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嬤嬤心平氣和的勸道:「您還真是貴人多忘事,您難道忘了從前在太皇太後身上吃的虧嗎?」
劉貴太妃暗暗思索,忙道:「姚嬤嬤,依你看太皇太後這次迴宮,是衝著誰來的?會不會是衝著哀家來的?」
姚嬤嬤將微涼的茶擱在一旁:「奴婢倒覺著,太皇太後或許是衝著皇後娘娘來的。」
劉貴太妃聽了,喃喃道:「皇後?」
姚嬤嬤重新沏茶,慢悠悠道:「孟國公府同太皇太後有什麽瓜葛,貴太妃不會不記得了吧?」
劉貴太妃驚愕道:「怪不得她此時迴宮,原是為了這事。」
她的心登時舒暢不少。
姚嬤嬤復又把新茶端給她:「貴太妃放心便是,咱們隻要坐山觀虎鬥,等著收漁翁之利。」
劉貴太妃接過茶碗,撫著杯沿轉了一圈,冷笑道:「哀家的衡兒,終歸是天命所歸的皇帝。」
姚嬤嬤附和道:「貴太妃如今得沉住氣,切不能因太皇太後置氣,壞了身子不說,吳王殿下可還指著您當皇太後呢。」
劉貴妃輕抿了一口茶碗裏的茶,道:「放心好了,哀家會比他們活的久,活的長。」
她還要看著他們跪在她麵前磕頭,乞求她饒恕他們的賤命。
那廂鴻寧殿,在晚膳過後,也迎了一位貴客。
容明月對張太後的到來有些意外,她熱絡的引她進殿,招唿宮人盛情款待她。
張太後從不講虛的,一坐下茶也沒喝就直言道:「太皇太後此番迴宮,是常住還是待幾日就走?」
容明月微微一怔:「太後今日是來趕哀家走的?」
張太後垂眸溫聲道:「臣妾不敢。」
容明月嗤道:「你的確不敢,你若敢忤逆哀家,你應當清楚後果,當年如果沒有哀家出手相助,你的兒子也不會活到現在,更不會坐擁江山。」
張太後對她的話言猶在耳,憶起當年的事,時至今日她依舊毛骨悚然。
她囁嚅道:「臣妾……」
容明月插了一句,先道:「哀家不喜歡你支支吾吾的,有事說事,把心裏的疑慮都說出來。」
張太後聽她這麽說,徹底放下吊起來的心,她道:「臣妾曉得太皇太後厭倦宮裏的生活,此次迴來若非迫於無奈,您定不會冒然迴宮。」
「所以臣妾想問,太皇太後可是為了孟國公府。」
容明月冷著臉道:「太後想多了,哀家並不是為孟國公府。」
張太後猶豫的問道:「那到底緣何?」
容明月見瞞不過她,隻好道:「吳王有謀反之心,太後應該比哀家清楚。」
她身在白雀寺,卻也並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宮中發生的所有事,都盡在她的掌握之中。
哪個膽子大的若是敢在她眼皮子底下生事,她絕對不會饒恕。
張太後眉頭緊鎖:「吳王就藩也有些時日了,他應當不會再迴宮。」
成年皇子一旦封王,如沒有特殊召見,輕易迴不了宮。
望遍京城,也唯有平陽王打破這個例外,可平陽王能留在京城,全是因為他無權無勢的母親,再加上永和帝對這個同父異母的胞弟憐惜,故而京城才有平陽王府的宅邸。
容明月譏笑道:「他們母子什麽事都做的出來,你就不怕有一天,你們母子的安危攥在他們手裏?」
張皇後篤定道:「還有張相,他不會坐視不管。」
容明月垂下眼簾,輕飄飄的說道:「先帝在時,張相可有什麽大作為?」
言至此處,張太後明白了容明月話中的含射。
她頷首,淡淡道:「太皇太後的教誨,臣妾銘記於心。」
「哀家很喜歡皇後,還望日後太後能多多護著她,別讓她受了委屈。」臨別時,容明月忽然提及孟佼佼。
張太後正疑惑她的說辭,卻見她捧了錦匣與她。
「太皇太後,這是……」
容明月麵色冷淡,不冷不熱的說道:「哀家送給皇後的薄禮,你替哀家送去,若是你送,她會很歡喜的。」
張太後婉拒道:「臣妾先前做了錯事,皇後恐怕還記恨著臣妾,這禮……」
容明月看她一眼,道:「無妨,禮送到就好,還有一事你也替哀家辦了,你把錦匣交於皇後的時候千萬記得囑咐皇後,讓她與皇帝一同打開這錦匣。」
張太後收起那錦匣,不做多問。
入夜後鴻寧殿一片戚清,幽深的彷如無人踏足的禁地。
容明月素來討厭殿內烏泱泱的湊一堆人。
張太後也很識趣,隻留了兩三個粗使的嬤嬤,她們久居深宮,伺候過不少主子,照顧起她來得心應手,亦不會惹她不快。
兩個嬤嬤收拾完寢殿,撂下紗帳便福身要退下。
「你們留一個守夜,陪哀家說說話。」
兩個人麵麵相覷,最後還是年長的那位留下守夜。
沈嬤嬤是宮裏的老人,但她見過容明月的次數也不太多,也不懂她的喜好也習慣。
她心道少說多作,定會相安無事。
熟料容明月率先出聲:「沈嬤嬤,陛下還有皇後成婚多久了?」
沈嬤嬤道:「算算日子,也快兩年了。」
容明月隨口道:「皇後上迴小產就沒有再傳喜訊?」
沈嬤嬤一愣,隨後道:「奴婢聽說,皇後娘娘中毒之後身子一直不好,所以子嗣一事艱難。」
