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剛落,眾人立刻表示不可。


    他們明白,陳木這種以身作則,以自身行動帶動團隊前進的行為,為軋鋼廠帶來的是無比的聲譽提升。


    拿出五百萬進行表彰,理應順其自然之事。


    麵對如此堅決的立場,陳木知道再拒絕也沒有意義,於是隻得無可選擇的接受獎勵——這錢對他來說是來者不拒。


    因為誰不願意接受別人的慷慨解囊。


    盡管其中有好心人士想要一探陳木對麵的老者情況的想法,畢竟這樣的人物對他們來說一輩子都不會再次遇見。


    因此有人直接發問道:


    “陳小子,那張合影的照片中有第二個人物,難道他就是我們最上一位的領導?”


    即便陳木沒有迴答他們問題,但是從微微頷首中,已經確定事實正是這樣。


    在目睹此情形後,周圍的人都屏住了唿吸,沒有想到一個年輕小夥子就已經接觸到了這麽多頂級領導,相比較之下,自己等人似乎真的是平庸了許多。


    眾人的誇耀之語隨之而至。


    麵對他們的讚賞,陳木隻是微笑應答,他現在實在想不出如何恰當的表達感激之意。


    至少此時此刻的笑容是他最真摯的語言。


    當陳木重新步入餐廳時,竟然發現來的人比以往要多很多。


    場麵熱鬧喧囂,連自己都需要使出全身的解數才能擠進去。


    人們見到他出現那一刻起,率先拍起手掌,緊接著一聲聲熱烈掌聲響徹耳邊,讓人心潮湧動。


    陳木一看就知道,所有人都顯然都知道了——他已經寫了那本《赤腳醫生手冊》。


    如果這事不是真有實據,那他們為何都默契地聚集在這食堂呢?


    \"陳師傅,您真是太厲害了,年紀輕輕就寫出了這樣一本書。


    \"


    \"的確厲害啊!聽說今天的大報頭條全是您新書的宣傳,甚至還配了圖片,引得眾人的讚歎連連。


    \"


    就連他的徒弟吳淩特地跑來一食堂,也是奔著來向陳木致以誠摯的恭喜。


    這不僅僅因為陳木是他們的師父,而是現在陳木名聲大噪,他們這些徒弟出去臉上也跟著有了光亮;路遇的人無不對他阿諛奉承。


    實際上大家明白,前些時日裏,陳木一直在筆耕關於醫術的著作。


    起初大家都輕忽此事實情,僅將之視作醫病日常的積累而已。


    誰知當他真的推出這本書之後,其不僅被賣得高價還獲得豐足獎勵的事傳了出去,震驚眾人,感歎陳木的才華的確高出尋常許多人一層。


    這樣的熱烈氛圍差點令他應接不暇,但陳木反應靈活,禮貌迴應了大家的熱情。


    這件事很快便被易中海等人和其他四合院居民得知了——報麵上的名字、麵孔如此清晰可見的能有其誰。


    看著他與其他人的合影,眾人心酸,那並非尋常人輕易能夠接觸的。


    未曾料及與之共度日常的師徒竟是如此藏精蓄力,而未曾言及此事於己。


    柱哥歎了口氣——他在烹技上的自豪感被陳木的成就徹底打敗了。


    而現如今,這位陳師傅似乎還有其他領域的傑出貢獻,甚至因此得到了國家認可。


    對於這個消息,許大茂感到尤為複雜。


    一想到他高明的醫術竟不能治愈自己久治未愈之疾,這輩子想要擁有自己子女的美夢看來是難以實現了。


    他開始更加精心思索如何更好地養活兩個孩子的任務,並盡力滿足孩子們的需求。


    為了看清報紙上信息,閻埠貴甚至戴上了自己的老花鏡,映入眼眸的正是鄰居家的陳木。


    作為同樣生活在同一院落裏的人,很多工人前來詢問陳木的相關消息時,閻埠貴自然不會低調,他樂嗬嗬地炫耀起自家和陳家良好的鄰裏情誼——家裏的孩子彼此幫助互相照顧雲雲。


    聽到這樣的稱讚與分享時,旁人的豔羨之心溢於言表:為何他們就找不到這樣一個有著天縱才情的鄰居呢?每當提及此處,人們便不禁暗歎。


    隨著日暮將近,老三大伯比往常還要早迴家,推開四合院的門扉直接朝陳家行進。


    嘴上先發了話:“玉蘭,快來開門,你們兒子出名啦!”


