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有內奸公孫生疑,有雄兵襄平鏖戰!
三國:穿越者遇到劉備重生 作者:龍與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遼東,襄平城,太守府。
“兄長定是那柳強投敵了,要不然新昌怎麽會突然丟了,弟坐守安市,豈不有死無生!”
公孫喜一逃迴襄平城,自然第一時間就來見公孫度,也不管柳毅就在一旁,就開口把自己的責任撇的幹幹淨淨。
公孫度得知公孫喜逃迴來之後,自然也知道大事不妙,所以也就召集了柳毅、陽儀、公孫康等寥寥幾人前來商議,卻沒料到公孫喜如此言語。
公孫度隻得看向柳毅,柳毅臉色絲毫不變。
“主公,柳強對主公忠心耿耿必不會叛變!”
公孫度還沒開口,公孫喜就接話道。
“沒有叛變,那為何新昌就這般輕易丟了?就算沒有叛變,也正是因為你的計謀才讓青州大軍輕得平郭、汶縣兩城。
又是你弟柳強獨領三千人馬守新昌,居然不過幾天就丟了,如今青州大軍即將兵臨城下,你還有何話說。”
公孫喜一是發怒,二是也想擺脫責任,一時間,口才超常發揮,一席話說得有理有據,讓公孫度心中不由認可幾分。
柳毅聞言臉色微沉,“徐榮必在遼東有內應,不然何以如此果決機變!”
陽儀聞言心中一慌,立馬開口打斷道。
“柳君之意,非是柳君計策之失,乃是遼東有其內應?
那就奇怪了,主公欲詐徐榮之決定,當日就吾等三人知道,既然不是主公、柳君,言下之意是陽某咯!”
柳毅見此,雖也作此設想,但是見公孫度麵色陰沉,隻得拱手。
“毅未有此意,說不得徐榮從別處得了消息,才會如此。”
公孫度見此亦道。
“此誠遼東危急存亡之秋也!諸君當上下一心,今日便罷,都下去整頓兵馬,準備迎戰青州吧。”
公孫度說完後,以目視陽儀,隨後眾人散去,陽儀、公孫康則再迴。
“吾對徐榮頗為了解,其用兵之略,吾不能及。
然其性格卻未如其用兵,此等毒計,其必難識破,必是城中有內應。”
公孫度見陽儀、公孫康迴來,開口道。
陽儀自然心中一緊,連忙道。
“那主公是讚同柳君所言了!那主公覺得何人是內應?”
公孫度聞言沒有說啥,而是直直盯著陽儀,就在陽儀大感不妙的時候。
公孫康開口了,“大人,說不得此乃柳毅賊喊捉賊。”
公孫度聞言有了些興趣,扭頭看向公孫康,“其力主與青州戰,怎會如此?”
“如今雖然是青州勢大,但若大人不采用柳毅之計,以其不過萬餘人馬,想要兵臨吾襄平也是癡人說夢!
再者說柳毅隨大人歸降所得之位,與自己叛主歸降的待遇可是不同!”
經過這段時間打探,公孫度自然也知道了,青州不過派了一萬多人馬來討,亦覺哪怕麵對麵交戰,恐怕也不會變成如今局麵。
陽儀見此亦抓住時機,“主公,吾對主公忠心耿耿,日月可鑒!”
公孫康見此擺擺手,“好了,退下吧。”
陽儀不敢多言,隻得唯唯而退。
“你覺得二人誰是叛敵之人?”
公孫度看著離開的陽儀背影,森然道。
“孩兒以為,俱不可信,可派人暗中圍住兩人府邸,誰動則滅之!”公孫康說出自己的判斷。
公孫度微微頷首,“如此,汝還算有些人主之相,你去安排吧。”
“多謝大人誇獎,孩兒這就去辦!”
........
新昌城,縣府。
徐榮看完輿圖,隨後看向張遼,“文遠八百夜襲破城,可謂勇矣!如今吾大軍可兵臨襄平城下矣!”
張遼一拱手,“微末之功,不足掛齒,可襄平城乃遼東第一大城,城高近五丈。
加之公孫度經營日久,所部精銳俱在城中,恐難輕破之。”
閻誌聞言,撫須笑道,“鐵打的城池,也有漏洞,不在城外便在城內,吾觀現在公孫度恐怕更擔心城內才是。”
隨後閻誌將城中的一些安排,說了出來。
徐榮聞言笑道,“既如此,公孫度失了左膀右臂,必可破城!”
徐榮心中大定,也不拖遝,迅速整頓大軍,次日就兵發襄平!
三日後,襄平城,城頭。
公孫度看著城下橫野、揚武兩軍萬餘人馬,耀武揚威,甲光照日,氣勢驚人,不由眼睛微眯,暗歎,“真乃雄兵也!”
