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大事
重生的我在大將軍府當郡主 作者:qier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立馬就有人站了出來。
“微臣盧俊生啟奏陛下!”
夜皇一看,原來是禦史大夫,這家夥真懂朕心啊。
其他人也暗暗惱恨,為什麽不是自己站出來呢。
可他們也不想想,這可是冒著得罪張相的風險,萬一陛下沒有同意,以後的日子哪裏還有好?
夜皇自是將這群人的表情看在了眼裏,心裏冷笑,嘴上還是笑眯眯的問道。
“不知盧卿有何事?”
盧俊生清了清嗓子,拱手道。
“啟奏陛下,大將軍的功勞,在場的諸位大人都看在了眼中,天下人也都看在了眼中。若是因為某些人的私欲...”
其實他也不清楚具體緣由,但身為禦史大夫,本身就有些風言奏事的權責。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說到私欲,他還故意頓了頓,讓百官遐想了幾分。
“若是如此就否定了大將軍的功勞,怕是天下人該要說陛下不公了!還請陛下明鑒!”
一旁的張相,臉色更是陰沉,隻有額頭上的一些汗珠,在透露出他內心的慌張。
他立馬站出來,紅了拱手,對著盧俊生就罵了起來。
“姓盧的,你莫要血口噴人,本相何時否定大將軍的功勞了。至於說什麽個人私欲,更是無稽之談。還請幾下明查!”
說起來,張相也是兩朝元老了,他是前太子的老師,女兒也是允了前太子,做了太子妃之位。
事發突然,女兒嫁過去半年光景,太子便染上重疾,太醫也是束手無策,迴天乏術。
更要命的是,太子妃也並未懷上子嗣。
老皇帝也是有些可惜,特令他繼續培養二皇子,助其登位。
隻不過,他的一些政見,與直來直去的二皇子相悖。
雖說,最終二皇子登基之後還是許了他丞相之位。
可他心裏明白,這位子怕是不是那麽好坐的,戰戰兢兢的坐了十多年,今日這陣勢,他預感到,怕是要歸田養老了。
想到這,心中反而鬆快了許多。
坐在上位的夜皇,眼中有些戲謔。
平日裏,張相可沒少和他作對,現在讓這老小子出出汗,真是痛快。
“行了,朕心中有數,都退下吧,今日裏還吵吵鬧鬧的,成何體統。”
兩人甩甩衣服,朝著自己的位置迴去了。
夜皇見沒有其他人再出來,有些可惜了。
“大將軍聽封!”
氣勢陡然一變,突然的聲音,讓不少人哆嗦了一下。
“擢升大將軍江武威為大柱國,賜鎮威大將軍稱號,俸雙一品正。晉升威國公,俸雙一品正。世襲罔替。”
聽到如此多的封賞,諸多官員也是大吃一驚,就連張相也是不可思議。
他的眼裏,夜皇可從沒有這麽好說話過,怎會如此大方呢?
想想也釋然了,也是,誰讓人家是江武威呢。
江武威也覺得這份賞賜有些重了,想要開口拒絕。
“大將軍承得起這份恩賜,有大將軍在,我夜國無憂,朕亦是無憂。”
既然夜皇都這麽說了,江武威也隻好領旨謝恩。
征北軍眾人的封賞已經盡數下發,可竹簡上還有一個名字,赫然正是夜皇。
他又笑盈盈揮了揮竹簡,竹片見碰撞的聲音,清脆而又沉悶。
“這上麵還有一個人,朕有些不解,還請張相費心口舌,解釋一番。”
張相心想,果然,自己本來是想讓夜皇壓軸,也是有些讓他的功勞能在曆史上添上重彩的一筆。
現在看來,皇帝似乎不是很領情。
張相隻得硬著頭皮解釋了起來。
“陛下,關於最後一人,老臣覺得並無不妥。此聖賢之決策,用人之精準,足以獲得陛下的封賞。”
這話說的好像沒什麽毛病,用人精準,是啊,啟用大將軍為主將,可夜國軍事上最有權威,最有才華的也隻能是他啊。
朕的決策?想了半天,好吧,前線的所有計謀都是大將軍做的決定。
夜皇被張相說的有臉麵皮發燙,但他的神情,不仔細查看,還真看不出有什麽變化。
他看著張相,裝作不知的樣子,問道。
“哦?此人竟得張相如此推崇,那張相可否細細道來。”
其他官員被這君臣二人說的迷迷糊糊,倒是有幾人抓住了重點。
聖賢?
