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大營。


    “袁公路陰險小人,此番若不是宣高機警,老夫險被其所害!”


    陶謙擊退袁術之後,迴到大帳召集眾人怒氣衝衝道。


    臧霸也不居功,“使君謬讚,如今與袁術已交惡,其迴淮南必盡起大軍來犯吾徐州!使君需早作打算!”


    陶謙聞言眉頭微皺,“宣高所言有理,可曹操已兵入豫州,若吾放任之,豫州豈不必定入曹操之手?”


    陶謙如今先是吞並闕宣所部,又是擊破袁術,盡獲輜重,可謂是雄心萬丈!


    “使君所言甚是,但如今雖破袁術,然袁術元氣未傷,必來犯徐州,若再執意與曹操為敵,恐對使君不利!”


    陶謙心中不願,沒有開口,曹豹見此拱手道。


    “主公,宣高可謂是漲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主公先並闕宣再破袁術,大軍士氣正盛,將士用命正可乘勝追擊!”


    曹豹察言觀色也善於揣摩陶謙心思,又是陶謙老鄉,也正是因為如此,曹豹才受陶謙信任,掌握最為精銳的丹陽兵!


    臧霸再欲開口,曹豹卻不讓臧霸開口,而是以言相譏,“宣高莫不是上次被曹操嚇破了膽?才如此膽怯!”


    臧霸聞言怒道,“曹君何言,是譏吾無膽麽?”


    “嗆!”


    隻見臧霸拔刀在手,怒視曹豹!


    臧霸性格素來剛烈,以義為先,看重恩情,自然受不得激,忍不住發怒。


    陶謙見此亦怒道,“汝二人欲在吾麵前動手麽?”


    陶謙怒發衝冠,須發皆張,氣勢唬人!


    曹豹見此連忙請罪,臧霸也改容謝之。


    “宣高無需多言,吾聞陳國兵強馬壯必能拖住曹軍。


    吾意已決,吾隻需背擊曹軍,必可破之,隻要先並豫州,區區袁術不足為懼!”


    陶謙還是傾向於曹豹所言,當然主要還是現在信心十足,而且上次敗於曹操之手。其實在陶謙看來主要是因為袁術敗得太快了,自己猝不及防才敗於曹操之手。


    臧霸見陶謙下定決心,自然也不好再開口,隻得應命退下。


    隨後陶謙領大軍,自向縣準備行至譙縣,欲背擊曹操大軍。


    此時,曹操則領大軍已行至梁國鄢城!


    曹操自上次巡視豫州之後,梁國就基本被其所並,所以曹操行軍速度並不慢,但一是為了等陶謙前來,二是安撫梁國各城好徹底吞並!所以大軍才行至梁國鄢城。


    曹軍大帳。


    “聞陶謙擊破袁術,領大軍北上欲與吾軍相爭!不知諸君可有計策?”


    曹操得知陶謙領軍而來,雖向眾人問計,但麵色卻十分淡然。


    “明公,宮以為陶謙挾勝以來,士氣正盛,可暫相持再破之!”


    陳宮開口道。


    原來曹操在出兵之時,選擇釋放了邊讓,又登門邀請陳宮,陳宮感此自然亦隨軍出征!


    “公台所言有理,如今陳相駱俊獨木難支,聞吾大軍前來,陳國上下一片恐慌,可拉攏之,或可共擊陶謙!”戲忠補充道。


    曹操微微頷首,“吾聞陳相駱俊乃大才,早有意見之,聞其領軍據守武平,可見之。”


    曹操采納戲忠所言,領大軍進入陳國,來到武平城。


    曹操來到武平城下,看著城上士兵雖亂,卻士氣不弱,判斷駱俊確無統兵之才,但看士氣也知道駱俊在陳國威望不低。


    “孝遠兄,操來此,何不出城一見!”


    曹操打量片刻後,高聲向城內喊話。


    駱俊確站於城頭上,聞曹操唿喊,看向曹操,“孟德來此所為何故?”


    “吾聞陳王身死,恐陳國上下數十萬百姓將流離失所,不敢坐視,故領兵前來!”


    曹操倒是不在乎臉麵,反而給自己臉上貼金道。


    駱俊聞言,亦笑道,“孟德此言,恐三歲稚童都難以瞞過,雖汝興大兵而來,欲行兼並,吾陳國上下亦無所懼!”


    曹操聞言,微微搖頭,“操以為孝遠兄乃智者,如今一見卻名不副實,若陳王在,相王同心,自可保全陳國。


    如今陳王已亡,孝遠兄不曉兵事,值此亂世,陳國已成別人魚肉,豈獨罪吾乎?


    徐州陶謙領兵三萬,兵向陳國其意不問可知,潁川郭貢虎視眈眈,如此這般陳國何能解之?”


    駱俊無言以對,隻道,“孟德多說無意,君乘人之危,吾陳國絕不懼之!”


    駱俊說完,城頭士兵亦高唿 !死守陳國! ! !


    隻見聲震四野,氣勢不俗。


    曹操見此卻如微風拂麵,麵色不變,舉手示意,就見其身後大軍列成方陣,踏步上前! ! !


    “踏 !踏 !踏 !”


    隻見大軍無聲,旗幟飛揚,卻氣勢反而壓過武平守軍 !


    大部分武平守軍見此麵色一變,駱俊亦有些心驚,暗道,“盛名之下無虛士 !”


    曹操見震懾的目的達到,又開口道。


    “孝遠兄,兄以為操比之陶謙、郭貢等輩如何?


    兄真有信心守住陳國麽?操請兄為百姓計,為陳國計!”


    如今陳國兵馬雖還有萬餘,而且大部分都算的上裝備精良,還有過千良弩,但還是那句話,駱俊不會統兵,而且在群狼環伺之下,確隻有擇一方從之。


    潁川郭貢,駱俊亦有所耳聞,多有不屑,徐州陶謙倒是不錯人選,可其徐州離陳國有些遙遠。


    若陶謙能完全擊敗曹操倒也還行,但鑒於上次其敗於曹操之手,如今又見曹操軍威,駱俊有些不敢押寶陶謙。


    兗州曹操對比下來,已是最優選了,當然主要還是駱俊不知道是曹操刺殺的劉寵。


    “孟德所言有理,然陶使君領兵而來,孟德首尾難顧,恐難破吾陳國矣!”


    駱俊試探道。


    卻見城下曹操笑道,“哈哈哈,陶謙老矣,有何作為,此來必為吾所破!


    孝遠兄可敢與操對賭,若操破陶謙,陳國則歸降如何?”


    曹操也是知道陳國還有不少精銳,還有過千良弩,可是眼饞的緊,見駱俊有些猶豫也沒步步緊逼,而是如此軟硬兼施,當然主要是曹操對擊敗陶謙胸有成竹。


    駱俊見曹操如此自信,思索再三,歎道,“吾久聞使君之名,陳國願從之!”


    隨後駱俊就大開城門,曹操大喜,連忙上前執駱俊之手,深相撫慰!


    駱俊深知錦上添花,可遠不如雪中送炭,既然決定了,還不如徹底倒向曹操。


    駱俊攜陳國歸降曹操,而還在行軍的陶謙卻毫無所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穿越者遇到劉備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與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與蚯並收藏三國:穿越者遇到劉備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