“文良兄!多年不見,不想今日吾等刀兵相向!”公孫度朝著陣前的徐榮大喊道。
“哈哈哈,不必多言,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欲僭越稱王?自尋死路!”
徐榮也不客氣,怒喝迴去,隨後見公孫度還想開口,徐榮也不想聽,一聲令下!“攻城!!!”
隻見張遼、劉猛三將領揚武軍,舉起木楯,抗著雲梯向襄平城攻去,襄陽城城高八米,城頭守軍在軍官指揮下,開始向揚武軍射箭!
不過得益於裝備精良和攜帶的木楯,揚武軍傷亡不大,揚武軍迅速靠近襄平城的護城河。
然後井然有序的架起十幾座浮橋,來到襄平城邊,連忙架上雲梯攻城。
公孫康見此一聲令下,“拋!”
數百守軍聽到命令,連忙拋射出手中箭矢,這次因為在雲梯上,遮擋不住,幾十名揚武軍士卒中箭跌落,身死此處!
隨後公孫康又命守軍用叉刀將雲梯推掉,又讓不少揚武軍將士在半空中跌落到地上,摔得骨裂筋斷,哀嚎遍野!
但是揚武軍上下卻無一退縮,神色不變,隻是架起更多雲梯,源源不斷的向城頭攻去,漸漸也有將士登上城頭與守軍展開廝殺!雙方傷亡漸漸增大!
張遼見此亦是怒火中燒,親架起一個雲梯,猛提一口氣,不過須臾就趁守軍不注意登上城頭!!!
張遼一上得城牆,揚武軍將士就有意識的向其靠攏,隨後以張遼為箭頭在城頭中縱橫披靡,接應後續將士登上城牆。
很快揚武軍就占據了優勢,公孫康見張遼勇武亦不敢與戰,不知該如何是好!
“放箭!!!”
突見公孫度見情況不妙,暗中召集弓箭手,不顧與張遼殺做一團的守軍,命箭射之!
“將軍小心!”
沒人想到公孫度這般毒辣,有揚武將士自發舍身幫張遼擋箭而亡!
張遼迴過神一看,周身的將士轉眼就死傷了半數,當然守軍死得更多,張遼怒極!
張遼正待衝殺,就聞鳴金之聲,軍令如山,隻得和剩餘將士互相掩護撤退,當然又有幾十名將士獻出了性命!
對襄平城的第一波攻勢結束。
張遼迴到軍中一統計死傷,眼眶都紅了,足有近八百餘將士陣亡,不過更吃驚的是公孫度,沒想到自己是守軍,居然傷亡上千比攻方傷亡還多。
“兄長定是那柳強投敵了,要不然新昌怎麽會突然丟了,弟坐守安市,豈不有死無生!”
公孫喜一逃迴襄平城,自然第一時間就來見公孫度,也不管柳毅就在一旁,就開口把自己的責任撇的幹幹淨淨。
公孫度得知公孫喜逃迴來之後,自然也知道大事不妙,所以也就召集了柳毅、陽儀、公孫康等寥寥幾人前來商議,卻沒料到公孫喜如此言語。
公孫度隻得看向柳毅,柳毅臉色絲毫不變。
“主公,柳強對主公忠心耿耿必不會叛變!”
公孫度還沒開口,公孫喜就接話道。
“沒有叛變,那為何新昌就這般輕易丟了?就算沒有叛變,也正是因為你的計謀才讓青州大軍輕得平郭、汶縣兩城。
又是你弟柳強獨領三千人馬守新昌,居然不過幾天就丟了,如今青州大軍即將兵臨城下,你還有何話說。”
公孫喜一是發怒,二是也想擺脫責任,一時間,口才超常發揮,一席話說得有理有據,讓公孫度心中不由認可幾分。
柳毅聞言臉色微沉,“徐榮必在遼東有內應,不然何以如此果決機變!”
陽儀聞言心中一慌,立馬開口打斷道。
“柳君之意,非是柳君計策之失,乃是遼東有其內應?
那就奇怪了,主公欲詐徐榮之決定,當日就吾等三人知道,既然不是主公、柳君,言下之意是陽某咯!”
柳毅見此,雖也作此設想,但是見公孫度麵色陰沉,隻得拱手。
“毅未有此意,說不得徐榮從別處得了消息,才會如此。”
公孫度見此亦道。
“此誠遼東危急存亡之秋也!諸君當上下一心,今日便罷,都下去整頓兵馬,準備迎戰青州吧。”
公孫度說完後,以目視陽儀,隨後眾人散去,陽儀、公孫康則再迴。
“吾對徐榮頗為了解,其用兵之略,吾不能及。
然其性格卻未如其用兵,此等毒計,其必難識破,必是城中有內應。”
公孫度見陽儀、公孫康迴來,開口道。
陽儀自然心中一緊,連忙道。
“那主公是讚同柳君所言了!那主公覺得何人是內應?”
