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伏低做小!
三國:穿越者遇到劉備重生 作者:龍與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賈詡早有準備,拱手道:
“迴董公!正如文優所言,董公若要掌權始終隻有這一條路能走,現在既然吾等知道謝龍、劉備二人在暗處虎視眈眈,何不聯合袁氏先將其徹底逼出洛陽呢?”
董卓聞言陷入深思,片刻之後,董卓開口道:
“那計將安出?”
李儒笑道:
“此事易爾,主公之弟董叔潁和吳匡頗為交好,由伯誠公出麵早已幫助叔潁拉攏了吳匡,如今洛陽城中兩萬餘北軍,已經是主公的囊中之物矣!
如此一來,就隻需小心防備劉備即可,不給其可乘之機,隨後主公下手果斷必能掌握大權矣!”
本來吳匡作為何進心腹卻被袁紹收買,吳匡本應該是跟隨袁紹的,可惜因為袁紹頹廢這兩天,又不吱聲。
這讓吳匡十分不安,畢竟何進、何苗的死可還沒定性呢,而且加上吳匡眼見洛陽大亂,吳匡自己心裏正七上八下呢!
結果,老袁又一直不來找他,吳匡就慌了,而閻忠、李儒得知這個消息後,立馬就安排董旻前去勾搭,吳匡想著隻要有後台就行了。
這時候,吳匡還那管是誰呀!再加上吳匡本身和董旻關係就不錯,所以吳匡帶著大部分何進的兵力跟著董旻一起加入了董卓陣營。
董卓一聽大喜,看向閻忠道:
“伯誠公!文優所言當真?”
閻忠聞言微微頷首道:
“董公放心,萬無一失!”
董卓見此放下心來,隨後又疑惑道:
“可是就算如此,如文優所言,袁氏恐怕也會警覺,吾等想扳倒袁氏恐怕不易也,而且袁術所領兩萬大軍恐怕離洛陽不遠矣!”
李儒聽了嘴角微曲,看向賈詡道:
“如此還需文和兄謀劃一二了。”
董卓聞言看向賈詡,賈詡見董卓看了過來,自然連忙道:
“如今袁氏既然也知道謝龍、劉備的打算,那董公大可向次陽公示弱,先將劉玄德趕迴青州再作決斷可也!而且董公趁此時間還可以消化兩萬北軍,如此擁五萬之眾兵權在手,大事成矣!”
“今日聽文和之言方才恍然大悟,既然如此,老夫知道該如何做了,老夫蟄伏這麽多年才走到今天,再蟄伏些時日又有何妨!”
李儒也連忙出聲道:
“主公所言甚是,而且儒還有一計,必然生效也可讓次陽公放鬆警惕!!!”
“文優速速道來!”
“隻需主公如此.......”
董卓聽完,瞳孔一縮扭頭看向李儒,震驚道:
“文優此計豈不是傷了自己?”
不光董卓震驚,就連賈詡、閻忠聽完李儒的計策都微微側目,都在暗自思索。
李儒聞言笑道:
“不如此,主公何以立威?而且此乃一石二鳥之計也,又可取信袁隗,又可借此掌握大權,主公當先掌大權,至於其餘他事才是日後該考慮的。”
董卓聽完,深以為然,果斷道:
“文優所言甚是,老夫願從之!”
“多謝主公信任!”
李儒拱手道。
董卓連忙扶起李儒,笑道:
“文優不必如此,既如此,那老夫就走次陽公府上一趟就是了。”
董卓和賈詡、李儒三人商議妥當之後,董卓雷厲風行也不遲疑,連忙起身往袁隗府上而去。
..............
此時,袁隗府上。
“本初的意思是董卓此人包藏禍心,有意圖奪權之心?”
袁隗正老神在在的坐在主位上喝著茶道。
袁紹連忙拱手道:
“然也,雖然侄兒不敢肯定是誰人將這封信交給吾,不過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呀!”
袁隗聞言微微頷首,隨後拿起袁紹帶來的信再看了一遍,開口道:
“那本初以為誰最有可能送來此信呢?”
袁紹聞言雖然早有判斷,卻還是故作思考片刻才道:
“以紹觀之,此信多半乃謝子雲所送!”
“本初試言之!”
“迴叔父,在紹看來,信中所說為真,那麽謝子雲已成陽謀,自然就敢如此,所以必是謝子雲所送。
若此信中所言為假,那亦是謝子雲所為,如今叔父利用董卓能穩穩的壓製住劉備,若是因為此信和董卓反目,那麽又有變數,故而侄兒推斷不管此信是真是假,必是謝子雲所為!!!”
袁隗聽完袁紹的分析,暗自讚同,隨後袁隗開口道:
“好,本初想的很透徹,可是,最關鍵的還是這封信到底是真是假,老夫這才體會到本初口中這謝子雲的本事,單單這一封信就攪得吾袁氏、董卓焦頭爛額,不簡單呀!不簡單!真是後生可畏!!!”
袁紹聞言連忙表現道:
“叔父放心,若此信中是真,侄兒早已拉攏了丁原,再加上吳匡所領大將軍殘部,如此一來,論人馬吾袁氏亦不弱於董卓,而且公路不出半月必然到洛陽。
若是假的 ,那更簡單不過,叔父隻需要順水推舟讓劉備迴青州,待吾袁氏掌握大權之後,再來慢慢對付劉備,到時吾袁氏就占據主動了。”
袁紹收到信之後就迅速做出了反應和想出應對之法,隨後就前來和袁隗商量。
就在袁隗正準備出言讚同的時候,就見門房來報!
