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漢室忠臣豈唯我!曹孟德羽翼初成!
三國:穿越者遇到劉備重生 作者:龍與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備一聽,思索片刻後道。
“那子雲的意思?”
“號召天下義兵!一起討伐奸臣董卓!!!”
謝龍說到此處,突然停頓片刻看向眾人,謝龍見在座的有青史留名之人,也有異軍突起之人,謝龍輕笑道。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諸君以為如何!!!”
眾人見此麵色漲紅齊聲道。
“誓殺國賊董卓!!!”
劉備見如此眾誌成城,大喜,命謝龍號召漢室忠臣一起討伐董卓!
謝龍領命,謝龍命朱決開始四處宣揚董卓暴行,同時開始串聯關東群雄!隻待準備妥當之後,就出兵討伐董卓!
--------------
冀州,州牧府。
“本初,董卓此賊倒行逆施,老夫決不能再坐視!吾意號召漢室忠臣討伐董卓如何?”
王芬看了袁隗書信之後,又聞袁紹對抗董卓之舉,自然頗為看重袁紹,故召袁紹前來商議。
王芬麾下此時亦是高朋滿座,有審配、許攸、荀和、荀諶、郭圖、辛毗、逢紀、耿武、閔純等謀士,又有張頜、鞠義、顏良、文醜、高覽、朱靈、蔣義渠、高幹等猛將,各方麵都不弱於劉備,而且坐擁天下第一州冀州!實力可謂天下之冠!
王芬名望亦高,也完全掌握冀州,之前一直隱忍不發是因為覺得時機不成熟。
現在自覺時機成熟,卻又有些顧慮袁隗、楊彪等人和天子都還在董卓手中,所以召集眾人商議。
袁紹自然明白王芬的意思,若是起兵恐怕董卓殺害袁隗,但是此正中袁紹下懷,袁紹昂聲道。
“叔父曾誓殺董賊!若文祖公願起兵誅殺董賊,想來叔父也無異議!”
當然袁隗是不是真說過,恐怕就隻有袁紹知道了。
王芬一聽大為感動,盛讚袁隗的品格,既然如此王芬也下定決心要起兵了,又問道。
“如今董卓自並北軍又收丁原部後,招募西涼舊部兵力已達八萬之眾,俱是天下精銳,吾冀州雖帶甲十餘萬卻也不敢說穩勝!”
王芬不懂軍事,卻也深知西涼邊軍和北軍精銳程度,故而也不誇海口。
眾人聽完,七嘴八舌的建議道。
“攸以為明公若要討伐董卓非是一人能為,當召集天下漢室忠臣起兵討之!”
“子遠所言有理,配以為關東必有漢室忠臣與明公並力討賊!”
“紀以為攘外必先安內,若要召集義兵,也需甄別董賊所任郡守、刺史,先鏟除董卓羽翼,而後圖之!”
“元圖所言甚是,不過青州牧劉玄德乃大漢皇叔!必為助力!”
荀和開口道。
王芬聞言,一拍大腿大叫一聲,“公舒所言甚是!漢室忠臣豈唯我!其必助我,幽州牧伯安公也乃漢室宗親,到時合吾三州之力號召天下義兵,董卓可一鼓而下!”
眾人都覺得如此甚妙,隻有袁紹聽了劉備之名,心生憤恨覺得若不是劉備攪和。必然不會給董卓可乘之機!當然袁紹還是不露聲色的。
隨後眾人一番交談隻覺形勢大好,王芬趕忙準備派人分別聯係劉虞、劉備二人,就聽見有人來報!
“使君!有青州使者前來!”
王芬一聽,開口道。
“速請!”
很快青州使者走進大帳,正是簡雍!
簡雍現在就主要負責青州的出使的任務,以發揮其長處。
簡雍和眾人一一見禮,最後對著王芬道。
“雍見過文祖公!”
王芬見簡雍禮數周全,心生好感,緩聲問道。
“不知劉青州派憲和前來為何?”
“吾主劉玄德命雍前來,正是邀文祖公一同起義兵!誅董賊!奉天子!”
王芬一聽扶案而起喜道。
“老夫早有此意,不想玄德先行,老夫豈能不從!有玄德這等漢室忠臣!天下何慮!!!”
王芬一時激動,還有些站立不穩,旁邊荀和立馬扶住王芬,“文祖公小心!保重身體!”
王芬年過五旬,加之曾遭受宦官迫害,所以身體不是很好,前段時日還大病一場,也是其前段時間隱忍不發的原因之一!
“無妨!請憲和轉告玄德,老夫從之!憲和,莫忘了伯安公才是!”
“迴文祖公!雍正要北上幽州給伯安公送信!”