</br>
劉貴太妃暗暗思索,忙道:「姚嬤嬤,依你看太皇太後這次迴宮,是衝著誰來的?會不會是衝著哀家來的?」
姚嬤嬤將微涼的茶擱在一旁:「奴婢倒覺著,太皇太後或許是衝著皇後娘娘來的。」
劉貴太妃聽了,喃喃道:「皇後?」
姚嬤嬤重新沏茶,慢悠悠道:「孟國公府同太皇太後有什麽瓜葛,貴太妃不會不記得了吧?」
劉貴太妃驚愕道:「怪不得她此時迴宮,原是為了這事。」
她的心登時舒暢不少。
姚嬤嬤復又把新茶端給她:「貴太妃放心便是,咱們隻要坐山觀虎鬥,等著收漁翁之利。」
劉貴太妃接過茶碗,撫著杯沿轉了一圈,冷笑道:「哀家的衡兒,終歸是天命所歸的皇帝。」
姚嬤嬤附和道:「貴太妃如今得沉住氣,切不能因太皇太後置氣,壞了身子不說,吳王殿下可還指著您當皇太後呢。」
劉貴妃輕抿了一口茶碗裏的茶,道:「放心好了,哀家會比他們活的久,活的長。」
她還要看著他們跪在她麵前磕頭,乞求她饒恕他們的賤命。
那廂鴻寧殿,在晚膳過後,也迎了一位貴客。
容明月對張太後的到來有些意外,她熱絡的引她進殿,招唿宮人盛情款待她。
張太後從不講虛的,一坐下茶也沒喝就直言道:「太皇太後此番迴宮,是常住還是待幾日就走?」
容明月微微一怔:「太後今日是來趕哀家走的?」
張太後垂眸溫聲道:「臣妾不敢。」
容明月嗤道:「你的確不敢,你若敢忤逆哀家,你應當清楚後果,當年如果沒有哀家出手相助,你的兒子也不會活到現在,更不會坐擁江山。」
張太後對她的話言猶在耳,憶起當年的事,時至今日她依舊毛骨悚然。
她囁嚅道:「臣妾……」
容明月插了一句,先道:「哀家不喜歡你支支吾吾的,有事說事,把心裏的疑慮都說出來。」
張太後聽她這麽說,徹底放下吊起來的心,她道:「臣妾曉得太皇太後厭倦宮裏的生活,此次迴來若非迫於無奈,您定不會冒然迴宮。」
「所以臣妾想問,太皇太後可是為了孟國公府。」
容明月冷著臉道:「太後想多了,哀家並不是為孟國公府。」
張太後猶豫的問道:「那到底緣何?」
容明月見瞞不過她,隻好道:「吳王有謀反之心,太後應該比哀家清楚。」
她身在白雀寺,卻也並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宮中發生的所有事,都盡在她的掌握之中。
哪個膽子大的若是敢在她眼皮子底下生事,她絕對不會饒恕。
張太後眉頭緊鎖:「吳王就藩也有些時日了,他應當不會再迴宮。」
成年皇子一旦封王,如沒有特殊召見,輕易迴不了宮。
望遍京城,也唯有平陽王打破這個例外,可平陽王能留在京城,全是因為他無權無勢的母親,再加上永和帝對這個同父異母的胞弟憐惜,故而京城才有平陽王府的宅邸。
容明月譏笑道:「他們母子什麽事都做的出來,你就不怕有一天,你們母子的安危攥在他們手裏?」
張皇後篤定道:「還有張相,他不會坐視不管。」
容明月垂下眼簾,輕飄飄的說道:「先帝在時,張相可有什麽大作為?」
言至此處,張太後明白了容明月話中的含射。
她頷首,淡淡道:「太皇太後的教誨,臣妾銘記於心。」
「哀家很喜歡皇後,還望日後太後能多多護著她,別讓她受了委屈。」臨別時,容明月忽然提及孟佼佼。
張太後正疑惑她的說辭,卻見她捧了錦匣與她。
「太皇太後,這是……」
容明月麵色冷淡,不冷不熱的說道:「哀家送給皇後的薄禮,你替哀家送去,若是你送,她會很歡喜的。」
張太後婉拒道:「臣妾先前做了錯事,皇後恐怕還記恨著臣妾,這禮……」
容明月看她一眼,道:「無妨,禮送到就好,還有一事你也替哀家辦了,你把錦匣交於皇後的時候千萬記得囑咐皇後,讓她與皇帝一同打開這錦匣。」
張太後收起那錦匣,不做多問。
入夜後鴻寧殿一片戚清,幽深的彷如無人踏足的禁地。
容明月素來討厭殿內烏泱泱的湊一堆人。
張太後也很識趣,隻留了兩三個粗使的嬤嬤,她們久居深宮,伺候過不少主子,照顧起她來得心應手,亦不會惹她不快。
兩個嬤嬤收拾完寢殿,撂下紗帳便福身要退下。
「你們留一個守夜,陪哀家說說話。」
兩個人麵麵相覷,最後還是年長的那位留下守夜。
沈嬤嬤是宮裏的老人,但她見過容明月的次數也不太多,也不懂她的喜好也習慣。
她心道少說多作,定會相安無事。
熟料容明月率先出聲:「沈嬤嬤,陛下還有皇後成婚多久了?」
沈嬤嬤道:「算算日子,也快兩年了。」
容明月隨口道:「皇後上迴小產就沒有再傳喜訊?」
沈嬤嬤一愣,隨後道:「奴婢聽說,皇後娘娘中毒之後身子一直不好,所以子嗣一事艱難。」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