“董使君求見!”
“迴董公!正如文優所言,董公若要掌權始終隻有這一條路能走,現在既然吾等知道謝龍、劉備二人在暗處虎視眈眈,何不聯合袁氏先將其徹底逼出洛陽呢?”
董卓聞言陷入深思,片刻之後,董卓開口道:
“那計將安出?”
李儒笑道:
“此事易爾,主公之弟董叔潁和吳匡頗為交好,由伯誠公出麵早已幫助叔潁拉攏了吳匡,如今洛陽城中兩萬餘北軍,已經是主公的囊中之物矣!
如此一來,就隻需小心防備劉備即可,不給其可乘之機,隨後主公下手果斷必能掌握大權矣!”
本來吳匡作為何進心腹卻被袁紹收買,吳匡本應該是跟隨袁紹的,可惜因為袁紹頹廢這兩天,又不吱聲。
這讓吳匡十分不安,畢竟何進、何苗的死可還沒定性呢,而且加上吳匡眼見洛陽大亂,吳匡自己心裏正七上八下呢!
結果,老袁又一直不來找他,吳匡就慌了,而閻忠、李儒得知這個消息後,立馬就安排董旻前去勾搭,吳匡想著隻要有後台就行了。
這時候,吳匡還那管是誰呀!再加上吳匡本身和董旻關係就不錯,所以吳匡帶著大部分何進的兵力跟著董旻一起加入了董卓陣營。
董卓一聽大喜,看向閻忠道:
“伯誠公!文優所言當真?”
閻忠聞言微微頷首道:
“董公放心,萬無一失!”
董卓見此放下心來,隨後又疑惑道:
“可是就算如此,如文優所言,袁氏恐怕也會警覺,吾等想扳倒袁氏恐怕不易也,而且袁術所領兩萬大軍恐怕離洛陽不遠矣!”
李儒聽了嘴角微曲,看向賈詡道:
“如此還需文和兄謀劃一二了。”
董卓聞言看向賈詡,賈詡見董卓看了過來,自然連忙道:
“如今袁氏既然也知道謝龍、劉備的打算,那董公大可向次陽公示弱,先將劉玄德趕迴青州再作決斷可也!而且董公趁此時間還可以消化兩萬北軍,如此擁五萬之眾兵權在手,大事成矣!”
“今日聽文和之言方才恍然大悟,既然如此,老夫知道該如何做了,老夫蟄伏這麽多年才走到今天,再蟄伏些時日又有何妨!”
李儒也連忙出聲道:
“主公所言甚是,而且儒還有一計,必然生效也可讓次陽公放鬆警惕!!!”
“文優速速道來!”
“隻需主公如此.......”
董卓聽完,瞳孔一縮扭頭看向李儒,震驚道:
“文優此計豈不是傷了自己?”
不光董卓震驚,就連賈詡、閻忠聽完李儒的計策都微微側目,都在暗自思索。
李儒聞言笑道:
“不如此,主公何以立威?而且此乃一石二鳥之計也,又可取信袁隗,又可借此掌握大權,主公當先掌大權,至於其餘他事才是日後該考慮的。”
董卓聽完,深以為然,果斷道:
“文優所言甚是,老夫願從之!”
“多謝主公信任!”
李儒拱手道。
董卓連忙扶起李儒,笑道:
“文優不必如此,既如此,那老夫就走次陽公府上一趟就是了。”
董卓和賈詡、李儒三人商議妥當之後,董卓雷厲風行也不遲疑,連忙起身往袁隗府上而去。
..............
此時,袁隗府上。
“本初的意思是董卓此人包藏禍心,有意圖奪權之心?”
袁隗正老神在在的坐在主位上喝著茶道。
袁紹連忙拱手道:
“然也,雖然侄兒不敢肯定是誰人將這封信交給吾,不過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呀!”
袁隗聞言微微頷首,隨後拿起袁紹帶來的信再看了一遍,開口道:
“那本初以為誰最有可能送來此信呢?”
袁紹聞言雖然早有判斷,卻還是故作思考片刻才道:
“以紹觀之,此信多半乃謝子雲所送!”
“本初試言之!”
“迴叔父,在紹看來,信中所說為真,那麽謝子雲已成陽謀,自然就敢如此,所以必是謝子雲所送。
若此信中所言為假,那亦是謝子雲所為,如今叔父利用董卓能穩穩的壓製住劉備,若是因為此信和董卓反目,那麽又有變數,故而侄兒推斷不管此信是真是假,必是謝子雲所為!!!”
袁隗聽完袁紹的分析,暗自讚同,隨後袁隗開口道:
“好,本初想的很透徹,可是,最關鍵的還是這封信到底是真是假,老夫這才體會到本初口中這謝子雲的本事,單單這一封信就攪得吾袁氏、董卓焦頭爛額,不簡單呀!不簡單!真是後生可畏!!!”
袁紹聞言連忙表現道:
“叔父放心,若此信中是真,侄兒早已拉攏了丁原,再加上吳匡所領大將軍殘部,如此一來,論人馬吾袁氏亦不弱於董卓,而且公路不出半月必然到洛陽。
若是假的 ,那更簡單不過,叔父隻需要順水推舟讓劉備迴青州,待吾袁氏掌握大權之後,再來慢慢對付劉備,到時吾袁氏就占據主動了。”
袁紹收到信之後就迅速做出了反應和想出應對之法,隨後就前來和袁隗商量。
就在袁隗正準備出言讚同的時候,就見門房來報!
“董使君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