配得上這二字的,當今夜國,除了上麵這位,還能是誰。
那幾個猜出一二的,急忙用眼神在百官中搜索著,不為別的,聰明人肯定不止自己,看看哪幾位領悟到。
幾人對視一眼,微微點了一下頭。
交換了意見,他們也不再遲疑,等著這君臣二人繼續開口。
“陛下,聖明如您,此聖賢之大智慧不在戰場之上,後方大局也同樣重要。戰爭最重要的便是後方的供給,若不是您的英明決策識人之明,哪裏會有如此順暢之後勤,大軍又如何才能保障?說您聖明,實至名歸!”
一聽這泛泛而談的幾句誇讚,夜皇還是相當受用的,但今日時機不合適。
他放下手中的竹簡,端坐在龍榻上。
“好了好了,張相之言有些許道理,但今日,朕不能與將士們爭功勞,這是他們應得的。此事也就不必再提了。”
張相麵皮入常,看不出有什麽波瀾。
這番下來,已是到了中午。
提前吩咐號禦膳房準備了餐食酒水。
“諸位愛卿,隨著朕一起去後花園。今日,朕在那擺了宴席,一起為將士們接風洗塵。”
...
宮內的朝會算是結束了,將軍府的眾人也是忙的熱火朝天。
軍中有人傳來消息,說大將軍今日晚些時候會迴府。
聽到消息的府內下人,立馬將消息轉給了胡管家知曉。
胡管家也不敢怠慢,甚是激動。
連忙跑去後院拜見幾位家中主事。
“二夫人,大小姐,喜事,天大的喜事!”
正在後院中吃著午飯的幾人也是放下了碗筷。
原本,他們是一天隻吃兩頓的,經著江雨晴的帶動,改成了一日三餐。
李慧穎作為二夫人,現在的當家主母,一迴來,胡管家便將府內近期事宜匯報了一番。
不過,李慧穎興趣缺缺,還是耐著性子,將江雨晴也叫了過來,一起看賬。
看著麵前氣喘籲籲的胡管家,李慧穎有些不解。
“何事,如此的急切。”
“微臣盧俊生啟奏陛下!”
夜皇一看,原來是禦史大夫,這家夥真懂朕心啊。
其他人也暗暗惱恨,為什麽不是自己站出來呢。
可他們也不想想,這可是冒著得罪張相的風險,萬一陛下沒有同意,以後的日子哪裏還有好?
夜皇自是將這群人的表情看在了眼裏,心裏冷笑,嘴上還是笑眯眯的問道。
“不知盧卿有何事?”
盧俊生清了清嗓子,拱手道。
“啟奏陛下,大將軍的功勞,在場的諸位大人都看在了眼中,天下人也都看在了眼中。若是因為某些人的私欲...”
其實他也不清楚具體緣由,但身為禦史大夫,本身就有些風言奏事的權責。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說到私欲,他還故意頓了頓,讓百官遐想了幾分。
“若是如此就否定了大將軍的功勞,怕是天下人該要說陛下不公了!還請陛下明鑒!”
一旁的張相,臉色更是陰沉,隻有額頭上的一些汗珠,在透露出他內心的慌張。
他立馬站出來,紅了拱手,對著盧俊生就罵了起來。
“姓盧的,你莫要血口噴人,本相何時否定大將軍的功勞了。至於說什麽個人私欲,更是無稽之談。還請幾下明查!”
說起來,張相也是兩朝元老了,他是前太子的老師,女兒也是允了前太子,做了太子妃之位。
事發突然,女兒嫁過去半年光景,太子便染上重疾,太醫也是束手無策,迴天乏術。
更要命的是,太子妃也並未懷上子嗣。
老皇帝也是有些可惜,特令他繼續培養二皇子,助其登位。
隻不過,他的一些政見,與直來直去的二皇子相悖。
雖說,最終二皇子登基之後還是許了他丞相之位。
可他心裏明白,這位子怕是不是那麽好坐的,戰戰兢兢的坐了十多年,今日這陣勢,他預感到,怕是要歸田養老了。
想到這,心中反而鬆快了許多。
坐在上位的夜皇,眼中有些戲謔。
平日裏,張相可沒少和他作對,現在讓這老小子出出汗,真是痛快。
“行了,朕心中有數,都退下吧,今日裏還吵吵鬧鬧的,成何體統。”
兩人甩甩衣服,朝著自己的位置迴去了。
夜皇見沒有其他人再出來,有些可惜了。
“大將軍聽封!”