    這話吸引了不僅僅是陳母本人,更是四合院內其他居民的注目焦點,大家正期待著了解陳木到底是憑借何等手段出人頭地。


    \"三大爺我正在家裏帶著孩子,發生了什麽事情呀?\" 她一邊手握著嬰兒的奶瓶,一頭霧水地問道。


    三大爺指向手中買來的報紙,甚至比陳母還要激動, \"趕緊看,你兒子現在登上報紙了,他成為了名人!\"


    陳母接過報紙仔細查看,首先映入她眼簾的,便是兒子與一位重量級人士以及幾位領導共同拍攝的合照。


    昨晚的夢境並非幻想,她兒子確實所言非虛。


    陳母不自覺地用手遮住嘴,眼中泛著淚光,但這份淚水並非源於傷心,而是在極度的喜悅之後流出。


    四合院內的其他人們聽到這一新聞也紛紛聚集過來,想要一窺那張報紙的內容。


    不錯,確實是陳木這小子!無論他以何種形態現身,人們都能一眼認出他。


    原來,陳木這就出了名了!


    許多不識字的鄰居們都圍在一起聽三大爺解析,“我們家陳木現在已經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他的書籍不僅被順利出版,而且拍了一張與某位重量級人士的合照。


    剛才從軋鋼廠調走的領導便是其中一位。


    ”


    一陣嘩然傳遍四周,人們未曾料想陳木竟能有這樣的本領——竟然可以與某位重量級人士合影!


    眾人爭相向陳母發問,她這次沒有隱瞞,而是將兒子的事情概說了出來,言語間滿是自豪之情。


    看著眾人那副震驚的神情,陳母感到滿滿的自傲,她的兒子的確是最棒的。


    當然,對於這件事,三大爺也是深感驚訝。


    他曾知曉陳木鑽研醫術之事,也曾聽聞流言。


    那時還以為那是別人誇大其詞,但現在看起來是他低估了陳木的能力。


    若是一本書能獲得國家的推崇,則它絕非等閑之作。


    一瞬間,每個人都開始熱情追捧起陳母,希望能夠與其兒子陳木熟絡起來。


    陳母深知他們此般態度的原因,或許在其他事務上她沒有什麽成就,但她確信不會讓自家的兒子與兒媳有任何麻煩。


    因此,麵對大家的追捧,她保持謙遜迴答,而對於背後那些若有似無的暗示,都視而不見。


    今晚的四合院格外不同,上下班的人都參與進這場談論之中,焦點全部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那就是陳木。


    此時,在眾人圍繞著陳母,對她的敬仰之意讓賈張氏心生嫉妒與失落。


    身為同樣身為女人,為何自己的命卻遠比王蘭的好得太多,甚至連期望都不如別人。


    想著這輩子,她的小兒子注定不會有出名的機會,隻能寄希望於棒梗。


    她有時也會想象如果陳木是她的兒子該有多幸運,至少家裏早就暴富了,無需再依賴他人。


    不過這樣的夢想隻是空想,她也曾試著在這次的吹捧場合中說兩句貶低兒子的話語,可惜這次全被忽略掉,連看她一眼的人都沒有幾個。


    這一幕真是將她氣憤了,這些人確實是在“24犬舔食”,成天隻想著蹭蹭蹭到陳媽媽身邊。


    陳木是最晚迴家的人,因他正巧留在工廠未及離去,卻被播音員攔住,打算進行專訪,計劃明日在廣播中誇耀一番他的成就。


    出於好奇,陳木隻得跟隨著播音員前去做訪談,卻意外地聊到深夜。


    然而一看四周皆是圍著陳 ** 人,本能地以為母親和他人發生了爭執。


    未曾思考即飛速上前保護自己的母親,“諸位都是街坊鄉親,請用平靜的態度對話。


    若我的母親真有何不妥,我們願意道個歉!”忽然的一句話讓所有人都愕然了,


    但他們迅速反應過來,驚喜地看著陳木。


    此時的陳木疑惑不已,人們怎麽這樣?


    “木小子,他們並沒有跟我吵,隻是詢問了一些事情而已。


    ”陳媽媽立即明白了陳木的誤會,溫柔提醒道。


    大家也都恍然大悟,主動後退了一些以保持適當的距離,不再將這對母子緊緊包圍在 ** 。


    “木子哥我們可不是想欺負您的媽,其實大家是在讚賞你在學術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


    ”三大爺的話透露出了 ** ——看來消息已經在社區中傳播了出去。


    陳木掃了掃手中的一份報紙,不謀而合。


    麵對社區裏眾人的圍觀,他也變得稍許靦腆,輕輕撫摸腦後撓了兩下的謙遜迴應:


    “哪裏哪裏,過獎了,我隻是日常活動的參與度罷了。


    \"


    人們對於《知識殿堂》這部著作的意義尚未知曉,聽了陳木的此言後,目光紛紛轉向了站在旁邊的三大爺。


    隨即,三大爺不失風趣地輕咳了一聲,微笑著拍了拍陳木的肩膀,開口說道:“木小子,《知識殿堂》之名最大,可見你的貢獻之重要。


    ”


    聽到這句話,陳木不禁微微抽了抽嘴角,想不到原來三大爺還有偵探的愛好,令人驚訝。


    頓時間,眾人都開始對陳木讚不絕口,


    毫不吝嗇地讚揚他的才能,還提出了買上書籍帶迴家中研習的意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擁有隨身空間的我無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番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番單並收藏四合院:擁有隨身空間的我無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