公孫度聞言沒有說啥,而是直直盯著陽儀,就在陽儀大感不妙的時候。
公孫康開口了,“大人,說不得此乃柳毅賊喊捉賊。”
公孫度聞言有了些興趣,扭頭看向公孫康,“其力主與青州戰,怎會如此?”
“如今雖然是青州勢大,但若大人不采用柳毅之計,以其不過萬餘人馬,想要兵臨吾襄平也是癡人說夢!
再者說柳毅隨大人歸降所得之位,與自己叛主歸降的待遇可是不同!”
經過這段時間打探,公孫度自然也知道了,青州不過派了一萬多人馬來討,亦覺哪怕麵對麵交戰,恐怕也不會變成如今局麵。
陽儀見此亦抓住時機,“主公,吾對主公忠心耿耿,日月可鑒!”
公孫康見此擺擺手,“好了,退下吧。”
陽儀不敢多言,隻得唯唯而退。
“你覺得二人誰是叛敵之人?”
公孫度看著離開的陽儀背影,森然道。
“孩兒以為,俱不可信,可派人暗中圍住兩人府邸,誰動則滅之!”公孫康說出自己的判斷。
公孫度微微頷首,“如此,汝還算有些人主之相,你去安排吧。”
“多謝大人誇獎,孩兒這就去辦!”
........
新昌城,縣府。
徐榮看完輿圖,隨後看向張遼,“文遠八百夜襲破城,可謂勇矣!如今吾大軍可兵臨襄平城下矣!”
張遼一拱手,“微末之功,不足掛齒,可襄平城乃遼東第一大城,城高近五丈。
加之公孫度經營日久,所部精銳俱在城中,恐難輕破之。”
閻誌聞言,撫須笑道,“鐵打的城池,也有漏洞,不在城外便在城內,吾觀現在公孫度恐怕更擔心城內才是。”
隨後閻誌將城中的一些安排,說了出來。
徐榮聞言笑道,“既如此,公孫度失了左膀右臂,必可破城!”
徐榮心中大定,也不拖遝,迅速整頓大軍,次日就兵發襄平!
三日後,襄平城,城頭。
公孫度看著城下橫野、揚武兩軍萬餘人馬,耀武揚威,甲光照日,氣勢驚人,不由眼睛微眯,暗歎,“真乃雄兵也!”
“文良兄!多年不見,不想今日吾等刀兵相向!”公孫度朝著陣前的徐榮大喊道。
“哈哈哈,不必多言,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欲僭越稱王?自尋死路!”
徐榮也不客氣,怒喝迴去,隨後見公孫度還想開口,徐榮也不想聽,一聲令下!“攻城!!!”
隻見張遼、劉猛三將領揚武軍,舉起木楯,抗著雲梯向襄平城攻去,襄陽城城高八米,城頭守軍在軍官指揮下,開始向揚武軍射箭!
不過得益於裝備精良和攜帶的木楯,揚武軍傷亡不大,揚武軍迅速靠近襄平城的護城河。
然後井然有序的架起十幾座浮橋,來到襄平城邊,連忙架上雲梯攻城。
公孫康見此一聲令下,“拋!”
數百守軍聽到命令,連忙拋射出手中箭矢,這次因為在雲梯上,遮擋不住,幾十名揚武軍士卒中箭跌落,身死此處!
隨後公孫康又命守軍用叉刀將雲梯推掉,又讓不少揚武軍將士在半空中跌落到地上,摔得骨裂筋斷,哀嚎遍野!
但是揚武軍上下卻無一退縮,神色不變,隻是架起更多雲梯,源源不斷的向城頭攻去,漸漸也有將士登上城頭與守軍展開廝殺!雙方傷亡漸漸增大!
張遼見此亦是怒火中燒,親架起一個雲梯,猛提一口氣,不過須臾就趁守軍不注意登上城頭!!!
張遼一上得城牆,揚武軍將士就有意識的向其靠攏,隨後以張遼為箭頭在城頭中縱橫披靡,接應後續將士登上城牆。
很快揚武軍就占據了優勢,公孫康見張遼勇武亦不敢與戰,不知該如何是好!
“放箭!!!”
突見公孫度見情況不妙,暗中召集弓箭手,不顧與張遼殺做一團的守軍,命箭射之!
“將軍小心!”
沒人想到公孫度這般毒辣,有揚武將士自發舍身幫張遼擋箭而亡!
張遼迴過神一看,周身的將士轉眼就死傷了半數,當然守軍死得更多,張遼怒極!
張遼正待衝殺,就聞鳴金之聲,軍令如山,隻得和剩餘將士互相掩護撤退,當然又有幾十名將士獻出了性命!
對襄平城的第一波攻勢結束。
張遼迴到軍中一統計死傷,眼眶都紅了,足有近八百餘將士陣亡,不過更吃驚的是公孫度,沒想到自己是守軍,居然傷亡上千比攻方傷亡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