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王子師居功自傲,陶恭祖妄稱英雄!
三國:穿越者遇到劉備重生 作者:龍與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龍收到賈詡來信後,得知李儒逃脫,甚為憂慮,迴信賈詡,言怕李儒與李榷等人合流,李儒狠毒,李榷等人殘暴,望賈詡須得小心天子安危。
這邊謝龍正擔心,王允卻春風得意。
卻說王允自殺董卓之後,受到朝廷上下、百姓的一片讚譽,不由飄飄然起來。
自覺國賊董卓都死於自己的謀劃,隻需結關東為援,天下不足定 !
遂自高自大起來,每當群臣集會,王允很少像以前那樣和大家推心置腹,共同商討權宜之計,而是正襟危坐,麵無和悅之色。
慢慢地,群臣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推崇和擁護他了。
王允常尋罪名殺不少屈身事董的大臣,堅稱都乃董卓餘黨,讓楊彪等重臣皆不滿,也讓駐紮在長安附近的李榷郭汜等人聞之心憂。
李榷等董卓舊將思索再三,先是西逃涼州,隨後上表請罪。
王允本還有些擔心李榷等人作亂,見此心中大定,不過因為手中隻有呂布投靠的並州兵馬和長安守軍,不到三萬人馬,還是準備答應李榷等人請罪,然後全部赦免他們。
呂布也表示讚同,畢竟呂布可深知西涼軍戰力,雖然現在西涼軍因為大敗於劉備之手,損兵折將實力不如曆史上那般強大,可還是有五萬多精銳大軍,遠勝王允手中大軍。
不過卻不知為何,王允剛跟呂布商量好,就反悔了,對群臣解釋道,“本來,西涼將兵皆無大罪,乃為董賊脅迫犯下過錯。
但亦非全無錯,若這般簡單赦免必使朝廷威嚴掃地,不若小懲大誡,以安眾心可也!”
呂布因為此事大為不滿,王允隻得加封呂布為溫侯安其心,但平日言談還是看不起呂布,呂布不滿,二人漸漸不和。
其實若隻是這般還好,不料王允是不是擔憂關東勢大,又想要削奪涼州將領的兵權,得西涼大軍,欲以此為基號令關東。
這下子就讓李榷等人更加驚懼了,前腳剛小懲大誡,現在就想要兵權,下次是不是要他們的命!
西涼眾將又不知關東情況,皆托詞不從王允之言,雙方關係陷入脆弱的平衡。
............
豫州,蕭縣,曹軍大帳!
“哈哈哈哈,此番再敗陶謙,全賴諸君用命,沛國已入吾手,豫州除潁川、汝南、魯國盡入吾手。
魯國在玄德手中暫且不提,潁川郭貢土雞瓦狗早晚必破之,至於汝南,雖聞劉表大軍進犯,但劉表不過坐守之徒不足為懼。”
曹操舉起酒盞,先是向眾人示意後,一口飲盡笑道。
難怪曹操這般高興,原來是曹操見陶謙還有餘力,聽從戲誌才所言,決意將其打殘。
遂領大軍猛攻譙縣,陶謙剛剛大敗那裏守得住,被曹軍擊破。
陶謙遂以沿途各城阻擊曹操,還是被曹操接連擊破,曹操遂並沛國,威震天下 ! ! !
至於臧霸則率千餘殘兵自迴琅琊,陶謙剩餘萬餘大軍,也被打的隻剩不到三千丹陽兵,狼狽逃入彭城。
要不是彭城高大,又兼陶謙抽調徐州五千餘兵馬合計近萬據守,恐怕曹操還能打下去。
戲誌才亦賀道,“如此忠之計第一步成矣,隻需屯田年餘,以豫、兗兩州之力。
可得大軍十萬,長驅西指並吞關中、司隸,成強秦之勢也!但是徐州卻不可再攻!”
曹操聞言大喜,隨後有些疑惑道。
“誌才此先力主追擊陶謙,如今為何卻言勿再擊?”
“此豈能一概而論,此前陶謙雖敗,三萬大軍尚有半數,若不追擊,其以此為基再起大軍不難也!
吾軍戰略既是向西,就要打得陶謙無力再幹擾吾軍戰略。
而且若再追擊恐青州插手 !兼大軍鏖戰許久,一路奔襲,士氣雖盛不過強撐也 !
再者吾聞謝子雲在泰山數月之久,吾心深憂之,恐其別有圖謀。”
曹操深以為然,讚道,“誌才真乃吾之子房 !那是否派人和陶謙講和?至於子雲,不若讓本初施壓青州邊境 !”
戲忠笑道,“主公勿急,著急的該是陶謙才是,至於讓袁紹施壓就再好不過了。”
在場眾人聞言,皆放聲大笑。
曹操亦書信告袁紹,欲袁紹遙作聲勢。
......
