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稷下學宮文教興!
三國:穿越者遇到劉備重生 作者:龍與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然,青州水軍樓船軍也已經有了規模,在謝龍提前布置下,八千樓船軍在管承這個水賊出身的主將帶領下。
居然還搞的有聲有色,不光剿滅了青州境內的水賊,平日還捕魚醃成鹹魚做成軍糧。
同時,田豐治理青州這一年多的時間也效果顯著,田豐將之前的兩萬老兵全部轉為常備軍。
自此青州常備兵力,不算樓船軍都有五萬多人馬。要知道田豐如此把控錢糧的人,都敢如此擴軍就知道青州現在錢糧多寬裕了。
當然主要是因為青州紙、青州鹽的緣故。
謝龍從田豐口中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就判斷青州至少有養十萬大軍的錢糧,要不然田豐不會如此擴軍。
當然田豐是一直說府庫自擴軍置辦兵甲後也不富裕,但是謝龍表示一個字都不信!
也難怪劉備心急想討伐董卓,就這五萬虎狼之師還真不一定怕董卓。
其實青州養五萬精銳人馬是十分合理的情況,畢竟青州人數也不多,在大漢諸州裏麵也是倒數的。
雖然劉備很快平息青州黃巾,減少了損失再加上吸納流民,青州境內人口也最多堪堪接近三百萬。
青州挨著的徐州地盤要小不少,卻因為沒有黃巾波及,也有接近三百萬人。
冀州更不必說了,哪怕經曆了黃巾起義。在王芬的治理下也有近五百萬人口,一州就比得上青、徐兩州了。
而且青州地理環境也不是特別好,可耕種地區太少,當然謝龍也早就有意識的四處買糧食存起來。
但是維持更多的大軍自然是不合適的,所以青州維持五萬大軍就十分合理。
謝龍見青州大體都符合心中的預期,就準備興辦早就計劃好的稷下學宮了。
“元皓,治理青州真是有目共睹啊!”
田豐聽了自然謙虛道。
“子雲謬讚!”
“吾有一要事,想與諸位相商。”
“三弟,速速道來!”
劉備自然也好奇謝龍準備說什麽事情。
“吾覺青州雖有官學,卻也有所不足,吾聞齊國先賢曾建稷下學宮,吾願效仿先賢!
重建稷下學宮,再現當年盛景!不知大哥覺得如何?”
謝龍其實早有布局,謝龍自和左伯改進造紙術後就有此意。
謝龍拾人牙慧“發明”印刷術就徹底將青州興辦學宮的前置條件完成,畢竟學宮最主要是有書籍。
謝龍之前不辦一是樹大招風,畢竟說是興辦學宮其實也是培養士子容易僭越。二是這次謝龍遇到徐庶而明白的道理。
謝龍發現自己現在已經開始讓曆史改變了,劉宏早死就是明證!
差點就因為自己的介入讓“徐庶”消失,若是再遇到其他人呢?
如諸葛亮、陸遜若沒有曆史上的經曆,還能達到曆史上的高度麽?
古人雲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一個人的成就少不了這些。
謝龍又不可能放任這些大才溜走,陸遜還小倒是不急,但是諸葛亮今年已經七歲了。
謝龍自然要去尋他,靚仔是不能放過的,當然諸葛亮也好找。
目前就在隔壁泰山郡內,倒是也不用急,謝龍現在就擔心該如何培養諸葛亮了。
畢竟就算諸葛亮是天生奇才,成長環境也是很重要的。
要不然也不會有家喻戶曉的孟母三遷了,所以謝龍迫不及待的想重建稷下學宮!
劉備聞言陷入思索,不過還是道。
“三弟所言有理,不知三弟準備如何興辦學宮?”
田豐等人一聽也來了興趣,連忙詢問道。
“請子雲細言之!”
“子雲恐怕早有謀劃,速速道來!”
謝龍自然也不賣關子,提出自己的構想和構思。
首先謝龍興辦的稷下學宮,還是以經學為首。
當然君子六藝的禮、樂、射、禦、書、數也不可或缺為正課,同時也要摻雜一些私貨,有副課農桑、經濟、兵法、算術等多達十多門課。
稷下學子可以任意選擇學科,但是副課和正課都需要通過兩門才可稱學士,學士在青州舉用官吏時可優先錄用。
學宮寬進嚴出,要求至少成為學士才能結業,一旦結業也需到地方任職官吏一年考察過後,才可擔任一地主官!
謝龍辦稷下學宮一是給如諸葛亮、陸遜這等天才提供成長環境。
二是給青州集團提供源源不斷的官吏,畢竟現在還是秉承學而優則仕的道理!
眾人聞言,除了覺得謝龍設的門課有點多以外都覺得沒什麽問題,而且興辦宮學。
無論是誰都提不出反對的意見,最後隻有沮授建議了一句。
“子雲!為何結業之後還需任地方官吏一年?”
“公與兄,為官者責任重大,若是庸者必傷百姓。
隻有深切接觸了百姓,才會知道百姓的需求是什麽!如此也會讓其為官時更加務實!”
“子雲所言甚是!授知矣!”
劉備自然也意識到興辦稷下學宮對青州的好處了,果斷道。
“就按子雲所言!”
“唯!”
