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龍一番奮筆疾書不一會就將滿腔的情感抒發了出來,主要是謝安現在已經開始發聲了,更是讓謝龍真是恨不得飛去青州親耳聽聽謝安叫他。


    而且不光如此還有上次謝龍離開青州太過匆忙不少事情、製度還沒做,自然又寫一封信一一寫下來告訴劉備,當然其實有田豐等人也沒問題,後麵一些製度等謝龍有空再去規劃,同時吩咐劉備找人。


    畢竟劉備要是找名人大才這些還是沒問題的,但是一些其他的人才劉備肯定不知道也不在意,所以謝龍自然要叮囑一番,折騰了半天總算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這不謝龍旁邊侍立的太史慈能作證,人本來老老實實擱家奉養老母,突然身為太守大人還是名滿天下的劉玄德親自征辟,太史慈老母深明大義自然讓兒子出去建功立業,太史慈自然跟隨劉備了。


    這次劉備打擊貪官汙吏和世家豪強將一部分人直接送往洛陽論罪,順便派人送信,太史慈自告奮勇接了下來,所以太史慈現在才在謝龍旁邊侍立。


    “子義久等了。”


    謝龍這會才仔細打量太史慈,隻見太史慈今年十九歲,身長近七尺七寸,美須髯,最主要還是其一雙猿臂滿手的老繭一看就是神射手。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東漢末年武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孫權統事後,因太史慈能製劉磐,便將管理南方的要務委托給他。建安十一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說道:\\\"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誌未從,奈何而死乎!\\\"


    (《吳書》,《三國演義》為\\\"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誌未遂,奈何死乎!\\\")言訖而亡,年四十一歲。


    太史慈聞言連忙拱手道:


    “不敢,先生還有何交代的,屬下一並帶迴給府君!”


    謝龍見太史慈被劉備招攬了也十分開心,思索片刻沉聲道:


    “子義別無他事,轉告大哥將我交代的人盡量找到,除此以外都在信中了。”


    謝龍說完將信遞給了太史慈,太史慈接過後小心的貼身收藏起來,隨後一拱手道:


    “先生放心,慈必不辱命!”


    謝龍見太史慈如此作為,笑道:


    “子義無須如此鄭重,子義重諾大哥信中已說了,吾豈能不信子義乎?”


    太史慈聞言感動道:


    “多謝府君誇獎,那先生,慈就迴青州了?”


    “子義何須這般著急,吾送你一送!”


    “使不得,使不得,先生!”


    “無事,正好吾要出城一趟。”


    太史慈聞言也不好推脫,心中頗有感觸,謝龍不過比他略長如此年輕就為關內侯,更是名滿天下的“潛龍”先生,對他這個無名小卒還如此平易近人讓太史慈不由暗歎!


    “果然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府君仁德,其結義兄弟也如此平易近人呀!”


    隨後謝龍正好和太史慈往府外走去,剛到門口迎麵撞見荀和、荀攸二人,荀和正準備上前叩門就見謝府大門打開,見到謝龍、太史慈二人,眼睛一亮朗聲道:


    “子雲!子雲!你要到那去?”


    謝龍正和太史慈在攀談,就聽見有人叫他,謝龍抬眼望去正見荀和二人,尤其是見到荀攸讓謝龍十分高興,朗聲笑道:


    “公舒兄!公達!你們怎麽在此?”


    荀攸拱手道:


    “自然有事麻煩子雲了。”


    “哦?那就再好不過了。”


    “哈哈哈!子雲呀!子雲!”


    三人笑畢,荀攸發現旁邊的太史慈行禮道:


    “見過壯士!”


    太史慈倒是不卑不亢的迴了一禮,隨後開口道:


    “先生既然有客至,慈就不用先生送行了,慈告辭!”


    謝龍聞言也隻得頷首,隨後太史慈各自見禮之後,太史慈大步流星的出城往青州而去。


    隨後謝龍將荀和二人迎入大廳坐定,下人上茶,謝龍喝了一口道:


    “公達為何到了洛陽來了?”


    荀攸笑道:


    “這不過細枝末節罷了,來找子雲有要事也!”


    “沒錯,吾等二人此來有要事爾,不知子雲知道呂大人被趙忠等人誣陷下獄的消息麽?”


    荀和本就著急,自然連忙接話道。


    謝龍一聽就大概明白荀和二人的來意了,這段時間,謝龍光關注皇甫嵩、董卓、盧植的調動,倒是沒注意呂強彈劾趙忠反被趙忠誣陷下獄了。


    不過謝龍聽荀和一說自然迴憶起了,不過還是不動聲色道:


    “吾倒是沒注意,何故如此?”


    荀和自然老老實實的將呂強被下獄的消息告訴了謝龍,而且還是因為和他們商議彈劾趙忠等人導致的,謝龍明白黨人想營救呂強,隻是暗道:


    “沒想到,黨人和呂強的關係還挺好,既然如此也不是不能救,但是不能白救。”


    謝龍確實沒想到黨人和呂強關係這麽好,要不然也不用利用張讓和黨人接觸了。


    “那不知公舒兄需要我做什麽?”


    荀和聞言苦笑道:


    “子雲何故這般裝聾作啞?子雲是有難處?”


    謝龍聞言笑笑,“公舒兄敢問,為何趙忠等人如此急迫的將呂常侍下獄?”


    “自然是戳到了趙忠等人的痛處,子雲還是說說你有沒有辦法吧,要不然叔父恐怕一直心中有愧呀!”


    荀攸接話道。


    謝龍想了想道:


    “公舒兄勿要著急,我大致明白了來龍去脈,這也不是沒有辦法,趙忠等人害怕的是貪汙事情敗露所以陷害,至於張讓、蹇碩等人都袖手旁觀沒有插手的意思。


    但是呂常侍的為人不光吾等深慕之,那怕是陛下恐怕也心中有數,隻需要張讓或蹇碩出麵解釋一二就能救出呂常侍,畢竟本就是一些子虛烏有的事情罷了。”


    荀和一聽有希望自然激動道:


    “那子雲可有良策?如何說動張讓?”


    荀和自然知道謝龍和張讓等人牽扯不少,所以情急之下就如此說了。


    荀和說完見謝龍不答略微思索後道:


    “吾不是剛才之意,子雲勿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穿越者遇到劉備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與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與蚯並收藏三國:穿越者遇到劉備重生最新章節