“善!大善!憲和速去!”
簡雍自然向王芬告辭,北上幽州!
--------
幽州,州牧府。
劉虞也聞董卓倒行逆施之舉,自然也召集鮮於輔、公孫瓚等人商議,也準備問責董卓,不過是否出兵,劉虞還十分猶豫,主要幽州乃邊地若出兵,恐外族趁虛而入。
簡雍到後麵見劉虞,劉虞聽聞王芬、劉備都決定起義兵討伐董卓,大喜!連忙表示支持,但是也不打算出兵,畢竟有劉備、王芬二人出兵,也不差他這幽州兵馬,公孫瓚聞之勸說劉虞出兵,劉虞不從,公孫瓚表達不滿。
劉虞見此又思索一番後,同意若劉備、王芬興義兵,可命公孫瓚領五千騎南下助戰!公孫瓚大喜!
簡雍見達成目的,也告辭南下迴青州複命!
兗州,陳留,衛氏家中!
曹操自逃出洛陽之後,一路逃到陳留,陳留太守張邈乃曹操好友,自然留住曹操,曹操親眼見董卓暴行,勸說張邈起兵號召天下討伐董卓,張邈心動卻也沒有馬上答應。
曹操見此又訪舊友衛茲,衛茲乃陳留當地豪族衛氏家主。
“孟德兄有此大誌,小弟敢不從命!小弟頗有家資,願傾盡家資助孟德兄召集義兵如何?”
衛茲素來欽佩曹操,一聽曹操有如此大誌,立馬表示願意鼎力相助!
曹操大喜。
“賢弟放心,操必不相負!”
曹操遂用衛茲家資招募五千人馬,曹操族中兄弟,夏侯惇、夏侯淵、曹洪、曹純、曹仁、曹休等聞訊俱來投靠,曹操招黃巾之時舊部,故又有史渙、馮楷、路招等勇士來投。
曹操初步招募的五千人馬中亦有猛將,乃陽平衛國人樂進,一時間,曹操麾下猛將如雲,勢力暴漲!
後又有舊友婁圭來投,曆史上婁圭要晚些才來投靠,不過曹操可不知道,曹操正愁沒有謀士,大喜!連忙親自相迎,曹操在婁圭的建議下,四處招募士子。
一日,有一士子來見,曹操親見之,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曹操談到最後才想起來還不知士子姓名,問之。
士子迴道:“潁川士子,戲忠戲誌才!”
“那子雲的意思?”
“號召天下義兵!一起討伐奸臣董卓!!!”
謝龍說到此處,突然停頓片刻看向眾人,謝龍見在座的有青史留名之人,也有異軍突起之人,謝龍輕笑道。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諸君以為如何!!!”
眾人見此麵色漲紅齊聲道。
“誓殺國賊董卓!!!”
劉備見如此眾誌成城,大喜,命謝龍號召漢室忠臣一起討伐董卓!
謝龍領命,謝龍命朱決開始四處宣揚董卓暴行,同時開始串聯關東群雄!隻待準備妥當之後,就出兵討伐董卓!
--------------
冀州,州牧府。
“本初,董卓此賊倒行逆施,老夫決不能再坐視!吾意號召漢室忠臣討伐董卓如何?”
王芬看了袁隗書信之後,又聞袁紹對抗董卓之舉,自然頗為看重袁紹,故召袁紹前來商議。
王芬麾下此時亦是高朋滿座,有審配、許攸、荀和、荀諶、郭圖、辛毗、逢紀、耿武、閔純等謀士,又有張頜、鞠義、顏良、文醜、高覽、朱靈、蔣義渠、高幹等猛將,各方麵都不弱於劉備,而且坐擁天下第一州冀州!實力可謂天下之冠!
王芬名望亦高,也完全掌握冀州,之前一直隱忍不發是因為覺得時機不成熟。
現在自覺時機成熟,卻又有些顧慮袁隗、楊彪等人和天子都還在董卓手中,所以召集眾人商議。
袁紹自然明白王芬的意思,若是起兵恐怕董卓殺害袁隗,但是此正中袁紹下懷,袁紹昂聲道。
“叔父曾誓殺董賊!若文祖公願起兵誅殺董賊,想來叔父也無異議!”
當然袁隗是不是真說過,恐怕就隻有袁紹知道了。
王芬一聽大為感動,盛讚袁隗的品格,既然如此王芬也下定決心要起兵了,又問道。
“如今董卓自並北軍又收丁原部後,招募西涼舊部兵力已達八萬之眾,俱是天下精銳,吾冀州雖帶甲十餘萬卻也不敢說穩勝!”