其實謝龍也早有打算興辦稷下學宮,但是之前劉備沒有假節鉞,不宜大出風頭。
畢竟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現在不一樣了,也可以把之前不方便做的全部實施,讓青州更加強大!
居然還搞的有聲有色,不光剿滅了青州境內的水賊,平日還捕魚醃成鹹魚做成軍糧。
同時,田豐治理青州這一年多的時間也效果顯著,田豐將之前的兩萬老兵全部轉為常備軍。
自此青州常備兵力,不算樓船軍都有五萬多人馬。要知道田豐如此把控錢糧的人,都敢如此擴軍就知道青州現在錢糧多寬裕了。
當然主要是因為青州紙、青州鹽的緣故。
謝龍從田豐口中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就判斷青州至少有養十萬大軍的錢糧,要不然田豐不會如此擴軍。
當然田豐是一直說府庫自擴軍置辦兵甲後也不富裕,但是謝龍表示一個字都不信!
也難怪劉備心急想討伐董卓,就這五萬虎狼之師還真不一定怕董卓。
其實青州養五萬精銳人馬是十分合理的情況,畢竟青州人數也不多,在大漢諸州裏麵也是倒數的。
雖然劉備很快平息青州黃巾,減少了損失再加上吸納流民,青州境內人口也最多堪堪接近三百萬。
青州挨著的徐州地盤要小不少,卻因為沒有黃巾波及,也有接近三百萬人。
冀州更不必說了,哪怕經曆了黃巾起義。在王芬的治理下也有近五百萬人口,一州就比得上青、徐兩州了。
而且青州地理環境也不是特別好,可耕種地區太少,當然謝龍也早就有意識的四處買糧食存起來。
但是維持更多的大軍自然是不合適的,所以青州維持五萬大軍就十分合理。
謝龍見青州大體都符合心中的預期,就準備興辦早就計劃好的稷下學宮了。
“元皓,治理青州真是有目共睹啊!”
田豐聽了自然謙虛道。
“子雲謬讚!”
“吾有一要事,想與諸位相商。”
“三弟,速速道來!”
劉備自然也好奇謝龍準備說什麽事情。
“吾覺青州雖有官學,卻也有所不足,吾聞齊國先賢曾建稷下學宮,吾願效仿先賢!
重建稷下學宮,再現當年盛景!不知大哥覺得如何?”
謝龍其實早有布局,謝龍自和左伯改進造紙術後就有此意。
謝龍拾人牙慧“發明”印刷術就徹底將青州興辦學宮的前置條件完成,畢竟學宮最主要是有書籍。
謝龍之前不辦一是樹大招風,畢竟說是興辦學宮其實也是培養士子容易僭越。二是這次謝龍遇到徐庶而明白的道理。
謝龍發現自己現在已經開始讓曆史改變了,劉宏早死就是明證!
差點就因為自己的介入讓“徐庶”消失,若是再遇到其他人呢?
如諸葛亮、陸遜若沒有曆史上的經曆,還能達到曆史上的高度麽?
古人雲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一個人的成就少不了這些。
謝龍又不可能放任這些大才溜走,陸遜還小倒是不急,但是諸葛亮今年已經七歲了。
謝龍自然要去尋他,靚仔是不能放過的,當然諸葛亮也好找。
目前就在隔壁泰山郡內,倒是也不用急,謝龍現在就擔心該如何培養諸葛亮了。
畢竟就算諸葛亮是天生奇才,成長環境也是很重要的。
要不然也不會有家喻戶曉的孟母三遷了,所以謝龍迫不及待的想重建稷下學宮!
劉備聞言陷入思索,不過還是道。
“三弟所言有理,不知三弟準備如何興辦學宮?”
田豐等人一聽也來了興趣,連忙詢問道。
“請子雲細言之!”
“子雲恐怕早有謀劃,速速道來!”
謝龍自然也不賣關子,提出自己的構想和構思。
首先謝龍興辦的稷下學宮,還是以經學為首。
當然君子六藝的禮、樂、射、禦、書、數也不可或缺為正課,同時也要摻雜一些私貨,有副課農桑、經濟、兵法、算術等多達十多門課。
稷下學子可以任意選擇學科,但是副課和正課都需要通過兩門才可稱學士,學士在青州舉用官吏時可優先錄用。
學宮寬進嚴出,要求至少成為學士才能結業,一旦結業也需到地方任職官吏一年考察過後,才可擔任一地主官!
謝龍辦稷下學宮一是給如諸葛亮、陸遜這等天才提供成長環境。
二是給青州集團提供源源不斷的官吏,畢竟現在還是秉承學而優則仕的道理!
眾人聞言,除了覺得謝龍設的門課有點多以外都覺得沒什麽問題,而且興辦宮學。
無論是誰都提不出反對的意見,最後隻有沮授建議了一句。
“子雲!為何結業之後還需任地方官吏一年?”
“公與兄,為官者責任重大,若是庸者必傷百姓。
隻有深切接觸了百姓,才會知道百姓的需求是什麽!如此也會讓其為官時更加務實!”
“子雲所言甚是!授知矣!”
劉備自然也意識到興辦稷下學宮對青州的好處了,果斷道。
“就按子雲所言!”
“唯!”
其實謝龍也早有打算興辦稷下學宮,但是之前劉備沒有假節鉞,不宜大出風頭。
畢竟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現在不一樣了,也可以把之前不方便做的全部實施,讓青州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