彭城,太守府。
陶謙躺坐於主位,再不複出征闕宣時,精神抖擻,現在的陶謙麵容憂愁,白發增多。
“主公,吾有一計,可解彭城之圍!”
主簿曹宏出列道。
陶謙定了定神,期待開口,“君有何計?”
“曹操之父曹嵩現住琅琊郡內,何不擒拿,逼其退兵!”
陶謙聞言大喜,陶謙現在已經是被曹操打怕了,那管什麽道不道德,隻要曹操退兵!
陶謙遂從曹宏所言,一邊派人去“請”曹嵩,一邊派使者告知曹操。
曹操得信,怒不可遏,“陶恭祖自詡英雄,卻如此下作 !若吾父有所損失,必讓其償命!”
曹操現在十分後悔,早知道就提前把曹嵩接過來,其實曹操初任東郡太守,就曾寫書信邀曹嵩來兗州。
可是曹嵩見兗州遍地黃巾,不願來,後來就是曹操奮起接任兗州刺史,先破黃巾,再破陶、袁,拒守劉備,根本無暇想起曹嵩,所以才會造成如今這樣的局麵。
曹操痛罵陶謙使者一頓,嚇得使者抱頭鼠竄著迴去複命!
戲忠見此勸解道,“陶謙深懼主公,此亦是不得已而為之,主公無需擔憂曹太公的安危!
主公本欲退兵,如此也可落個為父之名,而陶謙老賊聲名必墮 !”
曹操聽了,轉怒為喜,“陶謙老賊破膽矣,隻待吾父到,即可退兵。”
陶謙使者迴來如實轉告給陶謙,陶謙聞言先是氣悶,隨後亦不由暗歎,擺擺手讓其退下。
.......
冀州,鄴城。
“於毒、白繞皆死,眭固已降,得十餘萬人口,皆諸君之功也!請滿飲!”
袁紹豪氣的舉起酒盞道。
“皆主公之能也!”
滿座文武皆喜氣洋洋,紛紛吹捧袁紹。
袁紹最近也沒閑著,袁紹用顏良、文醜、鞠義為大將,領五萬大軍以內應陶升為向導進山大破南部黑山黃巾,陣斬於毒、白繞,眭固投降!
不過由於張燕機警親領三萬精銳大軍南下救援,救得左髭丈八、劉石、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等人。
張燕等人兵力合並已過六萬,若加上留守人馬已近十萬,雖然除本部精銳以外皆烏合之眾,但袁紹亦不敢輕視,隻得好言安撫之。
不過袁紹還是得了十餘萬人口大有收獲,而且冀州南部再無大的威脅,進一步解放了冀州的戰爭潛力。
這邊謝龍正擔心,王允卻春風得意。
卻說王允自殺董卓之後,受到朝廷上下、百姓的一片讚譽,不由飄飄然起來。
自覺國賊董卓都死於自己的謀劃,隻需結關東為援,天下不足定 !
遂自高自大起來,每當群臣集會,王允很少像以前那樣和大家推心置腹,共同商討權宜之計,而是正襟危坐,麵無和悅之色。
慢慢地,群臣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推崇和擁護他了。
王允常尋罪名殺不少屈身事董的大臣,堅稱都乃董卓餘黨,讓楊彪等重臣皆不滿,也讓駐紮在長安附近的李榷郭汜等人聞之心憂。
李榷等董卓舊將思索再三,先是西逃涼州,隨後上表請罪。
王允本還有些擔心李榷等人作亂,見此心中大定,不過因為手中隻有呂布投靠的並州兵馬和長安守軍,不到三萬人馬,還是準備答應李榷等人請罪,然後全部赦免他們。
呂布也表示讚同,畢竟呂布可深知西涼軍戰力,雖然現在西涼軍因為大敗於劉備之手,損兵折將實力不如曆史上那般強大,可還是有五萬多精銳大軍,遠勝王允手中大軍。
不過卻不知為何,王允剛跟呂布商量好,就反悔了,對群臣解釋道,“本來,西涼將兵皆無大罪,乃為董賊脅迫犯下過錯。
但亦非全無錯,若這般簡單赦免必使朝廷威嚴掃地,不若小懲大誡,以安眾心可也!”
呂布因為此事大為不滿,王允隻得加封呂布為溫侯安其心,但平日言談還是看不起呂布,呂布不滿,二人漸漸不和。
其實若隻是這般還好,不料王允是不是擔憂關東勢大,又想要削奪涼州將領的兵權,得西涼大軍,欲以此為基號令關東。
這下子就讓李榷等人更加驚懼了,前腳剛小懲大誡,現在就想要兵權,下次是不是要他們的命!
西涼眾將又不知關東情況,皆托詞不從王允之言,雙方關係陷入脆弱的平衡。
............
豫州,蕭縣,曹軍大帳!