王芬不懂軍事,卻也深知西涼邊軍和北軍精銳程度,故而也不誇海口。
眾人聽完,七嘴八舌的建議道。
“攸以為明公若要討伐董卓非是一人能為,當召集天下漢室忠臣起兵討之!”
“子遠所言有理,配以為關東必有漢室忠臣與明公並力討賊!”
“紀以為攘外必先安內,若要召集義兵,也需甄別董賊所任郡守、刺史,先鏟除董卓羽翼,而後圖之!”
“元圖所言甚是,不過青州牧劉玄德乃大漢皇叔!必為助力!”
荀和開口道。
王芬聞言,一拍大腿大叫一聲,“公舒所言甚是!漢室忠臣豈唯我!其必助我,幽州牧伯安公也乃漢室宗親,到時合吾三州之力號召天下義兵,董卓可一鼓而下!”
眾人都覺得如此甚妙,隻有袁紹聽了劉備之名,心生憤恨覺得若不是劉備攪和。必然不會給董卓可乘之機!當然袁紹還是不露聲色的。
隨後眾人一番交談隻覺形勢大好,王芬趕忙準備派人分別聯係劉虞、劉備二人,就聽見有人來報!
“使君!有青州使者前來!”
王芬一聽,開口道。
“速請!”
很快青州使者走進大帳,正是簡雍!
簡雍現在就主要負責青州的出使的任務,以發揮其長處。
簡雍和眾人一一見禮,最後對著王芬道。
“雍見過文祖公!”
王芬見簡雍禮數周全,心生好感,緩聲問道。
“不知劉青州派憲和前來為何?”
“吾主劉玄德命雍前來,正是邀文祖公一同起義兵!誅董賊!奉天子!”
王芬一聽扶案而起喜道。
“老夫早有此意,不想玄德先行,老夫豈能不從!有玄德這等漢室忠臣!天下何慮!!!”
王芬一時激動,還有些站立不穩,旁邊荀和立馬扶住王芬,“文祖公小心!保重身體!”
王芬年過五旬,加之曾遭受宦官迫害,所以身體不是很好,前段時日還大病一場,也是其前段時間隱忍不發的原因之一!
“無妨!請憲和轉告玄德,老夫從之!憲和,莫忘了伯安公才是!”
“迴文祖公!雍正要北上幽州給伯安公送信!”
“善!大善!憲和速去!”
簡雍自然向王芬告辭,北上幽州!
--------
幽州,州牧府。
劉虞也聞董卓倒行逆施之舉,自然也召集鮮於輔、公孫瓚等人商議,也準備問責董卓,不過是否出兵,劉虞還十分猶豫,主要幽州乃邊地若出兵,恐外族趁虛而入。
簡雍到後麵見劉虞,劉虞聽聞王芬、劉備都決定起義兵討伐董卓,大喜!連忙表示支持,但是也不打算出兵,畢竟有劉備、王芬二人出兵,也不差他這幽州兵馬,公孫瓚聞之勸說劉虞出兵,劉虞不從,公孫瓚表達不滿。
劉虞見此又思索一番後,同意若劉備、王芬興義兵,可命公孫瓚領五千騎南下助戰!公孫瓚大喜!
簡雍見達成目的,也告辭南下迴青州複命!
兗州,陳留,衛氏家中!
曹操自逃出洛陽之後,一路逃到陳留,陳留太守張邈乃曹操好友,自然留住曹操,曹操親眼見董卓暴行,勸說張邈起兵號召天下討伐董卓,張邈心動卻也沒有馬上答應。
曹操見此又訪舊友衛茲,衛茲乃陳留當地豪族衛氏家主。
“孟德兄有此大誌,小弟敢不從命!小弟頗有家資,願傾盡家資助孟德兄召集義兵如何?”
衛茲素來欽佩曹操,一聽曹操有如此大誌,立馬表示願意鼎力相助!
曹操大喜。
“賢弟放心,操必不相負!”
曹操遂用衛茲家資招募五千人馬,曹操族中兄弟,夏侯惇、夏侯淵、曹洪、曹純、曹仁、曹休等聞訊俱來投靠,曹操招黃巾之時舊部,故又有史渙、馮楷、路招等勇士來投。
曹操初步招募的五千人馬中亦有猛將,乃陽平衛國人樂進,一時間,曹操麾下猛將如雲,勢力暴漲!
後又有舊友婁圭來投,曆史上婁圭要晚些才來投靠,不過曹操可不知道,曹操正愁沒有謀士,大喜!連忙親自相迎,曹操在婁圭的建議下,四處招募士子。
一日,有一士子來見,曹操親見之,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曹操談到最後才想起來還不知士子姓名,問之。
士子迴道:“潁川士子,戲忠戲誌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