說的做。”英現語氣冰冷,不容置疑,眼神中透著一股決絕。


    “是!”唿倫無奈,隻得找來一把鐵鍬,在院子的角落裏開始挖坑。


    而英現則抱起阿治,登上了馬車。


    他將阿治輕輕放在車內的軟榻上,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待唿倫埋好屍體後,兩人一同駕車離開了院子。


    深夜,一道黑影悄然來到這棟院子旁。他從懷中掏出一個陶罐,將裏麵的火油沿著院子四周均勻地灑下,隨後掏出火折子,輕輕一吹,“噗”的一聲,火苗燃起,瞬間點燃了火油。


    火勢迅速蔓延,眨眼間,這處庭院便被熊熊大火吞噬,火光衝天,將夜空照得如同白晝。


    第二日清晨,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灑向大地。


    唿倫與英現離開了泰安,朝著魯洲城門趕去。出城時,兩人刻意避開了人群,選擇了一條偏僻的小路。城門的守衛盤查了一番,好在兩人早有準備,順利通過。出城之後,二人馬不停蹄,直奔豫州而去。


    途中,阿治悠悠轉醒,看到英現後,眼中滿是驚恐。英現並未隱瞞,而是如實告知阿治,他的母親已經自盡身亡。


    阿治聽聞,先是一愣,隨後悲痛欲絕,放聲大哭。那悲傷的模樣,讓英現不禁想起了曾經的自己,同樣的痛苦,同樣的無助。


    “閣主,您快告訴我,我爹究竟是被誰殺害的?”阿治雙眼通紅,眼中燃燒著仇恨的火焰。


    英現太了解這股仇恨,他深知,今後的日子裏,阿治都將活在這仇恨的陰影之下。


    “少林方丈,普渡。”英現淡淡地吐出這幾個字後,便靠在窗邊,不再言語。


    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絲疲憊,猶如一潭深泉。


    “普渡!”阿治咬牙切齒地重複著這個名字,此時此刻,他的眼中除了複仇的念頭,再無其他。


    唿倫駕駛著馬車,一路前行,踏入了豫州境內,直至來到嵩山腳下。


    這正是英現讓他來的地方。


    “去吧。”英現拉開馬車車簾,對阿治說道。


    “多謝閣主。”阿治神情堅定,跳下馬車,一步一步,穩穩地踏上了登頂嵩山的台階。


    英現望著阿治遠去的背影,暗自搖頭。


    他明白,如今一切已成定局,沒有任何轉圜的餘地。


    倘若邱氏沒有死,或許事情還有挽迴的可能,可如今對於阿治而言,仇恨的種子已經種下,再無迴旋的機會。


    “少主,咱們接下來去哪兒?”唿倫問道。


    “去看看那些東西吧。”英現靠在車廂,目光望向遠方,往日的從容裏不知何時開始夾雜著一絲惆悵。


    “好嘞。”唿倫揚起馬鞭,馬車再次啟程,朝著長安西郊疾馳而去。


    車輪滾滾,揚起一路煙塵。


    半月之後,英現的馬車便停在了長安西郊一處簡易的庭院外。


    庭院裏,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槐樹靜靜佇立,粗壯的樹幹上布滿了歲月的痕跡,茂密的枝葉在微風中沙沙作響。


    樹下擺放著一張石桌和四條石凳,看起來嶄新無比,顯然是新近打造而成。


    此時庭院的大門前,一個七八歲左右的少年正在專心練武。


    少年模樣憨厚,渾身卻透著一股威嚴之氣。雖已入冬,天氣寒冷,他卻隻穿著一件背心,練得滿身大汗,汗水蒸騰起一層薄薄的霧氣,環繞在他身邊。


    少年耍的是一套鐵杆臘梅槍,一招一式大開大合,虎虎生風。雖說年紀尚小,但這套槍法使得頗具神韻,一看就極為不凡。


    少年打完一套槍法,停下稍作休息。他將槍插在一旁,雙手撐著膝蓋,大口喘著粗氣,額頭上的汗水不停滴落,被他揮手拂去。


    “耍得不錯。”英現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開口稱讚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欣賞。


    少年聽到聲音,吃了一驚,這才發現英現已在一旁站了許久。


    他忙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


    “多謝哥哥誇獎!我還以為這兒沒人住呢,所以才來這兒練武——我實在是喜歡這棵槐樹喜歡的很。可沒想到這院子竟有人住,讓哥哥看笑話了,真是不好意思。”


    少年說完,手腕一抖,挽了一個漂亮的槍花,而後猛地抱拳行禮,動作幹脆利落,盡顯武者風範。


    “這裏確實是我的宅子。”英現微微點頭,目光中透著一絲溫和。


    “打擾您了,那我這就離開。”少年撓了撓頭,顯得有些局促,轉身便要離開。


    可就在這時,他卻腳步一頓,指了指英現眼睛上的紗巾。


    “哥哥,您如何能看到我練槍?”


    這一問不禁讓英現啞然。


    他伸手摸了摸紗巾,淡淡一笑:“縱使看不到,聽也聽得出,難道不是嗎?”


    “原來如此!”少年恍然大悟。


    “對了,你叫什麽名字?”就在這時,英現突然開口問道。


    “我叫東門戰烈,哥哥您叫我戰烈就行。”少年爽朗地迴答,眼神中透著一股靈氣。


    “嗯,戰烈,我平日裏喜歡獨居,以後別再來這地方練槍了,好嗎?”英現說著,語氣不由得變得有些嚴肅。


    “這……”東門戰烈看了看院子裏的那棵槐樹,又瞧了瞧英現。


    “行,我知道了哥哥,以後不來了,畢竟這是您的宅子。”東門戰烈嘴上這麽說著,內心卻還是有些不舍。


    “那就好。”英現點點頭。


    “那小生就告辭了。”


    東門戰烈說完,便轉身離去。他的腳步輕快,每一步都充滿了活力。


    英現望著東門戰烈漸漸遠去的背影,嘴角的笑意漸漸收起,輕輕搖了搖頭。


    “走吧,唿倫,我們下去看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劍與魔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月二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月二人並收藏天劍與魔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