氣勢陡然一變,突然的聲音,讓不少人哆嗦了一下。
“擢升大將軍江武威為大柱國,賜鎮威大將軍稱號,俸雙一品正。晉升威國公,俸雙一品正。世襲罔替。”
聽到如此多的封賞,諸多官員也是大吃一驚,就連張相也是不可思議。
他的眼裏,夜皇可從沒有這麽好說話過,怎會如此大方呢?
想想也釋然了,也是,誰讓人家是江武威呢。
江武威也覺得這份賞賜有些重了,想要開口拒絕。
“大將軍承得起這份恩賜,有大將軍在,我夜國無憂,朕亦是無憂。”
既然夜皇都這麽說了,江武威也隻好領旨謝恩。
征北軍眾人的封賞已經盡數下發,可竹簡上還有一個名字,赫然正是夜皇。
他又笑盈盈揮了揮竹簡,竹片見碰撞的聲音,清脆而又沉悶。
“這上麵還有一個人,朕有些不解,還請張相費心口舌,解釋一番。”
張相心想,果然,自己本來是想讓夜皇壓軸,也是有些讓他的功勞能在曆史上添上重彩的一筆。
現在看來,皇帝似乎不是很領情。
張相隻得硬著頭皮解釋了起來。
“陛下,關於最後一人,老臣覺得並無不妥。此聖賢之決策,用人之精準,足以獲得陛下的封賞。”
這話說的好像沒什麽毛病,用人精準,是啊,啟用大將軍為主將,可夜國軍事上最有權威,最有才華的也隻能是他啊。
朕的決策?想了半天,好吧,前線的所有計謀都是大將軍做的決定。
夜皇被張相說的有臉麵皮發燙,但他的神情,不仔細查看,還真看不出有什麽變化。
他看著張相,裝作不知的樣子,問道。
“哦?此人竟得張相如此推崇,那張相可否細細道來。”
其他官員被這君臣二人說的迷迷糊糊,倒是有幾人抓住了重點。
聖賢?
配得上這二字的,當今夜國,除了上麵這位,還能是誰。
那幾個猜出一二的,急忙用眼神在百官中搜索著,不為別的,聰明人肯定不止自己,看看哪幾位領悟到。
幾人對視一眼,微微點了一下頭。
交換了意見,他們也不再遲疑,等著這君臣二人繼續開口。
“陛下,聖明如您,此聖賢之大智慧不在戰場之上,後方大局也同樣重要。戰爭最重要的便是後方的供給,若不是您的英明決策識人之明,哪裏會有如此順暢之後勤,大軍又如何才能保障?說您聖明,實至名歸!”
一聽這泛泛而談的幾句誇讚,夜皇還是相當受用的,但今日時機不合適。
他放下手中的竹簡,端坐在龍榻上。
“好了好了,張相之言有些許道理,但今日,朕不能與將士們爭功勞,這是他們應得的。此事也就不必再提了。”
張相麵皮入常,看不出有什麽波瀾。
這番下來,已是到了中午。
提前吩咐號禦膳房準備了餐食酒水。
“諸位愛卿,隨著朕一起去後花園。今日,朕在那擺了宴席,一起為將士們接風洗塵。”
...
宮內的朝會算是結束了,將軍府的眾人也是忙的熱火朝天。
軍中有人傳來消息,說大將軍今日晚些時候會迴府。
聽到消息的府內下人,立馬將消息轉給了胡管家知曉。
胡管家也不敢怠慢,甚是激動。
連忙跑去後院拜見幾位家中主事。
“二夫人,大小姐,喜事,天大的喜事!”
正在後院中吃著午飯的幾人也是放下了碗筷。
原本,他們是一天隻吃兩頓的,經著江雨晴的帶動,改成了一日三餐。
李慧穎作為二夫人,現在的當家主母,一迴來,胡管家便將府內近期事宜匯報了一番。
不過,李慧穎興趣缺缺,還是耐著性子,將江雨晴也叫了過來,一起看賬。
看著麵前氣喘籲籲的胡管家,李慧穎有些不解。
“何事,如此的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