“哈哈哈哈,此番再敗陶謙,全賴諸君用命,沛國已入吾手,豫州除潁川、汝南、魯國盡入吾手。
魯國在玄德手中暫且不提,潁川郭貢土雞瓦狗早晚必破之,至於汝南,雖聞劉表大軍進犯,但劉表不過坐守之徒不足為懼。”
曹操舉起酒盞,先是向眾人示意後,一口飲盡笑道。
難怪曹操這般高興,原來是曹操見陶謙還有餘力,聽從戲誌才所言,決意將其打殘。
遂領大軍猛攻譙縣,陶謙剛剛大敗那裏守得住,被曹軍擊破。
陶謙遂以沿途各城阻擊曹操,還是被曹操接連擊破,曹操遂並沛國,威震天下 ! ! !
至於臧霸則率千餘殘兵自迴琅琊,陶謙剩餘萬餘大軍,也被打的隻剩不到三千丹陽兵,狼狽逃入彭城。
要不是彭城高大,又兼陶謙抽調徐州五千餘兵馬合計近萬據守,恐怕曹操還能打下去。
戲誌才亦賀道,“如此忠之計第一步成矣,隻需屯田年餘,以豫、兗兩州之力。
可得大軍十萬,長驅西指並吞關中、司隸,成強秦之勢也!但是徐州卻不可再攻!”
曹操聞言大喜,隨後有些疑惑道。
“誌才此先力主追擊陶謙,如今為何卻言勿再擊?”
“此豈能一概而論,此前陶謙雖敗,三萬大軍尚有半數,若不追擊,其以此為基再起大軍不難也!
吾軍戰略既是向西,就要打得陶謙無力再幹擾吾軍戰略。
而且若再追擊恐青州插手 !兼大軍鏖戰許久,一路奔襲,士氣雖盛不過強撐也 !
再者吾聞謝子雲在泰山數月之久,吾心深憂之,恐其別有圖謀。”
曹操深以為然,讚道,“誌才真乃吾之子房 !那是否派人和陶謙講和?至於子雲,不若讓本初施壓青州邊境 !”
戲忠笑道,“主公勿急,著急的該是陶謙才是,至於讓袁紹施壓就再好不過了。”
在場眾人聞言,皆放聲大笑。
曹操亦書信告袁紹,欲袁紹遙作聲勢。
......
彭城,太守府。
陶謙躺坐於主位,再不複出征闕宣時,精神抖擻,現在的陶謙麵容憂愁,白發增多。
“主公,吾有一計,可解彭城之圍!”
主簿曹宏出列道。
陶謙定了定神,期待開口,“君有何計?”
“曹操之父曹嵩現住琅琊郡內,何不擒拿,逼其退兵!”
陶謙聞言大喜,陶謙現在已經是被曹操打怕了,那管什麽道不道德,隻要曹操退兵!
陶謙遂從曹宏所言,一邊派人去“請”曹嵩,一邊派使者告知曹操。
曹操得信,怒不可遏,“陶恭祖自詡英雄,卻如此下作 !若吾父有所損失,必讓其償命!”
曹操現在十分後悔,早知道就提前把曹嵩接過來,其實曹操初任東郡太守,就曾寫書信邀曹嵩來兗州。
可是曹嵩見兗州遍地黃巾,不願來,後來就是曹操奮起接任兗州刺史,先破黃巾,再破陶、袁,拒守劉備,根本無暇想起曹嵩,所以才會造成如今這樣的局麵。
曹操痛罵陶謙使者一頓,嚇得使者抱頭鼠竄著迴去複命!
戲忠見此勸解道,“陶謙深懼主公,此亦是不得已而為之,主公無需擔憂曹太公的安危!
主公本欲退兵,如此也可落個為父之名,而陶謙老賊聲名必墮 !”
曹操聽了,轉怒為喜,“陶謙老賊破膽矣,隻待吾父到,即可退兵。”
陶謙使者迴來如實轉告給陶謙,陶謙聞言先是氣悶,隨後亦不由暗歎,擺擺手讓其退下。
.......
冀州,鄴城。
“於毒、白繞皆死,眭固已降,得十餘萬人口,皆諸君之功也!請滿飲!”
袁紹豪氣的舉起酒盞道。
“皆主公之能也!”
滿座文武皆喜氣洋洋,紛紛吹捧袁紹。
袁紹最近也沒閑著,袁紹用顏良、文醜、鞠義為大將,領五萬大軍以內應陶升為向導進山大破南部黑山黃巾,陣斬於毒、白繞,眭固投降!
不過由於張燕機警親領三萬精銳大軍南下救援,救得左髭丈八、劉石、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等人。
張燕等人兵力合並已過六萬,若加上留守人馬已近十萬,雖然除本部精銳以外皆烏合之眾,但袁紹亦不敢輕視,隻得好言安撫之。
不過袁紹還是得了十餘萬人口大有收獲,而且冀州南部再無大的威脅,進一步解放了冀州的戰爭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